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7.16 MB
- 文档页数:22
引言概述:自动化冷库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冷藏、冷冻、储存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物流管理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软件,实现对温度、湿度、气体、光照等环境条件的精确控制,实现冷藏物品的高效储存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冷库的特点和优势。
正文内容:一、高效能1.自动化冷库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能够提高储存能力和吞吐量。
采用自动化的巡航系统和无人巡视等设备,可以实现全天候、持续不间断的运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自动化冷库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温度、湿度、气体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确保冷藏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智能软件还能根据物品的属性和需求,优化储存方案,实现最佳的空间利用率。
3.自动化冷库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货物的装卸和搬运,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货物的影响,降低了货损率,保证了货物的完整性和品质。
二、安全可靠1.自动化冷库配备了先进的安全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报警,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冷藏物品的安全性。
2.自动化冷库通过智能软件对物品进行分类、编号和跟踪,能够实现对物品的追溯,确保物品的安全、防止丢失和交叉污染等问题。
3.自动化冷库采用了高效的供电、制冷和通风系统,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控制,最大限度地延长货物的保存周期,减少了货物的损耗。
三、节能环保1.自动化冷库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制冷设备、节能灯光和智能控制系统等,能够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2.自动化冷库通过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的智能管理,实现储存空间的最佳利用,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了冷库建设的投资成本。
3.自动化冷库采用了环保型制冷剂和绿色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自动化冷库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和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四、灵活可扩展1.自动化冷库具有模块化设计和灵活布局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空调制冷系统的控制逻辑和常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于很多设备来讲就相当于一个大脑,指挥着设备系统各个部件的协作运行。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空调控制系统的逻辑和几大类常用控制系统。
空调控制系统的逻辑制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机界面将我们希望机组每一个部件如何动作,通过软件语言编写,再通过硬件来实现出来。
1、控制系统和信号的分类自动控制系统按照原理,一般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制冷空调系统一般采用闭环控制,也叫反馈控制系统,利用输出量同目标值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修正和稳定的控制。
定时检测输出量的实际值,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使得输出量维持目标值。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当前的制冷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控制板以单片机和PLC为主,标准化的小型批量设备一般采用单片机居多,工程项目类设备和非标准化产品以PLC居多。
制冷空调控制系统的信号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简单的可以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比如一般我们常说的各种保护开关接入控制板,给出的输入信号就是数字信号,定速压缩机和定速风扇电机的控制线路接入控制板,输出信号就是数字信号,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转成为电压电流电阻信息接入控制板,这个输入信号就是模拟信号,对外部输出的标准信号,比如0~10V,4~20mA等信号用来驱动电子膨胀阀的信号就属于模拟信号,制冷空调系统的控制板就是定时获得输入信号,通过逻辑计算,决定输出量大小,然后通过输出来改变系统每一个零部件的状态。
2、制冷空调系统的常用控制方法1)开关型控制开关控制的方法广泛应用在大量的家用制冷空调设备和中小型的简单制冷设备中。
比如使用单台定速压缩机的单个蒸发器的制冷系统,根据该蒸发器对应的使用侧温度信号来计算负荷,控制压缩机的起停,当温度达到目标值+2以上,并连续维持一定的时间,压缩机开机,当温度降低到目标值-2以下,并连续维持一定的时间,则压缩机停机。
制冷装置的主要自动控制元件和功用(1)热力膨胀阀--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冷剂流量,使蒸发器出口的冷剂过热度保持适当,既能避免蒸发器因冷剂供应不足而制冷量降低,又能防压缩机吸入湿蒸气。
(2)电磁阀--供液电磁阀装在膨胀阀前,由冷库温度控制器控制,决定向蒸发器供冷剂与否。
此外,压缩机容量调节、油分离器回油、半封闭式压缩机喷液等也有用到电磁阀的。
(3)温度控制器--常用来控制供液电磁阀通电与否,将冷库的库温保持在给定范围。
也有用温度控制器直接控制压缩机起停的,当一台压缩机为多库工作时,各库温度控制器可并联控制压缩机。
温度控制器也可用于其他需要的场合,如融霜保护等。
(4)压力控制器--高压控制器感受压缩机排出压力,当其高于调定值时,即切断压缩机控制电路停车。
低压控制器以压缩机吸入压力为信号,控制压缩机起停,既可使压缩机根据制冷的需要自动间断地工作,又可当吸入压力过低时实现保护性停车,防止空气漏入系统。
(5)油压差控制器--是以压缩机滑油泵的排油压力与吸气压力之差为控制信号的电开关,当上述油压差低于调定值时,经过延时自动切断压缩机电路停车。
(6)蒸发压力调节阀--装在蒸发器出口管路上,亦称背压阀,能在阀前的蒸发压力变动时自动调节阀的开度,使蒸发压力大致限定于调定值。
库温要求不同的库用一台压缩机时,不设背压阀则各库蒸发压力都相同,高温库的蒸发压力(温度)就可能太低,使库温很不均匀,近蒸发器的食物易冻坏;还会使高温库蒸发器结霜加重,库内湿度降低,增加食品干耗;而且高温库在制冷时低温库不易达到足够低的蒸发温度,库温难下降。
故高温库蒸发器应在出口管设背压阀以保持适当高的蒸发压力和温度;同时低温库蒸发器出口应设止回阀,否则高温库热负荷较大时压缩机吸入压力较高,冷剂蒸气会倒流进入低温库蒸发器冷凝放热。
(7)冷却水量调节阀--装在冷凝器出水管上,能根据冷凝压力变化自动改变开度,调节冷却水流量,使冷凝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
制冷装置自动化一、简介制冷装置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设备,实现制冷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制冷装置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风险。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1. 控制系统架构制冷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普通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份。
