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草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7
陈翥北宋诗人简介汇总1篇陈翥北宋诗人简介1陈翥北宋诗人简介陈翥(982~1061年),字风翔,号虚斋,咸聱子,桐竹君,安徽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
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
后因父亲早逝、兄弟不和兼自身患病十余年之故,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
60岁时,他在家中数亩山地植桐树(泡桐)数百株专事研究,除悉心钻研前人有关著作外,还召山叟,访场师,尤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
陈翥(982~1061年)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他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26 部182 卷,又有10 图。
其代表作《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
该书成稿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 1053 年),全书约 1.6 万字。
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也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桐谱》书稿约1.6万字。
全书除序文外,正文共一卷,依次分叙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杂说、记志、赋,凡十篇,《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6篇专论植桐技术,为全书的精粹。
陈翥自称子翔,讳子四,号桐竹君、咸聱子。
池州府铜陵(今安徽铜陵)人。
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生;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卒。
园艺学。
陈翥出身于一个富有的乡绅家庭。
父亲陈附是一位性格纯朴、知书达礼的人。
陈翥共有兄弟4人,他排行第三,自幼享有较好的学习条件。
青年时期的陈翥和封建时代的许多读书人一样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挤身仕途,得到荣华富贵。
早年虽屡试不中, 但丝毫没有动摇他发愤读书,争取金榜题名的`决心。
后来,他干脆在附近的山上建了一座房子,闭门苦读,即使妻子儿女也非时不见,指望一举成名。
然而,他却一次次名落孙山。
到4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被病魔折磨了10多年的身体已像虫蛀空的树木样,力不能支;加之兄弟不和,更使他心疲神伤。
宋朝的诗人名录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
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富含哲理,而且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宋朝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1. 苏轼(1037-110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苏轼擅长豪放的诗风和写意的笔法,他的诗作富于个性和感情。
代表作品有《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传统和家国情怀的思考,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黄庭坚(1045-1105)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充满柔婉和思辩的特色。
黄庭坚不仅以诗文才华出众,而且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寒食日有感》、《秋风辞》等。
黄庭坚的诗作流畅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被誉为“黄氏风骨”。
3. 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作品激情澎湃,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以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热爱而闻名,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时局动荡的深切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他的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满江红·登黄鹤楼》等。
辛弃疾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爱情、友谊和社会现象的真实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4. 杨万里(1127-1206)杨万里是一位宋代隐逸派诗人,他的诗作以自然表现和回归生活为主题。
杨万里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岭南的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写实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代表作品有《临江仙·夜归临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他的诗歌既是对自然的赞美,又是对自身情感和思考的抒发。
5. 岳飞(1103-1142)岳飞是宋代著名的将领和爱国诗人,他的诗歌热情奔放,充满了战斗的勇气和激情。
岳飞以其对国家忠诚和对敌人的斗争精神而被后世称赞。
代表作有《满江红·写怀》、《精忠岳武穆祠拟袁公碑》等。
1. 王安石(1021年一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逝后追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汉族。
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2. 王安国(1028-1074 ),字平甫,王安石大弟。
熙宁进士。
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著名诗人。
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3. 文天祥(1236年6月6 日- 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4. 文彦博(1006年—1097年),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城关文家庄(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区文家庄)人,北宋著名宰相。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
