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1
竹笋有哪些品种竹笋主要品种的形态及其习性竹笋有哪些品种呢?根据采集的季节,竹笋可以分为春笋、冬笋鞭笋春笋的种类非常多。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竹笋有哪些品种,以及我国竹笋主要品种的形态及其习性,供朋友们参考。
一、竹笋有哪些品种竹笋的种类较多,有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黄竹笋、苦竹笋、绿竹笋等,按季节分类可分为春笋和冬笋,而常见的竹笋有毛竹笋、早竹笋、红哺鸡笋等。
毛竹笋在我国的栽培面积较大,在江南地区一般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早竹笋主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有紫头红与芦头青2个变种;红哺鸡笋别称红笋,主产于浙江。
二、竹笋主要品种的形态特征1、毛笋毛笋为毛竹的笋,又称楠竹笋、孟宗竹笋,笋是圆锥形,很肥大,适时采收的笋长为25厘米左右,粗约20厘米,每株大约重1.5-2.5千克。
毛笋笋内为白色,可食部分占54.6%,蒲头11.0%,笋箨34.4%,食味中等,质脆。
鲜笋在室内可储藏10-15天。
3月下旬为收获初期,4月上、中旬进入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收获末期,历时45天左右。
毛笋采收完毕,不久地下鞭粗壮,笋味比毛笋更佳,是夏季很好的汤料。
2、早竹笋早竹笋又名早笋,因竹笋出土早得名,适度采收的早笋呈锥形,先端出土部分往往呈紫黑色,中部以黄绿为主,晚期笋出土后笋箨色较早期为淡。
早竹笋为单轴散生,多数人工栽植于宅旁及农田护堤上。
产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上海市等省(直辖市)。
以浙江省的余杭、德清为最繁盛。
3、雷竹笋雷竹笋是早竹笋的变种,早春打雷时即出笋而得名雷笋,一般出笋期比早竹笋早5-7天,终期迟7天以上。
竹笋生长和早笋相类似,笋箨也很相似,适度采收的竹笋长20-30厘米,基部直径3.0厘米,单株笋重250-500克。
雷竹笋单轴散生,产浙江临安,余杭、德清、奉化等地的山坡斜地与村前屋后,已在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等省(直辖市)引种。
4、乌哺鸡笋又名乌椿头,笋甚肥壮,呈钝锥形,长为27-33厘米,基部直径4-5厘米,单株笋重400-500克。
介绍竹笋的资料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是竹子的嫩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竹笋的生长周期短,采摘方便,因此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广泛种植。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竹笋的资料。
一、竹笋的营养价值竹笋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此外,竹笋还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铁等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竹笋的种类竹笋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毛竹笋、绿竹笋、黄竹笋、石竹笋等。
其中,毛竹笋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口感鲜嫩,味道清甜,是人们最喜欢的竹笋品种之一。
三、竹笋的采摘和加工竹笋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此时竹笋的嫩芽刚刚冒出地面,口感最佳。
采摘后,竹笋需要经过清洗、去皮、切片等加工步骤,才能成为美味的食材。
四、竹笋的烹饪方法竹笋可以用来烹制各种美食,如竹笋炒肉、竹笋炖鸡、竹笋汤等。
烹饪时需要注意,竹笋的口感嫩爽,不宜过度煮熟,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五、竹笋的药用价值竹笋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人体排便,预防便秘。
此外,竹笋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六、竹笋的文化价值竹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竹笋被视为一种高雅的食材,常被用来招待贵客。
此外,竹笋还被用来制作竹笛、竹编等工艺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多吃竹笋,享受它带来的美味和健康。
竹笋的特征与功能主治特征:1.外形:竹笋通常呈圆柱形或锥形,长约20厘米至30厘米,直径约为2厘米至5厘米。
外皮坚硬,呈灰白色或淡黄色。
2.质地:竹笋质地韧性较好,口感爽脆,非常受人们喜爱。
3.颜色:竹笋表面光滑坚硬,颜色鲜亮。
4.内部构造:竹笋的内部由多个纤维组成,切面呈现排列有序的纹理。
5.味道:竹笋具有独特清香的味道,略带甜味。
功能主治:1.养胃健脾:竹笋富含植物纤维和维生素,能够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起到养胃健脾的作用。
2.降血糖降血脂: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甾醇,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清热解毒:竹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痈疽肿痛、痔疮出血等。
4.利尿通淋:竹笋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促进肾脏排毒,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缓解水肿症状。
5.保护肝脏:竹笋中的植物营养素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