传感器用于采集制冷系统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执行器用于控制制冷系统的各种执行元件,如阀门、压缩机等;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指令的生成,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执行器;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提供操作界面供操作人员进行设定和调整。
2. 控制策略制冷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温度控制是指根据制冷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和设定的目标温度,通过调节制冷系统的输出功率来控制温度的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压力控制是指根据制冷系统所处的压力变化,通过调节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来控制压力的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流量控制是指根据制冷系统所需的冷却剂流量,通过调节制冷系统的阀门开度来控制流量的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三、自动化控制的优势1. 提高运行效率制冷装置自动化可以根据实时的工况和需求,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使其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从而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2. 提高产品质量制冷装置自动化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制冷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风险制冷装置自动化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导致的制冷系统故障和事故,提高工作安全性。
4. 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制冷装置自动化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制冷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人员巡检和维护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四、实施步骤1. 系统设计根据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需求,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确定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方案。
冷藏库制冷原理
冷藏库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上吸收足够的热量,汽化成蒸汽。
2. 汽化后的蒸汽被压缩机动力吸入,经过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3. 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冷凝器,向水或空气放热,冷凝成为高压液体。
4. 经过节流阀这道门槛,液体制冷剂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5. 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进行吸热汽化,如此循环往复,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以上原理可以简化为一个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环节。
冷藏库通常使用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如氨或氟里昂)作为冷却剂,在低压和机械控制的条件下蒸发,吸收贮藏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
请注意,液氨的毒性和腐蚀性较强,对设备研制水平和后期维护要求较高,一旦发生事故,也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因此,使用和维护时需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冷库设计的自动控制内容及设计1.温度控制:冷库的温度是其最基本的控制要求。
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控制器,以确保冷库内部的温度可以稳定在所需的范围内。
温度控制器可以根据冷库内部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冷库的温度。
2.湿度控制:冷库内部的湿度也是需要控制和调节的参数之一、湿度控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冷库内部的湿度,以达到最佳的储存条件。
可以使用湿度传感器监测冷库内部的湿度,并通过控制湿度调节器的工作状态来控制冷库的湿度。
3.气流控制:冷库内部的气流分布对于保持储存物品的质量和保存时间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冷库的通风设备,通过通风装置控制冷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以达到均匀的温度和湿度分布。
4.照明控制:冷库内部需要合适的照明设备,以提供足够的光线进行操作和储存物品的观察。
照明控制需要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照明的开启和关闭,以节省能源和延长照明设备的寿命。
5.报警系统:冷库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该配备合适的报警系统,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报警系统可以监测温度、湿度和其他参数,并在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报警,提醒操作员进行处理。
6.数据采集与记录:冷库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该能够采集并记录冷库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其他重要参数的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和判断冷库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以及提供后续改进和优化的依据。
在设计冷库的自动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冷库的规模、储存物品的特性、工作环境和预算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自动控制设备,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冷库的高效运行和储存物品的质量保障。
冷库原理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品的设施。
它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技术来维持低温环境,延长冷藏品的保质期,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1. 制冷循环原理:冷库通常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其中核心组件是制冷剂。
