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原山-附墙(顶升)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9
塔吊安装附墙(顶升)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项目一期7#楼工程地址:青岛市市北区XX路2号建设单位:XXX(青岛)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青岛XXX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市XX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简况:本住宅工程7#楼建筑高度92.95米,层高为2.9米,塔吊需加附墙顶升。
为了顺利顶升附着塔吊,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附着顶升方案。
二:编制依据:——QTZ63B(5610/6)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山东鸿达建工集团公司)——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及平面布置三:塔吊附着位置确定(1)附着组成:附着装置由框梁、三根拉杆组成,框梁由M20高强度(8.8级)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距为370N.m)。
附着框架上的两个顶点处有三根附着撑杆与之交接,三根撑杆的端部有连接座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基座铰接。
三根拉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附墙预埋件采用30mm×300mm的高强度螺栓穿孔预埋,。
(2)附着位置确定:7#楼塔吊第一道附着在标高为27.5米的外梁上设置,附墙加设完毕后再顶升5个标准节,共用21个标准节,塔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52.5米;四、安装拉杆及技术要求:1)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通过销轴将附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
2)每道附着架的三根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上。
但在安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如若与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干涉,可适当升高或降低内撑杆的安装高度;3)安装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悬出段以上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3/1000,悬出段以下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1/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4)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墙框架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
各连接螺栓应紧固调整好后,开口销必须按规定充分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有否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中海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介绍了中海施工方案,包括项目背景、施工方案概述、施工过程、团队组织和管理等内容。
中海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 项目背景中海项目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位于某城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该项目包括多栋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和地下停车场等,是该城市的重要城市更新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需要详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 施工方案概述中海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为首要目标,同时注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施工时序计划中海施工方案将根据不同施工工序的依赖关系,制定详细的施工时序计划。
该计划将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施工工序、资源需求和人力安排等。
3.2 施工工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建筑特点,中海施工方案将制定适合的施工工法。
工法将考虑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3 施工设备和材料选择中海施工方案将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选择和配置。
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将考虑到项目的要求、效率和可行性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顺利进行。
4. 施工过程中海施工方案将按照施工时序计划的安排,分阶段进行施工。
具体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地基施工地基施工是中海项目的首要环节,将采用深基坑开挖和灌注桩施工的方式。
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4.2 结构施工结构施工将按照预制构件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
施工过程中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3 室内装修室内装修将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包括墙面、地面、天花板和家具等的安装。
施工过程中将注重细节和质量,确保室内装修的美观和舒适。
4.4 外立面施工外立面施工将采用幕墙安装的方式进行。
施工过程中将加强对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控制,确保外立面的美观和耐久性。
5. 团队组织和管理为了确保中海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组织和管理施工团队。
