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00322)
- 格式:pdf
- 大小:203.75 KB
- 文档页数:4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选项】A.启B.益C.禹D.商【答案】A【解析】启,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2.【题干】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
【选项】A.分封制B.内外服制C.世禄制D.世卿制【答案】C【解析】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部分归封君享用。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官员管理3.【题干】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选项】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4.【题干】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选项】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答案】D【解析】东汉时,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5.【题干】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
【选项】A.考课B.能力C.政绩D.门资【答案】D【解析】魏晋时期,官员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本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6.【题干】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
【选项】A.国子监B.少府监C.将作监D.都水监【答案】A【解析】隋唐时九寺五监:和户部相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保管)和司农寺(主管粮食收支和保管);和礼部相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本科中国行政史00322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
A.广州B.瑞金C.上海D.嘉兴2、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3、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
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4、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B.货选C.征辟D.察举6、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______。
A.临时大总统B.中政会主席C.国民政府主席D.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7、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8、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9、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10、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______。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1、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2、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______。
A.谕B.令C.示D.状13、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14、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5、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6、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1-79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B)1-81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2-94A.秦始皇B.周文王C.禹D.汉武帝4.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D)3-110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5.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C)4-119 A.魏文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6.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尚书省派出机构的是(D)4-123A.政事堂B.枢密院C.司隶台D.行台7.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C)5-139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B)6-150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D)8-191C.厅D.县A.道B.府10.晚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为(D)9-216A.外务部B.内阁C.外交部D.总署11.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A)10-239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12.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A)11-272A.肃政厅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13.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C)12-278A.临时大总统B.中政会主席C.国民政府主席D.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14.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13-294 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5.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D)15-320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6.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B)16-336A.参议会的监督B.共产党的监督C.群众民主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17.中国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取代禅让制的是(A)0-72A.王位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C.氏族推举制D.等级君主制18.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C)3-116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9.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A)7-167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20.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B)7-174 A.伯克B.哈密卫C.行都司D.土司2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D)8-185A.内阁B.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22.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C)14-310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B)15-318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2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15-322A.一长制B.委员会制C.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25.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2.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部落酋长议事会B.人民大会C.“四岳”议事会D.军事首长3.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
A.乡遂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国鄙制4.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
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
A.尚书B.丞相C.太尉D.御史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A.门资B.政绩C.口碑D.年资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A.册书B.制书C.敕D.诰8.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A.唐玄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
A.太尉府B.中书门下省C.枢密院D.三司使10.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人仕门径是通过()。
A.举荐B.世选C.科举D.门荫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内侍省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A.府B.路C.县D.道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
A.司礼监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4.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
A.通政司B.鸿胪寺C.理藩院D.宣政院15.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被称为()。
一、单选题1、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是()。
A、制书B、诏书C、诰D、手迹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