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温度的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并蒸发成气体,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温度下降。
然后,制冷剂经由压缩机进行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并流向冷凝器,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散热并变成液态。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并再次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往复。
2. 绝热层原理:冷库的建筑结构通常包括墙体、屋顶和地板。
这些结构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热量的进入和冷库内部冷量的损失。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聚苯板和玻璃棉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流失。
3. 温控系统原理:为了保持冷库内的恒定低温环境,冷库通常配备有温度控制系统。
温控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控制制冷剂的供应量和循环速度,以使冷库内部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温控系统还可以监测和记录冷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温度异常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通风系统原理:冷库内部的空气流通也是保持冷库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和新鲜空气的进入,保持冷库内的湿度、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通风系统还可以帮助排除冷库内的湿气和异味,提供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冷库的原理和技术确保了冷藏品在储存和保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对各类冷冻食品、药品、化学制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冷循环、绝热层、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等综合原理的应用,冷库能够有效地提供符合需求的低温环境。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讲解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持冷库内恒定低温的系统。
它的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压缩、冷凝、蒸发和膨胀等。
冷库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
下面将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1. 压缩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负责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抽入系统并加压。
通过增加制冷剂的压力,其温度也随之上升。
2. 冷凝器:经过压缩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会与外界空气接触,使其温度下降并转变为高压液体。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会释放热量到冷凝器的外部环境中。
3. 蒸发器: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会经历蒸发过程,吸收冷库内的热量,将冷库内的温度降低。
蒸发后的制冷剂会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4. 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通过调节膨胀阀的开启程度,可以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速度,从而达到调节冷库内温度的目的。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的循环运行,冷库制冷系统可以使冷库内的温度保持在所需的恒定低温状态。
这种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对于保持冷库内货物的质量和保存期限至关重要。
同样,不同的制冷剂可以使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但整体的工
作原理基本是一致的。
总结起来,冷库制冷系统通过压缩、冷凝、蒸发和膨胀等热力学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其中,压缩机用于增压制冷剂气体,冷凝器用于释放热量,蒸发器用于吸收热量,膨胀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速度。
通过这些步骤的循环,冷库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所需的恒定低温状态。
冷库开关操作方法有哪些冷库开关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电源开关:冷库电源开关一般位于电源箱或电控柜上,用于控制冷库的总电源。
开机前需要检查是否接上电源,然后按下开关打开电源。
2. 制冷系统开关:冷库的制冷系统开关位于电控柜上,用于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
开机前需要确保电源已打开,并按下开关启动制冷系统。
3. 通风系统开关:冷库的通风系统开关通常位于电控柜上,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
开机前需要确保电源已打开,并按下开关启动通风系统。
4. 照明系统开关:冷库的照明系统开关一般位于墙壁或顶棚上,用于控制照明灯的亮灭。
开机前需要检查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按下开关打开照明系统。
5. 温度控制开关:冷库的温度控制开关位于电控柜上,用于设置和调节冷库的温度。
开机前需要先将温度控制开关拨到所需温度位置,然后按下开关以启动或调节冷库的温度。
6. 除霜开关:冷库的除霜开关一般位于电控柜上,用于控制除霜系统的运行。
需要注意除霜开关与制冷系统开关的配合使用,通常在制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按下除霜开关进行除霜操作。
7. 报警开关:冷库的报警开关一般位于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报警系统的启动。
如果冷库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运行故障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开机前需要确保报警开关处于打开状态。
8. 紧急停止开关:冷库的紧急停止开关一般位于控制面板或墙壁上,用于紧急情况下停止冷库的运行。
开机前需要确保紧急停止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免误触。
9. 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冷库的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位于电控柜上,用于切换冷库的工作模式。
手动模式下,冷库的运行状态由人工控制,而自动模式下,冷库的运行状态由系统自主控制。
开机前需要先确定所需的工作模式,然后将开关拨到对应位置。
10. 数据记录开关:部分冷库设备带有数据记录功能,相应的数据记录开关一般位于电控柜上。
