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和通用概念及相关术语(编制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406.46 KB
- 文档页数:11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1. 测量:通过使用仪器、设备或方法来确定、比较或评估物理
量的数值。
2. 单位:在测量中使用的标准化量值,用于表示和比较物理量。
3. 量值:对物理量的定量表示,通常使用单位来表示。
4. 精确度: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的度量,通常以误差
或偏差来表示。
5.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或正确性的度量。
6. 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7. 偏差:对测量结果在多次测量中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度量。
8. 显示值:测量结果的数值表示。
9. 反馈:用于向测量系统提供有关测量过程或结果的信息。
10. 稳定性:测量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11. 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来确认和调整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12. 校正: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考虑或补偿测量系统的误差。
13.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范围,表示测量结果的真实值可能落在其
中的程度。
14. 线性度:测量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度量。
15. 稳定性:测量系统的输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度量。
16. 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相同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
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7. 规范:定义和规定与计量学相关的标准、要求和程序的文件或指南。
18.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能力。
19. 品质控制:通过采取措施来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的管理方法。
20. 珊瑚激光交换频振式光谱仪(CLX-200E):一种多功能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常规和高级实验测量。
J J F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JJF 1001-2011引言本规范是对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ISO/IEC 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ISO/IEC Guide 99:2007 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ISO/IEC 80000: 2006 量和单位 (Quantities and units)ISO/IEC 1998-3 测量不确定度第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Part 3: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法制计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terms in legal metrology (VIML),2009)。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章节。
本规菹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VIM和VIML(修订版)保持一致(引用VIM条款时,在词条后表明VIM中的相应条款;鉴于VIML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没有标注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当调整或文字处理,并且通过增加注解使词条更加易懂。
术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JF 1001-1998共收录词条158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215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量含义不尽相同,但在本规范中,根据我国的国情,英文measurement既译作“测量”,有时也译作“计量”。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英文版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 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1. Scope.This 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 (VIM) provides a consistent and coherent set of definitions in the field of metrology. I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Consistency: The defini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Coherence: The definitions are arranged in a logical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Simplicity: The definitions are concise and easy to understand.Generality: The definitions are applicable to all fields of metrology.The VIM is intended to be used by all those who need to use metrological terms in their work, including metrologists,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regulators.2. Definitions.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key definitions in the VIM:Measurement: A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a quantity.Measurand: The quantity being measured.Reference value: A value of a quantity used as a basis for comparison with other values of the same quantity.Calibration: A process of comparing a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system with a reference value to determineits accuracy.Accuracy: The closeness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a measured value and the true value of the measurand.Precision: The closeness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repeated measurements of the same measur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Uncertainty: A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of a measurement, that characterizes the dispersion of the values that could reasonably be attributed to the measurand.3. Structure.The VIM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hapters:Chapter 1: General concepts.Chapter 2: Quantities and units.Chapter 3: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procedures.Chapter 4: Measurement results.Chapter 5: Measurement uncertainty.Each chapter contains a number of sections that deal with specific topics. For example, Chapter 1 contains section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Basic concepts.Quantities.Units.Symbols.Terminology.4. Use.The VIM is intended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documentfor those who need to use metrological terms in their work.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metrology.5. Revision.The VIM is revised periodically to keep it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metrology.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VIM was published in 2012.。
一、 通用计量术语1.1 量和单位:掌握:1、(可测量的)量: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属性。
2、(量的)数值:在量值表示中用以与单位相乘的数字。
3、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4、(测量)单位:用于表示与其相比较的同种量大小的约定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5、(测量)单位符号: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6、法定测量单位: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使用的测量单位。