参见教材P103。
2、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A、唐朝B、隋朝C、明朝D、清朝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及人才选拔制度。
它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衰于清末。
参见教材P65。
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
A、部落凝聚制B、分封制度C、内外服制D、郡县制度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
参见教材P82。
4、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的兴起。
A、公族B、远方首领C、卿大夫D、门阀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参见教材P89。
5、秦汉时期,大县之长官称()。
A、尉B、丞C、守D、令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秦汉县之长官称令(大县)或长(小县)。
参见教材P99。
6、行政决策的文书中,日常通告文书叫作()。
A、约B、诰C、简书D、命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参见教材P86。
7、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周朝是鼎盛时期,创造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模式,并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参见教材P69。
8、察举制是一种()的选官制度。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保举子弟D、依据财产补官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察举制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其基本精神已存在于战国荐举制之中。
参见教材P105。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夏商周时期,战时动员令的文书形式多为(D)A.命B.约C.诰D.誓2.在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A.血统B.学识C.能力D.智慧3.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B)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4.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C )A.政绩B.口碑C.门资D.年资5.隋唐时,中央政府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机构是(B)A.国子监B.鸿胪寺C.太常寺D.大理寺6.唐初依汉朝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在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设立的行政机构是(B)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7.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A.转运使司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经略安抚司8.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人仕途径称为(A)A.葫补B.军功人仕C.流外补职D.纳资人官9.辽朝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人任门径为(B)A.举荐B.世选C.科举D.军功10.金朝负责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A.吏部B.尚书省C.枢密院D.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御史台12.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行政决策的核心环节,即(A)A.批红B.票拟C.题请D.改票13.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A)A.都察院B.文馆C.内三院D.理藩院14.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是(D)A.抚夷局B.同文馆C.南北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C)A.1860年B.1895年C.1905年D.1911年16.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称为( A )A.咨B.令C.谕D.呈17.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A.简任制B.委任制C.荐任制D.聘任制18.在北洋军阀各派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幌子的是(B)A.张作霖和冯玉祥B.曹锟和吴佩孚C.段祺瑞和黎元洪D.孙传芳和张宗昌19.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区为市、县以下自治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A)A.区民大会B.区公所C.区民代表大会D.监察委员会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A.国民政府委员会B.国民政府主席C.五院院长D.国民党中政会21.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D)A.监督机关B.执行机关C.决策机关D.辅助机关22.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B)A.委员长侍从室B.中央设计局C.军事参议院D.中央审议会23.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B)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B.工农兵代表会议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24.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D)A.平时考核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25.各解放区人民监察院或人民监察委员会作为行政监察机关,隶属于(D)A.同级行政监察专员公署B.同级行政公署C.同级参议会D.同级人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2年10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在题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2.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3.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B.乡遂制C.宗法制D.郡县制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秦始皇B.周文王C.禹D.汉武帝6.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A.行台体察等例B.大清律例C.唐律D.唐六典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8.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A.维吾尔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10.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D.都察院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2.清朝内务府的职责是A.掌管宫廷事务B.管理皇族事务C.主管祭祀事务D.掌管礼仪事务13.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A.盟旗制度B.伯克制度C.土司制度D.旗民分治制度1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地位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民国宪法》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C.《训政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西方列强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财政并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工具是A.工部B.总署C.外务部D.总税务司16.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A.军机堂B.都察研究所C.都察院D.方略馆17.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A.肃政厅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A.绥靖公署B.军政分区C.特别行政区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依修正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民国元首为A.中政会主席B.军事委员会委员长C.国民政府主席D.行政院长20.抗战前,国民政府地方人事的统一管理机关是A.监察院B.考试院C.行政院D.立法院21.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A.闾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22.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政府委员会B.边区参议会C.人民委员会D.中央执行委员会23.抗战期间,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A.专员公署B.乡政府C.县政府D.区公署24.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教育为主、惩戒为辅C.惩戒为主,教育为辅D.打击犯罪、以儆效尤25.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行民族自决C.建立特别行政区D.