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养成的影响

摘要: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健康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儿童人格家庭教育影响建议

正文: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人格的形成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概念理解

人格的形成与重要性人格就是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的比较稳固的各种个人特征儿童从出生就表现出这些个性特征,例如,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适、要睡觉、想让抱等,婴儿的这些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引起家长的注意,达到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表现就是人最初的个性特征。

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经常的、多方面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

二.家庭教育对人格养成的影响

(一)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

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由于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最核心的是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对儿童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最后是父母的行为方式,这是性格的表现方式。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人格特点。例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父母冷淡严厉、独断专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所以说,家长人格的特点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一般来讲,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保护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混合型几种。第一类是专横型,常常强调辈份,过分严厉,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往往独断专制,稍有不听从就会受到惩罚。一般说来,专制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自卑,他有一个强大的超我,严厉的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独立发展的能力,踏入社会往往没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观点孩子往往依赖性过强,独立性差。第二类是溺爱型的,孩子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使孩子适应能力差,不能养成独立的能力,依赖感强。第三类是放任型的教养态度,忽略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发展。第四类是以民主平等的教养态度教育儿童,孩子的错误给以正确的引导,在家庭里把孩子当做与父母平等的朋友,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不

同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及心理素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民主型家庭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只是属于家庭的,同时更是国家的、社会的一员,将来他总要独立生活,走向社会,从小就应教给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而不是处处事倍恭亲、包办代替。其核心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与友爱,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又不受到过分的保护和溺爱,从而有利于养成独立自主,坚强主动,积极乐观的健康人格品质。

(三)家庭环境氛围对儿童健全人格建构起关键作用。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一生成长总是会打上环境的烙印。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时间最久的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既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家庭内部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方面,家庭的精神环境内容很多,它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家风家规、家庭气氛等多方面,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说,精神环境更为重要。

首先,在商品现代社会,金钱不仅仅是它的价值意义,而更多的表示在它的符号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金钱是一种隐喻。足够经济基础为儿童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更乐观自信的人格。如果家庭不能提供较好的条件,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一种自卑感和确缺失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弗洛伊德在他的文集里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能“我们将把一个本不能得到满足的事实称为一次挫折,把产生这种挫折的规章制度称为‘禁律’,而把产生这种禁律的条件称为贫困。”对于家庭地位较弱的成员来说,在社会无形中会定位成一种弱势群体。所以家庭为儿童提供的经济条件对一个人的心理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是幼儿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儿童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

有一些因素对儿童人格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1)产生紧张的弥漫态度的情境会影响儿童稳定情绪的形成。例如,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管理混乱,家庭成员的不健康的爱好,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实际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母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2)欢乐和谐与健康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形成最佳亲子关系,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培养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父母要营造温暖和睦的家庭气氛,切莫在儿童面前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要慎重对待夫妻离异,不要意气用事轻易离婚。总之,充实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进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四)家庭结构儿童人格的影响

家庭结构实质上是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 由于家庭成员间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的不同, 导致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也有所不同, 因而最终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对于留守寄养家庭的儿童来说,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不能完整的得到父母的关爱, 缺少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 从而引起的对父母的思念造成孩子情绪波动, 焦虑、抑郁、苦闷、烦恼等消极情绪长期困扰着他们。而对于单亲重组家庭的孩子来说, 父母离异前长时期的争吵或冷漠的家庭氛围, 尤其是父母离异这一创伤性事件, 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