开机前需要确保数据记录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以便记录冷库的运行数据和参数。
以上是冷库开关操作方法的主要种类,不同类型的冷库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冷库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操作。
冷库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冷库温度和湿度的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组件组成。
首先,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然后将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空气或水接触,将制冷剂气体的热量释放到环境中。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气体逐渐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
膨胀阀是一个细小的通道,可以减少液体的压力和流速。
通过膨胀阀,高压液体快速流过,压力迅速降低。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也急剧下降。
最后,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与冷库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经过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吸取了冷库内部空气的热量,变成低压蒸气。
同时,冷空气通过蒸发器被冷却,实现了冷库内的降温效果。
整个过程中,制冷剂在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相变以及热量的传递,实现了对冷库内部温度的控制。
通过控制制冷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运行和工作参数,可以实现冷库内温度的调节和维持。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等商品的重要
设施,其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蒸发、冷凝的物理变化来
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
膨胀阀和蒸发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
首先,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
制冷剂
在低温低压下蒸发吸收热量,使得蒸发器内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
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
而在高温高压下,制冷剂会冷凝释放热量,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其次,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它负责将低温低压的蒸
汽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使得制冷剂冷凝成液体。
接着,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完成制冷过程。
最后,制冷剂再
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再次,冷库制冷系统的能效问题备受关注。
在实际应用中,为
了提高能效,通常会采用换热器来回收制冷剂在冷凝和蒸发过程中
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系统的效率。
最后,冷库制冷系统的控制是实现温度稳定的关键。
通过对压缩机的启停、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调节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冷库内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冷库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物理变化来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其核心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能效,通常会采用换热器来回收制冷剂在冷凝和蒸发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冷库内温度的稳定,从而保证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双温冷库的工作原理双温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不同温度需求的物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冷冻和冷藏技术。
该冷库内部分为冷冻区和冷藏区,分别用于存储需要低温和中低温保存的物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温冷库的工作原理。
1. 冷库系统组成双温冷库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制冷系统、保温结构、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冷库的核心部件,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后送至冷凝器,通过冷却排热。
蒸发器则通过蒸发制冷剂吸收冷藏区或冷冻区的热量,使其温度下降。
保温结构:冷库的保温结构是为了减少温度传导而设计的。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泡沫、岩棉板等,能有效减少外界热量的传递。
控制系统:冷库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冷库内的环境符合存储要求。
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保持冷库内的温度稳定。
通风系统:冷库内的通风系统可提供新鲜空气供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确保冷库内物品的质量。
2. 工作原理双温冷库的工作原理如下:制冷系统开始运行。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送至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通过冷却排热,转化为高压、高温气体。
然后,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由于节流装置的作用,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下降,进入蒸发器后迅速蒸发,吸收冷藏区或冷冻区的热量。
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在冷藏区,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到所需温度。
冷藏区的温度通常在0℃至10℃之间,适合储存水果、蔬菜、面包等食品。
在冷冻区,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到所需温度。
冷冻区的温度通常在-18℃至-25℃之间,适合储存肉类、海鲜等易腐物品。
通风系统不断将新鲜空气引入冷库,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
控制系统监测并控制冷库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冷库内的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3. 应用领域双温冷库的工作原理使其在物流和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8张冷库系统动图,难得⼀见!
