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鱼种类及图片
- 格式:doc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6
凤尾龙睛:为金鱼中最早的品种,尾鳍较长,下垂如凤尾,姿态潇洒动人。
花色很多,其中红色的艳丽无比,养于白色容器中,水色亦为之映红。
蓝龙睛:尾鳍大,薄如纸,游动之际,似嫦娥长袖飞舞,风雅迷人。
喜鹊花龙睛: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
早在公元1592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
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蝶尾红龙睛: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呈矢状,鳍刺硬,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紫龙睛:全身紫色,又似咖啡色。
以背部色浓,眼球发达且滚圆如算盘子者为上品。
紫蝶尾龙睛: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种。
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加,将会更受欣赏。
红虎头龙睛必须全身从头到尾均呈浓艳红色,其头顶肉瘤务求发育丰满厚实,凸出的眼球也陷入肉内才可称为上品。
紫兰花龙睛:这是用蓝、棕两色鱼杂交形成的新色彩,原称紫蓝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种色彩与幽香的兰花色非常近似,很有特点。
全身以淡紫为主,缀以少数深色斑,过去品种不多,近年其它变异种也相继出现。
玻璃花龙睛:此鱼鳞片由普通红色鳞片和透明鳞组成,清时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一书曾提及这两种鳞片形成的花色,可见该品种由来已久。
普通鳞片具反光,而透明鳞呈现肌肉色或白色,无反光。
整个鱼体呈红白花色,眼球红色最为可爱。
墨虎头龙睛:虎头龙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出现,而黑色者少,于六十年代初选育成功。
经过不断筛选,体色浓黑,肉瘤厚实。
近年,黑色鱼备受鉴赏家的垂青。
红头白龙睛:是从花龙睛的变异中经多年选育形成,全身银白具有反光,头顶的红色斑块嵌在两眼间,以红色鲜艳、斑块方正者为上品。
金鱼108种,让你大饱眼福狮子滚绣球:是人工选育的品种。
普通蛋球均有两个绒球,同等大小,有的仅一球发育,大而结实,形成单球挂在吻前,游动时,左右摆动,酷似狮子舞绣球,逗人喜爱。
如采用人工修剪抑制其中一只绒球的发育,另一只将会加速生长。
紫蛋翻鳃:蛋鱼中翻鳃者不少,而紫色翻鳃的仍属新品,只是鳃翻得不宽,还不够明显。
红水泡眼:它来自红蛋种的变异,先形成具有微凸小泡的蛤蟆头,再选育出泡大的水泡眼,在金鱼中极为名贵。
形状与一般蛋种相似,唯在眼球下生有一个半透明泡泡,泡内充满液体,故名水泡。
这种泡是从眼球下生出的,因眼眶大、眼球小,而水泡却十分发达,凸出于眼眶外。
普通有两种:一种硬泡,即凸出的泡并不大,有的还外被质膜;另一种为软泡,此种不但泡特别发达,而且将眼球挤得半朝上的样子,好像一条小眼的朝天龙。
泡膜很薄,上面分布着线状的微血管清晰可数,由于大而薄,当游动时,宛如两只大灯笼,左右颤动,姿态动人。
身躯多为红色,近年又有其它变化出现,但水泡终不及红色的大。
根据多年饲养记录,泡大加鸽蛋的极少,所以更显得名贵,最受人赞赏。
