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背唐诗咏鹅
- 格式:docx
- 大小:37.8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咏鹅》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和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和关爱小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咏鹅》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
2.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咏鹅》古诗图片、动画、音频等。
2.教学道具:一只玩具鹅。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玩具鹅,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鹅的特点。
教师以鹅为话题,与幼儿展开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讲解《咏鹅》古诗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咏鹅》古诗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古诗内容。
教师逐句解读古诗,让幼儿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味。
3.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咏鹅》古诗,可用动作、表情、语言等方式表达。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班会咏鹅?鹅有哪些可爱的地方?4.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鹅。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中的故事。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咏鹅》古诗的感受。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在导入环节通过玩具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对《咏鹅》古诗产生了好奇心。
在讲解古诗时,我注重了逐句解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
互动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通过表演、讨论等方式表达了对古诗的理解。
拓展活动中,幼儿绘画作品丰富多样,展示了他们内心的世界。
然而,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我在讲解古诗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导致部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互动环节中,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胆怯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不够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活动让我看到了幼儿对古诗的热爱,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教他们学习唐诗,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唐诗必背31首,大家一起来学习。
1.《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3.《游子吟》 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悯农》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池上》 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泊秦淮》 唐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送元二使关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山行》 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4.《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5.《枫桥夜泊》 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16.《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小班《咏鹅》教案【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小班《咏鹅》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咏鹅篇一曹王幼儿园黄俊活动名称:美术活动:咏鹅活动目标:在幼儿熟练朗诵古诗的基础上大胆表现鹅的不同动态。
活动准备:幼儿已经会熟练念古诗《咏鹅》、黑色卡纸、白色、淡蓝色、深蓝色、红色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我们有很多外国人都没有的,谁来说说看?”幼:长城、长江、黄河、京剧等师:我们中国古诗也是很有名的,最近我们也学念了好几首,今天我们来念一首《咏鹅》给客人老师听听好吗?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把它画出来吧!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师:两个蛋宝宝在草地上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 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
”(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说:“你好,你好!”师:你们猜猜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师:你们真棒!猜对了!大白鹅很开心,张开翅膀,(添画翅膀),跳起舞来了!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草地上还有许多蛋宝宝也想变成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指导语:1、提醒幼儿要找一大一小的蛋宝宝来变鹅宝宝。
(引导幼儿画出不同大小的蛋,区分鹅的头与身体)2、鹅宝宝可喜欢洗澡了,身上的羽毛都是白白的。
(要求幼儿用白色油画棒均匀着色)3、提醒幼儿要变出神气的大白鹅。
儿童古诗3-6岁幼儿唐诗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适合3~6岁幼儿必背古诗300首(孩子必背古诗分享)5.《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 《所见》(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适合3~6岁幼儿必背古诗300首(孩子必背古诗分享)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适合3~6岁幼儿必背古诗300首(孩子必背古诗分享)16.《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咏鹅》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了解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掌握古诗《咏鹅》的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3. 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古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课件等。
2. 材料:古诗《咏鹅》文本、朗读音频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入古诗《咏鹅》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歌谣:教唱与鹅有关的儿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3.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解释诗句:逐句讲解古诗《咏鹅》,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
5. 互动环节:提问幼儿关于古诗的内容,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6. 背诵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背诵古诗,可采用分组比赛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背诵兴趣。
7.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与鹅有关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8.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学习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9. 结束活动: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放松心情,结束本次课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朗读与背诵:评价幼儿对古诗《咏鹅》的朗读和背诵效果,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3.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
幼儿唐诗三百首之《咏鹅》
幼儿唐诗三百首之《咏鹅》
《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亦因此被目为“神童”!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幼儿唐诗——《咏鹅》,希望大家喜欢!
