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油库区作为石油存储和供应的核心区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油库区的安全,需要对其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主要包括确定辨识范围、识别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防控措施、实施整改措施、定期检查与更新、培训与教育等方面。
一、确定辨识范围首先,要明确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这包括油库区内的储存设施、输油管道、装卸设施、消防设施等。
在确定辨识范围时,应结合当地的法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辨识范围应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所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都被纳入考虑。
二、识别危险因素在确定了辨识范围后,需要对油库区内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包括:1.防火安全问题,如火源控制不严、消防设施不足或失效等;2.泄露事故,如管道或储存设施损坏导致的石油泄露;3.爆炸事故,如油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的爆炸;4.人员安全问题,如操作失误、缺乏安全培训等。
三、评估风险程度在识别出危险因素后,需要对它们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以及可能的损失范围。
例如,储存设施的火灾风险可能较高,因为火灾可能导致大量石油燃烧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而装卸设施的石油泄露风险可能较低,但泄露量可能较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四、确定重大危险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油库区的重大危险源。
这些重大危险源可能包括防火安全问题、管道和储存设施的泄露事故、达到爆炸极限的油气混合物以及人员操作失误等。
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制定防控措施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例如:1.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火源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2.对管道和储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石油泄露事故的发生;3.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油气混合物浓度,防止达到爆炸极限;4.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研究摘要:虽然我国现在安全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每年因为安全事故而死伤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很多。
石油化工行业最近几年也相继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危险的认知度不够。
本文就结合本人的工作特点,对油库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油库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4-0222-01石油化工行业是具有一定危险的行业,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石油的生产、储存与运输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突发的险情。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重大的危险源的辨识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的发展历史最早研究重大危险源的国家是英国。
为此,英国专门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咨询委员(acmh),并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
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相关文件和章程。
国际劳工大会于通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这是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
在此以后,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在曼谷召开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研讨会,相继让印度、印尼、泰国、马未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韩国也在同一时间建立了危险源控制系统。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时间,我国在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伤亡事故起到了良好作用。
2001年4 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引言油库是存放和处理大量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但它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油库危害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库危害因素,并提供识别和评估这些因素的方法和工具。
1. 油库危害因素在识别油库危害因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库危害因素:1.1 火灾和爆炸油库中存放的石油产品具有可燃性和爆炸性,一旦发生泄漏或意外情况,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这种情况对人身安全和设施造成的破坏都是巨大的。
1.2 泄漏和污染油库中的储罐和管道可能会出现泄漏问题,导致油品污染土壤和水源。
这种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3 气体和化学品泄漏除了油品泄漏外,油库中还可能存在气体和化学品泄漏的风险。
这些泄漏可能引起毒气释放和化学反应,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1.4 结构破坏和倒塌油库中的储罐和建筑物可能会出现结构破坏和倒塌的风险。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人员被困、设施损坏和环境污染。
2.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方法2.1 审查历史记录和数据油库的历史记录和数据对于识别危害因素非常重要。
通过审查油库的历史记录和数据,可以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故和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评估潜在的危害因素。
2.2 现场勘察和检查现场勘察和检查是识别油库危害因素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现场勘察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油库的设施和设备,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并进行评估和处理。
2.3 采用现代技术和工具现代技术和工具为油库危害因素的识别提供了很多便利。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可以帮助检查油库设施的状况,使用气体检测仪可以快速检测出可能存在的气体泄漏。
3. 油库危害因素评估工具3.1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油库危害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油库设施和操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定潜在的危害因素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浅谈大型油库的重大危险源评估作者:孔鲁元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文章介绍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级方法,并以大型油库为例进行辨识和分级,利用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定量评估。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火灾爆炸;定量风险评估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储存、输送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产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的发生。