选择时,要求泡大,左右对称,有的金鱼幼时泡泡生长很好,到两、三年后,却会出现左右大小不一;但也有初生时并不太好,但两、三年反而趋向对称的例子。
本品种在生长速度上也和一般蛋种不同,比较迟缓,尤其泡大身短者,身体重心前移,常作伏底状,若三、四年后,仍能保持正常,那就难能可贵了。
出现的品种有:花水泡、白水泡、蓝水泡、玻璃水泡等,而近年新出现的色彩较之前大为丰富,更受喜爱。
彩色水泡:水泡眼原只有红色,后用红水泡与彩色蛤蟆头杂交,方形成彩色鱼。
全身蓝底并缀以各种色斑,五彩缤纷,泡小,颜色淡黄。
由于色斑大、色泽浓,容易令人感到沉闷;而色斑细碎、蓝色显露,使人感到开朗活泼,因此近年受到欢迎。
双挂黑水泡:金鱼中的水泡眼以其水泡着生特殊而闻名。
色彩上早有红、花以及彩色,黑色并不多见。
此鱼色泽浓黑似乌绒,而最令人欣赏的是它左右各具两个前后分明、大小近似的泡泡形成的水泡眼,为水泡中的特殊变异,极其稀少而珍贵。
金鱼分类(整体分)金鱼因长期选育、变异种类繁多,有时同品种各地叫法却不同。
分类法也多,有按体形分的、有按体色分的、有按变异特性分的。
能得到普遍认同的科学的分法一般分为四大类,即龙种金鱼、文种金鱼、蛋种金鱼和金鲫种金鱼。
每大类又含许多品种,每个品种经衍生变异后形成许多新品种。
1.龙种金鱼古往今来,这种金鱼被认为是金鱼的正宗,是金鱼典型的品种。
自1 895年传入日本后,一直被称为“中国金鱼”。
突出特点是眼睛大而凸出于眼眶之外。
除此以外一般头部扁平、身体短圆,臀鳍和尾鳍成双,长而大,胸鳍呈三角形,背鳍高耸,体色多为红、黑和红白杂色等。
龙种金鱼品种繁多,一般人们较熟悉的、常见的有红龙睛、黑龙睛、紫龙睛、蓝龙睛、红白花龙睛等。
2.蛋种金鱼蛋种金鱼生命力较龙种金鱼、文种金鱼强,生长速度快,是国际市场上的名品。
蛋种金鱼突出的特点是无背鳍,这种金鱼完全脱离了亲本的性状与特征,体形宽、短而圆,整个身体近似蛋形,因此得名。
蛋种金鱼也有好多品种,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有水泡、狮头、绒球、虎头、丹凤、翻鳃、鹅头红等。
每个品种又有各自分类,如水泡又分红水泡、紫水泡、银白水泡等。
3.文种金鱼文种金鱼是出现较早的金鱼品种,出现在龙种金鱼、蛋种金鱼之前,是鳞金鱼经过家化驯养和不断选种改良后演化而来,因其在水中的体形似“文”字而得名。
其体形短圆,眼睛和一般鱼类近似,全身各鳍均较发达,尾鳍分叉,体色多为红、蓝、紫、黄和多色杂斑等。
文种金鱼同样有好多品种,代表品种有珍珠和高头,常见的品种有红高头、鹤顶红、黄高头、红高头翻鳃、红珍珠、白珍珠、杂色珍珠、五花绒球、玉顶帽子等。
4草种金鱼金鲫种金鱼又称草种金鱼,和普通鲫鱼类似,是金鱼的原始类型,相对来说欣赏和经济价值较低。
金鲫种金鱼体质强健,游动迅速。
尾鳍为单尾不分叉,有短尾和长尾。
体色有红色、银白色、红白、花斑等。
常见品种有红草、蓝草、红白草、五花长尾草等。
金鱼科种分类金鱼的品系大体可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五大类。
1草种金鱼又称金鲫种。
它是金鱼的祖先,外观体形似鲫鱼,身体扁平纺锤形,背鳍正常,尾鳍单一,小眼。
草种分两型,一类短尾为金鲫型,另一类长尾燕尾型。
草种金鱼是相对较为原始的一种金鱼,其形状也与鲫鱼极为相似,其头尖而狭长,体呈纺锤形。
体色为红色,也有的呈银白花纹图案。
这种金鱼的适应性强,食物广泛,色泽艳丽,适宜饲养。
此外,日本培育出一种“锦鱼”,体形很像草种金鱼,但色泽更加鲜艳,有的鱼鳞呈金黄色,在阳光下能够闪闪发光。
草种金鱼分为金鲫鱼、草金鱼和红白花草金鱼三类。
其中金鲫鱼是最古老的品种,其尾鳍较短,单叶,呈凹形,全身橙红色。
