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位的一封信》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41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精选3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讽刺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2、感受雨果以人类的名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所体现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感受作者高尚的品格。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而努力。
【教学与过程】一、导入:(副板书:雨果圆明园)让学生畅谈自己对雨果和圆明园已有的了解,教师补充。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
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
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
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
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洗劫,昔日富丽堂皇的殿堂如今已是一片废墟。
对于1860年法军的行为,作为法国公民的雨果是如何看待的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雨果当年《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板书)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指定几位学生读,一人读一部分)2、解决朗读过程中的字词障碍三、研读课文运用圈点精读法,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细细体会。
四、畅所欲言1、谈谈你对雨果先生的看法。
2、昔日恍若月宫,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如今已是断壁残垣,芳草凄凄的一片废墟(看课本插图),作为炎黄子孙的你,面对这一片废墟,你有什么想法和感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巴特勒上尉,我希望这封信能够找到你平安无事。
这是我在远征中国的过程中给你写的。
我希望通过这封信向你描述一些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我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看法。
首先,我希望你能够了解我们的动机。
作为英法联军的一员,我们来到中国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利益和地区稳定。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远征,我们可以有效地干预中国事务并确保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然而,我必须承认,我们这样做的方式并不总是正确的。
在我们抵达中国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战斗和血腥的冲突。
我们的目标是打败中国军队,占领重要的城市和港口,以及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利于他们的条约。
然而,我们对中国的力量和抵抗力大大低估了。
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抵抗精神。
他们组织了游击队和民兵,使用了土地和地理优势。
我们经常遭受到他们的袭击和狙击。
每一个城市和村庄背后都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对抗我们的能力远超过我们的预期。
除了军事行动之外,我们还目睹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痛苦。
许多城市被摧毁,农田被烧毁,人们被迫离家。
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平民和儿童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这一切让我深感忧虑。
我开始思考我们的行为是否合理,是否值得为了我们的利益而危害这么多的人民生活。
我还要提到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见识到了壮丽的宫殿,精美的艺术品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怀疑我们是否有权干涉这个古老而复杂的国家。
巴特勒上尉,我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结束我们的远征或放弃我们的任务。
而是希望你能够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我希望我们能够加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尊重,采取更为谨慎和人道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真诚地希望,在我们离开中国之后,中国人民能够恢复生活的平静和繁荣。
我希望我们对中国的行动能够成为历史经验的一部分,警示我们不要再次重蹈覆辙。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亲爱的巴特勒上尉,首先,请容我代表英法联军来信向您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我写信是为了传达我方决定联合远征中国的重要事项。
这次远征无疑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能够成功达成我们的目标。
在撰写这封信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对于这次远征的目的和动机有了充分的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远征来推动中国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以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和在该地区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远征力量,我们将向中国政府提出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并确保它们得到实施。
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开放对外贸易,并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以促进我们的商业利益。
此外,我们还将对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体系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并提倡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普及。
我们相信这样的改革对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计划投入大量资源来改善中国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以帮助中国提高其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阻力。
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与我们有过很长时间的分歧,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推动我们的改革议程。
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国情,与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
最后,我要向您保证,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来确保我们的行动是合法的、符合道义的,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中国人民的不良影响。
我们将安排足够的人员和资源来处理各种风险和挑战,以确保我们的行动是有组织、有序和规范的。
感谢您对我们这次远征的支持和奉献。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同时也推动我们英法联军的共同利益。
衷心地祝愿您在这次远征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诚挚的问候,XXX(写信人的名字)。
就英法联军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封信信中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却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就英法联军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就英法联军致巴特勒上尉的信On the Anglo 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 to captain Butler.Hello, sir.You ask for my advice on the China expedition. Do you think this expedition is decent, good. Thank you for your thoughts to my attention. In your opinion, under the banner of Queen Victoria and Emperor Napoleon of the double Chinese expedition, is shared by France and Britain's glory, and you want to know, I this victory against the law gives much praise.If you want to know my opinion, then please read on:In a corner of the world,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miracle called Old Summer palace. Art has two sources, one is the ideal, which produces European art; a fantasy, illusion of Oriental art. Status of Old Summer Palace in fantasy art's status as the temple of Parthenon in the ideal of art. An almost can produce superhuman national imagination achievement to do in this. Please imagine an inexpressible construction, please assume human fantasy that is see things in a blur today, its appearance is a temple, is the palace, is a world miracle of the one and only, that is the park. In order to create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ce took two generations of long-term labor. This is a big city building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generations. For who built? In order