骆宾王【唐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咏:用诗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鹅鹅鹅:这里是描摹鹅的叫声。
曲项:项,是脖子的后部。
弯曲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
歌:唱歌。
向天歌:朝着天空叫,诗人将它比作唱歌。
浮:在水上飘浮。
红掌:鹅的`红色的脚掌。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清波:清清的水波。
拨清波:拨弄清澈的水波。
鹅,鹅,鹅,
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
它雪白的羽毛飘浮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池塘里的白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着,好似在唱歌似的。
那一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幼儿园必背唐诗30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0、《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16、《登鹤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三百首幼儿唐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衍生注释:- “咏”就是歌咏、赞美的意思。
- “曲项”指鹅弯曲着脖子。
赏析:这首诗主题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对鹅的描绘与赞美。
从情感上来说,充满了对鹅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上,相当生动形象。
诗人用“鹅,鹅,鹅”这样的叠字开篇,就像模仿鹅的叫声一样,一下子把鹅的形象带到读者眼前。
后面“曲项向天歌”把鹅伸长脖子朝天鸣叫的姿态写活了。
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色的羽毛、绿色的水、红色的脚掌,色彩对比鲜明,把鹅在水上悠然游弋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寥寥几笔,让我们脑海里如同播放着一段小鹅在水中嬉戏的有趣短片。
作者介绍:这首《咏鹅》的作者是骆宾王,他是唐代初期著名诗人。
骆宾王年少成名,他的诗作风格多样,而这首《咏鹅》是他童年时期所作,展示了他极高的文学天赋,小小年纪就能把鹅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运用片段:例子一:幼儿园的绘画课上,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画小动物,我先来给大家说一首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家看诗里面的鹅多漂亮啊,白色的羽毛在绿水上,红色的脚掌在划水呢。
现在大家就根据这首诗里鹅的样子来画画吧。
”小朋友们纷纷开始画起来,想象着鹅的样子。
例子二:一家人去公园的湖边游玩,湖边有几只大白鹅在游水。
小朋友兴奋地说道:“看呀,这就像那首诗里说的一样。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真的是白毛浮在水面上,红掌在拨水呢。
”大人们听了都笑着点头,觉得小朋友把诗和现实联系起来很是聪明。
例子三:在一个儿童诗歌朗诵比赛的后台,小明有些紧张。
妈妈对他说:“儿子,别紧张,你想呀,你朗诵的《咏鹅》就像你跟大家讲一个可爱鹅的故事。
你看那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多么可爱有趣呀,你就想象你把这个可爱的画面告诉大家就好了。
”小明听了妈妈的话,镇定了许多,走上台朗朗上口地朗诵起来。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咏鹅》附反思〔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咏鹅》附反思〔精选10篇〕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咏鹅》附反思篇1活动目的: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学习有节拍地诵读古诗,感悟古诗的优美韵律。
3、引导幼儿可以边模拟动作边诵读古诗。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图片“咏鹅”。
3、用绿色纸围成一个小“池塘”。
4、动画幻灯片“咏鹅”。
活动过程:〔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鹅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
〔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4、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
〔幼儿找位子坐下〕你们看这里也有小白鹅,〔出示图片〕。
5、老师: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老师:小朋友讲的真好,你们喜欢鹅吗?在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个小朋友叫骆宾王,他也很喜欢鹅,在他7岁的时候,他就写了一首关于鹅的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幼儿初步欣赏古诗。
3、幼儿随动画一起念古诗。
〔三〕、感悟古诗韵律。
老师:有的小朋友对这首诗可能很熟悉,谁来读一下?〔2—3位〕大家觉得小朋友念的好听还是动画里阿姨念的好听?为什么呀?因为阿姨念的时候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节拍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的诗才更好听。
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四〕和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古诗。
1、老师:我们如今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一边表演动作一边诵读古诗,好吗?2、老师:今天我们玩的真快乐,让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吧!活动反思: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安康的古诗,不仅可以进步幼儿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进步幼儿音乐审美才能大有好处。
幼儿背唐诗咏鹅
咏鹅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1.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2. 拨:划动。
这首诗歌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
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习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思路来理解:
形象生动
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
鹅在禽类当中,体大
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
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
声音嘹亮
如上所述,鹅儿弯曲起长长的颈项,大概憋足了内劲吧,突然爆发出来--“向天歌”,向着高高的天空鸣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鹅儿自己知道,但这鸣声激越嘹亮,发散四方,使我们如同直接听到,而且仿佛回荡在耳际,经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丽和谐,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
“白毛”和“绿水”映衬分明,“红掌”和“清波”相映尽致,鹅儿的白毛使绿水更绿,而一潭绿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样,鹅儿的
红掌与绿水的清波互相映现,多么美妙。
如果诵读诗篇,体味色彩,你就会感到“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不仅色彩分明,而且和谐统一,让人觉得很美很美呢。
动态逼真
这首诗歌固然把鹅儿的形态描绘得非常生动,而形态与动态又紧密关联,“曲项”是
在绘形,何尝不是写动?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为的是爆发出嘹亮的鸣声。
尤其是
下面的“浮”和“拨”两个动词,更是写足了鹅儿的动态了--绿水悠悠,鹅儿浮游其中,
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
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浮”含游,“拨”含行,二者连成一体,再加上“向天歌”,简直逼真如画了。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
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
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
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每到
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
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
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