金域蓝湾花园一期4标段工程QTZ125塔式起重机附着顶升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金域蓝湾花园一期4标段工程,地址:中山市石岐区清溪路90号地块一,使用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该台塔机现安装高度为 m,由佛山市南海高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现拟根据工程进度在相应位置(参考塔机使用说明书,具体位置可作上下调整)上安装第道附墙,继续顶升至工程塔机使用高度 m。
二、塔机情况1.情况表三、塔机顶升加组织机构及职责:1.施工现场顶升加节协调负责人:钟群芳协调顶升加节与施工中的矛盾,保障顶升加节工作顺利进行。
2.顶升加节技术负责人:周建雄负责对所有顶升加节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根据塔机顶升加节方案组织塔机部件的拼装及吊装工作,及明解决顶升加节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
3.安全监督员:(工地)监督塔机顶升加节人员按规定安全作业,对不安全行变及时给给予指正。
4.塔式起重机顶升加节作业人员:刘祥均、舒忠文、李其兵、唐中平、杨胜勇、舒秀沛负责塔机标准节顶升安装及附着框架、拉杆安装架设。
四、安装附墙:1、吊装附墙框架利用塔机自身起重机构,将附墙框架(两个半框)吊装至塔身安装附墙位置,参考塔机使用说明书,其具体位置可根据楼面预埋支座做上下调整),分别并固定好。
待将两个半框吊装齐全后,上紧附墙框架连接螺栓,使附墙框架能紧固在塔身标准节上。
2、吊装撑杆同样利用塔机自身起重机构,将四条附墙撑杆吊装至附墙框架,插好连接销轴,通过撑杆将建筑物预埋支座与附墙框架之间连接。
注:提供的附墙撑杆应符合技术规范,超长撑杆必须经过计算设计确认。
3、测量并校调垂直度测量塔身垂直度,若塔身垂直度在2/1000(内部标准)内,则可不用进行纠偏继续顶升;若塔身垂直度超过2/1000,则通过调节附墙撑杆,调整纠偏塔身垂直度,使之符合≤2/1000的要求。
五、顶升1.顶升作业步骤如下:(1)将起重臂旋转至标准节引入的方向,回转制动。
(2)调整好爬升架上导轮与塔身主弦杆的间隙,一般以2~5mm为宜。
塔吊附墙与顶升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二、工程概况 (2)三、三、人员机具准备 (3)1、附墙的安装工具及防护用品 (3)2、作业人员的分工安排 (3)四、塔吊附着位置确定 (4)1、塔吊附墙之间的距离及悬出段相关参数 (4)2、附着位置的确定 (5)3、附着装置的组成 (6)4、附着点的载荷情况 (7)五、预埋件的安装 (7)六、拉杆安装及技术要求 (8)七、顶升加节步骤 (9)1、顶升前的准备 (9)2、顶升前塔机配平 (9)3、顶升作业 (10)八、顶升过程注意事项 (12)九、塔吊附着计算 (13)1、支座力计算 (13)2、附着杆内力计算 (14)3、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15)4、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16)5、附着杆强度验算 (16)6、焊缝强度计算 (17)7、预埋件计算 (18)8、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19)9、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20)一、编制依据1)通和?易居同辉南苑工程施工图纸2)QTZ80型塔吊使用说明书3)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塔吊的平面布置及安装位置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徽省通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合肥市黄山路与东至路交叉口东北侧,总建筑面积90887.51?,包括9#、10#、15#、16#、17#、18#六栋单体楼及1#、2#商业裙房和所属地下室部分。
该工程9#、10#、15#、16#、17#楼为住宅楼,现浇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24至34层不等,建筑高度70.70m,97.90m;18楼为幼儿园,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层数5层,建筑高度19.00m。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9#、10#楼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0.45m,15#、16#、17#、18#楼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0.6m。
为满足施工需要,在现场布置三台QTZ80型塔吊。
塔吊安装情况如下表所示: 塔吊型号 QTZ80安装位置 10# 15# 16#建筑高度 97.15m 97.90m 97.90m安装高度 104.9 116.1 110.52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通和?易居同辉南苑塔吊附墙与顶升施工方案三、人员机具准备1、附墙的安装工具及防护用品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2 专用扳手扭力扳手套 2 4 活动扳手10、12寸把 3 4 大锤 16磅把 4 1.2-1.5m 4 橇杆根 5 1 电工仪表万用表套 6 2 白棕绳 50mφ16mm 根 7 4 千斤头 15mφ17mm 根 8 2 千斤头 8mφ13.5mm 根 9 10 安全帽顶 10 6 安全带根 11 10 绝缘手套双 12 10 手套双 13 铁丝若干 14 垫木若干 2、作业人员的分工安排安装队长: 关志成,负责塔吊安装指挥;安拆工: 亓玉良、任德伟、计发来、雷真强、吴军总包单位项目部负责人: 王克胜负责施工现场协调等3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通和?易居同辉南苑塔吊附墙与顶升施工方案总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 蔡云刚负责现场警戒、标识,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四、塔吊附着位置确定1、塔吊附墙之间的距离及悬出段相关参数(1)第一道附着(见图一)1)附着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支腿固定式含基节高度、底架固定1式含基础节?基础节?高度)18(m) ? h ?31(m) 1即第一道附着架以下的塔身节数n1为:6.4 ?n? 11.1 12)附着架以上塔身悬高h: 0h?35(m) 0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n?12.5 0图一 (2)第二道或第二道以上附着(见图二) 1)两道附着架之间的距离h: 215(m) ? h ?26(m) 2即两道附着架之间的塔身节数n 为: 24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通和?易居同辉南苑塔吊附墙与顶升施工方案5.4?n?9.3 22)附着架以上塔身节的高度h: 0工作高度h?100m 时,与第一道附着中的一致。
建筑塔吊附墙、顶升加节方案我们要明确塔吊在施工现场的重要性。