熟悉:1、量制:按一般含义,各个量之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2、基本量:在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3、导出量:量制中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4、(测量)单位制:按规定对给定的量制所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5、国际单位制(SI 制):名称 单位符号和量纲1.2 测量和测量结果的术语掌握:1、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测量结果: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连续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5、(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变化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6、(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值。
7、偏差:某值与其参照值之差值。
8、(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偏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说明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
9、(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结果的估计值,用∑==n i i x n 11计算。
x i ——第i 次测量值;n ——测量次数。
21)(11∑=--=n i i x x n s10、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结果分散性的参数,用s 表示,可按上式计算:11、直接测量法: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能直接得到的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12、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得到的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1. 计量基础术语1. 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
注释:1 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2 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3 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和权度学。
2.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释:1 操作可以是自动计量术语地进行的。
2 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3. 基本量: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为基本量。
4. 导出量: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
在国际单位制所考虑的量制中,速度是导出量,定义为长度除以时间。
5. 被测量: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
如,给定的水样品在20℃时的蒸汽压力。
注释: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如时间、温度和压力)等作出说明。
6. 影响量: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如:用来测量长度的千分尺的温度;交流电位差幅值测量中的频率;测量人体血液样品血红蛋白浓度时胆红素的浓度。
7. 测量原理:测量的科学基础。
如:应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效应;应用于电位差测量的约瑟夫森效应;应用于分子振动波数测量的喇曼效应。
8. 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别叙述的逻辑操作次序。
注释:测量方法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替代法、维差法、零位法。
9. 测量程序: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
注:测量程序(有时被称为测量方法)通常记录在文件中,并且足够详细,以使操作者在进行测量时不再需要补充资料。
10. 测量信号:表示被测量量与该量有函数关系的量。
如,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电压频率变换器的频率;用以测量浓度差的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
注:进入测量系统的输入信号可称为激励,输出信号可称为响应。
11. 测量结果: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1 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计量基础知识一、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示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如质量体系认证是认证的一种类型。
认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有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
注:认可本身并不赋予实验室批准任何特定产品的资格,但是,当批准机构和认证机构决定是否接受与其业务有关的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时,认可就可能与这些机构有关。
实验室认可:对校准/检测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检测所作的一种正式承认。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对应的则测量标准所复现的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是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校准只给出与其示值偏离数据或曲线,但不必判定仪器合格与否。
校准也应有校准周期。
注:1、校准结果即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2、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3、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4、实物量具是指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如量块、砝码,标准电阻、标准信号发生器、参考物质。
校准范围: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规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依据应当优先选择国家校准规范,没有国家校准规范可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或相关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编制校准技术条件,再经技术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校准与测量能力:校准测量能力是指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校准测量水平,它用包含因子k=2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有时也称为最佳测量能力。
检测(测试、试验):对给定的产品,按照规定程序确定某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从定义可以看出,“检测”仅是一种技术操作,它只需要按规定程序的操作提供所测结果。
不需要给出测数据合格与否的判定。
一、常用计量术语及定义1、计量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称“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那么,这个活动包括了多重的含义,既包括了计量本身的准确性、一致性特点,也包括了溯源性和法制性特点。
也有人说,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实际上,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计量与测量的主要区别:测量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而计量的概念范围更广(包含了许多法制和管理的内容,如建立计量基准标准、计量科研、选择使用计量单位、制定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和条例,开展计量管理等等)。
在所有专业中,只有计量专业与法律法规联系如此紧密。
(动词与动名词)在国际上,一般是不使用计量这个术语的。
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前言中,把下列术语称为同义语计量测量计量器具测量仪器(设备)计量标准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测量管理体系的前身,也曾称作计量检测体系,那么,为了与国际接轨,计量检测体系正式改称为测量管理体系,我们将来所取得的证书,既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将来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描述,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文字,更要注重工作的实质。
虽然定义上计量和测量有区别,但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术语当成一回事去对待。
2、计量标准:(用于检定其它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称为计量标准。
例如:万能量具标准、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标准等等。
计量标准的类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一般为最高标准)。
