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LTE移动通信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00
摘要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兼容目前的3G通信系统并对3G演进。
它具有高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特性。
3GPP在工作计划中写入了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在20MHz带宽上达到瞬时峰值下行100Mbps以及上行50Mbps的目标。
通过LTE 网络规划实训实训项目、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LTE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实训、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LTE单站配置实训、LTE规划模式多基站组网实训掌握LTE基站的规划。
关键词:长期演进,OFDM,基站目录1 LTE简介 (1)1.1LTE无线络系统结构 (1)1.2LTE主要技术特点 (2)1.3LTE中的无线接入技术 (3)2 LTE 网络规划实训 (7)2.1实验目的 (7)2.2实验内容 (7)2.3实验过程 (7)2.4数据配置 (7)3 LTE 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 (9)3.1实验目的 (9)3.2实验内容 (9)3.3实验过程 (9)3.4数据配置 (9)4 LTE 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 (10)4.1实验目的 (10)4.2实验内容 (10)4.3实验过程 (10)4.4数据配置 (11)5 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 (12)5.1实验目的 (12)5.2实验内容 (12)5.3实验过程 (12)5.4数据配置 (13)6 LTE 单站配置实训 (15)6.1实验目的 (15)6.2实验内容 (15)6.3实验过程 (15)6.4数据配置 (16)结语 (18)参考文献 (19)1 LTE简介1.1LTE无线络系统结构LTE:Long term evolution 意即长期演进。
3GPP的无线接入技术,如HSDPA 和增强上行等技术将在几年内具有非常高的竞争力;但为了在更长的一个时间,比如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保持这种竞争力,需要考虑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长期的演进。
LTE移动通信系统实训LTE移动通信系统实训一、引言1.1 简介- 对LTE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1.2 实训目的- 简述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1.3 参考文献- 在此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
二、LTE技术基础2.1 LTE网络架构- 介绍LTE网络的总体架构,包括基站、核心网等。
2.2 LTE协议栈- 详细介绍LTE协议栈的各个层次。
2.3 LTE物理层- 分析LT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和特点。
2.4 LTE网络优化- 讨论LTE网络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三、LTE移动通信实训内容3.1 实训环境准备- 概述实训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准备流程。
3.2 实训任务1:基站配置与调试- 详细说明基站的配置和调试流程。
3.3 实训任务2:LTE网络测试- 指导学员进行LTE网络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4 实训任务3:故障排查与维护- 引导学员学习故障排查和维护的方法。
3.5 实训任务4:LTE网络优化- 指导学员进行LTE网络优化的实践。
四、实训结果分析4.1 基站配置与调试结果分析- 分析实训任务1的基站配置和调试结果。
4.2 LTE网络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实训任务2的LTE网络测试结果。
4.3 故障排查与维护结果分析- 分析实训任务3的故障排查和维护结果。
4.4 LTE网络优化结果分析- 分析实训任务4的LTE网络优化结果。
五、结论与展望5.1 实训结论总结- 总结实训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5.2 实训展望- 对未来的实训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附件:- 此处列出相关的附件,如配置文件、测试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在此注明本文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名词的解释和注释。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LTE 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为我们带来了更快速、更稳定、更高效的通信体验。
LTE,即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 3GPP 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它主要用于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和优质通信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LTE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众多,其中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OFDM 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流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这一技术有效地对抗了多径衰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而且,它使得每个子载波的带宽较小,降低了符号间干扰。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是 LTE 系统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MIMO 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例如,通过空间复用,多个独立的数据流可以同时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LTE 系统还采用了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技术。
根据无线信道的实时变化情况,系统动态地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以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传输速率。
当信道条件较好时,采用高阶调制和高编码速率;而信道条件较差时,则采用低阶调制和低编码速率。
在网络架构方面,LTE 采用了扁平化的架构,减少了网络节点的层次,降低了传输时延和运营成本。
以往复杂的网络结构被简化,核心网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更加简洁高效,从而实现了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LTE 系统的频谱资源管理也十分重要。
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如何高效地利用频谱成为了关键问题。
LTE 支持灵活的频谱分配,包括连续频谱和非连续频谱,能够适应不同的频谱环境。
同时,通过频谱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离散的频谱片段组合起来使用,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OFDMA、SC-FDMA等关键技术。
2. 使学生了解LTE网络的架构、协议栈及相关接口,掌握其工作流程。
3. 帮助学生了解LTE系统的安全机制、服务质量保障及移动性管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如信号传输、干扰协调等。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LTE设备的能力,包括配置、调试及优化网络参数。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新技术、新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尊重知识产权,遵循行业规范。