6.提供营养:竹笋富含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加营养和促进生长发育有益。
7.减肥瘦身:竹笋中的纤维素可提供饱腹感,减少食欲,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减肥瘦身。
注意事项:1.竹笋在食用前需要用清水浸泡,以去除苦味。
2.食用竹笋时要煮熟,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避免食用生竹笋。
3.竹笋的新鲜程度很重要,选择外皮完整、质地坚硬的竹笋。
4.孕妇、儿童和老人应该适量食用竹笋,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5.竹笋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但并不代表可以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疾病症状,仍然需要及时就医。
总结:竹笋是一种味道清香、质地韧性好的食物,具有养胃健脾、降血糖降血脂、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保护肝脏、提供营养和减肥瘦身的功能。
在食用竹笋时需要注意选择新鲜的竹笋、充分煮熟,并且不应过量食用。
竹笋作为一种绿色食材,被广大人们所喜爱,并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美食烹饪和保健领域。
竹笋—幼竹生长(杆形生长)如前所述,竹笋在土中生长阶段,经过顶端分生组织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节、节间、节隔、笋箨、侧芽和居间分生组织。
到出土前全笋(也是全株)的节数已定,出土后不再增加新节。
竹笋生长从基部开始,先是笋箨生长,继而是居间分生组织逐节分裂生长,推动竹笋向上移动,穿过土层,长出地面。
(1)竹笋—幼林的生长期:竹笋出土后到幼林高生长停止所需的时间,因竹种而有差异。
毛竹笋的生长量大,需时较长,早期出土的竹笋约60天左右,末期笋约需40~50天。
中、小型散生竹如刚竹、淡竹、水竹、脯鸡竹等的生长量较小,需时也较短,一般为25 ~30天。
出笋迟的比出笋早的竹种,竹笋一幼竹的生长期要短些。
按竹笋一幼林生长的速度,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
①初期:是竹笋地下生长的继续,尽管笋尖露头,笋体仍在土中,横向膨大生长较为显著,节间长度增长很小,基部各节陆续生根,高生长非常缓慢,一般每天生长量不过1~2cm。
②上升期:竹笋的地下部分各节间的拉长生长基本停止,成为以后竹杆的杆基,竹根大量抽发,根系逐渐形成,竹笋的节间生长活动从地下推移到地上,生长速度由缓慢而逐渐加快,生长量也相应增大,一般每天可伸长10~20cm。
③盛期:是竹笋生长最快的时期。
在竹根继续伸长并开始发展侧根的同时,竹笋的高生长迅速而稳定,呈直线上升,到生长高峰,1昼夜可长1m左右。
基部笋箨开始脱落,上部枝条开始伸展,高生长速度又由快而慢,竹笋逐渐过渡到幼竹阶段,除梢部尚为笋箨包被外,中下部各节间在光的影响下,产生叶绿素,变为绿色的“竹青”,进行光合作用,为竹笋一幼竹生长自给部分养分。
④末期:幼竹梢部弯曲,枝条伸展快,而高生长速度则显著下降,最后停止。
笋箨全脱,枝条长齐后,竹叶全部展放,形成新竹。
(2)竹笋幼竹节间生长的规律:在生长过程中,全笋各节的节间伸长活动并不是同时,也不是以等同速度进行的,而是从基部开始,自下而上,按慢一快一慢的规律,逐节伸长,并由一定数量正在伸长的节间构成竹笋高生长的延伸区段。
竹笋的种类
竹笋是竹尚未纤维化的嫩芽和茎,其味清淡,质脆嫩,是家常菜肴的上好原料。
不是所有的竹笋都具有食用价值,只有组织细嫩,无不良风味的才可食用。
竹笋主要有毛竹、刚竹、旱竹、哺鸡竹、淡竹、剁竹、麻竹和绿竹等。
一年之中,冬、春、夏三季均能买到鲜笋。
冬季,竹鞭节上生长出来的芽,经过生长发育、成长即为冬笋。
春季,向上生长,破土而出的芽称为春笋。
夏秋之间,横向生长的芽称为新鞭,其先端的嫩芽叫做鞭笋。
三种竹笋之中,以冬笋的品质最好。
冬笋的个头较小,产量较低,但其肉质色泽玉白,质密鲜脆,风味颇佳,因此价格较贵。
春笋品质居中,春季气候转暖,竹笋生长速度加快,组织纤维增粗、拉长,笋节间隙增大,笋隔变厚、变硬,食用起来肉质稍韧,并略带苦涩味。
春笋偶有苦涩味是由于酪氨酸生成龙胆酸或草酸含量较高的结果。
此外,选购春笋时以质地鲜嫩,呈米黄色者为佳。
鞭笋是夏季生出的茎芽,是冬笋的雏形,个头小,苦涩味重,质量差,所以上市量最少,也很少有人问津。
竹笋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竹笋,又称为竹荪,是一种被广泛消费和使用的食材。
它是竹类植物在生长初期所形成的新鲜嫩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竹笋的功效、作用和禁忌。
一、竹笋的功效与作用1. 营养丰富:竹笋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中,竹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8.8%,比一般蔬菜的含量要高。
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矿物质(如钾、钙、镁、铁等),营养价值显著。
2. 促进消化:竹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频率,减少便秘发生。
此外,它还能刺激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维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3. 降低血糖:竹笋中的纤维素能与糖类结合,延缓糖类的吸收,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4. 降血脂:竹笋中所含的植物甾醇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风险。
5. 提高免疫力: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6. 促进骨骼健康:竹笋富含的钙、磷等矿物质对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适当食用竹笋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骨折等骨骼疾病的发生。