1.1红白珍珠鳞英文名Red and white pearl-scale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濒危状态习性体形特征身上有红、白两种协调的色泽,头上亦有红白色的肉瘤,搭配长长的阔尾,实在是非常迷人。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弱饲养难度容易水温10~30℃硬度硬度低PH 值微碱性,PH值为7.2 —7.5。
游泳能力强1.2五花长尾草金鱼1、外形体呈纺锤形,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尾鳍比较长,双叶或是三叶。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均正常。
鱼体上覆盖鳞片。
2、体色体表底色为天蓝色,鳞片有大红、青和银白等色。
3、可数性状背鳍3,15-18;臀鳍3,5;胸鳍1,14-17;腹鳍1,8。
(注:逗号前为不分支鳍条,后为分支鳍条。
)4、食性杂食性。
以人工配合饲料、浮游动物、芜萍等喂养。
5、繁殖五花长尾草金鱼12~15月龄性成熟,雄鱼个体较雌鱼小。
1.3白红草金鱼地理分布中国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体形特征草种鱼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最古老的一种,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金鱼欣赏图片(108种),让你大饱眼福!引用李娜娜的引用金鱼108种,让你大饱眼福源诚传媒的金鱼108种,让你大饱眼福尾鳍大,薄如纸,游动之际,似嫦娥长袖飞舞,风雅迷人。
喜鹊花龙睛:体色蓝白相间,头、吻、眼、尾鳍均呈黑色,色斑如喜鹊,两色斑纹虽大小不一,但黑白分明,腹白者尤为上品。
最早出现的黑色金鱼就是墨龙睛,尾鳍发达,古来闻名。
早在公元1592年出现,初生的金鱼呈青灰色,两个月后逐渐由青灰转成铁色,若继而能转成如乌绒般的黑色,则成为墨色鱼。
每尾鱼褪色的进度快慢不一,若能始终不变,生长至尺余仍浓黑如墨者,即属珍品。
蝶尾红龙睛: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还要大,而且尾鳍的分叉深,呈矢状,鳍刺硬,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紫龙睛:全身紫色,又似咖啡色。
以背部色浓,眼球发达且滚圆如算盘子者为上品。
紫蝶尾龙睛:蝶尾龙睛为近年龙睛中最受欢迎的品种。
原来仅有黑色,近年又增添了紫色品种。
通过杂交,日后色彩还会增加,将会更受欣赏。
红虎头龙睛必须全身从头到尾均呈浓艳红色,其头顶肉瘤务求发育丰满厚实,凸出的眼球也陷入肉内才可称为上品。
紫兰花龙睛:这是用蓝、棕两色鱼杂交形成的新色彩,原称紫蓝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种色彩与幽香的兰花色非常近似,很有特点。
全身以淡紫为主,缀以少数深色斑,过去品种不多,近年其它变异种也相继出现。
玻璃花龙睛:此鱼鳞片由普通红色鳞片和透明鳞组成,清时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一书曾提及这两种鳞片形成的花色,可见该品种由来已久。
普通鳞片具反光,而透明鳞呈现肌肉色或白色,无反光。
整个鱼体呈红白花色,眼球红色最为可爱。
墨虎头龙睛:虎头龙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出现,而黑色者少,于六十年代初选育成功。
经过不断筛选,体色浓黑,肉瘤厚实。
近年,黑色鱼备受鉴赏家的垂青。