尤其是储存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一旦忽视重大危险源管理,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边缘距离小于500m,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设施或场所)。
当一个单元内存在多种危化品时,若每一种危化品与其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等于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以下简称40号令)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标准为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储存量与其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值R作为分级指标。
R值为各类危险源储存量q与临界量Q的比值乘以对应校正系数β并求和后,乘以重大危险源库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α。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數β值,危险化学品类别为爆炸品β=2,易燃气体β=1.5,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m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α=2.0;50人~ 99人α=1.5;30人~49人α=1.0;0~ 29人α=0.5。
3 大型油库的重大危险源评估3.1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某大型油库共有10座10×104 m3外浮顶储罐,储存物质为原油,密度0.9×103 kg/m3闪点小于23℃,临界量为1000t。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摘要【摘要】采用预先危险分析(PHA)、事故树分析(FTA)及重大危险后果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油库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油库预防火灾爆炸危险性控制的措施。
1 绪论1.1前言目前,尽管我国安全工作己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伤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特别是重大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漏事故死伤人数。
由于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规模集中、设备庞大、单位时间的能量消耗大,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化日益严重,超期服役、超负荷运行的设备大量存在,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意外释放,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预防工业重大事故的具体体现。
实践表明通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可以掌握安全生产状况,明确安全整顿目标,提高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和生产的同步发展,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因此,对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的危险物质一旦超量就会构成重大危险源。
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例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故,1993年深圳发生的危险品爆炸事故等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事故尽管起因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事故发生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物质。
沉痛的教训告诫人们为了杜绝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损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有效的控制。
石油类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轻质油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油库是专门从事接卸、储存、供应石油成品的单位,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存储基地,它所储存的石油产品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都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
文件编号:TP-AR-L4107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正式样本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根据库区储存物品种类及数量,分析该库区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1、辨识程序选择辨识标准→识别危险物质→确定生产储存方式→划分辨识单元→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确定该单元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2、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分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等九个方面。
该油库输油管规格为DN200,设计压力1.6 Mpa,长度为2500m,按文件规定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中压力管道范围。
3、确定危险物质根据该库区装卸储存危险物品种类分析,该库区装卸储存汽油和柴油,均为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危险物质。
4、划分辨识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油库重大危险源现场检查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油库的安全运营和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本方案旨在对油库重大危险源进行现场检查。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本方案将对油库的储罐、输送系统、泵站、配电系统、消防设施等重大危险源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检查。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油库的安全运行。
二、检查目的1. 确保储罐及相关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2. 检查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和操作规程的合理性;3. 检查泵站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维护情况;4. 检查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5. 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善性和操作是否规范;6. 发现潜在的隐患和改进防范措施。
三、检查内容1. 储罐检查1.1 确认储罐的数量、容量和种类;1.2 检查储罐的基础情况,包括地基承载能力、防腐蚀措施等;1.3 检查储罐的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措施;1.4 检查储罐的安全附件是否完好;1.5 检查储罐的安全阀和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2. 输送系统检查2.1 检查输送管道的材质和强度;2.2 检查输送管道的连接和密封情况;2.3 检查输送系统的泄漏监测装置;2.4 检查输送系统的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2.5 检查输送系统的监控和报警系统。
3. 泵站检查3.1 检查泵站的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3.2 检查泵站的安全附件和安全标识是否完好;3.3 检查泵站的消防设施是否规范;3.4 检查泵站的泄漏监测和报警系统;3.5 检查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4. 配电系统检查4.1 检查配电系统的负荷和负荷均衡情况;4.2 检查配电系统的过载和短路保护措施;4.3 检查配电系统的接地和绝缘情况;4.4 检查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4.5 检查配电系统的检修记录和安全操作规程。