7. 清凉解暑:竹笋有镇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清热解渴、解暑消暑。
夏季食用竹笋能舒缓体内的热气,有助于降低体温。
8. 利尿通便:竹笋具有利尿排湿的功效,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废物的滞留。
它还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9. 抗菌消炎:竹笋中所含的一种物质叫做竹酮,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肠道病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
10. 降低体重:竹笋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对减肥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竹笋还有利尿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二、竹笋的禁忌虽然竹笋营养丰富,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
小竹笋学案:让幼儿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竹笋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食物,也是我们日常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蔬菜。
竹笋的生长过程其实非常有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种植竹笋要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首先要了解竹笋是如何种植的。
竹笋通常是在春季种植,以便在夏季收获。
竹笋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当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以确保它们能够生长得健康。
2、萌芽期在竹笋种下去后,它们将经历萌芽期。
竹笋的萌芽需和其他植物一样,在适当的气温和水分下发生。
当竹笋萌芽时,它们会从土里慢慢地往上生长。
3、成长期在经过了萌芽期后,竹笋将进入成长期。
这个阶段需要它们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便生长得到足够的健康。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定期浇水和打理它们,确保它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4、收获期在竹笋成长到合适的大小后,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通常在夏季收获的竹笋口感最佳,因为此时的竹笋质地较为鲜嫩。
在收获时,我们需要小心地处理它们,以免损伤竹笋的外观和口感。
5、做菜当我们收获到新鲜的竹笋后,便可以将它们烹制成美食。
竹笋可以做成很多不同的菜品,例如炒竹笋、蒸竹笋、煮竹笋汤等。
这些菜品都非常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通过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食物的来源,从而更好地爱护和珍惜食物。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例如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等。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学案用于地方的幼儿园和学校,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
竹笋的生长过程是非常有趣而值得了解的。
通过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珍惜食物。
希望这个小竹笋学案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笋的功效与作用竹笋,是指竹子的嫩芽,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珍贵蔬菜。
竹笋作为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在中国烹饪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誉为“山珍”之一。
竹笋不仅可以作为主菜,还可以制作成各种美食,如凉拌竹笋、酸辣竹笋等。
同时,竹笋还有着许多功效和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竹笋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够提高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皮肤的衰老。
同时,竹笋中还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如钾、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皮肤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质地,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新陈代谢。
其次,竹笋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竹笋中含有纤维素和植物鞣酸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减少血液中的脂肪积累,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降血压、降血脂的效果。
此外,竹笋中富含的钾元素也有助于调节血压,使其保持在正常水平。