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
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
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晚年皈依佛法。
5.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被世人称之为“史上第一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易安体”。
宋代词人介绍【全】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天圣进士。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吴文英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
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
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
今传有《梦窗词》。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宋朝最著名的20位诗人
宋朝诗人排名前十如下:
1、苏轼;
2、辛弃疾;
3、陆游;
4、柳永;
5、李清照;
6、秦观;
7、王安石;
8、晏几道;
9、黄庭坚;
10、杨万里。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
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
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如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近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等;当代的厉声教、余光中、北岛、顾城、祁连山等。
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厉鹗、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
另外,古今诗人的雅号还很多,如诗仙、诗圣、诗佛、诗祖等。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
兮,愿托志乎素餐。
”可见早期诗人重在言志。
《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
”这便是“诗人”一词的最早提法。
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习用的名词。
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
扬雄《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在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宋曹(公元1620年--1701年),字彬臣(邠臣),号射陵,盐城市北郊新兴场人,生于明万历庚申年11月,南明弘光时授中书舍人,清康熙40年病逝。
他髫龄即喜弄墨,而立之年,即以诗书并善而称颂乡里,是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
他一生留有大量书法作品,散传于江浙沪一带,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收藏。
他的《书法约言》,为书论名篇,后人收入《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
宋曹诗学精深,著有《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传世。
宋曹故居位于盐城市城区儒学街4号,1995年4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鹏题额。
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明清庭院建筑。
始建
宋曹故居
于明朝后期,后几经修缮改建。
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6年动工修缮复原,1989年又一次修缮,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盐城市书画院院址。
庭院座西朝东,为水磨砖门坊。
由春里居、蔬枰草堂、桐引楼、会秋堂、后厅、琴亭、碑廊等群组成。
前厅为蔬枰草堂,西侧为桐引楼,楼下为书斋,内通卧房。
迎门过厅为会秋堂,陈列书画墨迹。
廊柱有抱柱,上刻楹联,后院有琴亭、假山石洞,细流潺潺。
穿过厅进入碑廊,12块草书千字文碑石嵌于廊内,有洞天景角,点石瘦竹,情趣横生。
穿观流觞池,清泉环绕,红鱼戏水、竹石辉映,生机盎然。
整个庭院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水石花木,浑然一体,为盐城市的重点人文景观。
把章草今草狂草融为一炉的明代大书家宋克
宋克,字仲温,号南宫生,苏州人。
宋克少时聪慧过人,读书、习武、交游,行侠仗义,豪放英迈。
年轻时怀有建功立业之志,但逢元末战乱,世事纷争,未能遂愿。
于是闭门谢客,以诗文书画自娱,倒成全了他的书画,被誉为明初书法“三宋”(宋遂、宋广)之一。
他惯使狼毫作书,擅小楷、章草及章今合体之狂草。
宋克的小楷深得晋人之法,凛凛有二王风神。
章草师皇象《急就章》,但能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其临本看,他用笔刚劲遒媚而刻意波磔,大开大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书法颇得前辈杨维桢、倪瓒等人的赏识。
他将章、今、狂草融为一体,刻意泯灭书体之间的界限,并在继承用笔古法上进行有益探索,晚年达到了高境。
其《杜甫壮游诗卷》,集中体现出他高超的草书艺术。
他借鉴、吸收了张旭、怀素的狂草体势,并将章草笔法自然融入其间,在迅疾凌健的纵势中,添加了波磔峻利的横向笔势,加上用狼尾书写,更添爽利劲健,锋芒锐出,一种狂放生辣之气扑面而来。
古人评他“运笔有神,妙不可测也。
”
用今草、章草、狂草笔法相融,出现一种崭新的“混草”,当是他的一大贡献。
这样不仅增强了草书的抒情牲,大大拓展了审美的意趣,从而汲古出新,化古为今,创造性地发展了草书艺术。
我想,这得益于他性情的豪放,思维的超前,过人的胆识,生活的历练,加上他章草的娴熟技能,对各种流派草书亦能合理的“取舍”,磨千剑而知器,自然就出一家之体貌,使他成为元末明初的草书大家。
宋草人简介宋草人先生,雅号“扬州九怪”,祖籍山东。
195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曾任蒋介石的机要秘书。
他幼年被养父母收养,一生未生育的养母和天下母亲一样望子成龙心切,使草人先生从小得到了良好的系统教育,加之天资聪慧,一岁能识字,两岁会诵诗,很快便能背诵古文词章百余篇,并尝试创作,四岁开始练习书法和绘画,很快就表现出书法绘画的天赋,九岁时为了拉好二胡,不受外界干扰,经常一个人到坟地里练习,十岁时已经为人撰写春联,他被当地人称为乖孩子、怪孩子和神童。
1969年草人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师大音乐美术系,学业有成。
多年的历练使他的书法与绘画技艺高深,历史知识渊博,古汉语功底深厚,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功大师恩赐雅号——扬州九怪。