它就像一位高效的搬运工,将建筑材料从地面运送到高空,为建筑物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然而,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升高,塔吊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高度,以适应施工需求。
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附墙、顶升加节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这些高层建筑离不开塔吊的辛勤付出,然而,传统塔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附墙、顶升加节方案。
二、方案内容1.附墙方案附墙方案是指在塔吊运行过程中,将塔吊与建筑物主体结构通过附墙杆件连接起来,以提高塔吊的稳定性。
具体操作如下:(1)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设置预埋件,用于固定附墙杆件。
(2)根据塔吊的运行高度,合理布置附墙杆件的位置和数量。
(3)在塔吊运行过程中,及时调整附墙杆件的长度,以保持塔吊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稳定连接。
2.顶升加节方案顶升加节方案是指在塔吊运行过程中,通过顶升系统将塔吊主体结构升高,并增加标准节,以满足施工需求。
具体操作如下:(1)在塔吊主体结构上设置顶升系统,包括顶升油缸、顶升平台等。
(2)根据施工需求,合理确定顶升加节的高度。
(3)在顶升过程中,确保塔吊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稳定连接,防止因顶升导致塔吊倾斜。
三、方案优势1.稳定性好:通过附墙方案,塔吊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紧密连接,有效提高了塔吊的稳定性。
2.安全性高:顶升加节方案避免了传统塔吊在升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倾斜、倒塌等安全隐患。
3.施工效率高:附墙、顶升加节方案使得塔吊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材料运输任务。
4.经济性好:与传统塔吊相比,附墙、顶升加节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四、实施方案1.成立专项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2.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确定附墙杆件和顶升加节的具体方案。
3.与施工方密切配合,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人员机具准备 (2)1、附墙的安装工具及防护用品 (2)2、作业人员的分工安排 (3)四、塔吊附着位置确定 (3)1、塔吊附墙之间的距离及悬出段相关参数 (3)2、附着位置的确定 (4)3、附着装置的组成 (5)4、附着点的载荷情况 (5)五、预埋件的安装 (6)六、拉杆安装及技术要求 (6)七、顶升加节步骤 (7)1、顶升前的准备 (7)2、顶升前塔机配平 (7)3、顶升作业 (8)八、顶升过程注意事项 (9)九、塔吊附着计算 (10)1、支座力计算 (10)2、附着杆内力计算 (11)3、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12)4、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12)5、附着杆强度验算 (13)6、焊缝强度计算 (14)7、预埋件计算 (14)8、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15)9、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15)一、编制依据1)通和·易居同辉南苑工程施工图纸2)QTZ80型塔吊使用说明书3)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塔吊的平面布置及安装位置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徽省通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合肥市黄山路与东至路交叉口东北侧,总建筑面积90887.51㎡,包括9#、10#、15#、16#、17#、18#六栋单体楼及1#、2#商业裙房和所属地下室部分。
该工程9#、10#、15#、16#、17#楼为住宅楼,现浇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24至34层不等,建筑高度70.70m~97.90m;18楼为幼儿园,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层数5层,建筑高度19.00m。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9#、10#楼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0.45m,15#、16#、17#、18#楼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0.6m。
为满足施工需要,在现场布置三台QTZ80型塔吊。
塔吊安装情况如下表所示:三、人员机具准备1、附墙的安装工具及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的分工安排安装队长:关志成,负责塔吊安装指挥;安拆工:亓玉良、任德伟、计发来、雷真强、吴军总包单位项目部负责人:王克胜负责施工现场协调等总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蔡云刚负责现场警戒、标识,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四、塔吊附着位置确定1、塔吊附墙之间的距离及悬出段相关参数(1)第一道附着(见图一)(支腿固定式含基节高度、底架固定式含基础1)附着架以下的塔身高度h1节Ⅰ基础节Ⅱ高度)≤31(m)18(m) ≤ h1为:即第一道附着架以下的塔身节数n1≤ 11.16.4 ≤n1:2)附着架以上塔身悬高h≤35(m) h即附着架以上塔身节数:n≤12.5图一(2)第二道或第二道以上附着(见图二)1)两道附着架之间的距离h2:15(m) ≤ h2≤26(m)即两道附着架之间的塔身节数n2为:5.4≤n2≤9.32)附着架以上塔身节的高度h:工作高度h≤100m 时,与第一道附着中的一致。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建筑物为框剪结构,主体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高度为XX 米,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
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将采用QTZ63(TC5610)型塔式起重机进行施工,由于建筑高度超出塔吊自由高度,因此需进行塔吊的顶升附墙安装。