再次,竹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竹笋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黄酮等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竹笋中还含有一种叫做甘露醇的物质,它具有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竹笋还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
夏天气候炎热,人们容易出现烦躁口渴、尿少尿赤等不适症状,此时食用竹笋能够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不仅能缓解烦躁口渴,还能增加尿量,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同时,竹笋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排除体内废物,帮助消肿。
此外,竹笋还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
竹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骨骼的形成和维持,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保持骨骼的健康。
竹笋的特征与功能主治作用特征•外观:竹笋形状修长,呈圆锥形,通常有鳞片状芽鞘包裹,外表光滑•颜色:新鲜竹笋呈浅黄色或淡粉红色•质地:竹笋质地韧而脆,口感清脆爽口•叶片:竹笋状芽鞘上常存有一对小叶片•味道:竹笋含有天然甘味,口感鲜美•香气:竹笋具有淡淡的幽香功能主治作用竹笋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华饮食文化中,具有以下功能主治作用:1.饮食保健–美容养颜:竹笋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可以帮助皮肤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沉积,有助于美白和淡化皱纹。
–减肥瘦身:竹笋属低热量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调节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和排毒,有助于减肥瘦身。
–促进消化:竹笋中的纤维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胃肠不适。
–抗疲劳:竹笋脂肪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供能量,缓解疲劳感。
2.补益调理–补气养血:竹笋富含铁、钙、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E等,有助于补充气血,提高免疫力。
–润肺止咳:竹笋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起到滋润呼吸道,缓解干咳、喉咙疼痛等症状。
–清热解毒:竹笋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起到清热、解毒、生津等效果,对于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有一定疗效。
–消除烦躁:竹笋中的微量元素锌和镁具有抗抑郁、安神和镇静的作用,可帮助缓解烦躁情绪。
3.防病治疗–抗癌作用:竹笋中含有一种叫鞣花酸的物质,据研究,鞣花酸对于某些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预防某些癌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降血脂血压:竹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有效降低血脂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利尿解毒:竹笋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抗糖尿病:竹笋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竹笋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还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主治作用。
我们可以将竹笋作为常见的食材之一,合理搭配菜品,享受它所带来的健康益处。
竹笋的拼音
竹笋的拼音是【zhúsǔn】。
表达意思:竹笋,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中国。
竹笋是江南美食之材,过去甚至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之说。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例句
1、肠胃弱的如格妈,就少加精饲料多加竹子竹笋,而格妈最爱吃竹笋吃得相当溜,先用牙齿剥掉笋衣再吃笋肉,每次吃完身上铺满了笋衣。
2、有时,它们偏爱嫩叶和竹笋,有时,又贪食坚硬的竹茎。
3、有用香茅草包好扎紧放在火上烤的竹鼠、还有烤鱼、烤竹笋、剁生菜等等。
竹笋:竹笋-基本概述,竹笋-生长习性_竹笋的营养价值本文话题:竹笋的营养价值,养生保健品,妊娠反应,治疗高血压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
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
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
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
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竹笋的营养价值_竹笋 -基本概述竹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
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竹笋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