红头白龙睛:是从花龙睛的变异中经多年选育形成,全身银白具有反光,头顶的红色斑块嵌在两眼间,以红色鲜艳、斑块方正者为上品。
26种常见金鱼的名称(1)红白花水泡:有软鳞与硬鳞之分,软鳞是通明鳞,多从五花色金鱼中分离而出;硬鳞是正常鳞。
该品种红白色泽分明,眼球下的水泡要圆大、右右对称,泡内液体清晰,身体背部平滑,游动时象两个彩色球的水中摇摆。
水泡眼金鱼的重量多集中在头部,前身较重,静止时喜欢伏在缸底休息。
它对于水质、温度的变化特别大,当水温升高变质时,泡内液体常受感染,变成混浊状,影响美妙。
朱砂泡水泡是红白花水泡中的一个特色品种,鱼体纯洁闪光,夺目鲜红的大水泡飘动在头部两侧,格外深受人们钟爱。
此外,其代表品种还有红水泡、墨水泡、虎头水泡等。
(2)五花水泡:由青黑水泡和五花丹凤金鱼杂交而成。
优异个体,体色多以蓝色为底,上面缀以红、黄、紫、黑、青等五色斑点,五彩缤纷,各鳍发达,彩泡飘逸,是水泡眼系列中的名品。
(3)红白花龙睛:其眼球膨大,突出眼眶外,两眼大小一致,右右对称,在眼形似龙眼故得名。
龙睛金鱼宜豢养在澄清硬水中,眼球发育较好,两龄多的大鱼,其眼球膜外凸形成各种奇异外形,已发觉的眼形有灯泡形、圆球形、圆筒形、梨形和葡萄形等。
特色品种有玛瑙眼龙睛,体色纯洁,唯眼球血红,因其子代正品率较低,难于普及。
(4)五花龙睛:优异个体眼球膨大,突出眼睛外,两眼在如算盘珠,右右对称,通体五彩缤纷,其中以蓝、黑、褐、紫、红色居多。
纪鱼30日龄时,眼球便开始向前突出,逐步发育成球形,包形、牛犄角形和算盘珠形。
龙眼金鱼诸多品种中最陈旧的。
目前浒的有红龙睛、墨龙睛、紫龙睛、惹是生非经睛等,以五花龙睛较珍贵。
其特色品种是算盘珠龙睛。
公元1885年输入日本,日本称为出目金。
(5)朝天龙:眼球似龙睛,膨大而突出眼眶,唯眼球又向上翻转90度而望天,故得名。
朝天龙是一个独特品种。
传说古时将其豢养在黑暗环境中,在上方开一小孔,日久天长,代代相传而形成了这一奇异色相。
幼鱼在两个月时,突出的眼球以45度角向头前方发育,再以45度角向上翻转平整。
由于望天的关系,觅饵时常需借助于嗅常见的协助,体色有红、黄、白、花斑、五花等。
水生生物图文欣赏:金鱼赏阅(下)——文种金鱼64种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
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
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金鱼起源于中国,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金鱼已陪伴着人类生活了十几个世纪,是世界观赏鱼史上最早的品种。
在一代代金鱼养殖者的努力下,中国金鱼至今仍向世人演绎着动静之间美的传奇。
金鱼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鲫鱼。
金鱼和鲫鱼同属于一个物种,在科学上用同一个学名(Carassius auratus)。
金鱼也称“金鲫鱼”,近似鲤鱼(Cyprinus carpio)但无口须,是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
金鱼易于饲养,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形态优美。
金鱼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
金鱼的品种很多,主要分为草种、龙种、文种、蛋种四类。
金鱼的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
