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管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8.86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集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提高工程项目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程度的增加,工程项目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目标,工程项目管理逐渐形成了集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二、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概念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运用系统思维,将项目各阶段、各专业、各环节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控制风险,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特点1. 全过程性:工程项目集成管理贯穿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
2. 全要素性: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涉及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各要素。
3. 系统性: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强调项目各阶段、各专业、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调。
4. 动态性: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
5. 目标导向性: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导向,关注项目整体效益。
四、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原则1. 统一规划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资源配置。
2.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
3. 资源整合原则:整合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风险控制原则:识别、评估和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 持续改进原则: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方法1. 项目策划阶段:(1)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政策法规等,为项目策划提供依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高质量完成。
本文对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指将工程项目中的各个要素(如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高质量完成。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日益增加,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概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指将工程项目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优化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培训与发展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财务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使用和监控,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3. 物流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物资进行合理采购、存储、运输和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 信息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
5. 技术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技术进行研发、应用、创新和优化,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三、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原则1. 整合性原则:将工程项目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2. 目标导向原则:以工程项目目标为导向,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围绕目标展开。
3. 系统性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和监控。
4. 动态性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
5.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方法1.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通过优化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培训与发展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研究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是指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集成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本文将围绕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展开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是指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投运到运营、维护、拆除的整个过程。
具体流程如下:1.项目规划阶段项目规划是指在项目开始前,通过分析市场、政策、技术、经济等因素来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投资、建设期、收益等。
主要工作包括确定项目的战略定位、选址、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咨询、环评等。
项目设计阶段是指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以及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项目的具体方案和设计方案。
主要工作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等。
项目施工阶段是指在项目设计阶段完成后,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的控制。
主要工作包括招标、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
项目验收阶段是指在项目施工完成后,对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评定,确保建设工程符合法规和合同要求。
主要工作包括验收、保修、文件归档等。
项目投运阶段是指完成竣工验收评定后,将建设工程交付投入使用。
主要工作包括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建筑物安全检测等。
6.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项目运营维护阶段是指在项目投运后,对建设工程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和维护,确保建设工程的正常运行。
主要工作包括设备维护、安全监控、环保治理、能效管理等。
项目拆除阶段是指在项目运营结束后,对建设工程进行拆除和清理。
主要工作包括拆除规划、资源回收、废弃物处理等。
1.信息孤岛问题由于不同阶段的工作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信息相互独立,难以形成全面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2.管理信息不一致不同阶段的工作依据的信息不同,导致管理信息的不一致性。
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管理分析摘要:集成化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集成化管理改进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集成管理;管理手段1.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1.1策划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之间不存在任何交叉点,它们是相互独立进行的。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工期。
每个工程项目管理都独立完成施工任务,缺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它生产环节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没有瞻仰性的发展目光和施工计划,不利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1.2缺乏统一衔接性和一致性由于策划项目单位、施工项目单位、建设单位实行的是独立的责任承担制,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没有能够实现统一的衔接和协调。
此外,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初期的时候不关注项目建设的规划决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才发现设计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新更改各种设计方案,这样就不利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的完成。
1.3工程项目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者大多是凭借着自己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经验而得到的管理手段,他们没有接触过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成果。
2、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集成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管理知识、系统学科、工程技术等方面。
如果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只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存在局限性的,不能够满足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需求、。
因此,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应用多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来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目标。
2.2实现管理目标的集成化所谓的管理目标集成化是指将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管理目标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来实现。
它强调的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这种集成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某个单位某种特殊原因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程项⽬管理综合集成化思想及其内涵有哪些【⼯程管理】⼯程项⽬管理综合集成化思想及其内涵1综合集成化管理思想的形成集成从⼀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集合成为⼀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集成规则进⾏的组合和构造,其⽬的在于提⾼系统的整体功能。
管理集成可以理解为构造系统的⼀种理念,是解决复杂系统管理的综合⽅法。
管理集成思想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优化性和动态发展性。
管理集成以系统整体优化为⽬标,使系统各要素集合成⼀个有机整体并以系统为对象,综合性地解决管理系统问题。
由于集成要素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变化,⽽且,随着集成⼴度和程度也会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完善,所以管理集成具有强烈的动态发展性。
在管理集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集成化管理模式,这种⽅法的要旨不在于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法,⽽在于强调⼀种系统分析⽅式、系统认识⽅式—这是这些年来的新创新。
系统分析就是从整体出发,分阶段、分层次把研究的对象再系统形式中进⾏分析与综合,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与⽬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标。
这种系统分析⽅式是以被研究客体的复杂性相适应的“认识系统”去对付“对象系统”。
我国最早应⽤综合集成⽅法解决问题始于钱*森、于*元、戴*为等知名科学家在对社会系统、⼈体系统、地理系统等三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概括、抽象出来的⼀种新⽅法,并认为这是现在能⽤的唯⼀能有效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法。
系统是指为实现⼀定⽬标⽽存在的,由若⼲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部分(称为⼦系统或元素)结合⽽成的有机整体。
我国应⽤综合集成⽅法已有过⼀些成功的应⽤案例。
如在社会经济系统⼯程“财政补贴、价格、⼯资综合研究”中的应⽤就很成功;戴*为以这种⽅法为指导进⾏⼈⼯智能系统的研究也有独到的见解;赵*⽣、魏*森在区域规划中也尝试着使⽤了这种综合集成⽅法。
2⼯程项⽬管理综合集成化模式对⼯程项⽬管理两个层次的特点以及传统⼯程项⽬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认真分析,不难发现,业主、设计和施⼯阶段的承包商作为项⽬管理不同层次的主体,虽然有着统⼀的项⽬建设⽬标,但实质上各⾃却是相对独⽴,有各⾃组织利益的独⽴体。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的集成化管理探究摘要: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管理专家发现设计阶段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这就是工程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左右。
因此,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
因此,本文对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的集成化管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experts found that the design phase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project management has had a huge impact, this is the consensus of engineering has been formed: engineering design costs only commonly below 5% of project cost, but it is less than 5%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cost effect is about 80%. Therefore, high quality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ask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lif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Whole life; Integrated management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管理专家发现设计阶段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这就是工程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左右。