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
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
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部分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
《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竹笋的生长周期与阶段
竹笋是竹类植物的地下嫩芽,是竹类植物的一种生长形态。
竹笋的生长周期和阶段大致如下:
1.休眠期:在竹类植物的生长周期中,竹笋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地下的竹根系统仍然保持着生命活动,但是地上的竹蔓则基本停止生长,这个时期竹笋不会生长。
2.萌发期:当气温、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逐渐适宜,竹类植物开始进入萌发期。
此时,地下的竹根系统开始活跃,开始形成竹笋的萌芽,但是这个时候的竹笋并不会马上冒出地面。
3.冒笋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土壤水分的增加,萌芽的竹笋逐渐冒出地面,开始生长。
这个阶段的竹笋嫩嫩的,颜色相对较浅,含水量较高。
4.生长期:竹笋冒出地面后,会经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此时竹笋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一般每天可见到竹笋的生长进展。
竹笋会逐渐变粗、变长,颜色也会逐渐加深。
5.成熟期:竹笋的生长过程通常在几周内完成,当竹笋生长到一定程度,颜色加深,外皮略显粗糙,笋尖开始变硬时,即为竹笋进入成熟期。
此时的竹笋可供采摘食用。
6.老化期:竹笋成熟后,如果不及时采摘或处理,笋尖会逐渐变硬,整个竹笋的质地会变得更加粗糙,口感变差,这个阶段就是竹笋的老化期。
竹笋的保存技巧是什么
竹笋的保存技巧有以下几种:
1.放在冰箱里:将洗净的竹笋切成段,装在密封袋或玻璃容器里,放入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可保持数天至一周左右。
2.烘干法:将竹笋洗净切成段,晾干后用烘干机烘干,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即可保存长时间。
3.腌制法:将竹笋洗净切入小段,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醋和水混合,浸泡处理后装入干净的密封罐中,放入冰箱储存室中,可保存3-6个月。
4.泡菜法:将洗净切好的竹笋,加入适量的辣椒粉、葱姜蒜、盐等调味料,加入足够的白醋,装入半封闭的容器保存,每天拌动一次,7-10天后即可食用,保质期较长。
5.冷冻法:将竹笋切成段,放在热水中焯水,捞出晾凉后装入密封袋中,放入冷冻室中储存,可保存数个月。
介绍竹笋的资料
介绍竹笋的资料
一、竹笋简介
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它以竹子的节子为原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和铁等矿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维持身体健康。
二、竹笋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1、营养价值: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每100克中含有维生素
A、B1、B2、C、E、K等近十种维生素,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半胱氨酸、钠等矿物质。
2、功效:竹笋的营养价值丰富,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对骨骼和肌肉发育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贫血,降低血压,减轻脂肪,抑制癌症,抗过敏及抗疲劳等功效。
三、竹笋的食用方法
1、生吃:竹笋生吃可以有效地保持竹笋的营养价值,不破坏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搭配绿色蔬菜,搭配白米饭,或者单独食用,都能让你体验到竹笋的鲜美口感。
2、烹饪:竹笋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烹饪,而且也可以加入到汤类、火锅、烧烤等菜肴之中,烹饪方法繁多,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四、竹笋的食用注意事项
1、竹笋有清凉性,不宜与鸡蛋、海鱼、芹菜、菠菜、洋葱等清
淡食物一起食用;
2、竹笋有毒,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是其中的节子需要小心处理;
3、竹笋有利尿效果,过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身体脱水,从而影响调节体液平衡。
以上就是关于竹笋的介绍。
综上所述,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功效多样的食物,在正确的食用方式下,可以为我们带来良好的营养和健康效益。
竹笋的描写优美句子
竹笋是春天的宠儿,它娇弱却坚韧,宛如一位含苞待放的少女,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气息。
下面是对竹笋的描写优美句子:
1. 春风拂面,竹林间一根根翠绿欲滴的竹笋蓬勃生长,仿佛要穿透大地,展示自己的娇美姿态。
2. 竹笋修长而匀称,它们从土里冒出,似乎是大地孕育出来的神奇礼物。
3. 竹笋苍翠欲滴,嫩黄的笋尖如同新月,微微弯曲,宛如天空中一道浅浅的微笑。
4. 竹笋茁壮成长,它们纤细而坚韧的身躯,像是经历了岁月洗礼的智慧长者。
5. 竹笋矫健而挺拔,它们一片片嫩黄的叶子轻舞飘扬,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仿佛在述说着大自然的美妙。
6. 竹笋如同一支支绿色的箭矢,向着蓝天伸展,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的存在。