金鱼的头形分为狮头、鹅头、平头三种主要类型,还有虎头、高头、帽子、寿星、猫狮、兰寿、皇冠和蛤蟆头等。
金鱼的眼睛可分为正常眼、龙眼、朝天眼和水泡眼等。
前有文章:水生生物图文欣赏:锦鲤八大类七十六种水生生物图文欣赏:金鱼赏阅(上)——草种金鱼12种、龙种金鱼68种水生生物图文欣赏:金鱼赏阅(中)——蛋种金鱼61种龙背种金鱼10种四、文种金鱼该品种是中国金鱼最古老的一种,先后出现七十余种,其中名种颇多。
文种的称谓来自于该鱼的体形如'文'字而故。
文种鱼的主要特征是体短而圆,头平而窄,嘴尖,眼小,大尾,尾鳍叉多在四叶以上。
体色多为红、红白、紫、蓝黄、五色杂斑等。
高头(北方称“帽子”)和珍珠是其代表种。
高头体短而圆,头宽,头顶上生长着草莓状肉瘤,从其肉瘤的生长部位和发达程度还可以分为鹅头型高头和狮头型高头两种类型。
中国金鱼品种特征及图片草金鱼的主要特征:体形近似鲫鱼,具背鳍,尾鳍叉形,单叶。
草金鱼的尾鳍有长尾和短尾之分,短尾者一般称草金鱼;长尾者称长尾草金鱼或称燕尾(国有些品种的尾鳍和家燕的尾羽相似,因此得名)。
英、美等地称“彗星”。
发现金鲫鱼最早的时间,约在晋朝(265年一420年)。
文种金鱼的主要特征:有背鳍;尾鳍双叶;身体有短宽形或长形(似鲫鱼)。
较早记载双尾金鱼的史料是陈善(1579年),《万历杭州府志》“……又取虾与鱼感则鱼尾酷类于虾。
有三尾者,五尾者,此皆近时好事者所为,弘正间盖无之,亦足觇世变矣。
”按照这条史料,明朝在弘治和正德时(公元1488—1521年)还没有双尾金鱼,所以双尾金鱼是在公元1521年后,到1579年前培育出来的。
双臀、长鳍的出现比较迟些。
《万历杭州府志》作者陈善,对杂交还有一些误解,认为鱼、虾杂交后,才产生了像虾尾似的双尾金鱼。
蛋种金鱼的主要特征:无背鳍,体形缩短,圆似鸭蛋。
尾鳍有长尾和短尾两种类型,短尾者称“蛋”,长尾者称“丹凤”,其它各鳍均短小。
高品质的蛋种金鱼,背部圆滑,呈弧形,最高点在背脊的中央。
明确地记载本品种鱼的较早时间是1726年(清朝雍正年间),蒋廷锡等(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有一金鱼图,图中有两条无背鳍的金鱼,即为蛋种金鱼。
又据陈祯教授考证,1780年法国巴黎出版的中国金鱼志,图中凸眼金鱼已叫“龙睛”,短身圆腹的金鱼已叫“鸭蛋鱼”或“蛋金”。
草金鱼原产地:中国特征/体型介绍:其他金鱼品种都是由此演化而成的,短尾鲫系金鱼和野生鲫鱼一样,都具有相同的流线形身体和单尾鳍,流动迅速、身体强健,抵抗力及适应的程度都很高,是最理想的水族箱内初学入门的金鱼品种,杂食性,可喂食各种人工饲料,容易饲养。
体色以橘红色不夹杂其它色为上品,也有其它品种如伦敦朱文锦。
饲养水温饲养水温:5~20℃,饲养水质:无特别要求。
特性身体长度:200毫米来源产地:中国雌雄区别:繁殖期雄鱼鳃盖有追星食物习性:杂食性繁殖方法:散性卵繁殖能力:易饲养条件饲养水质:无特别要求饲养水温:5~20℃放养形式:混养活动区域:一般特殊需求:冬天养于室内草金鱼红白透明鳞草金鱼红草金鱼红草金鱼长尾红黑草金鱼文种金鱼该品种是中国金鱼最古老的一种,由来已久,先后出现七十余种,其中名种颇多。
一般身体较短,各鳍较长,有背鳍,尾鳍分叉为四;眼球平直不突出。
名贵品种有鹤顶红、珍珠、虎头等。
特点是体型短、头嘴尖、腹圆、眼小而平直,不凸于眼眶外。
有背鳍并长有四开大尾鳍,从上俯视,鱼体犹如“文”字,所以得名“文种”。
文系金鱼体色多为红、红黑、红白、蓝色、紫色及五色花斑等。
文种分六大类:1.头顶光滑为文鱼型;2.头顶部具肉瘤为高头型;3.头顶肉瘤发达包向两颊,眼陷于肉内为虎头型;4.鼻膜发达形成双绒球为绒球型;5.鳃盖翻转生长为翻转型;6.眼球外带有半透明的泡为水泡眼型。
1、和金:或四叶。
有人认为本种金鱼源自金鲫,现在已成为古老的日本金鱼。
其体色有全红、全白、红白相间或鲫鱼色。