t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For years, the creation of all belong to the human. Artists, poets, philosophers all know theold summer palace; Voltaire was about old summer palace. People often say: the Greek temple of Parthenon in Pyramid, Egypt, the Coliseum in Rome, Notre Dame in Paris, and the East have the old summer palace. If I say, you have not seen it, but everybody dreamed about it. This is a kind of tremendous unknown masterpiece, faintly visible in the indescribable light. A glimpse at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 of Asia on the horizon of the silhouette of the civilization.This miracle has disappeared.One day, two bandits broke into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e of the robbers looted property, another robber on the fire. It seems after the victory, they can begin to steal. They carried out a large-scale raid on the Old Summer Palace, stolen by two winners. We see, the whole inciden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Erkin's name, the name and make people can not remember the temple of Parthenon. They used to do on the temple of Parthenon, now the Old Summer Palace also do, just a different stem more thoroughly, more beautiful, so that all gone. We put all the European Cathedral treasure together, maybe not the East this great magnificent museum. There is not only art treasures, and a ton of gold and silver products. Valiant record harvest! Great! Two winner, with a purse, this is visible, another full Qie box. They walked hand in hand, smiled back to europe. This is the story of the two bandits.We Europeans are civilized people, Chinese is a barbarian in our eyes. This is the civilization of savage had done.The two robbers will be history of sanctions, a French, another is called the english. However, I want to protest,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chance of protest. Governs the human crimes not governed by others' fault; the government becomesa robber, but the people will never be the robber.France swallowed half the booty, the victory today, the Empire was still so naive as to think that he is the true owner, the Old Summer Palace palatial junk for display. I hope some day in the future, the liberation of France will return this booty to looted Chinese, that is the true owner.Now, I confirmed, there was a steal, two thieves.Sir, the above is my all praised the China expedition.Victor HugoNovember 25, 1861 in the high city home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优秀6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篇一◆知识与能力1.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l.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l.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分析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1.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疑点作者谴责英法联军的行径用了不少反语,这些反语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几幅圆明园的图片。
◆学生准备1.查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段历史。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
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
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
看着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
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把特勒上尉的信》。
二、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1、雨果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3、圆明园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提问: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理清第三段的思路。
2)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阅读亲爱的巴特勒上尉,我希望这封信能找到你平安无事的时候,因为我知道你正与英法联军一起执行远征中国的任务。
我非常想念你,希望你能通过这封信感受到我对你的思念。
我很清楚,你的参与这次任务是对你作为军人的职责的履行。
然而,我不能不表达我对这次远征的疑虑和担忧。
欧洲的人们对中国抱有很多误解和偏见,因为大多数人对这个远离我们家门口的国家知之甚少。
我希望在你回来后我们能有机会深入交流,让我更好地了解那个遥远的地方。
然而,我也非常了解你作为一名忠于你的国家的军人,在这个危机时刻选择保护自己国家和利益的决定。
你的勇气和忠诚一直是我心中最敬佩的品质。
我知道,即使在这段时期里,你也会确保军队的战斗行动符合公正和人道的原则。
我希望你能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并保护好你的战友们。
不论在哪里,无论战争何时结束,我都会等候你的平安归来。
我相信你会尽力捍卫和平,并以你的方式为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此期间,我会对你的行动保持密切关注。
我希望你能发给我一些信件,尽管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多么艰难。
但我想要了解你的生活和经历,分享你作为军人的职责。
最后,希望你记住,无论在何地、何时,你都不会感到孤单。
我们信任你,支持着你。
请牢记我对你永远的爱和支持,这感受会一直伴随你。
当你归来时,我将在等候你的怀抱中,恭候你的归来。
请保重,巴特勒上尉。
你的永远爱着你的,[你的名字]亲爱的巴特勒上尉,我虽然对你参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一决定充满疑虑和担忧,但我也深知你作为一名军人,职责是保护国家和利益。
不论我多么不解这个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我相信你会尽力遵守公正和人道的原则,努力维护和平。
对于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家,我对它了解甚少,只能依靠报纸上零碎的消息和政治家的宣传来了解情况。
然而,我相信真相远比报道中所呈现的要复杂和深刻。
我希望在你回来后,我们能够有机会深入交流,你能够向我描述你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帮助我系统地了解那个陌生的国度。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雨果回复巴特勒上尉让雨果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的信。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
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玦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1【说教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所选的五篇文章包括了新闻、小说、战地通讯、散文、书信等多种体裁。
通过学习这一系列作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使学生认识战争中所体现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材对本单元阅读提出以下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语言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写给法军上尉巴特勒的一封信,作者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对圆明园给予高度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中国的极大尊重和同情。
【说学情】文章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是明确的,这虽是本文的重点,但却是学生自己能够读懂的,如果在课堂上讲授这些内容,无疑是一种浪费。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难点是一些重点词语、语句的深刻理解;对于执教者来说,通过关键词语、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使本文的教学发挥最大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品味生动深刻的语言,理解反语修辞的作用。
3、体味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生动深刻的语言。
【说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生动睿智的语言。
点拨法——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不理解的语句。
