谚语类
- 格式:doc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3
古代农家谚语导读:1、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2、春雷响,万物长。
3、闲土三年也肥沃,七年墙土赛草枯。
4、春耕抢墒,秋耕抢时。
5、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6、做田不做角,边做会边缩。
7、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8、地化通,赶快耕。
9、要想富,多栽树。
10、肥料虽是宝,无水长不好。
11、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2、一尺不坚,万丈不牢。
13、底肥金,追肥银银,肥多不如巧上粪。
14、粪是田的爹,水是地的娘,无爹无娘命不长。
15、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16、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17、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8、东逛西串,不如挑沟垒堰。
19、荒山变绿山,不愁吃和穿。
20、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1、蜜蜂分有三类型,蜂王、雄蜂和工蜂。
22、黄河水可用不可靠,单纯依靠禾苗焦。
23、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24、浇水高低看得准,整平土地少费劲。
25、千层万层,不如脚底一层。
26、栽禾赶时,割禾赶天。
27、冬天铲去草,春来害虫少。
28、种不好庄稼一年穷,修不好塘堰一世穷。
29、雨下不死南瓜,太阳晒不死棉花。
30、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31、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
32、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33、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4、现蕾一开始,陆续把杈擗。
35、麦盖三层被,头枕馒头睡。
36、一年栽桑,多年养蚕。
37、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38、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39、要想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40、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4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2、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43、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44、人靠饭养,稻靠水养。
45、牛马年,好种田。
46、麦子播成行,远望一堵墙。
47、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48、小孩要娘,种田要塘。
49、麦后才把玉米播,赶上暴雨就烦琐。
50、旱田靠沟,水田靠埂。
51、不怕旱,不怕涝,兴修水利头一条。
52、冬耕无早,春耕勿晚。
53、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什么是谚语有哪些谚语是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所流传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反映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谚语有哪些,欢迎阅读。
什么是谚语有哪些谚语:即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1、反映政治斗争,如: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打蛇要打颈,斩草要除根。
2、反映生活经验和气候现象,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3、反映生活哲理,如:绳断木头,滴水石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反映家庭生活,如:集上人一千,心上人只有一个;梳头不好一朝过,嫁夫不好一世错;娇儿不孝,惯狗上灶;剔牙稀,挖耳聋,两口子越打越受穷;会当媳妇两头瞒,不会当媳妇两头传。
5、反映卫生知识,如:春捂秋冻,一年没病;一顿吃伤,十日喝汤;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节约类谚语经典谚语(节约篇)[5]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节约就是大收成。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紧紧手,年年有。
细水和流,吃穿不愁。
囊中未空先节约。
(布依族)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爱衣常暖,爱食常饱。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
(壮族)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
三年不喝酒,买头大水牛。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烫饭吃三年,能买一亩田。
事理类谚语经典谚语(事理篇)[5]欲望太强不生子。
杀了太重,打了太轻。
无牙离食,无财离亲。
食子丢进水,鸡犬都失望。
没有施舍的情,没有出售的价。
不能驮起三克,难进毛驴行列。
若是山峰坍塌,绳索怎能绑吊。
马匹不怜皮肉,鞍子何须怜木。
劝戒恶人白费力,阻拦恶狗不顶事。
牛粪虫寿命长久,蛆虫舒服寿命短。
谚语知识类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谚语:
1. 关于气象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2. 关于农业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3. 关于人生哲理的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 关于勤学的谚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些谚语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们以简洁、生动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谚语,更好地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智慧。
100个谚语大全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常用来教导人不要多管闲事)2、独木不成林(用来比喻个人能力有限,就像一棵树是成不了森林的)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上一百遍,里面的意思自然就领会了)4、打肿脸充胖子(比喻为了面子,去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5、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会抓要害,抓重点)6、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有事公开说明,没必要隐藏)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别人的方法再拿去惩罚别人)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别人用什么手段对付你,你就用什么手段对付他)11、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事情追根究底)12、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和志趣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共事)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14、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不要太绝情,给人留有余地)15、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丝毫不含糊)16、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17、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18、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1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20、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21、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22、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23、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把事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24、船到桥门自会直(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25、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26、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
谚语分类八大类人们认识谚语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它们是在古代传统文化中流传的故事和智慧的结晶。
谚语拥有丰富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类为八大类:一、关于智慧的谚语,强调睿智、聪明、慎重、细心等,如“循循善诱”、“贵在坚持”、“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二、关于善良的谚语,强调善良、仁爱、慈悲、忍耐等,如“处变不惊”、“施比受更有福”、“报之以德”、“以逸待劳”;三、关于勤劳的谚语,强调勤奋、拼搏、毅力、积极等,如“抓紧时机”、“一滴墨水走千里”、“切莫做事胆小怕事”、“痛干三万里”;四、关于慷慨的谚语,强调慷慨、大度、感恩、宽容等,如“报答别人的善意”、“不计较细微”、“以慷慨付出”、“让利于他人”;五、关于理性的谚语,强调审慎、沉着、公正、客观等,如“心太急易变”、“分清是非”、“心态平和”、“心浮气躁容易错”;六、关于教育的谚语,强调教育、培养、认真、多学等,如“以身作则”、“虚心使人进步”、“家喻户晓”、“滴水穿石”;七、关于节俭的谚语,强调节约、珍惜、节制、守约等,如“积少成多”、“有始有终”、“为时不晚”、“有容乃大”;八、关于友谊的谚语,强调友好、真诚、忠实、慷慨等,如“明白人意”、“义薄云天”、“肝胆相照”、“情深似海”。
谚语以其语言简练、深刻的内容,传递着富有哲理的宗旨,是智慧经典的存在。