腹部呈红色者为上品,白色和鲫鱼色者为下品。
适于侧面观赏。
红白和金2、文鱼:身体短圆、三角形头部,再加上阔大尾鳍的文鱼十分强健,容易饲育,不过也因它的外表比较普通,所以现在市面上已经较少人饲养和繁殖。
欧美所称的扇尾金鱼,日本国的[孔雀尾]、[土佐金]和[琉金]等金鱼品种都是由文鱼演化而成。
特征:有背鳍、开放尾、正常眼睛和鳞片,而且头上没有肉瘤的金鱼。
红文鱼长尾红眼白文鱼蓝文鱼透明鳞文鱼3、琉金:属文种金鱼类。
主要特征是:头后部明显向上弓曲,头尖。
腹部肥大,身体略呈三角形。
根据中国陈帧教授(1955年),日本松井佳一(1934年)和熊谷孝良(1978年)的记载:中国金鱼最早引入日本的时间约为1502年或1620年(明朝),从当时的贸易港口福建泉州运到日本;以后又经贸易港口多次运往日本的港口,据伍惠生(1997年)纪述:这个品种是1772—1778年由台湾传人日本的,本类型金鱼称为琉金,现为日本畅销的品种之一,红白色的琉金最受饲养者的欢迎。
早在1596年,张谦德的《朱砂鱼谱》就有过记载。
红白黑琉金红白琉金红白琉金长尾红白琉金短尾红琉金红琉金长尾紫琉金4、土佐金:属文种金鱼。
原产于日本土佐县。
头尖,腹圆,体形略似琉金,但尾鳍硕大,且下面两片尾叶的两端向前翻转,游动时虽笨重,但静止时非常美丽,似水中盛开的花朵。
土佐金、地金、南金三种金鱼,被日本指定为天然纪念物而受珍视,本品种金鱼适于从背部由上向下观赏。
土佐金红白土佐金5、绒球:有着正常眼,身体较长,只是鼻孔褶过分发育,形成绒球状,一般为左右两只绒球,随着游动,绒球上下红绒球蓝白绒球五花绒球紫身红绒球6、红顶白高头(鹤项红):是闻名的金鱼品种之一,全身银白,头顶着鲜红色的肉瘤,拖着长长宽宽的尾鳍,游动时似仙鹤起舞,非常雅致。
其中以肉瘤方正和厚实者为名贵鱼。
人们除了喜欢鹤顶红的雅姿外,有的地区喜爱鹤顶红头顶上的“大红帽”,有红运当头的吉祥寓意。
鹤顶红最早的记载有:陈善(1579年)《万历杭州府志》,卷32记述“七日盆鱼:为金、为玉、为玳瑁、为水晶、为蓝。
其异品者若梅花点,鹤顶红,天地分之类,……。
”;1592年,屠隆的《考磐馀事》卷3:“……初尚纯红,纯白,继尚金盔,马鞍,锦背及印头红,裹头红,连鳃红,首尾红,鹤顶红。
……”;张谦德(1596年)《朱砂鱼谱》中也有记述:“……有白身头顶朱砂王字者,……白身额顶红朱者,……”。
推测,当时“鹤顶红”金鱼头顶上只是一块红斑,不会是似“帽子”般的肉瘤。
鹤顶红金鱼源于中国的吉祥鸟--丹顶鹤,丹顶鹤不仅美丽,而且是象征长寿的吉祥鸟,有鉴于此,人们对鹤顶红金鱼的要求十分严格,其头顶上的红色肉瘤要方正且厚实,而且只能长在头顶,并不伸向两颊,眼睛周围有红圈,身躯宽短,呈银白色,而且没有红色斑块,有宽大的尾鳍,与身同长,游动时异常优美。
人们除了喜爱鹤顶红的美丽之外,在人们心目中还有“鸿运当头”的寓意。
鹤顶红7、龙睛金鱼:这种类型金鱼的眼睛和传说中“龙”的眼睛相似,即眼球向两侧凸出眼眶之外,因此得名。
自古以来,龙睛鱼被视为正宗金鱼,深受中国金鱼爱好者的喜爱,日本称它为:“中国金鱼”。
最早出现龙睛鱼的时间约为1592年前后,在屠隆的《考盘徐事》(1592年前后)中记述“第眼虽贵于红凸,然必泥此,无全鱼矣……。
”说明在1592年前,现在叫“龙睛”的开始状态已经出现了。
龙睛鱼凸出的眼球有各种形状,有圆球形、梨形、圆筒形、葡萄形等等,这种鱼在孵化后一个月左右,眼球开始凸出,最后要在2—3个月后才明显形成球状。
由于龙睛鱼的眼球向两侧凸出,所以视力较差。
龙睛金鱼内同样也有高头及绒球状鼻孔褶的品种,长有绒球状鼻孔褶的龙晴,其头部要呈三角形,嘴部尖小,这样眼球和鼻孔褶才显得突出。
头部长有肉瘤的龙晴金鱼是由高头和龙晴杂交而来的,不过现在拥有这两种特征的金鱼其特征都不突出,而如果同时拥有龙晴、高头、绒球状鼻孔褶的金鱼,其特征突显效果则更差,是值得爱好者努力的地方。
