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年鉴2017数据:中国主要年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统计(1995-2016)
- 格式:xls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3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4318元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5-15 15:30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与2016年的67569元相比,增加了6749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2016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2%。
分四大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84809元、68323元、61193元和5951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10.7%、东部10.1%、西部9.4%和东北地区8.5%。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与上年持平。
表1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504元,住宿和餐饮业4575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055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9%、62%和68%。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5,与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0.01。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4.8%、13.3%和12.0%。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4.6%、5.5%和5.8%。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00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他内资单位5441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中国各行业平均工资出炉,石油人快看看自己处于哪个水平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各行业平均工资情况,石油人的年收入达到了哪个水平?请先投票: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分岗位年平均工资情况”,2017年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8元,比2016年增长7.3%。
其中,采矿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6533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59元。
而在采矿业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为129591元,专业技术人员80472元(平均每月670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办事人员69908元。
大部分一线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年薪为59998元,相当于月薪5000元。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年薪45786元。
就在前一天,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采矿业去年平均工资为695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14.8%的增速为所有行业中的最快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两次统计中的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直接支付给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等。
也就是说,工资总额应为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附: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分岗位年平均工资情况国家统计局对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16个行业门类的约98.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调查显示,2017年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578元,比2016年增长7.3%。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31929元,增长6.5%;专业技术人员83148元,增长8.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8211元,增长7.3%;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49502元,增长5.9%;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0703元,增长5.6%。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14倍;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0%。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7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后,各省份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陆续出炉。
那么,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_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_2017中国各省平均工资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23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地区平均工资情况。
北京在已公布省份中平均工资最高,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达到了历史最高,为119928元,比2015年的111390元增加了8538元,增长7.7%。
但在这23个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内,全国仅有4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赶超了全国水平。
河南垫底,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9505元,不足北京的一半。
同时,也仅有5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超过了全国水平,吉林垫底,平均工资仅为30184元,不仅不到北京的一半,与全国平均数42833元还相差了12649元。
多数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月薪达到5000元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仅有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等4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也仅有北京、浙江、广东、重庆和江苏这5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统计显示,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城镇私营单位,多数省份的平均工资未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6万元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贵州、宁夏、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内蒙古、云南等13个,占比59%,超过了一半。
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下一心、砥砺奋进,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部署,抓重点、抓改革、抓风险防控、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劳动就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4万人。
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7.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4.9%。
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
图1近五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单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77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0%。
全年全国共帮助5.1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组织2.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图2近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图3近五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图4近五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9.7万人。
截至2017年底,全行业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2万家,从业人员58.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44万亿元。
2017年,共为3190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帮助2.03亿劳动者实现了求职择业和流动服务。
二、社会保险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7154亿元,比上年增加13592亿元,增长25.4%。
基金支出合计57145亿元,比上年增加10257亿元,增长21.9%。
图5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单位:万人图6近五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单位:亿元(一)养老保险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5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71万人。
2017社平工资/社保公积金基数/工伤待遇等
一、社平工资
(在岗职工月平)4910元/年均58917元;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二、最低工资:
六区1810元(最低小时工资18.1元),
四市1640元(最低小时工资16.4元);
三、社保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2946元,
最高缴费基数14730元;
四、公积金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按5%,六区1664.17元(83+83),四市1508.33元(75+75);
最高缴费基数,按12%,14729.25元(1768+1768)
极限缴费基数,按12%,24548.75元(2946+2946)
五、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1、一次性工亡: 33616元*20=672320元;
2、丧葬补助金:4910元*6=29460元;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十级伤残分别是36/30/20/16/12 4910元;
4、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五级-十级伤残分别是
22/18/13/10/7/4*4910元;
六、患病或非因公死亡一次性救济费:
1、4910元*10=49100元
七、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一次性补助:
1、58917元*30%=17675.1元
八、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基数的限制:
最高14730;,达到或超过最高,不超12个月;
九、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个税免征额:
低于176751元(58917*3)。
2017全国各省份的平均工资排名工资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从各地的平均工资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7年的全国各平均工资排名,欢迎大家前来查看参考。
各省份平均工资排名国家统计局5月13日公布2017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589元。
随后,各省份2017年平均工资陆续出炉。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已有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海南、青海、四川等地公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
记者注意到,同全国一样,上述已公布平均工资的地区中,其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都明显高于私营单位。
以河北为例,2017年河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0921元,远高于私营单位的34084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此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非私营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居多,效率相对比较高,效益也比较好,其平均工资一直高于私营企业;加之去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加工资,工资比前年涨得稍快一些,其与私营企业平均工资的差距也稍拉大了一点;而私营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2017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均超过了5万元,其中,河北为50921元,安徽为55139元,湖北为54367元,湖南为52357元,海南为57600元,四川为58915元,青海则突破6万元,达到61090元。
一些省份还公布了分地区的平均工资数据。
河北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有5个设区市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廊坊市63455元、秦皇岛市54946元、唐山市54407元、石家庄市(含辛集市)53466元、沧州市52654元。
安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年平均工资居前三位的是合肥、马鞍山、宣城,分别为63626元、58427元、56867元。
2017年1-9月全国就业情况分析1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05亿人、11.29亿人、1.86亿人、2.24亿人、1.90亿人。
1-9月,五项基金总收入为4.7万亿元,同比增长37.7%,总支出为4.02万亿元,同比增长34%。
截至9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0.45亿人。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7年1-9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097万人,同比增长30万人,同比增长2.81%,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9月当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3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数增长3.36%。
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
数据来源:人社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截至2017年9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7万人,同比增加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3万人,同比增加8万人。
9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50万人,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17%。
从结构上看,矛盾仍然非常突出,长期以来的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有许多人就业很困难,很多企业招工招不到。
数据来源:人社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今年前三季度的形势还是很好的,跟我国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也是同步的。
但是也要看到,就业工作长期以来都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大国,总量压力长期不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从总量上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保持在9亿人以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今年超过一半。
登记失业率在下降,但是登记失业人员的数量仍然保持在1000万人左右,每年大概还有三百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总量压力还是非常大。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