如今他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书法绘画大师,还是联合国教科文卫专家组成员,东坡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参伊阙书画院执行院长。
他曾多次获得全国书法绘画大赛金奖,由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台专题采访报道。
他的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时受到高度赞誉,相关精品被海内外名人名馆珍藏并出版《草人书画》、《宋草人书画集》。
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做为一个优秀的书画家,他对哲学、历史、古典诗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创作坚持“绘画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他常说古文化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屈原之骚韵、司马之沉痛、东坡之疏旷、稼轩之悲凉。
楚辞大师的文怀、对楚辞的精通,使草人先生思想内涵丰厚,作品雅俗共赏。
用书法入画、用画入书法,用笔肯定,变化无常,刚柔并用,线条用到了及至,是当今难得的一代文人书画大家。
草人更以其“怪书”得名。
所见的“怪书”就有《翰墨飘香——抒我情怀》(丙戌年2006仲秋草人怪书),条幅对联《北碑南书,汉风楚韵》(丁亥年夏月于海南)等。
还有《鹤寿》,所书仅两字,是把“鹤”字右半边的“鸟”字演化为肖似金鸡独立的“鹤”的图形状。
在海口一家名为“东北王”的大酒店里,我见有一则草人题书的横幅《常回家看看》,其中“回”字与“家”字合二而一,“回”字是用两个“圆圈”图形来代替,并把“家”字团团包围起来,象征着“团圆”,表述了“回家的感觉真好”之意。
宋代文学北宋初期文学:柳开(947-1000)字仲涂,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宋史》载:“(开)有胆勇……既就学,喜讨论经义。
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
既而改名字,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著书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
”文学主张:重道轻文、主张文章平易、尊韩柳而倡道统等。
忽视文章艺术性,把文作为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艳。
其中前两者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李昉(925-996),字明远,饶阳(今属河北)人,仕后汉、后周,后归宋,太宗时拜平章事。
奉敕参撰《太平御苑》《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
(白体倡导者)魏野(960-1019),字仲先,祖籍蜀州(今四川崇州),后居陕州东郊(今河南三门峡)。
(晚唐体)魏野若干诗句对仗工稳,饶有意境,深得晚唐贾岛、姚合诗法,因此魏野诗作被后人称为“姚合流亚”(《诗薮外编五》)。
潘阆(?-1009)字梦空,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早年有志于功名,被太宗赏识,赐进士及第,后因友人下狱被牵连,逃入中条山。
(晚唐体)《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
诗篇主要内容是吟咏山湖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生活方式及其由之而来的心境。
(晚唐体)《山园小梅》(背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寇准少年入仕,二度官至宰相,一生功业彪炳,后因涉于皇室之争,遭谗被贬逐,以风节著称于时。
前期代表性诗作《春日登楼怀归》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十一岁以文步入仕途。
太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及第,真宗为翰林学士。
户部郎中,知制诰。
杨亿为人天性颖悟,博闻强记,为人耿直刚介。
(西昆体)刘筠(970-1030)字子仪,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真宗咸平元年(998)赐进士及第,为秘阁校理。
初为杨亿识拔,后与杨亿齐名。
(西昆体钱惟演(977-1034),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子,真宗授太仆少卿,命直秘阁,知制诰,顶修《册府元龟》,官至枢密使。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宋朝名人:
1. 范仲淹: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2.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坛的领袖人物。
3. 苏轼: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词赋创作风格独特。
4.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被誉为“词坛第一才女”。
5.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
6.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
7.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想。
8. 文天祥:南宋大臣,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抗元名臣。
9.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变法革新的一面旗帜。
10. 包拯:北宋名臣,历史上的著名清官。
11. 沈括:北宋科学家,其在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12.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为北宋朝廷做出重要贡献。
13. 蔡襄:北宋书法家、政治家,主持修建洛阳城和惠林寺。
14. 岳飞:南宋名将,精忠报国,被后世尊为“民族英雄”。
15.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6. 秦观:宋代著名词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以上仅是宋朝名人的部分代表,由于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所有宋朝名人。
此外,宋朝时期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人才和事迹,如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等。
这些人物和事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名人一览表大全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
他们以独特的才华和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是宋朝一些重要的名人,让我们来一览他们的伟大成就。
