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讲座稿上课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7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急救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发状况时常发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次讲稿将涵盖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场景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二、急救的基本原则1. 保护自己和现场安全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同时,确保现场的安全,如关闭电源、避免火源等。
2.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首先要判断被救助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可以轻轻摇动被救助者,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有明显的起伏。
3.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被救助者没有意识或者呼吸困难,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在电话中提供准确的地址和病情描述。
4.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被救助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并进行人工呼吸。
5. 控制出血和处理创伤在出血严重或者有明显创伤的情况下,应立即控制出血,如使用压迫止血法,并对创伤进行适当处理,如清洁伤口、包扎等。
三、常见急救场景及急救措施1. 突发心脏骤停突发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急救场景。
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无意识、无呼吸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 意外中毒意外中毒可能由于误食、吸入有毒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等原因引起。
在发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通风处,并拨打急救电话。
同时,根据中毒的原因,如误食,可以尽快帮助中毒者漱口,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3. 烧伤在发生烧伤时,应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安全地点,并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但注意不要使用冰水。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烧伤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用湿润的干净布覆盖烧伤部位。
4. 意外溺水在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急救知识讲稿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通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护生命、避免进一步损伤和减轻病情的过程。
掌握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技巧和常见急症处理。
1. 急救的基本原则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三个不要、三个要”。
三个不要是:不要慌张、不要随意移动伤者、不要盲目用药。
三个要是:要冷静、要迅速、要正确。
在急救过程中,冷静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持冷静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态。
迅速是急救的关键,尽快采取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伤者的痛苦和损伤。
正确是指在急救过程中要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
2. 常见急救技巧2.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时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确定意识是否清醒,检查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呼吸则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按照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按压,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伤者恢复意识。
2.2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是指在外伤事故中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
在创伤急救中,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迅速评估伤者的情况。
对于出血较多的伤者,应该进行止血处理,可以通过直接按压伤口、提高伤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进行止血。
对于骨折伤者,应该固定伤处,避免进一步移动。
对于烧伤伤者,应该立即将伤处放入冷水中冲洗,并用干净的湿纱布覆盖。
2.3 窒息急救窒息是指由于异物阻塞气道而导致呼吸困难。
窒息急救的方法包括:对于能够发声或咳嗽的窒息者,鼓励其主动咳嗽以排除异物;对于无法发声或咳嗽的窒息者,可采取背部拍击和腹部冲击的方法,以帮助排除异物;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异物排除或急救人员到达。
3. 常见急症处理3.1 中暑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而引起的身体热量调节失常。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
对于中暑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身体,同时给予足够的清凉饮水。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急救知识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发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匡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通过学习急救知识,我们能够在事故发生时镇静应对,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急救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急救情况。
二、急救的基本原则1.保护现场在进行任何急救行动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安全,如果有危(wei)险因素存在,务必先消除危(wei)险,例如断电、切断气源等。