5. 消防设施检查5.1 检查油库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弹簧装置、喷淋系统等;5.2 检查消防设施的布置和安装情况;5.3 检查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记录;5.4 检查消防设施的测试和演练情况;5.5 检查消防设施的火灾报警系统。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 《石油库安全规范》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油库因储存、运输、装卸石油及其产品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源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三、重大危险源识别1. 储罐区:储存易燃易爆油品的储罐,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2. 装卸区:装卸油品的作业区域,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
3. 消防设施: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器材等,若失效可能导致火灾蔓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救援力量。
3. 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4. 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信息发布等工作。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1. 火灾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上级部门。
- 灭火救援组迅速出动,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 警戒组封锁现场,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后勤保障组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
2. 泄漏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上级部门。
- 灭火救援组迅速出动,进行泄漏控制。
- 警戒组封锁现场,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后勤保障组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
3. 人员中毒:-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上级部门。
- 灭火救援组迅速出动,进行中毒人员救治。
- 警戒组封锁现场,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 后勤保障组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扑救、泄漏控制、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预案管理与更新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管理,定期组织修订。
2.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内容。
3. 对新增加的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完善预案。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油库区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场所,涉及到石油及其化工产品等危险物品,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辨识:通过对油库区场地特点的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地势低洼、观察台位置不佳等,进一步明确危险源范围和影响范围。
2. 危险源清单:对油库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地图和实地勘察,并制定危险源清单,包括各类储罐、加注设备、输油管道等。
3. 危险源评价:依据危险源清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评价,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和影响范围,从而明确其重要程度,方便进一步推进管理控制措施。
4. 造成危险的场景分析:在对危险源清单进行评价后,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事故场景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具体地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5. 危险源控制策略:依据上述评价和场景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紧急应对预案。
6. 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结合现有的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油库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辨识结果以及对应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油库区的安全生产环境及管理控制效果。
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根据库区储存物品种类及数量,分析该库区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1、辨识程序选择辨识标准→识别危险物质→确定生产储存方式→划分辨识单元→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确定该单元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2、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分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等九个方面。
该油库输油管规格为DN200,设计压力1.6 Mpa,长度为2500m,按文件规定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中压力管道范围。
3、确定危险物质根据该库区装卸储存危险物品种类分析,该库区装卸储存汽油和柴油,均为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危险物质。
4、划分辨识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该油库油码头为危险物质装卸场所、储罐区为危险物质贮存场所,两处相隔约2.5km,因此,将储罐区作为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单元、另由于输油管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因此将油码头及输油管作为装卸场所重大危险源的一个辨识单元。
5、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标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见表1表1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标准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类别生产场所临界量(t)贮存区临界量(t)1汽油闪点<280C的易燃物质2022 柴油280C≤闪点<600C的易燃物质100106、危险物质临界量计算方法按《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中临界量的规定,比较单元内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和标准中的临界量(临界量按贮存场所临界量计)。
油库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油库作为存储大量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油库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爆炸事故的风险。
为了确保油库周边环境的安全,必须合理划分油库的爆炸危险区域。
本文将介绍油库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1. 划分原理划分油库爆炸危险区域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1 火灾风险评估在油库中,油品泄漏或者泄漏后的油气蒸发会形成可燃气体。
如果将这些可燃气体的浓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控制火灾的扩散和爆炸的发生。
因此,根据可燃气体的浓度分布情况,可以划分出爆炸危险区域。
1.2 爆炸危险源分析爆炸危险源主要包括油库中的油罐、泵站、管道等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泄露、自燃等风险。
通过对这些爆炸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划分出相应的危险区域。
1.3 爆炸波传播分析爆炸波是爆炸事故中最具破坏力和威力的部分。