训练法——通过口头表达,写颁奖词,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说教学流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情境创设,激趣导入→解题释题,信息交流→初读课文,感知文意→问题引领,合作探究→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上课伊始,如何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是执教者应该耗费头脑的。
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全文全文: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
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
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部编版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联军头目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威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
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的一年后,写下了这封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信,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文题不仅明确指出了本文的体裁——书信,而且全面交代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评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更指出了信件的收件人——巴特勒上尉,一举三得,清晰明了。
二、作者简介雨果(1802一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赞誉yù:称赞恍huǎng若:①茫然;②仿佛,好像。
惊骇hài:惊慌害怕。
瞥piē见:一眼看见。
劫jié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制裁: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1):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第二部分(2、3):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突出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4~9):控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对“文明人”的“体面”行为进行揭露和嘲讽。
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以反语表达自己的态度。
四、鉴赏品读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的讽刺意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材分析《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是部编版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
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去,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这对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特点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2.0的推广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字词积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完成,品味语言,反复推敲重点词句是难点,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示范和学生互动交流的策略来共同完成。
文本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的表达效果非常明显,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即兴表演,在活动中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设计中有对对联环节,既可以引导学生知道对联知识,还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2、通过视频资源、朗读来把握文章的内容:盛赞圆明园的美;谴责侵略者的丑。
3、品析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表达效果。
4、体会雨果的博大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1、品味精彩语言。
2、体会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世界奇迹:展示圆明园的美(一分钟视频),老师画外音:这是圆明园,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有迷人的风景,宏伟的宫殿,玲珑的楼阁,里面还有无数的珍奇,它堪称人类文明的宝库。
但是这个奇迹消失了。
(出示课题及作者雨果的照片,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知道是谁干的吗?(英法联军)。
对,雨果先生斥责他们为两个强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题目很长,谁来读一下?一起读这封信的题目。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主旨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
我谨代表英法联军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
我是英法联军的一名士兵,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您传达我们的想法和目标。
我们的联军远征中国的主旨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扩展我们的势力范围。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市场,对我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我们希望通过远征中国,能够稳定这个地区,并实现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目标。
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远征中国的基本原则。
我们不会侵犯中国的领土,也不会对中国的人民造成伤害。
我们远征的目的是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互利共赢。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我们深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我们对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充满尊重和敬意。
在远征过程中,我们将尽力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维护中国人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也希望通过远征中国,为中国带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愿意与中国分享我们在工业、农业、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在远征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将严格遵守军纪和法律,确保我们的行动合法合规,并尽量减少对中国人民的不便和损害。
请接受我们最真诚的邀请,加入我们的联军,与我们一同远征中国。
我们期待着与您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努力。
再次向您表示我们的敬意和感谢。
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我谨代表英法联军,致信于您,以表达我们在远征我国过程中对您的深切敬意和感激之情。
以下是我们对您的信心全文:一、引言在这封信中,我们希望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您表达我们对您以及您所领导的部队的赞赏和敬意。
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您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为英法联军所取得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对您的敬意和赞赏1. 您的勇敢和决断在我国的战场上,您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在激烈的战斗中,您始终坚定不移地领导部队,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领导能力和娴熟的战术运用技巧。
2. 您的智谋和策略您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和战略眼光。
您能够准确地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果断果敢地做出决策,为联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3. 您的带兵风范您对部队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对部下的榜样作用,给整个部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您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始终身先士卒,展现了一名优秀军官应有的带兵风范。
三、感谢您的贡献1. 战场上的贡献您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作为一名英法联军的将领,为联军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您的杰出表现对联军的战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我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胜利。
2. 事后的总结我们对您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赞赏。
您的表现为联军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和战斗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祝愿您和部队我们衷心祝愿您和您所领导的部队在未来的战斗中一路顺利、战无不胜。
希望您能够在接下来的各项任务和战斗中继续发挥出您的优秀领导才能和军事才干,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和胜利。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您的杰出表现和优秀领导才能让我们深感敬佩和赞赏。
在我国的远征行动中,您的表现为英法联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成果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我们由衷地祝愿您一切顺利,期待未来与您共同战斗,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敬祝英法联军全体成员敬上尊敬的巴特勒上尉:非常感谢您在我国远征行动中展现出的卓越领导才能和杰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