2.判断意识和呼吸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判断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轻拍伤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叫,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如果伤者无意识,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3.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如果伤者情况严重,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告知接线员发生的紧急情况和具体位置,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4.止血和保护伤口在处理出血伤口时,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并提高伤肢的位置,以减少出血。
同时,要保护好伤口,避免继续感染。
5.保持体温和舒适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伤者的体温和舒适。
可以使用毯子或者衣物覆盖伤者,避免过度失温。
如果伤者有呼吸难点,应采取正确的呼吸辅助措施。
三、常见的急救技巧1.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巧,用于处理心脏骤停的情况。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要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每分钟15-18次。
2.止血在处理出血伤口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止血。
轻度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压迫伤口,重度出血则需要使用止血带或者特殊止血药物。
3.骨折固定在急救骨折时,可以使用夹板或者固定带来固定骨折部位。
同时,要尽量减少挪移伤者,以避免加重伤情。
4.烧伤处理在处理烧伤时,要迅速将伤者移到安全地点,并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意外事故或者突发疾病。
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匡助他人,拯救生命。
本讲稿将涵盖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和烧伤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心肺复苏1. 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在心脏住手跳动或者呼吸住手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它可以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 心肺复苏的步骤(1)检查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叫患者的名字,观察其是否有反应,同时检查其呼吸情况。
(3)呼叫急救电话:如发现患者没故意识和呼吸,即将呼叫急救电话。
(4)开始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叠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 心肺复苏后续措施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通知医护人员,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可尽快使用。
三、止血1. 止血的重要性止血是处理外伤性出血的关键步骤。
迅速有效地止血可以防止大量血液丢失,保护伤者的生命。
2. 常见的止血方法(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持续10-15分钟。
(2)提升伤肢:如果出血部位在四肢,可将伤肢抬高,减少血液流动。
(3)包扎:用纱布或者绷带包扎出血部位,保持压力,直到出血住手。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止血时,应注意保持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以免传播疾病。
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指直接触碰伤口,以免感染。
四、骨折固定1. 骨折固定的目的骨折固定是为了保护受伤部位,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2. 骨折固定的步骤(1)检查安全: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止血:如有出血,先进行止血处理。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重要的急救知识。
在生活中,突发意外事件时刻可能发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匡助我们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次讲稿将重点介绍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以及骨折处理等急救知识。
二、心肺复苏1. 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助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维持血液循环,以保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得到足够的氧供。
心肺复苏的及时施救可以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2. 心肺复苏的步骤(1)检查环境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判断患者是否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叫,观察是否有反应。
(3)呼叫急救电话:若患者没有反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4)开启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仰头抬颏,以保持气道通畅。
(5)进行胸外按压:双手掌叠放在胸骨下缘,用力按压胸骨,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6)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子捏住,用自己的口对患者口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钟。
(7)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三、止血1. 止血的意义止血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可以阻挠大量出血,避免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和生命危(wei)险。
2. 住手出血的方法(1)用手直接压迫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直接压迫伤口,以阻挠出血。
(2)提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3)用绷带进行包扎:用干净的绷带将伤口包扎密切,固定止血。
四、烧伤处理1. 烧伤的分类烧伤根据烧伤程度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为轻度烧伤,表皮受损;二度烧伤为中度烧伤,表皮和真皮受损;三度烧伤为重度烧伤,全层皮肤受损。
2. 烧伤处理的步骤(1)即将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洗,以降低烧伤温度。
(2)用干净的湿纱布覆盖烧伤部位:湿纱布可以减轻疼痛,并保持伤口湿润。