二、编制依据1. 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行业标准;2. 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3. 塔吊安装、拆卸及使用说明书;4.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要求;2. 材料准备:提前备足塔吊附墙装置、连接件、钢丝绳等材料;3. 人员准备: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四、施工流程1. 塔吊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塔吊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稳固;2. 塔吊安装: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塔吊安装,确保安装质量;3. 塔吊顶升:完成塔吊基础施工后,进行塔吊顶升,达到预定高度;4. 塔吊附墙安装:在塔吊顶升过程中,依次安装附墙装置,确保附墙与建筑物连接牢固;5. 塔吊调试:完成附墙安装后,进行塔吊调试,确保塔吊运行正常;6. 施工验收:完成塔吊顶升附墙安装后,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五、施工要点1. 塔吊基础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稳固;2. 塔吊安装: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塔吊安装,确保安装质量;3. 塔吊顶升:在顶升过程中,注意观察塔吊运行状态,确保顶升平稳;4. 塔吊附墙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附墙安装,确保附墙与建筑物连接牢固;5. 塔吊调试:完成附墙安装后,进行塔吊调试,确保塔吊运行正常;6. 施工验收:完成塔吊顶升附墙安装后,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六、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3. 严格遵循塔吊安装、拆卸及使用说明书,确保施工安全;4. 定期对塔吊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 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塔吊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处理。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高度XX米。
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高度超过塔吊独立工作高度,故需对塔吊进行附墙安装和顶升作业,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1.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2.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12)3. 《建筑施工塔式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4. 本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5. 本工程塔吊平面布置图三、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材料:准备足够的钢丝绳、钢索、钢梁、螺栓、焊条等材料。
3. 施工设备:准备塔吊、卷扬机、千斤顶、吊车等设备。
四、塔吊附墙安装施工1. 附墙布置:根据建筑物结构,在建筑物上设置附墙,确保塔吊与附墙连接牢固。
2. 附墙固定:将附墙与建筑物构件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确保附墙牢固。
3. 塔吊安装:将塔吊安装到附墙上,确保塔吊与附墙连接牢固。
4. 塔吊调整:调整塔吊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塔吊稳定。
五、塔吊顶升施工1. 顶升准备:检查塔吊基础、附墙、爬升机构等,确保其符合顶升要求。
2. 顶升过程:启动卷扬机,缓慢提升塔吊,确保塔吊平稳上升。
3. 顶升检查:在顶升过程中,检查塔吊各部件的连接情况,确保其牢固。
4. 顶升到位:当塔吊顶升到预定高度时,停止顶升,进行固定。
六、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严禁在塔吊附近进行高空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七、应急预案1. 顶升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顶升,进行检查和处理。
2.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八、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3天2. 塔吊附墙安装:5天3. 塔吊顶升:3天4. 塔吊调试:2天总计:13天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确保塔吊附墙安装顶升作业顺利进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塔式起重机顶升扶墙施工方案
1.现场准备:在进行顶升扶墙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准备,确
定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安全措施。
同时,还需要清理现场及周边环境,确保
施工区域通畅,以保证起重机的安全操作。
2.机械安装:将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其牢固稳定。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起重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以及吊臂的伸缩和转动灵
活性。
3.扶墙施工:扶墙施工需要使用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
扶墙施工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使用钢丝绳和吊钩进行挂墙,或者使
用专用夹具进行扶墙。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顶升操作:顶升扶墙施工的关键是对起重机的顶升操作和控制。
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顶升方式,如使用液压顶升或螺旋升降方式等。
在进行顶升操作时,需要确保起重机的稳定性,避免倾覆和滑动的事故发生。
5.安全措施:在进行顶升扶墙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
规定和操作规程。
在起重机操作人员、扶墙施工人员等各方面都需要具备
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并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和方案
优化。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与相关的监理和质检人员沟通配合,确保施
工质量和安全。
总之,塔式起重机顶升扶墙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现
场准备、机械安装、扶墙施工、顶升操作和安全措施等。