3. 引导学生关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为我国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LTE基本原理- OFDMA、SC-FDMA技术原理及特点- LTE帧结构、调制解调技术2. LTE网络架构与协议栈- E-UTRAN、EPC网络架构及功能- LTE协议栈结构及各层功能- 主要接口及其作用3. LTE关键技术- 多天线技术、小区切换技术- 干扰协调、功率控制技术- 安全机制、服务质量保障4. LTE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原则、参数配置- 网络优化方法、性能指标-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5. LTE设备操作与维护- 设备功能、硬件结构- 常用操作命令、配置方法- 故障排查与维护6. 移动性管理- 移动性管理流程、关键算法- LTE网络中的切换技术- 网络附着、鉴权流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LTE基本原理2. 第二周:LTE网络架构与协议栈3. 第三周:LTE关键技术4. 第四周:LTE网络规划与优化5. 第五周:LTE设备操作与维护6. 第六周:移动性管理本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LTE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LTE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速的数据传输,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便捷和丰富的体验。
在众多移动通信系统中,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LTE 是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旨在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更好的频谱效率和更稳定的连接。
它是 3G 技术的演进,也是迈向 4G 时代的关键一步。
LTE 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出色的性能,得益于其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首先,LTE 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这一技术将频谱资源划分成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使得数据能够同时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传输,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与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相比,OFDM具有更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传输质量。
其次,LTE 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MIMO 技术可以在相同的频谱资源上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例如,在2×2 MIMO 配置下,理论上可以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一倍。
在网络架构方面,LTE 也进行了重大的变革。
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较为复杂,包含多个层次和节点,导致数据传输延迟较高。
而LTE 采用了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减少了中间节点,使得数据能够更快地从基站传输到用户终端,降低了延迟,提高了响应速度。
这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通话等,具有重要意义。
LTE 还支持灵活的频谱分配。
它可以在不同的频段上工作,包括低频段和高频段。
低频段具有良好的覆盖范围,适合用于广域覆盖;高频段则能够提供更宽的频谱资源,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热点区域的容量提升。
这种灵活的频谱分配方式使得运营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和频谱资源情况,优化网络部署,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2-2013学年09级《移动通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 概论1、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或者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或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特点: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答】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此工作方式设备简单,功耗小,但操作不便,通话时易产生断断续续的现象。
它一般应用于用户少的专用调度系统。
所谓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
这种方式操作方便,但电能消耗大。
模拟或数字式的蜂窝电话系统都采用双工制。
第二章 调制解调1、移动通信中对调制解调技术的要求是什么(请总结3G ,LTE 等高速数据传输对调制解调技术的要求)【答】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即所占频带窄,或者说频谱利用率高);易于采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的能力强;以及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
已调信号所占的带宽要窄:频谱主瓣窄;已调信号频谱副瓣的幅度要低,辐射到相邻频道的功率就小;经调制解调后的输出信噪比(S/N )较大或误码率较低。
1、所有的技术必须在规定频带内提供高的传输效率2、要使信号深衰落引起的误差数降至最小3、应使用高效率的放大器4、在衰落条件下获得所需要的误码率2、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如何定义的FM 信号的带宽如何计算【答】已调信号的带宽是指已调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第8章 LTE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LTE 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LTE 即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 3GPP 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它的出现旨在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延迟、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高质量移动数据通信的需求。
LTE 系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其性能目标。
其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关键之一。
OFDM 将宽带信道分割成多个相互正交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独立传输数据,有效地抵抗了多径衰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与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相比,OFDM 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也是 LTE 系统的一大特色。
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MIMO 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
例如,空间复用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天线上同时传输不同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而空间分集技术则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相同的数据,增强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调制技术方面,LTE 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如 QPSK、16QAM 和64QAM 等。
根据信道条件的不同,系统可以动态地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以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LTE 系统的帧结构也经过了精心设计。
它分为帧、子帧和时隙等不同的时间单元。
帧的长度为 10ms,每个帧又分为 10 个子帧,每个子帧的长度为 1ms。
时隙的长度则根据子载波间隔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这种帧结构的设计既满足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又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LTE 系统的核心网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它采用了全 IP 架构,实现了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统一承载,降低了网络复杂度和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