(3)不要涂抹药膏或者其他物质:烧伤后不要随意涂抹药膏或者其他物质,以免感染。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讲课内容目标本讲课内容旨在向小学生传授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安全意识,以提高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介绍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 急救的原则:保护生命、防止伤势恶化、寻求专业帮助- 急救中常用的术语和标识2. 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 意外伤害:如割伤、擦伤、扭伤等- 如何清洁伤口并进行简单包扎- 如何正确使用绷带和创可贴- 如何保持伤者安静,并及时就医- 烧伤:如热水烫伤、火灾等- 烧伤程度的判断和分类- 如何进行紧急救护,如灭火、冷却烧伤部位等- 如何保持伤者安静,并及时就医- 骨折和骨裂:如手臂骨折、腿部骨折等- 如何辨别骨折和骨裂的症状- 如何进行临时固定和支撑- 如何保持伤者安静,并及时就医- 窒息和呼吸困难:如食物卡喉、溺水等- 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何帮助窒息者排除异物- 如何保持伤者安静,并及时就医- 中暑和中风:如高温中暑、脑中风等- 如何对中暑者进行紧急救护- 如何判断中风症状并及时就医3. 安全意识教育- 家庭安全:如家庭火灾逃生、预防电器事故等- 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和火源- 如何制定家庭火灾逃生计划- 如何识别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如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乘坐电梯的安全规则等- 如何正确过马路和穿越人行横道- 如何安全乘坐电梯和公交车- 如何警觉交通安全隐患- 游泳安全:如水上游玩的安全知识、溺水的预防等- 如何正确游泳和跳水- 如何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则- 如何帮助溺水者并及时呼救- 网络安全:如防止网络欺诈、不发布个人信息等- 如何辨别网络诈骗和垃圾信息-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教学方法1. 图文并茂:结合图片和图表进行示范和解释,以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急救和安全知识。
2. 互动讲解: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讲课,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模拟演练:组织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急救演练和安全应对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急救知识。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本次讲稿将介绍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场景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希望通过本次讲解,大家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急救的基本原则1.保护现场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漏电等,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危险,确保急救过程的安全进行。
2.判断意识和呼吸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呼吸动作等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或自己无法处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在中国,急救电话为120,应将该号码牢记于心。
4.按照急救步骤进行救治在急救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针对不同的急救场景,会有相应的急救措施,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急救场景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常见急救场景及急救措施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生命威胁性极高的急症,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步骤如下:(1)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
(3)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4)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交接患者。
2.溺水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1)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危险。
(2)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中,注意自己的安全。
(3)检查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况,如果没有呼吸或意识丧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
3.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的常见病症,需要及时救治。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2)解开患者的衣物,帮助其降温。
(3)给患者喝清凉的水,但不要强迫喝水。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意外或疾病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依次介绍心肺复苏、止血和骨折的急救知识。
二、心肺复苏1. 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通过外部手段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以保证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为患者争取时间,提高生存率。
2. 心肺复苏的步骤(1)判断意识和呼吸:用手轻轻摇晃患者,大声呼叫患者的名字,观察是否有意识反应,同时检查呼吸是否正常。
(2)紧急呼叫急救电话:若患者没有意识反应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3)进行心肺复苏: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三、止血1. 止血的原则(1)保护自己:在进行止血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戴上手套,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2)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直接压迫出血部位,用力均匀,持续压迫至出血停止。
(3)提高出血部位:如果压迫止血无效,可以尝试提高出血部位,帮助减少出血量。
(4)使用止血剂: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法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剂,如止血粉、止血纱布等。
2. 不同部位的止血方法(1)皮肤外伤:对于皮肤外伤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压迫出血部位,避免感染。