在划分油库爆炸危险区域时,需要对爆炸波的传播进行分析,以确定周围环境受到爆炸波影响的范围。
1.4 安全距离要求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对油库爆炸危险区域进行划分时需要考虑安全距离要求。
安全距离是指在爆炸事故发生时,确保人员和财产免受重大损害的最小距离。
2. 划分方法根据上述原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油库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2.1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气体浓度测试、火灾模拟计算和统计分析等。
通过对油库周边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危险区域的范围。
2.2 爆炸危险源分析方法爆炸危险源分析方法包括对油库内部设备的检测和评估,以及对潜在泄漏点和燃烧点的识别和分析。
通过对爆炸危险源的分析,可以确定危险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3 爆炸波传播分析方法爆炸波传播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和实地测试两种途径。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或者实地测试,可以确定爆炸波的传播范围,并据此划分危险区域。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内容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分厂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
(2)危险源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有:①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等。
②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设备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③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率等。
④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⑤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煤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3)危险区域的界定既划定重大危险源点的范围。
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
如运输车辆,分厂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区域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
而锅炉、压力容器、储油罐等则是固定源,其区域范围也是可以固定的。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
③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
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等。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
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
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
(4)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一定数量的危险物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示的危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
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通风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设备状况(如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等),管理条件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错误安排等)。
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加油站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危险是火灾、爆炸危险,次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中毒危害、触电和车辆伤害等。
1火灾、爆炸危险本项目装卸、储存的是汽油和柴油,均为易燃易爆物料。
若在装卸、储存过程中出现泄漏,油蒸汽与空气混合,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爆炸指数计算如下:1)、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XC2XC3=0.88X1.00X0.84=0.742)、安全补偿后的火灾危险指数F&EI=F3XMFXC=96.32X0.74=71.3所以其危险等级安全补偿前为中等,安全补偿后为较轻3)、安全补偿前暴露半径R和暴露区域面积:R=0.256X F&EI=0.256X96.32=24.7(m)暴露区域面积=PR2=3.14X24.72(m2)=1915.7(m2)4)、安全补偿后暴露半径R:R’=0.256X71.3=18.3(m)3)、安全补偿后暴露区域面积=P(R’)=3.14X18.32=1051.6(m2)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查单元危害系数计算图可得该危害系数为0.58。
这表明,一旦发生事故,加油站周围1051.6m2的区域将有58%的面积,即609.9m2要遭到破坏。
本项目汽油储存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柴油储存的火灾危险类别为乙B类。
2中毒危险本项目装卸、储存的是汽油和柴油,均具有微毒,属Ⅳ级(轻度危害),发生泄漏时,人体长期接触或吸入量大,都将对人体产生危害。
3触电危险加油作业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若未设置保护接地或失效,可能导致设备带电,操作人员接触带电设备会造成触电事故。
4车辆伤害加油区车辆进出频繁,若调度指挥配合不当,可能引起车辆伤害事故。
5电气系统危险性分析配电室的主要危险是触电和电气火灾。
配电室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设备设计、制造、自身缺陷外,大部分是由于违章、违规操作引起的。
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雷击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害源,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概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可能危害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基本步骤1. 收集信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信息。
这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储存方式、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等。
通过收集和归纳信息,可以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确定危险源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危险源进行确定。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和生物学危险源等。
通过对危险源的确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评估和控制。
3. 评估风险对已确定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是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核心环节。
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概率评估和后果评估。
通过对概率和后果的评估,可以计算出各个危险源的风险值,并确定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4. 制定控制措施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当具体、可行,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5. 实施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是将制定的措施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操作,并不断监测和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6. 定期检查和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进行及时的修正和改进。