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真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科学管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韦伯B、泰罗C、法约尔D、威尔逊2、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 C )A、案例方法B、比较方法C、规范方法D、经验方法3、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D )A、检察院B、法院C、村委会D、司法局4、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又称为( D )A、融合型行政模式B、棱柱型行政模式C、过渡型行政模式D、衍射型行政模式5、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的是( A )A、经济力量B、文化力量C、理论力量D、政治力量6、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本质是( D )A、统治B、专政C、政治协商D、人民当家作主7、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C )A、权威性B、强制性C、公共性D、程序性8、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强势政府时期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是( B )A、充当“守夜人”的角色B、积极干预经济C、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9、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 A )A、市场机制B、政府调控C、财政机制D、价格机制10、国家统计局、档案局属于行政管理机构中的( C )A、咨询机构B、辅助机构C、信息机构D、派出机构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B )A、协调性原则B、权贵相称原则C、法制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12、依据公务员个人条件和身份进行的人事分类称为( B )A、智能分类B、品味分类C、职位分类D、职业分类13、政府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A、预算编制B、预算执行C、决算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1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的运行机制是( C )A、首长制B、独任制C、委员会制D、分离制15、以声、光信号和体态等为媒介的沟通属于( D )A、非正式沟通B、正式沟通C、语言沟通D、非语言沟通16、理性决策模式又称为( A )A、科学决策模式B、经营决策模式C、渐进决策模式D、综合决策模式17、对组织的长期目标、政策和发展方向所作的一种事前安排称为( A )A、战略计划B、策略计划C、工作计划D、执行计划18、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和,称为( B )A、行政方法B、行政管理方法C、经济方法D、激励方法19、法律规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体现行政管理方法中法律方法的( C )A、权威性B、强制性C、稳定性D、具体性20、在儒家思想中,德治的实质在于( D )A、维护国家稳定B、营造良好社会风气C、维持君臣关系D、维护封建王朝统治21、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 A )A、规范与控制功能B、调解组织C、稳定功能D、组织功能22、以公共组织为对象的绩效评估始于( A )A、美国B、中国C、韩国D、德国23、提出行政绩效评估“3E”指标的学者是( C )A、西蒙B、弗莱恩C、芬维克D、亨利24、行政发展模式中的法德模式主要发生在行政文化崇尚( B )A、民主制传统的国家B、科层制传统的国家C、自制传统的国家D、分权制传统的国家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改革始终坚持( D )A、以政治发展为中心B、以行政建设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6、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主要有(ACD )A、新公共管理理论B、决策理论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D、政府治理理论E、系统权变理论27、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BCE )A、人造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C、中观行政环境D、自然行政环境E、微观行政环境28、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为弥补市场缺陷,都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ADE )A、加强社会保障职能B、加强军队管理职能C、加强外交管理职能D、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职能E、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管理职能29、下列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有(ABCDE )A、意大利B、奥地利C、日本D、以色列E、印度30、机关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ABCD )A、会议管理B、机关文件工作管理C、机关档案与信息工作管理D、保密工作管理E、信访工作管理31、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AC )A、完整制B、合议制C、分离制D、首长制E、分权制32、行政执行的主要环境包括()A、计划B、动员C、指挥D、协调E、控制33、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政府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D、电子政务流程E、电子政务功能34、以德行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B、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C、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D、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E、建立与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35、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有(ABDE )A、系统性B、层次性C、分散性D、公正性E、复杂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市政学试卷(课程代码00292)本试卷共5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
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这是对市政含义理解中的A.广义的市政B.次广义的市政C.中义的市政D.狭义的市政2.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A.政治学B.经济学C.统计学D.地理学3.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A.同质性B.异质性C.社会性D.经济性4.我国拉开近代城市建制序幕的法规性文件是1909年的A.《市自治制》B.《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C.《特别市组织法》D.《市组织法》5.市政的双重性是指市政的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C.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D.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6.我国市政体制中属于核心领导地位的是A.市政府B.市人大C.市政协D.市党委7.1910年,美国预算总署在进行人口统计时最早使用的一个概念是A.特别区B.超大城市C.大都市区D.都市政府联合会8.下列属于市政职能中的现代职能的是A.治安防御B.道路交通C.环境保护D.卫生健康9.下列属于我国城市政府社会职能的是A.城市规划职能B.户籍管理职能C.公共财政职能D.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职能10.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这指的是城市化类型中的A.集中型城市化B.分散型城市化C.低度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1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A.农业发展B.第三产业发展C.工业化D.市场化12.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是A.《明天,和平改革之路》B.《建筑十书》C.《明日之城市》D.《阳光城》13.20世纪70年代签署的,被誉为城市规划理论史上又一里程碑的是A.《雅典宪章》B.《马丘比丘宪章》C.田园城市理论D.邻里单位理论14.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决定了其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生态效益 D. 系统效益15.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夏朝中央的最高司法官是(B)A、司寇B、大理C、士D、廷尉2、商朝初年继承制度上实行的是(D)A、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C、嫡长子继承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制3、《吕刑》是西周的一部重要法典,其立法指导思想是(A)A、明德慎罚B、重典治吏C、重刑轻罪D、以刑弼教4、西周将买卖契约称为(D)A、契约B、傅别C、合同D、质剂5、中国历史上最早改“法”为“律”者是(C)A、周公B、子产C、商鞅D、韩非6、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的睡虎地秦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D)A、秦国法律制度的全部B、秦朝法律制度的全部C、秦朝后期的法律制度D、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至秦朝初年的法律制度7、汉文帝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B)A、废除宫刑B、废除肉刑C、废除徒刑D、废除死刑8、汉朝法律规定,土地的所有人在自己的土地中发现埋藏物,其所有权(A)A、归土地的主人B、归国家C、由国家和土地的主人协商决定D、按地方习俗处理9、“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一种影响较大的审判方式,其判案的依据是(A)A、儒家经典B、法家经典C、道家经典D、阴阳家经典10、最早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位置由篇尾调整到篇首的法典是(A)A、《魏律》B、《北齐律》C、《九章律》D、《晋律》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律学家的是(D)A、李悝B、萧何C、诸葛亮D、张斐12、依照唐律中“十恶”的规定,凡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属于(B)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大不敬13、唐朝法律允许刑讯,但同时规定刑讯的手段只能是杖刑,且拷打的总数不得超过(B)A、100次B、200次C、300次D、400次14、唐高宗永徽五年,长安城内发生一起殴斗案件,一名日本人致一名高丽人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