(2)鼻出血:鼻出血时,可让患者坐直,头部稍微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保持10-15分钟。
(3)内脏出血:内脏出血时,应立即就医,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保持平躺位,尽量减少活动。
四、骨折1. 骨折的判断(1)听觉判断:听到骨折时发出的“咔嚓”声。
(2)触觉判断:触摸到异常的骨骼形状或骨骼移位。
(3)疼痛判断: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并且无法移动受伤部位。
2. 骨折的紧急处理(1)保护受伤部位:用软垫或衣物固定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移动。
现场急救知识讲座讲稿(精选五篇)正文第一篇:现场急救知识讲座讲稿现场急救知识讲座讲稿二克浅镇中心学校一、现场急救时首先要对病人作哪些检查?现场急救,人命关天,现场急救时的检查不容许象在医院中那样全面细致地进行,但是在给病人作急救处理之前,又必须首先了解病人的主要伤情,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对重要的体征更不能忽略遗漏。
所以现场急救的检查要抓住重点,首先要检查心脏跳动情况。
心跳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
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心跳多增快,但力量较弱摸脉搏时觉脉细而快,每分钟跳12021上时多为早期休克。
当病人死亡时,心跳停止。
其次是检查呼吸,呼吸也是生命的基本体征。
正常每分钟呼吸16—2021垂危病人的呼吸多变快、变浅、不规则。
当病人临死前,呼吸变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呼吸。
在观察危重病人的呼吸时,由于呼吸微弱,难以看到胸部明显的起伏,可以用l小片棉花或小薄纸条,小草等放在人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来判定还有无呼吸。
最后看瞳孔,正常人两个眼睛的瞳孔是等大、等圆遇到光线照来时可以迅速收缩。
当病人受到严重伤害,两侧的瞳孔可以不一般大,可能缩小或散大。
当用电筒突然刺激瞳孔时,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是死亡的三大特征。
二、怎样做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急救基础知识讲座内容
俺跟您说啊,今儿个咱就来讲讲这急救基础知识。
您想想,要是哪天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瞧见有人倒下了,咱要是啥都不懂,那不抓瞎啦?所以这急救知识可得好好学学。
先说这遇到有人晕倒,别慌!先看看周围环境安不安全。
要是车来车往的,得赶紧把人挪到安全地儿。
然后呢,凑近了喊两声:“同志,醒醒!同志,醒醒!”瞧瞧这人有没有反应。
要是没反应,赶紧摸摸脖子这儿的动脉,看还有没有跳动。
要是摸不着,那可麻烦了。
这时候就得赶紧做心肺复苏。
您知道咋做不?双手交叠,放在胸口中间,用力按压,差不多每分钟一百到一百二十次。
还有啊,要是有人被烫伤了,可别立马就脱衣服,那容易把皮给扯下来。
得赶紧用凉水冲,冲个十几二十分钟的。
再说有人吃东西卡着嗓子眼儿了,别瞎拍后背,得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从后面抱住这人,双手握拳在肚子这儿往上顶。
这急救知识啊,关键时候能救命!咱都得好好记住喽!。
急救知识讲稿一、引言恭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急救知识,希翼能够匡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并为伤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预测何时会遇到意外事故,但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可以匡助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常见意外事故及急救方法1.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它可能包括刀伤、烧伤、跌倒、骨折等。
在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首先保持镇静,并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止血:对于出血的伤口,我们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并提高伤肢的位置,以减少出血量。
(2)包扎:对于刀伤或者烧伤等伤口,我们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3)固定骨折:在骨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夹板或者其他物体固定受伤的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2. 窒息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是由于食物或者其他物体阻塞气道引起的。
在遇到窒息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即将采取以下措施:(1)背部拍击:用力拍击患者的背部,以匡助排出阻塞物。
(2)腹部冲击:如果背部拍击无效,我们可以采取腹部冲击的方法,即用手掌用力向上冲击患者的腹部。
(3)人工呼吸: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效,我们应该即将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垂危。
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即将采取心肺复苏(CPR)的急救措施:(1)检查意识和呼吸:首先,我们应该检查患者是否故意识和呼吸。
如果没有反应,我们应该即将进行下一步操作。
(2)打电话求救:在进行CPR之前,我们应该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匡助。
(3)按压胸部:在进行CPR时,我们应该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部,以匡助维持血液循环。
(4)人工呼吸:在按压胸部之后,我们应该进行人工呼吸,以匡助氧气进入患者的肺部。
三、急救器材的使用除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
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当你的周围有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你选择听天由命,被动等待,还是主动承担,参与救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意外伤害,都可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突然心脏的有效搏动停止)。
一旦发生心搏骤停者,怎么办呢?打120?最快也得10多分钟,时间太长了!时间就是生命。
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现场急救,才有可能挽救生命。
那么现场怎么急救?
心肺复苏术,就是当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脏骤停时,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抢救的一种技术。
溺水、车祸、药物中毒、高血压、触电、异物堵塞等导致的呼吸停止、心跳骤停,均可用心肺复苏术来抢救。
(心,肺是人体的两个重要器官,心管血,推动血液定向流动;肺管气体交换,吐故纳新,即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
复苏:麦田返青,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为什么要及时心肺复苏?