只有充分考虑这
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才能确保顶升扶墙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塔吊附墙装拆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郭港安置房27#楼塔吊附墙装拆专项方案审批表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郭港安置房27#楼塔吊附墙安装施工专项方案安装单位:池州市东升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机械型号: QTZ40A(华夏) 方案编制:方案审核:编制日期:年月日一:工程概况:由池州市第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郭港安置房27#楼工程。
框架式结构,建筑高度 57米。
拟安装一台由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QTZ40A(华夏)塔机。
该机额定起重量400KN·M,用电总功率26KW,供电电压380伏正负百分之五,单设配电屏。
施工现场塔机安拆人员持证上岗,严禁违章,确保装拆安全因此台负责垂直运输的塔吊的使用高度超过自由高度,必须进行附墙顶升。
为了顺利顶升附着塔吊,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附着顶升方案。
二:编制依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塔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及平面布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施工手册》等三:塔吊附着位置确定(1)附着组成:因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郭港安置房27#楼,建筑最大高度均57 米,根据使用说明书,设3道附墙,附墙的连接基座预埋在楼层底板梁上。
附着装置由四套框粱、三根拉杆组成,四套框梁由24套M20高强度(8.8级)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预紧力距为370N.m)。
附着框架上的两个顶点处有三根附着撑杆与之交接,三根撑杆的端部有连接座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基座铰接。
三根拉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紧塔身的四根主弦。
附墙预埋件采用200mm×300mm×20的钢板预埋,。
(见图)图:附着框及预埋件示意图布置位置及载荷情况:图表给出了塔机的所示的附着撑杆布置形式和位置条件下建筑物附着点(即连接基座固定处)的载荷值。
根据此载荷值的大小、参照附着点在建筑物结构上的具体位置,结合附着装置的附着点处与建筑物局部的承载能力等因素,确定连接基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固定方式和局部混泥土钢筋结构处理方式。
(3)附着位置确定:第一道附着在标高为米左右底板梁上,附着框上塔身悬出段米,塔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米;第二道附着在标高为米的左右底板梁上,附着框上塔身悬出段米,,塔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米;第三道附着在标高为米左右底板梁上,附着框上塔身悬出段米,塔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米;四、安装拉杆及技术要求:1)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四根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通过销轴将附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
2)每道附着架的三根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上。
但在安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如若与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干涉,可适当升高或降低内撑杆的安装高度;3)安装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悬出段以上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3/1000,悬出段以下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1/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4)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墙框架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
内撑杆应可靠的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调整好后,开口销必须按规定充分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有否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五、顶升加节步骤1)顶升前的准备:a.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b.清理各个标准节,在塔身节连接套内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在整个顶升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最短;c.放松电缆线的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d.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下);e.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轮及标准节。
2)、顶升前塔机配平:a.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载重小车运行到图3所示的配平参考位置,并吊起标准节或其他重物(表中载重小车的位置是个近似值,顶升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
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腿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b.将液压顶升系统操作杆推向顶升方向,使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腿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c.通过检查下支座支腿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并观察爬升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来检查塔机是否平衡脸。