同时,要随时关注新的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及时更新辨识结果和控制措施,保持辨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024年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一)辨识、评价要求1.对本公司在审核范围所有危险源进行普查,列出:1)危险源清单;2)重要危险源清单;3)重大危险源清单。
2.辨识、评价要做到充分性,辨识、评价出所有岗位、作业点的危险源不能遗漏。
3.要考虑过去、现有、将来三个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方法要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5.辨识、评价要体现动态性、适应性。
(二)辨识、评价准备1.成立公司辨识、评价组;2.各部门、各分厂(车间)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3.由公司辨识、评价组组织人员培训;4.制定辨识、评价工作计划、方法;5.设计员工危险源普查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办公室在内的危险源普查表1:6.设计公司危险源清单表(车间、站房可通用)等准备工作。
(三)辨识、评价方法和步骤以咨询人员作指导,由公司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员工参与来完成。
1.发动每个员工查找出本岗位的危险源,要在专业或者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1)明确本岗位危险源的主要依据一是设备设施及有害作业点的危险源,可按“安全质量标准化”中相应的考评检查表去辨识(按异常状态);二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去辨识(j安不遵守时,会有危险)。
2)做好试点工作一是全公司搞几个试点,组织各分厂(车间1专业、管理人员到几个试点现场参观、学习,在全公司推广;二是各分厂(车间)搞几个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体员工中推广。
3)指导员工填写危险源普查表一线员工填写本岗位的危险源;行政管理人员填写本办公室的危险源。
并提出如何控制的措施。
2.做好危险源汇总、统计、归类工作。
1)以分厂f车间、站房、油库、化学危险品等)为单位对危险源普查表进行汇总归类。
统计本单位危险源的条数f按每个岗位危险源的条数相加)。
2)按同工种、同作业等进行归类,如普通车工,归到普通车床的危险源中去;木型工,归到木型作业去;起重工,归到起重机械中去;站房员工,归到站房中去等。
3)在以上基础上,公司辨识评价组可组织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修正、完善、补充(要考虑危险源辨识的充分I生1,整理出整个公司的危险源清单。
油库重大危险源现场检查方案I. 简介油库是储存和管理大量石油产品的场所,其内部存在着重大危险源。
为了确保油库运营的安全性,必须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以减少潜在风险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油库重大危险源现场检查方案,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II. 检查目标本方案的检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库的围护设施和防火安全措施是否完善;2. 油库内部的储罐、管道等设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3. 油库的漏油、泄漏等环境风险是否得到控制;4. 油库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准备情况;5. 油库周边的消防、环境监测等相关设施是否到位;6. 其他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III. 检查步骤1. 制定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
根据油库的具体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并明确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2. 检查油库的围护设施和防火安全措施。
包括油库的围墙、大门、摄像监控系统、警报器等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检查。
3. 检查油库内部的储罐、管道等设施。
包括储罐的液位、压力、渗漏等情况的检查,以及管道的连接、支撑、绝缘等情况的检查。
4. 检查油库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检查油库的漏油、泄漏等环境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油罐的防漏措施、泄漏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等。
5. 检查油库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准备情况。
检查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情况。
6. 检查油库周边的消防、环境监测等相关设施。
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和可用性,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数据记录。
7. 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整改。
根据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整改,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IV. 检查方法1. 现场实地检查。
通过实地检查油库的设施、设备、操作等情况,了解具体存在的危险源和隐患,采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 调阅资料和记录。
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阅相关的资料和记录,如操作规程、培训记录、应急预案等,以了解油库运营的安全情况。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根据库区储存物品种类及数量,分析该库区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1、辨识程序选择辨识标准→识别危险物质→确定生产储存方式→划分辨识单元→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确定该单元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2、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危险源分为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等九个方面。
该油库输油管规格为DN200,设计压力1.6 Mpa,长度为2500m,按文件规定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中压力管道范围。
3、确定危险物质根据该库区装卸储存危险物品种类分析,该库区装卸储存汽油和柴油,均为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危险物质。
4、划分辨识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单元是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该油库油码头为危险物质装卸场所、储罐区为危险物质贮存场所,两处相隔约2.5km,因此,将储罐区作为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单元、另由于输油管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因此将油码头及输油管作为装卸场所重大危险源的一个辨识单元。
5、计算危险物质存在量,标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见表1表1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标准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类别生产场所临界量贮存区临界量1汽油闪点<280C的易燃物质2022 柴油280C≤闪点<600C的易燃物质10010
6、危险物质临界量计算方法按《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中临界量的规定,比较单元内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和标准中的临界量。
若单元内危险物质有二种及以上,按标准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q1/Q1 + q2/Q2 +……+qN/Qn ≥1式中:q1 q2 …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 Q2 …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和储存场所临界量。
若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表明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7、辨识结果储罐区储罐库区为储存区,按贮存区临界量标准辨识,根据三级油库储存量分析计算,单元内汽油及柴油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