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人的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超过4-6分钟,脑部损伤就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抢救成功的机会几乎为0。
我们称这4分钟为“黄金四分钟”。
因此,在医生和抢救器材到达现场前,在场的任何人都应该在4分钟内投入抢救过程,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持有氧的血液循环,减缓或阻止脑细胞的坏死。
在“黄金4分
钟”内,如果有条件的话抢救者要设法降低患者头部温度,可用冷水袋、冰袋等置于患者头部,然后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使携带氧气的血液流动至全身,人工呼吸又使氧气能够进入血液,特别是携氧的血液进入脑组织,可维持脑细胞的活性,从而保证生命的延续。
可见“黄金4分钟”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示范老师:余彦伟,李路平)模拟人
一、识别意识:
现场急救人员在患者身旁快速判断其有无损伤和反应,可以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你怎么了?”,患者无动作或应声,即判断为无反应、无意识。
二、呼叫、求救:
发现患者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应求助他人帮助。
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并拨打急救电话(120),求助专业急救人员,并快速携带除颤器到现场。
打电话时要保持平静不要慌张,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1、需急救患者所处的位置(街道或路、办公室名称、房间号等)。
2、联系电话号码。
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3、发生什么事,如心脏病发作或交通事故等。
4、所需急救的人数,患者的一般情况。
5、已给予患者何种急救措施(“正在实施CPR”,“正使用AED”)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
三、心肺复苏体位
只要基本识别判断患者无意识、无反应、无呼吸,立即将患者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
现场急救人员位于患者的右侧,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病人的肩腰部(近胸部部位)。
注意,不要随意挪动病人,以免造成伤害。
四、徒手心肺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先行30次胸外按压。
要点:
(1)确定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1/2处)。
(2)将双手十指相扣,一手掌津贴在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此手背上,有力压在胸骨上。
(双手掌根重叠)
(3)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位于手上方,一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按压时确保手掌跟不离开胸壁。
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不多于120次)。
按压幅度至少5CM,每次保证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中断。
位置:。
要求:快速,有力。
2、开放气道:检查患者口中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颌法打开气道,使患者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即完成仰头
举颌法: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部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颌骨处,使下颌向上抬起,不要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避免可能造成的气道阻塞。
3、人工呼吸(口对口):打开气道后,观察胸部有无起伏,一经观察确定无呼吸或出现异常呼吸,即判断为呼吸骤停。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工呼吸时应用人工呼吸面膜,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以利于保护自己,减少感染。
操作:救护员手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约1秒钟,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4、反复胸外按压30次/ 人工呼吸2次
5、五组后,检查呼吸,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如恢复呼吸和脉搏,即将患者放置于复原体位。
6、如仍未恢复,继续重复CPR,尽量减少胸外心脏按压停顿时间。
AED一旦到达,立即使用AED电除颤。
停止徒手心肺复苏的条件: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医务人员到现场接替、现场救护环境危险需转移。
创伤救护
创伤常见的原因有:交通事故中发生的撞击、碾压,日常生产、生活中意外发生的割伤、刺伤、烧烫、电击、坠落、跌倒,自然灾害中发生掩埋、挤压、爆炸等。
对严重的创伤如救治不及时,将导致残疾和威胁生命。
创伤应激救护的目的是争取在最佳时机、最佳地点、尽最大努力去救护最多的伤员。
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四项基本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止血:
常用的材料有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创可贴、止血带,也可用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代替。
止血的方法:
1、直接压迫止血法(用于大部分外出血的止血):
(1)救护员快速检查伤员伤口内有无异物,如有浅表小异物可将其取出。
(2)将干净的纱布块或手帕等作为敷料覆盖到伤口上,用手直接压迫止血。
注意,必须是持续用力压迫。
(3)如果敷料被血液湿透,不要更换,再取敷料在原有敷料上覆盖,继续压迫止血,等待救护车到来。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四肢大血管损伤)
二、包扎:
受伤后,如果没有条件做清创手术,在现场要先进行包扎。
目的:可以起到减少出血,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的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运转和进一步的治疗。
包扎材料:绷带、三角巾、其他现场可利用的布料等。
包扎要求:快、准、轻、牢。
即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和出血;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包扎前一定要在伤口上加盖敷料。
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一)绷带包扎:(学生扮演患者)
1、手臂环形法:(示范:余彦伟,李路平)
(1)伤口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固定敷料。
(2)将绷带打开,一端稍作斜状(一角向上)环绕第一圈,将第一圈斜处一角压人环形圈内,环绕第二圈。
(3)加压绕肢体环形缠绕4---5层,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
要超出敷料边缘。
(4)最后用胶布固定。
2、“8”字包扎法:手掌。
(示范:余彦伟,李路平)
(1)用无菌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在伤口。
(2)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先环形缠绕两圈。
(3)然后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
(4)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二)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示范:余彦伟,李路平)
(1)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1-2横指宽,边缘置于伤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
(2)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头后部枕骨下方交叉并压住顶角。
(3)在绕回前额齐眉打结。
(4)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