7. 竹笋娇嫩而富有弹性,轻轻一捏,便能感受到它们蕴藏的无穷生命力。
8. 竹笋坚实而饱满,它们的肉质细腻,口感清爽,仿佛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美味佳肴。
9. 竹笋如同一把翠绿的宝剑,散发出清新的芳香,让人忍不住向它们靠近,感受那份天然的美好。
10. 竹笋是大自然的恩赐,它们孕育在竹林深处,静静等待春天的到
来,然后以娇嫩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陶醉其中。
以上是对竹笋的描写优美句子,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竹笋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家常做法
竹笋好吃的家常做法有以下几种:
1. 凉拌竹笋:将竹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后加
入适量生抽、食盐、白糖、香醋、蒜末、辣椒油拌匀即可。
2. 竹笋炒肉:将竹笋和五花肉同时炒,先将五花肉炒至出油,再放入
竹笋一起翻炒,可加入适量生抽、食盐、鸡精等调味料。
3. 鸡汤炖竹笋:将竹笋和鸡肉一起炖,可加入红枣、枸杞等食材提香,出锅前加入适量食盐、鸡精即可。
这种做法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4. 麻辣竹笋炒肉丝:将竹笋、辣椒和猪肉炒制,荤素搭配,口感丰富,味道麻辣鲜香。
5. 清炒竹笋:将竹笋切片,放入热油中快炒,可加入适量的食盐、鸡
精等调味料。
这种做法简单快捷,口感爽脆。
在烹饪时,注意竹笋切成片或丝要适中,太大口感不佳,太小容易煮烂。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调整各种食材的比例,以达到个人口味
最佳状态。
竹笋的形态结构
竹笋是竹类植物的嫩芽,具有以下形态结构:
1.笋芽:竹笋的顶部为笋芽,是从地下竹根中生长出来的嫩芽,通常具有锥形或圆锥形的外形,表面光滑,尚未完全展开的叶片紧密相连。
2.笋体:笋芽逐渐向外生长,形成笋体,笋体由一层层的叶片叠加而成,呈锥形或圆锥形状,外表面覆盖着竹节。
笋体内部为细腻的嫩肉,质地柔软,含有丰富的营养。
3.笋壳:笋体外部覆盖着笋壳,笋壳是由叶鞘组成的坚硬外壳,保护着笋体的嫩芽和嫩肉部分,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4.笋节:笋体上的环状凹陷部分称为笋节,笋节是竹笋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痕迹,每个笋节之间隔一段距离,笋节之间的距离越长,竹笋的质地越鲜嫩。
5.笋根:笋体底部连接着笋根,笋根是竹笋的生长部分,负责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供给笋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总的来说,竹笋的形态结构包括笋芽、笋体、笋壳、笋节和笋根等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共同构成了竹笋的整体结构。
竹笋种植竹笋的适宜生长环境和收获时机竹笋种植:适宜生长环境和收获时机竹笋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材,被广泛应用于中餐烹饪和其他菜肴中。
它不仅味道鲜美,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中或农田里种植竹笋。
本文将介绍竹笋的适宜生长环境和收获时机,并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竹笋种植的实用建议。
一、适宜的生长环境竹笋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以下是一些竹笋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1. 土壤要求:竹笋喜欢松软、肥沃的壤土, pH 值应在6.0-7.0之间。
如果土壤过于湿润,会导致竹笋根系受损,因此排水良好的土壤非常重要。
2. 阳光照射:竹笋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来促进生长。
选择种植地点时,应确保阳光充足,特别是早晨和下午的阳光时间。
3. 温度要求:竹笋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为理想。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竹笋发苦,刺而不脆,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水源供应:充足的水源是竹笋生长的关键。
竹笋的养分吸收主要依靠根部吸水,因此需要确保水源充足并均匀供应。
二、选择合适的竹笋品种在种植竹笋之前,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竹笋品种:1. 毛竹笋:毛竹是最常见的竹笋品种之一,适应性较广,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2. 平地竹笋:平地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长速度较快,适宜在平原或山脚种植。
3. 深山竹笋:深山竹笋生长周期长,口感鲜美,适宜于山区种植,而且较耐寒。
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提高种植成功率,同时也能确保竹笋的质量和产量。
三、竹笋的收获时机竹笋的收获时机与竹笋品种有关,通常在竹笋初生出地表后的20-30天内进行收获是比较理想的。
此时的竹笋味道鲜嫩,口感最佳。
收获时需要小心谨慎,用竹竿轻轻探测地下竹笋的生长情况,并以手工的方式将其挖取。
要注意不要对竹笋造成损伤,以免影响后续的生长过程。
四、竹笋种植的实用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您在竹笋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1. 土壤处理:在种植之前,进行适当的土壤处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