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第21章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试剂盒评价(2)
- 格式:ppt
- 大小:26.51 MB
- 文档页数:63
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及试剂使用评价研究作者:杨惠雯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策略,并评价试剂使用效率。
方法:资料选自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56例。
对照组病人予以传统临床生化检验措施,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结果,并对试剂使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3.57%,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异常率为44.64%,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同时,两组研究对象在样品的误差值、时效性以及重现性等方面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5)。
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是提升检验结果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的重要方式,不仅能提升检验程序的操作价值,还能使之成为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具有较高可行性。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试剂;使用评价当前,临床生化检验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前提与参考指标,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与实时性直接决定了临床治疗的整体水平,对于挽救病人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生化检验通常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部分误差,而为了提升其检验效率,必须加强质控管理,强调试剂使用环节的准确性[1]。
笔者将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病人视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
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行传统临床生化检验措施,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采取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措施,期望能够找到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方案,现作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病人,男女比例:68:44;病人年龄在21-5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约(32±3.19)岁。
将112例病人随机划分成为两个组,组均56例,且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与年龄等资料中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试剂盒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分析为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通过对自动生化试剂盒的外观、稳定性、灵敏性及其它主要的本性能指标质量评估,将它作为常规的生化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确保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性。
标签:试剂盒;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科临床生化检验的试剂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同时影响临床诊断是否准确,因此正确的择选生化试剂盒以及试剂盒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1]。
随着自动分析仪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各种各样的生化试剂纷纷上市,逐渐的取代了手工操作,大大提高检验的效率,也提高检验的精准率。
本文现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试剂盒的选择以及试剂盒质量的控制报道如下。
1 试剂盒的选择1.1包装及外观选择试剂盒时首先应检查试剂盒的包装,外包装完好无损,印有完整的试剂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储存条件以及产地等。
内包装应清楚的印有产品标签,标签的内容包括试剂的名称、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仔细的阅读说明书,包括试剂应用的范围、检测原理、检测步骤、适用的仪器、具体操作的方法及需注意的事项等。
然后认真的观察试剂外观,例如试剂的性状及颜色,做出初步的判断。
发现试剂颜色与说明书不符时,说明试剂已经变质。
观察试剂性状,液体类的试剂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沉淀和混浊,粉末类的试剂通常不会凝结成块,如有上述情况,则说明试剂盒已经变质或受潮。
1.2准确度利用回收实验以及对照实验来检测试剂盒准确度。
回收实验时,回收值要在测定线性范围之内,回收率一般不能超过(100±5)%。
待测物难精确加入时可用对照实验检测,将被检测的试剂盒与公认符合标准的试剂盒同时测定,检测不同浓度样本,然后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如果r<0.9,则表明试剂盒准确度低,不适合采用[2]。
1.3抗干扰性生化检验的标本中除待检测的成分外,还常混有多余的成分,比如乳糜血清或黄疸,这些成分将不同程度的干扰试剂,导致检测的结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