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溪
翁传作者作 内容提要
随文注释
重点总结 课后思考
作者作品
作者戴良(公元1317~1383年),字叔能,号九灵山 人,浦江(今属浙江)人,与朱丹溪邻县,元代学者。他 通经史百家之说,爱好医学,长于诗文,曾任淮南江北 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元亡后 , 隐居四明山。明洪武 十五年(公元 1382年) , 被召至南京 , 以老病辞官不受 , 下狱死。著有《九灵山房集》三十卷、《春秋经传考》 三十二卷、《和陶诗》一卷等。《九灵山房集》分“山 居稿”、“吴游稿”、“鄞游稿”和“越游稿”四部分 。其中有关医学方面的著作多篇。
内容提要
本文节选自《九灵山房集》卷十,据《四部丛刊》 本排印。本传较全面地反映了朱丹溪的一生。详细记 叙了朱氏的学医经历和高深的造诣。文中所举五则医 案,不仅说明了朱氏临床医技精湛,也反映出他乐于 扶弱济贫的高尚医德,同时还说明他不自满于已取得的 成就,能深入研究刘、张、李三家之学,“去其短而用 其长”,并进而提出“相火易动”、“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等新的学术观点。他强调治病“不拘于古方” ,而应融贯所学,由博返约,这一治学方法,颇能启 迪后人。他不慕荣利、正派耿直的品格及善导后学, 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部分(4-9段):通过选载的五则医案, 说明丹溪翁精湛的医术和在医疗实践中所取得的成 绩。 第五部分(10-12段):叙述丹溪翁的性格和 为人。赞扬朱氏不泥古法,能操纵取舍的创新精神 和诲人不倦的学者风度及其蔑视名利,重视节操, 忠诚正直的品德。 第六部分(13段):作者的评赞。将朱氏与古 之名士严君平比类,高度评价丹溪翁的言行举止。 最后引用左丘明语作总结,赞扬丹溪翁是“直、谅 、多闻之益友”,不可把他当作普通医生看待。
起:使……痊愈。 动词使动用法。 其:或许;大概。 游艺:指从事于 某项技艺的学习。 仕:做官。《论 语· 子张》“仕而优 则学,学而优则 仕。” 一:专一;专心。 是习: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