略微调整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
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上;d.记录小车的位置。
但要注意该位置随着起重臂的长度不同而改变;e.操作液压系统使爬升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节间的连接螺栓。
3)顶升作业:a.将一节标准节吊至顶升爬升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安装上四只引进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轮比较合适的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b.再吊一节标准节,将载重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
c.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d.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螺栓。
e.开动液压顶升系统,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将顶升横梁两端的销轴放入距顶升横梁最近的塔身节踏步的圆弧槽内并顶紧?(要设专人负责观察)确认无误后继续顶升,将爬升架及其他以上部分顶起10-50mm时停止,检查顶升横梁等爬升架传动部件是否有异响、变形、油缸活塞杆是否自动回缩等异常现象,确认正确后,继续顶升;顶起略超过半个塔身节高度并使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滑过一对踏步并自动复位后,停止顶升,并回收油缸,使活动爬爪搁在顶升横梁所顶踏步的上一对踏步上。
确认两个活动爬爪全部准确的压在踏步顶端并承受住爬升架及其他上部分的重量,且无局部变形、异常情况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爬爪所搁的踏步的圆弧槽内,在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个塔身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有能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爬升架引进平台上的标准节拉进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进轮,用8颗M30的高强度螺栓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矩1400N.m)。
f.再次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后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操作,即可完成所要顶升的标准节。
图三:顶升过程示意图六、顶升过程的注意事项:1)、塔机最高风速大于3~4級时,不得顶升作业。
2)、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的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制动将起升臂制动住,载重小车停在顶升配平位置。
3)、若要连续加高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有8个高强度螺栓连接,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每根螺栓只上一个螺母。
4)、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的标准节对正。
5)、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M30螺栓连接好之前,严禁起重臂回转、载重小车变幅和吊装作业。
6)、在顶升过程中,若油压系统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顶升,回缩油缸,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8件M30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
7)顶升加节到所需高度(不超过相关标准)后,应旋转起重臂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各个连接处、基础支脚和附着拉杆各个部件的紧固情况。
图四:塔机参数图八、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图五:组织机构图安装队长:,负责塔吊安装指挥;安装技术负责人:,负责塔吊安装技术指导;安全监督负责人:,负责塔吊安全监督;实施安装人员:安拆工:。
塔吊工:电工:。
关键部位操作人员分工:机上指挥:贺培德:负责机上安装指挥顶升油泵司机:李全负责塔吊在顶升时,正确操作油泵塔吊司机负责顶升过程中,塔吊的操作总包单位项目部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协调等总包单位项目部安全员:负责拆卸现场警戒、标识,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九:塔吊附着计算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1、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1.560×1.170×1.450×0.700 =1.853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1.56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45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k×B×Ks = 1.853×1.600×0.200 = 0.593 kN/m;其中 Wk──风荷载水平压力,Wk= 1.853 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K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593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630.000 kN·m;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w = 72.6709kN ;2、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wcosθΣF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w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osα2-(α1+c/2)sinα2]+T3[-(b1+c/2)cosα3+(α2-α1-c/2)sinα3]=Mw 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1+c)]α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