计量标准考核执行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考核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①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设备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溯源性等3小项)、②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测量范围、不确定度、重复性、稳定性等5小项)、③环境条件及设施(环境要求、必要设施、环境影响的隔离等3小项)、④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检定员2人/每项共2小项)、⑤文件集(规程、规范、建标报告、记录、证书、管理制度等13小项)、⑥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现场操作、回答问题等4小项)。
第一章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eneral Terms in Metrology and Their Defitions1.何谓“测量”、“计量”、“计量学”?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1: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注2: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学metrology:有关测量的科学。
注1: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注2: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注3: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2. 何谓“量”、“数值”、“量值”?[可测的]量[measurable]quantity: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量的]数值numerical value[of a quantity]:在量值表示中与单位相乘的数。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一般由数值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如:1.18m,18kg,-58℃3. 何谓“真值”、“约定真值”?[量的]真值true value[of a quantity]: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注1: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可能获得。
注2: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注3: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如:阿伏加德罗常数值6.0221367*1023 mol-14. 何谓“单位”、“单位符号”、“法定[计量]单位”?[计量/测量]单位unit[of measurement]: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测量]单位符号symbol of a unit[of measurement]:表示测量单位的约定符号。
JJF 1001-2011引言本规范是对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依据以下国际标准:ISO/IEC 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的概念和相关术语(ISO/IEC Guide 99:2007 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ISO/IEC 80000: 2006 量和单位(Quantities and units)ISO/IEC 1998-3 测量不确定度第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Part 3: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本规范中有关法制计量的术语及其定义大部分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法制计量术语汇编》(修订版草案,2009)(l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terms in legal metrology (VIML),2009)。
本规范在修订中保持了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章节。
本规菹中术语的定义原则上与VIM和VIML(修订版)保持一致(引用VIM条款时,在词条后表明VIM中的相应条款;鉴于VIML为修订版草案,在引用时没有标注相应条款),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做适当调整或文字处理,并且通过增加注解使词条更加易懂。
术语的名称除推荐使用的名称外,又有简称、又称和全称。
JJF 1001-1998共收录词条158个,本次修订中增加到215个,同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条。
计量与测量含义不尽相同,但在本规范中,根据我国的国情,英文measurement既译作“测量”,有时也译作“计量”。
因此,计量单位与测量单位、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分别为同义术语。
计量学基础知识一、计量单位制计量单位制亦称计量制度,它是计量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法制的重要内容。
我国计量工作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计量工作单位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最近几十年来,米制(公制)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在我国长期使用的市制还暂时保留,但使用范围已缩小,并在逐步改革。
国务院于1959年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和197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都对统一我国计量单位制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市制市制原来叫做市用制,“以与公制有最简单之比率而民间习惯相近者为市用制。
”常用市制主单位有:市尺、市亩、市斤、市升。
(二)米制米制即国际公制或公制。
有以下几项规定:1.采用十进制;2.米的长度,是经过巴黎的子午线自北极到赤道这段弧长的一千万分之一;3.升的容量,是一个十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容量;4.克的重量等于一个百分之一米长度的立方体的纯水在真空中称得的重量,纯水的温度为4℃。
一升纯水的重量为一千克(有称公斤)。
(三)国际单位制(SI)为了在全世界统一计量单位制,消除多种单位并用的现象,于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正式建立国际单位制的决议,并决定其国际符号为SI。
国际单位制是在应用米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和澄清了很多量与单位的概念,它的单位是根据物理规律严格而明确定义的,同时废弃了一些不科学的习惯概念和用法。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定义(1)长度单位----米(m)米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级之间妖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73个波长的长度。
(2)质量单位---千克(kg)千克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3)时间单位---秒(s)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妖迁所对应的辐射的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4)电流单位---安培(A)安培是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在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顿。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测量人员培训手册编制:质量保证部计量科第一章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eneral Terms in Metrology and Their Defitions1.何谓“测量”、“计量”、“计量学”,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1: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注2: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学metrology:有关测量的科学。
注1: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论测量的不确定度如何,也不论测量是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中进行的。
注2: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注3:计量学曾称度量衡学和权度学。
2. 何谓“量”、“数值” 、“量值”,可测的]量[measurable]quantity: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 定的属性。
[量的]数值numerical value[of a quantity]:在量值表示中与单位相乘的数。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一般由数值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如:1.18m,18kg,-58?3. 何谓“真值”、“约定真值”,[量的]真值true value[of a quantity]: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注1: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可能获得。
注2: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注3: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如:阿23 -1伏加德罗常数值6.0221367*10mol4. 何谓“单位” 、“单位符号”、“法定[计量]单位”, [计量/测量]单位unit[of measurement]: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第1页测量人员培训手册编制:质量保证部计量科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