黑白龙睛(喜鹊花)白龙睛蝶尾黑白龙睛蝶尾(十二黑)黑白龙睛蝶尾(熊猫)黑龙睛黑龙睛蝶尾红白黑龙睛蝶尾红白龙睛蝶尾(十二红)红白龙睛蝶尾红白龙睛绒球红顶白龙睛蝶尾红顶白龙睛高头红黑龙睛红黑龙睛蝶尾红黑龙睛狮头红龙睛红龙睛绒球红龙睛狮头红眼白龙睛颌泡蓝龙睛蝶尾五花龙睛蝶尾紫白龙睛蝶尾紫龙睛蝶尾8、狮头:指头上有肉瘤的金鱼,并遮盖整个头部,有的甚至连眼睛也被藏在肉瘤中。
金鱼头部上的肉瘤其实是一种病态,这会加重它鳃盖呼吸时的负担,刚孵化的幼鱼尚未长出肉瘤,要经过3-4个月之后才会逐渐生长,不过肉瘤的充分长成则需要1-2年。
肉瘤具有遗传性,其发展程度和水质、饲料都有关系,所以提供稳定且干净的水质、喂饲含高度蛋白质的饲料等,都对肉瘤的发育有帮助。
白顶红狮头白狮头黑狮头红白狮头红白狮头透明鳞红狮头红顶紫狮头(朱顶紫罗袍)红黑狮头蓝狮头红头紫狮头五花狮头紫蓝狮头紫狮头9、文种珍珠鳞:闻名的金鱼品种之一,它不以色相、形态取胜,主要因身上具有珍珠般鳞片而闻名。
其身体上的鳞片粒粒如珠,似全身镶嵌着银色珍珠,十分奇特炫目。
鱼的体形为是:两头尖,腹部圆,呈圆梭形,所以又有球形珍珠鳞之称。
真正球形珍珠鳞是名贵品种。
珍珠鳞是含有较多钙质的鳞片,所以比普通的鳞片还硬,珍珠鳞呈半球形,如果水簇箱内装饰有假山石等尖锐的物品,鳞片容易磨擦而掉落,虽然还会再生,但就不若原来的漂亮。
所以饲养珍珠鳞金鱼的水簇箱内不可有尖锐的物品,用手操网捕捞珍珠鳞金鱼也是不恰当的,稍有不慎,脱落l—2片鳞片,立即逊色。
最早记载珍珠鳞是1925年[根据陈桢(1925年)]。
珍珠鳞的金鱼有阔尾和短小尾,也有头部长有肉瘤的品种出现,它们都是腹部圆大、头部尖小的鱼种。
红白高头珍珠鳞红白黑高头珍珠鳞红白珍珠鳞红白珍珠鳞短尾红顶白珍珠鳞短尾红高头珍珠鳞(皇冠珍珠)红高头珍珠鳞长尾红黑高头珍珠鳞红黑珍珠鳞红珍珠鳞蓝珍珠鳞青珍珠鳞10、文种水泡眼金鱼:名贵的金鱼品种之一,很受人们的喜爱。
其主要特征是:在眼球下方生长一个半透明的水泡,泡内充满液体,故名水泡眼。
水泡眼有两种一种是小泡或称硬泡,即从眼眶中凸出的泡不大,而且头很宽,略呈三角形,这种鱼有蛤蟆头之称;另一种是大泡或称软泡,此泡特别发达,而且把眼球挤得半朝上,泡膜大而薄,当游动时,似如两只大灯笼,左右颤动,姿态动人。
初孵出的幼鱼眼睛正常,当水泡慢慢长大时,眼球被挤压逐渐向上,金鱼长大时水泡亦增大,由于泡大身短使得金鱼重心前移,鱼常伏在缸底部。
水泡的膜很薄,极易受伤,液体流出后眼球慢慢向下移,伤口愈合后形成一个小水泡,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养殖水泡眼金鱼的水族箱不适放入带棱角的珊瑚、石块,过滤器最好要有保护网,避免刺破水泡。
标准的水泡眼金鱼:首先要泡大;两泡要匀称,鳍大,身体重心要平衡。
记载水泡眼最早的时间是1925年[根据陈桢(1925年)]。
红白水泡眼11、文种望天眼金鱼(又名朝天眼、顶天眼):主要特征是:眼球凸出并向上翻转,瞳孔朝天。
初生的幼鱼眼球是正常的,孵化后约3—4个月,眼球开始两眼朝天;(2)、眼球大而端正;(3)、身体圆浑;(4)、各绍端正。
尾鳍宽大。
望天眼金鱼双眼朝天,视线只限于上方,所以它的觅食能力较弱,要靠嗅觉及味觉帮助才能找到食物。
望天眼金鱼最早的记载时间是1904年(根据拙园老人(1904年)《虫鱼雅集》)。
由于望天眼金鱼的眼睛朝上,欣赏时应从上向下观赏,效果较佳,侧视效果不佳,所以此鱼适于在水饺浅的盆或大盘中饲养,不适于养在大水族箱中。
红白望天眼12、文种戏泡:金鱼“戏泡”(观赏名称)又称“颏泡”(生理名称),是在金鱼的下颏部生出一对泡体,吊在下颏处,泡体有小有大,小的精巧秀丽,大的丰满富态,最大的直径可达35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