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启示人们正确的品行和发展生活的方法。
它可以把经典的智慧和精英们的智慧传播给人们,促进各类行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让我们在思考中获得收获。
谚语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被称之为“最高智慧”。
它被用于人们的基本礼仪,以及不同层次和领域的科学思想,它是文明民族的辨识标题,也是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丰富文化的内容,更可以促进人们的智慧发展,给予人们一种探究的精神。
谚语把精英们的经验和智慧集合到一起,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它更是一道宝贵的道德智慧库。
它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哲理智慧,帮助我们正确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从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实现心灵的修养。
人性谚语1、眼见方为实,传闻未必真。
2、眼看他鸟高飞去,身在笼中怎出头。
3、吃一堑,长一智。
4、落水要命,上岸钱财。
5、进步便思退步,著手先图放手。
6、信步随将去,随天吩咐来。
7、要想心灵美,先做诚实人。
8、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9、得志猫儿雄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10、吃得亏,坐一堆。
11、士可杀,不可辱。
12、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13、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14、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15、福至心灵,祸至心晦。
1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17、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身安。
1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9、眼前不肯行方便,到后方知是与非。
20、受宠若惊,闻过则喜。
2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2、十个指头有长短。
23、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亏。
24、眼睛不亮,到处上当。
25、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6、分家如比户,比户如远邻,远邻不如行路人。
27、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28、要得好,大做小。
29、小事细心,大事当真。
30、贫穷别走亲,富贵别还乡。
31、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3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33、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34、要知山下事,请问过来人。
35、吃亏人常在,刁钻不到头。
3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7、只知外面形状,不知里面文章。
38、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
39、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4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42、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43、只见君子宽恕小人,未见小人容放君子。
44、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45、要想日子甜,家无一人闲。
46、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
47、宁救百只羊,不救一匹狼。
48、不嫌刻鹄类鹜,只怕画虎成狗。
4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50、走平路,防摔跤;顺水船,防暗礁。
51、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
52、饿的是懒人,冻的是闲人。
53、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54、宁跟男子汉吵顿架,不跟妇道人说句话。
民间谚语分类
民间谚语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口头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人民智慧,也表达了人民生活的真实感受。
民间谚语可以根据内容和主题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生活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例如“家和万事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等。
二、工作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工作和创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
三、感情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和感情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例如“人心不可测,海水不可斗量”、“相爱容易相处难”等等。
四、教育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教育和学习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例如“不劳无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
五、社会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经验和思考,例如“闲话少说,多做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
六、自然类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是关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经验和认识,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等。
以上分类仅是对民间谚语分类的基本方向和思路,实际上,一个谚语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类。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 1 -。
农家谚语农家谚语1、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2、劈柴看纹,行动看路。
3、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就怕寸水。
4、花靠锄头稻靠挖。
5、照壁背后耍大刀。
6、榆钱黄,种地忙。
7、刀快不怕脖子硬。
8、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9、瑞雪兆丰年。
10、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11、麦秀风来摆,稻秀雨来柔(洒)。
12、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13、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14、老店里断不了陈年货。
15、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16、风潮年年做,只怕处暑夹白露(庄稼损失最大)。
17、三月里清明麦不秀,二月清明麦秀齐。
(指农历)18、拉不出屎怨茅坑不好。
19、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20、冬至不过六,罗卜青菜也变肉。
21、和尚打钟混天天。
22、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23、好种出好苗,秧好半熟稻。
24、六月盖被,田里无米。
25、饭清了不如水。
26、刀趁快,火趁热。
27、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28、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29、打柴的怎和放羊的比。
30、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31、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32、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33、凡是量化,必须按时完成;凡是完成,必须要提交结果。
3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35、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36、闲了收拾,忙时用。
37、工作就是权力,权力就是责任,一分权力,十分责任。
38、霜降腌白菜。
立冬不使牛。
39、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40、有多少羊都能吆到圈田里。
41、两头出水是金田,一头出水是银田,呒没出水是死田。
42、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43、大熟年成,隔壁荒。
44、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45、处署不出头,割下喂老牛。
46、路到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47、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48、新官上任三把火。
49、急中风碰上个慢郎中。
50、今天的工作抓紧去做,明天的工作准备去做51、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汉语谚语的类型
汉语谚语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气象谚语: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例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
2. 农业谚语:这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例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3. 卫生谚语:这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例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