一、文化艺术领域1.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苏东坡一生致力于文学、书法、绘画等多方面的创作和研究。
他的诗词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自由奔放、豪迈峻逸、形象生动著称。
2. 黄庭坚(1045-1105)字耐之,号东坡居士。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以其豪放洒脱、纵情奋发的创作风格被后人誉为“黄庭风骨”。
3. 文天祥(1236-1283)字元长,号伯仲。
文天祥是宋朝末年的抗金名臣,著有《大明寺诗案》等重要作品。
其诗词充满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被后人称为“忠烈辞章”。
4. 李时中(1162-1241)字重俊,号臞仙。
李时中是宋代重要的书法家和绘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宽厚大气,以刚健劲爽见长,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领域1. 梅尧臣(1002-1060)字介甫,号洪造。
梅尧臣是宋代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宋元杂算》、《天工开物》等,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沈括(1031-1095)字同甫,号东篱。
沈括是宋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气象学、航海学、水利工程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贡献。
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珍贵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
3. 张世杰(1091-1154)字文会,号乌巢。
张世杰是宋代著名的冶金学家和工艺学家,他在金属冶炼、焊接技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创新。
他的著作《竹庵丛话》收录了大量有关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的知识。
三、政治军事领域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洪洞,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方案,被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
宋草人简介宋草人简介宋草人先生,雅号“扬州九怪”,祖籍山东。
195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曾任蒋介石的机要秘书。
他幼年被养父母收养,一生未生育的养母和天下母亲一样望子成龙心切,使草人先生从小得到了良好的系统教育,加之天资聪慧,一岁能识字,两岁会诵诗,很快便能背诵古文词章百余篇,并尝试创作,四岁开始练习书法和绘画,很快就表现出书法绘画的天赋,九岁时为了拉好二胡,不受外界干扰,经常一个人到坟地里练习,十岁时已经为人撰写春联,他被当地人称为乖孩子、怪孩子和神童。
1969年草人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师大音乐美术系,学业有成。
多年的历练使他的书法与绘画技艺高深,历史知识渊博,古汉语功底深厚,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功大师恩赐雅号——扬州九怪。
如今他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书法绘画大师,还是联合国教科文卫专家组成员,东坡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参伊阙书画院执行院长。
他曾多次获得全国书法绘画大赛金奖,由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台专题采访报道。
他的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时受到高度赞誉,相关精品被海内外名人名馆珍藏并出版《草人书画》、《宋草人书画集》。
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做为一个优秀的书画家,他对哲学、历史、古典诗词、书画皆有深入了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创作坚持“绘画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他常说古文化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屈原之骚韵、司马之沉痛、东坡之疏旷、稼轩之悲凉。
楚辞大师的文怀、对楚辞的精通,使草人先生思想内涵丰厚,作品雅俗共赏。
用书法入画、用画入书法,用笔肯定,变化无常,刚柔并用,线条用到了及至,是当今难得的一代文人书画大家。
草人更以其“怪书”得名。
所见的“怪书”就有《翰墨飘香——抒我情怀》(丙戌年2006仲秋草人怪书),条幅对联《北碑南书,汉风楚韵》(丁亥年夏月于海南)等。
还有《鹤寿》,所书仅两字,是把“鹤”字右半边的“鸟”字演化为肖似金鸡独立的“鹤”的图形状。
在海口一家名为“东北王”的大酒店里,我见有一则草人题书的横幅《常回家看看》,其中“回”字与“家”字合二而一,“回”字是用两个“圆圈”图形来代替,并把“家”字团团包围起来,象征着“团圆”,表述了“回家的感觉真好”之意。
宋代词人诗人名单大全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词人、诗人辈出的时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宋代词人、诗人:1.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2.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别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3.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
他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4.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词作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5.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6.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
7.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8.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他的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9.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
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被誉为一代诗宗。