第1篇摘要:随着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化和规模扩大,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它强调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实现信息、资源、流程的有机结合与协同运作。
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的概念、原则、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的概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是指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如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等,通过信息、资源、流程的有机结合与协同运作,形成一个统一、高效、有序的项目管理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项目目标、提高项目质量、缩短项目周期、降低项目成本。
三、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确保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项目目标展开。
2. 系统集成原则:将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集成,实现信息、资源、流程的有机结合。
3. 协同工作原则:强调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4. 创新管理原则:不断探索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5. 质量控制原则:严格控制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集成的具体方法1. 项目策划阶段(1)需求分析:充分了解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范围、进度、质量、成本等。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合理、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3)风险评估:识别项目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项目设计阶段(1)方案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设计质量。
(2)技术评审: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审,确保技术可行性。
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2T18:09:53.2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作者:金相林吴明松
[导读] 集成化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金相林吴明松
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集成化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集成化管理改进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集成管理;管理手段
1.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1策划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之间不存在任何交叉点,它们是相互独立进行的。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工期。
每个工程项目管理都独立完成施工任务,缺乏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它生产环节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没有瞻仰性的发展目光和施工计划,不利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1.2缺乏统一衔接性和一致性
由于策划项目单位、施工项目单位、建设单位实行的是独立的责任承担制,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没有能够实现统一的衔接和协调。
此外,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初期的时候不关注项目建设的规划决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才发现设计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新更改各种设计方案,这样就不利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的完成。
1.3工程项目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者大多是凭借着自己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经验而得到的管理手段,他们没有接触过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成果。
2、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集成化
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管理知识、系统学科、工程技术等方面。
如果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只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存在局限性的,不能够满足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需求、。
因此,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应用多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来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目标。
2.2实现管理目标的集成化
所谓的管理目标集成化是指将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管理目标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来实现。
它强调的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这种集成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某个单位某种特殊原因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因为项目参与者一定要努力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
2.3把各种管理要素进行集成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包括成本、人力资源、沟通、质量等多个要素,因此,进行要实现施工企业的集成化管理就得把这些要素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2.4实现管理过程的集成化
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职责和分工的界限,建立一个以集成化管理为核心的决策、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业务统一管理体系。
3.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管理手段
1)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
要建立健全施工企业信息反馈机制就得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送信息的现实条件,即时实现施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传递。
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研究适合自身企业的信息传递系统软件。
更好地实现施工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一体化、实时化。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施工企业内部信息的实时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减少信息传递的失误、失实,这给施工企业信息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2 )成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化管理只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集成管理,而要实施集成管理就得成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因此,施工企业按照内部结构来设立各层次的责任分工,维护工作次序的正常运行,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分享和信息处理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的实时化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让施工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4、实现施工企业集成化管理的途径
施工企业要实现集成化管理的方式和渠道是十分丰富的,企业应当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构建各自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对于管理模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市场需求、发展规律和自身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管理。
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发展来看,我们都知道结构和秩序是为施工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而服务的,因此,本人觉得最好是抓住内部结构的组建和内部秩序的构建。
(1)内部秩序的重组。
企业的内部秩序是企业组织结构和分工协作的体系,企业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来构建相应的工作秩序。
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保证施工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
重组内部结构秩序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加强施工企业制度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得职权明确,责任落实。
按照企业管理功能和结构的需要明确不同专业系统和管理层面之间的工作责任。
此外还要排列好企业岗位秩序,按照岗位设计来落实个人或单位责任制,根据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合理地分配工作岗位,并且形成标准的岗位工作制度。
第二,革新审核方式和评价准则。
要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就得建立健全工作审核制度,针对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来进行考核,并且还要建立相应的业绩档案,以此作为升职、加薪的依据。
但是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对项目经理或员工个人的重奖,忽略了专业人员在工作中的作用;另一个方面要严格审核,坚持给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少数优秀员工给予奖励,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第三,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
定期给内部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活动,并且要求他们将培训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
且也能够从整体上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
第四,加强企业作风建设,杜绝腐败现象。
一个企业只有每个员工都将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都投入到其建设中来,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员工一定要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企业的价值统一起来进行实现,将个人意志服从于企业意志。
提倡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
(2)企业内部结构的构建。
从新构建企业的内部结构,明确企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和职责关系,从企业的整体运行来满足不同业主的不同需求。
一个企业的发展必定要靠某种内在结构来支撑,只有构建得合理、科学、功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是围绕两个项目在进行:接项目和做项目。
企业要生存下去就得接项目,企业要想取得发展成果就得做项目这两大项目是交叉运行的。
企业要想在内部管理结构重组上取得良好成绩就得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接订单项目上,其中包括软件和硬件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
二是,强化企业对外经营部门的专业水平,集中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形成企业的营销优势。
为提高企业履行合约的效率,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进行:1、加强企业层面和工程项目层面的联系。
优化企业层面系统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2.加强硬件管理系统和软件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以软件管理系统为主导力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
企业管理系统专业化的加强,有利于项目合同的履行,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总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力,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必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在未来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更多的优势。
作为施工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我们应当十分清楚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克服它们,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理念,集成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以及实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清华.大型工程项目集成化项目控制信息系统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