4.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5. 学习谚语: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除了上述几种,还有生活谚语等其他类型的谚语。
总之,谚语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有些谚语可能涵盖了多个类型。
谚语分为哪几类谚语是民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通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谚语可以根据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谚语的几个常见类别:1.生活谚语: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涉及生活、家庭、健康等方面。
示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励志谚语:激励人们追求目标、克服困难,鼓舞士气的谚语。
示例:不怕慢,就怕停。
3.友谊谚语:强调友谊、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爱情谚语:关于爱情、婚姻、感情的谚语。
示例:姻缘如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人生谚语:探讨人生、命运、人生价值观的谚语。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教育谚语:关于学习、教育、知识的谚语。
示例: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
7.时间谚语: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时机的把握。
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经商谚语:关于商业、成功和经济的谚语。
示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9.环保谚语: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谚语。
示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修养谚语:探讨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示例:和气生财,德行天下。
11.战争与和平谚语:强调和平、反战的价值观。
示例:兵不厌诈。
12.体育谚语:关于体育精神、竞技和运动的谚语。
示例:争先恐后,奋发向前。
这些类别只是对谚语进行简单分类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很多谚语可能同时涉及多个主题。
谚语因地域、文化和历史差异而存在着丰富多样性。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 by commenting on the humorous saying, "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ve done it hundreds of time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范文赏析
“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 ”is a well-known proverb which all of us are familiar with . It tells us that a strong will is the most essential quality that anyone who wants to achieve success needs to possess.
A case in point is quitting smoking, which is , to most people , a difficult task, so people always give up the idea for they don't have the strong will. Another case in point is Nelson Mandela. He is one of the great moral and political leaders of our time: an international hero whose lifelong dedication to the fight against racial oppression in South Africa won him the Nobel Peace Prize and the presidency of his country. He received almost 28 years imprisonment for his perseverance.
So as for students like us, we should have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failure. Facing with difficulties and failures, keep heads up and never give up.
思路
一,依据材料导出谚语
解释意思/表明态度
二,解释论证/ 举例论证
三,回到自身(学生)
类似话题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
•The best man stumbles.
•Water dropping day by day wears the hardest rock away.
•Haste Makes Waste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导出谚语
The well-known proverb has long been favored/cherished/admired by all of us .
广为流传
“_____” is a pr overb full of logic.
这是句充满哲理的谚语
提问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well-known proverb ____?
A 释意
It tells us that …..
it informs/reminds /indicates us that…..
B.表态
The truth of it is deep and profound.
I fully agree with it and its implication.
Indeed, whether in the past or at present, the spirit delivered by this proverb is praiseworthy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our society.
解释论证
The proverb is meaningful and significant in two respects. Initially, every success involves several stages of setbacks and risks, and we need to summon up our will to conquer them. Moreover, there are enormous temptation in our path of pursuit of success.Under these occasions, only strong will can assist us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and persist in chasing our goals until we triumphantly realize them.
1.The proverb is meaningful and significant in three respects.
2.In my mind, it can be justified in three respects.
3.This proverb is especially true under three situ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initially/first and foremost .
In the second place,/moreover/furthermore .
Last but not least,/eventually/ .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表达
1.A case in point is。
Another case in point is。
一个强有力的例子是。
2. Examples can be easily found to make a case for this proverb.
谚语话题
1.成功/ 逆境/坚持/勤奋/ 行动/理想(亘古不变!)
2. 友谊
3. 金钱
具体例子见资料
最后一段
So as for students like us, we should always keep heads up and never give up. Besides, we should make full preparation, though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Judging from the examples given above, I suppose it is a sensible option to take “____” as a “doctrine”.
Silence is golden
注意:
1. 有的谚语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写,也就是说分别写谚语适用与不适用的情况。
写作时第一段首先要引入谚语,然后说明其有时适用,有时不适用。
When we talk of the famous proverb “Slilence is golden” , we should not simply label it as right or wrong, but explore it in depth.
This proverb is especially true under several situations. First, if we have made a promise not to let out a secret, we should always keep silent. Second, we should avoid talking over facts. Third, whenever we are expressing our ideas,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talking too much will always lead to faults and mistake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also some exceptions. If we find out a flaw in other’s speaking or writing, we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oint it out. And when friends or acquaintances are seeking advice, we should feel free to help them.
In a word,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 most cases “silence is golden”, but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talking is the right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