这只是宋代众多词人、诗人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词人、诗人,如秦观、黄庭坚、范成大、文天祥等,他们的作品都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南宋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有哪些北宋著名诗人: 晏殊、晏几道、张先、宋祁、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周邦彦、米芾、李之仪、贺铸、苏辙、苏洵。
南宋著名诗人: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姜夔、汪元量、辛弃疾、叶绍翁、严蕊、李清照、韩元吉、黄公度、唐琬、周密。
拓展资料:晏殊: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
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命运与挑战艾君背景艾君: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资深记者。
本名宋艾君,出生在山东青岛,常用笔名“艾君、皑峻、草峻、夏草、木公、子翁、木草”等。
曾担任过专职团委书记、报刊社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等职务。
现为北京《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特产报社编委。
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中国区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秘书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乡土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
主要从事“三农”问题、乡土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广告公关等课题的研究与评论,系我国公共关系前期研究和传播者之一。
1988年参与策划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公关媒体《北京公关报》并兼编委。
北京亚运会前后多次受邀到首都高校作公关专题讲座,并多次担任中国公关协会主办活动的评委。
曾担任或者兼任过北京公关报社编委、光明日报社记者,《北京商业》杂志常务副总编、中国特产报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企业与品牌》周刊主编、《国门时报-经贸周刊》主编、《中国县市乡镇长周刊》、《中国特种种植养殖周刊》主编等职。
中学起开始发表作品。
迄今已发表作品千余万字、摄影作品数百幅。
从1995年12月起参与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调研和报道,近1 0篇文章获部委好新闻1-3等奖。
所出版的个人诗集《奇异的情思》(1991年。
系我国首部书信体诗集)、书信体诗选《梦在旅途》、爱情书信体诗选《等你一千年》,以及散文集《走过一串心》(作为献给95年教师节之书出版,向希望工程捐书3000余册,此书荣获第三届北京写作文化节文学类2等奖)、经济专著《当代生意经》(荣获首届北京写作文化节科研类特等奖)等著作。
1993年主编过"商海谋略系列丛书"和诗集《流远的思念》。
汇报人:日期:•宋克生平与创作背景•宋克草书风格•宋克书学思想目录•宋克草书的成就与影响•宋克草书的意义与价值宋克生平与创作背景宋克,字仲温,号南宫生,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出生于元末明初,是明代初期的重要书法家。
他曾活跃于文学、诗词、绘画等领域,被誉为“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简介0102时代背景受到战乱和政治压迫的影响,许多知识分子追求自由和个性表达,这也影响了宋克的书法创作。
宋克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
个人经历宋克曾在洪武年间担任过文学侍臣和国子监祭酒等职务,这些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广泛接触各地文化,拓展了视野,也丰富了作品内涵。
宋克草书风格宋克的草书用笔变化丰富,他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字形和笔画,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变化。
变化丰富宋克在用笔时注重提按,通过强烈的提按表现出字形的起伏和变化,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提按强烈宋克在书写时运用侧锋取势,通过侧锋来表现出字形的险绝和生动,使得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侧锋取势宋克的草书结字纵逸洒脱,他运用开合、伸缩、俯仰等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纵逸洒脱欹侧取势参差错落宋克在结字时注重欹侧取势,通过欹侧来表现出字形的变化和生动,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宋克的草书结字还注重参差错落,通过不同字形的搭配和组合,使得整个作品更具变化和美感。
030201虚实相生宋克在章法上注重虚实相生,通过虚实的对比和呼应,表现出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气势连贯宋克的草书章法气势连贯,他运用牵丝、映带等手法,将整个作品串联起来,使得作品更具整体感和连贯性。
布局自然宋克的草书章法布局自然,他运用不同的字形和笔画来适应不同的布局需要,使得整个作品更具自然感和生命力。
枯湿互用宋克在书写时运用枯湿互用,通过枯笔和湿笔的对比和呼应,表现出字形的变化和生动,使得作品更具独特性。
润燥合宜宋克的草书墨色润燥合宜,他运用润笔和燥笔的搭配和组合,使得整个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宋朝的历史学家名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古今历史文献,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
以下是一些在宋朝活跃并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学家名录。
1.司马光(1019年-1086年)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之一。
他以撰写《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
《资治通鉴》是一部统览中国历史的通史,自公元前403年起一直记录到公元959年。
这本书以其客观、详细和全面的特点,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2.司马光的弟子包拯(999年-1062年)包拯是《资治通鉴》的主要编写者之一,也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历史学家。
他在《包氏日抄》中详细记录了自己治理京城开封时的政绩和历史事件。
这本书成为了研究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历史文献。
3.刘秉忠(1037年-1106年)刘秉忠是北宋晚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撰写了《清异录》和《篡宋实录》,这两本书记录了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