今天来介绍⼀下冷库。
⼀般情况下,⼀个⼩型冷库组成的制冷装置,主要有:制冷压缩机、冷风机、热⼒膨胀阀、电磁阀、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
器、压差继电器、除霜终端、视液镜(⼲湿镜)、油分离器、⽓液分离器。
先来看下冷库的制冷系统原理:
制冷剂经DX⼲燥过滤器流到热⼒膨胀阀TE,截⽌阀BM装在⼲燥过滤器DX前,可⽅便更换⼲燥过滤器。
在每个热⼒膨胀阀TE前,装有电磁阀EVR,由温度控制器(现电⼦温控器⽤的
多)KP61来控制。
温度控制器根据感温包F处的温度来开关电磁阀。
从低温库蒸发器来的吸⽓管路上装有⽌回阀NRV,此阀在压缩机停⽌运⾏期间,可以防⽌制冷剂回流到低温库蒸发器。
从⾼温库蒸发器来的吸⽓管路上装有蒸发压⼒调节器KVP,可维持蒸发压⼒固定在冷藏室所需温度之下 8〜10 ℃。
压⼒控制器KP15是⼀台⾼低压组合控制器,可防⽌压缩机吸⽓压⼒过低或排⽓压⼒过⾼,从⽽保护制冷装置。
冷库门设有防凝露电热丝(集中或单独供电,电压24V),该设施能有效地保证冷库门不被冻结及凝露。
组合冷库库内⼀般设有压⼒⾥平衡窗,该设施能有效地防⽌库内的压⼒增加⽽造成库板爆裂。
根据⽤户的要求设置库门风幕机,该设施能减少库门开启时内外空⽓的对流,减少冷量损失。
1、双温冷库系统原理图:
2、单级压缩冷库系统图:
3、热⽓融霜原理图:
4、⼩型伙⾷冷库系统图:
可以存放鱼类、⾁类、乳制品等:
5、⾼压端充注制冷剂原理图:
6、冰激凌系统原理图:
7、中间冷却器原理图:
8、棒冰机系统原理图:。
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检测与控制1、制冷系统应配置自动检测系统,宜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大型冷库和大型制冷系统宜配置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
2、自动检测系统应能实时显示、记录所有自动检测的参数,记录时间不宜少于一年。
根据制冷系统的实际配置,自动检测系统应包括下列内容:(1)冷间温度,工艺要求设置的冷间湿度;(2)大、中型制冷系统和大型冷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3)直接式制冷系统和二氧化碳间接式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中间压力、过冷温度、融霜压力,其他间接式制冷系统的载冷剂供回温度和压力、流量;(4)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故障状态,电磁阀的通断状态;(5)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和温度、排气压力和温度、油压差和温度,水冷式油冷却器水流、能级、运行时间;(6)蒸发式冷凝器的水温、水位、能级、运行时间,水冷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度、水流、运行时间,风冷冷凝器的能级、运行时间;(7)低压循环贮液器、液体分离器、贮液器等容器的液位、压力;(8)制冷剂循环泵和载冷剂循环泵的能级、运行时间;(9)冷却设备的运行时间、融霜周期、电融霜温度;(10)冷间通风换气风机的运行时间。
3、根据制冷系统的实际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应包括下列内容:(1)冷间温度的自动控制、工艺要求设置的冷间湿度的自动控制;(2)制冷压缩机的自动开停、能级自动调节;(3)冷凝器的自动开停、冷凝压力自动调节;(4)低压循环储液器、液体分离器、中间冷却器等容器的液位自动控制;(5)制冷剂循环泵和载冷剂循环泵的自动开停、流量自动调节;(6)冷却设备的自动开停、能级自动调节、自动除霜程序;(7)不凝性气体分离系统自动清除制冷系统内不凝性气体;(8)所有机电设备和电磁阀均能现场和远程开停;(9)冷间通风换气系统根据冷间内空气状态自动开停。
4、自动控制系统的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实时显示、记录所有自动检测和控制的参数和报警,记录时间不应少于1年,并且应能根据查询需要自动生成数据列表;(2)应能设定并修改控制参数值;(3)应能远程控制设备开停;(4)应具有分级控制权限等安全管理功能;(5)应具有网络接入功能。
冷库的控制操作方法
1. 温度控制:首先需要设定冷库的理想温度范围,然后使用温度控制器调节冷库的制冷系统,确保温度始终维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2. 湿度控制: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特定湿度的货物,需要安装湿度控制装置,并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湿度。
3. 空气循环控制:为了保证货物的均匀冷却,需要确保冷风充分循环。
协调好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大小,以达到最佳的空气流通效果。
4. 灯光控制:灯光会给电器设备带来一定的热量,需要在不影响货物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灯光的使用。
5. 安全控制:及时对冷库的各项安全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设备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停机排查。
6. 定期清洗:定期清洗和消毒冷库内的地面、墙面、货架等物品,保持库内的卫生环境,防止货物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