他的著述在揭示当时政治斗争和社会动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4.胡三省(1083年-1151年)胡三省是北宋中期的历史学家,他以其深入研究《史记》而闻名。
他将史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撰写了《续编史记》和《续编诸史记》等重要著作,丰富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5.范祖禹(1126年-1193年)范祖禹是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他主要研究北宋初年的政治和军事史。
他的代表作是《英烈传》和《总目录》。
这些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6.赵翼(1248年-1322年)赵翼是南宋晚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撰写《纪异录》和《居易编年钞》等著作闻名。
他的著述涉及政治、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为研究南宋晚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上述只是宋朝历史学家的一部分名录,以展示该时期历史学家的丰富多样和学术贡献。
他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反思过去的经验,指导未来的发展。
楚辞大师的文怀、对楚辞的精通,使草人先生思想内涵丰厚,作品雅俗共赏。
用书法入画、用画入书法,用笔肯定,变化无常,刚柔并用,线条用到了及至,是当今难得的一代文人书画大家。
草人更以其“怪书”得名。
所见的“怪书”就有《翰墨飘香——抒我情怀》(丙戌年2006仲秋草人怪书),条幅对联《北碑南书,汉风楚韵》(丁亥年夏月于海南)等。
还有《鹤寿》,所书仅两字,是把“鹤”字右半边的“鸟”字演化为肖似金鸡独立的“鹤”的图形状。
在海口一家名为“东北王”的大酒店里,我见有一则草人题书的横幅《常回家看看》,其中“回”字与“家”字合二而一,“回”字是用两个“圆圈”图形来代替,并把“家”字团团包围起来,象征着“团圆”,表述了“回家的感觉真好”之意。
这一横幅书法出现在酒店的厅堂里,当然会增加用餐者“宾至如归”的感觉了。
在海口五指山路8号——五指山国际酒店,凡入门厅者,即可在一侧内壁上,矗然见有一方四五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石碑,草人怪书《五指神山》被镌刻于碑上,字均饰以金漆,其中“五指”两字,实非毛笔写来,而是从草人先生自己张开五指的手形拓印下来的“手”迹——以手的五指印痕来代表“五指”二字。
该书法作品之表还被施以自上而下覆于碑身流淌的水幕,成为厅堂一大景观,常引来住店旅客在此书碑前做纪念留影。
《鹤寿》与书碑《五指神山》,都是汲取了“肖形印”的手法。
草人曾书有一副对联,称“书到极时书似画,画臻妙处画如书”,此对联所言书画之道,正是其作的本质和灵魂所在。
草人先生常规书与怪书兼长的表现堪称其书法艺术的“双重叠韵”。
这一特色,当可从潘天寿先生在其画论所言也是先生毕生恪守的“常变之道”来获得印证。
潘天寿先生说:“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
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因“承易而革难”,故草人所变革的“怪书”,并没有也不应认为就此已完事大吉,它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性过程中,还会有新的探索的艰难历程。
因“变从有常起”,故草人的“怪书”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仍应以其常规书体为本源,为其变革的基础与出发点。
而草人坚持常规书与怪书的齐头并进,应该是合乎“常变之道”的明达之举。
从草人先生的书画作品中能够感悟出书画是文人画和禅意画的结合,是一种雪融于水的化境,这次在杭州看到的宋草人书画真迹,许多书画作品禅意很浓,很醇,很深!他的书画绝不同于一般的文人书画!工夫在画外,草人先生的综合修养体现在他的作品上,非今浮躁之世的文人可比,曾经有一位顶级收藏家对草人先生高度评价:“草人大师的书画作品风格独特,变化无穷,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可见评价之高!相信草人先生的篇篇力作定能汇入中华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流芳百世,永不褪色!
成功是一半的天才,加一半的机遇。
或许正是这诸多因素的整合,使草人先生养成了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狂傲拔尘的性格。
草人先生的作品不拘一格,作品中尽显“狂傲”之气,他认为天赋重要,
勤奋也同样重要,因此,五十多年从没有间断过自己所追求的艺术事业,无论什么条件下,只要是有了创作灵感,哪怕是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他都坚持创作。
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创作出来的。
草人先生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他无偿为社会诸多企业和各界朋友赠送书画甚多。
用草人先生自己的内心表白:“任何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让人们喜欢上他这个人,然后才能喜欢他的作品。
”因此,他的艺术生涯是无私无欲。
草人先生性情豪放,他既有李太白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风骨,又有东坡居士的浪漫情怀,被赞誉为古有苏东坡、今有宋草人。
人是在改变的,历史可以在瞬间得以改写。
说起来是偶然,其实也是它的必然所在。
画家的心总是广阔无极的,一个艺术家的胸怀就像浩瀚的大海,时下的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他下定决心,放下所有的杂念,开动了他奇怪地第六感官,发挥他特有的潜在功能、定立新的方向、制定新的目标,启动他多年的艺术天涯之梦——创建《中国国际书画创作交易中心》,海南澄迈迎宾半岛八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及两万平房米的中国国际书画创作交易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草人先生用他心爱的神来之笔,以艺术为生命,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执着追求,满怀激情地畅游在书画艺术的浩瀚海洋中。
祝愿他发扬“八怪”遗风,创作“扬州九怪”更多的精品。
正值壮年的草人先生,对社会的赞誉与批评坦然以对,他说自己归根到底是一位书画家,希望人们更多地从书画的角度对他提出宝贵的意见。
感谢草人先生,一位真正的大家,令人高山仰止。
借草人最近新作于文章之结尾
我热爱我的祖国——
爱她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爱她青山绿水与繁荣昌盛。
我热爱与祖国同行的艺术事业——
爱她厚重的底蕴与蓬勃的生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自豪,我是国粹艺术的传承人!
和谐、发展——祖国与世界同步。
健康、成长——我与祖国同在。
让我们挺起炎黄子孙的脊梁,华夏艺术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