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大类132种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单选题1.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共有大类种。
A.10, 132B.10, 115C.11. 115D.11, 13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共有10大类132种。
2. 职业性化学中毒共有种。
A.58B.59C.60D.61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性化学中毒共有60种。
3.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日内,向作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
A.10B.15C.20D.30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鉴定。
4.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诊断鉴定书之日起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再鉴定。
A.10B.15C.20D.30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诊断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再鉴定。
5.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鉴定。
A.首次B.二次C.三次D.末次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6.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报告。
A.所在地职业病诊断机构B.所在地安全监督部门C.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D.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4全文发布时间:2013-12-30 22:51:00 阅读次数:4034次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门我要评论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
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3年12月23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职业病有哪些种类现在我们的⼯作五花⼋门,其中⼀些职业虽然⼯资很丰富,但是如果长期⼲的话,就可能会落下⼀⾝的职业病。
那么⼤家知道职业病种类?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业病种类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喉⼝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0类132种。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计⽣委、安全监管总局、⼈⼒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会联合组织近⽇对职业病的分类和⽬录进⾏了调整。
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录表述⼀致,将原《职业病⽬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录》。
⼆、职业病是什么根据中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的规定,⼀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产劳动中,接触⽣产中使⽤或产⽣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雾,异常的⽓象条件,⾼低⽓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义的职业病。
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
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法定(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主管部门报告;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效⽽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也有称这类疾病为需赔偿的疾病。
中华⼈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机构承担。
职业病及种类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其中一种职业工作而引起的疾病。
它们通常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职业病种类繁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可以将职业病分为以下十大类115种:1.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由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细菌、真菌或植物引起。
2.尘肺病与其他肺部疾病:如尘肺、石棉肺、硅肺、煤矿工尘肺等,由吸入粉尘、烟雾、气体等引起。
3.职业性听觉损失: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而引起,如欠聋、噪音性聋等。
4.职业性骨关节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由于频繁重复动作、提重物、弯腰和屈膝等引起。
5.职业性中毒:包括化学物质中毒和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苯中毒等。
6.职业性肿瘤:由于长期暴露在化学物质、一些有害射线和射频等辐射下导致的,如肺癌、骨髓瘤等。
7.职业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而引起。
8.职业性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等,由于工作环境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引起。
9.职业性呼吸系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气管炎、职业性鼻咽喉炎等,由于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有害微生物引起。
10.其他职业性疾病:包括职业性肝病、职业性肾病、职业性传染病等。
这些职业病种类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而来,因为职业病种类繁多,涵盖了不同职业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的职业病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受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的影响。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可导致残疾和死亡。
因此,预防职业病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培训,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及加强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改善等。
总之,职业病种类繁多,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阅读资料?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一共10类132种。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那么?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21化碳中毒21硫化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那么?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55分类目录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习题一、什么是职业病和法定职业病?我们通常说的职业病跟法定职业病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3年12月23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32种)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危害因素分类一、粉尘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放射性因素五、生物因素六、其他因素。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大类132...(一)尘肺病(13种)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职业病目录10类132种(五篇) 职业病目录10类132种篇一(一)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情况;√(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公布情况;√ (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五)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和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情况;√(六)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情况;×(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以及结果公布情况;√(八)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情况;√(九)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及劳动者使用情况;×(十)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其他职业卫生管理法定义务情况。
×√(十一)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二)职业卫生“一个规定四个办法”√(十三)整改指令书、延期整改批复等√(十四)检测报告书√(十五)其它职业病文件和通知(2011的2、3号;2012的19号、73号、2012的55号)(十六)职业病健康培训教育及相片(十七)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验收、评审。
(十八)其它职业病目录10类132种篇二2014职业病目录一、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氧化硫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羟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酰胺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职业病目录10类132种篇三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7最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7 最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一共 10类 132种。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八、职业性传染病;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业病。
一共10类132 种。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 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 铸工尘肺 13.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 (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不包括四乙基铅 )2.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 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 砷化氢中毒 13. 氯气中毒 14. 二氧化硫中毒 15. 光气中毒16. 氨中毒 17. 偏二甲基肼中毒 18. 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 硫化氢中毒 22. 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4.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 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 羰基镍中毒 28. 苯中毒 29. 甲苯中毒 30. 二甲苯中毒31. 正己烷中毒 32. 汽油中毒 33. 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 二氯乙烷中毒 36. 四氯化碳中毒 37. 氯乙烯中毒 38. 三氯乙烯中毒 39. 氯丙烯中毒 40. 氯丁二烯中毒 41.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 )中毒 42. 三硝基甲苯中毒 43. 甲醇中毒 44. 酚中毒 45. 五氯酚 (钠)中毒 46. 甲醛中毒 47. 硫酸二甲酯中毒 48. 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 有机磷中毒 51.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52. 杀虫脒中毒 53. 溴甲烷中毒 54. 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55.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56.溴丙烷中毒 57. 碘甲烷中毒 58. 氯乙酸中毒 59. 环氧乙烷中毒 60. 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 (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损伤 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 (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7. 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 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 ) 》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 55 分类目录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 (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 5.莱姆病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 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 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 (限于井下工人 )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 (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
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3年12月23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类132种)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附表1附表2(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2018年职业病目录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国《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
二、职业病的10大种类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职业性皮肤病 3、职业性眼病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5、职业性化学中毒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8、职业性传染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三、132种职业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14、过敏性肺炎 15、棉尘病 16、哮喘 17、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18、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9、硬金属肺病 20、接触性皮炎 21、金属烟热 22、光接触性皮炎 23、电光性皮炎 24、黑变病 25、痤疮 26、溃疡 27、化学性皮肤灼伤 28、白斑 2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30、化学性眼部灼伤 31、电光性眼炎 32、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33、噪声聋 34、铬鼻病 35、牙酸蚀病 36、爆震聋 37、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38、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9、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0、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41、铍病 42、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43、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44、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45、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46、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47、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48、砷化氢中毒 49、气中毒 50、二氧化硫中毒 51、光气中毒 52、氨中毒 53、偏二甲基肼中毒 54、氮氧化合物中毒 55、一氧化碳中毒 56、二硫化碳中毒 57、硫化氢中毒 58、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59、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60、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61、四乙基铅中毒 62、有机锡中毒 63、羰基镍中毒 64、苯中毒 65、甲苯中毒 66、二甲苯中毒 67、正己烷中毒 68、汽油中毒 69、一甲胺中毒 70、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71、二氯乙烷中毒 72、四氯化碳中毒 73、氯乙烯中毒 74、三氯乙烯中毒 75、氯丙烯中毒 76、氯丁二烯中毒 77、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78、三硝基甲苯中毒 79、甲醇中毒 80、酚中毒 81、五氯酚(钠)中毒 82、甲醛中毒 83、硫酸二甲酯中毒 84、丙烯酰胺中毒 85、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86、有机磷中毒 87、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88、杀虫脒中毒 89、溴甲烷中毒 90、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91、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92、溴丙烷中毒 93、碘甲烷中毒 94、氯乙酸中毒 95、环氧乙烷中毒 96、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 97、中暑 98、减压病 99、高原病 100、航空病 101、手臂振动病 102、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103、冻伤 1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105、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106、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107、内照射放射病 108、放射性皮肤疾病 109、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110、放射性骨损伤 111、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112、放射性性腺疾病 113、放射复合伤 114、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115、炭疽55分类目录 116、森林脑炎 117、布鲁氏菌病 118、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119、莱姆病 120、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121、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122、苯所致白血病 123、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124、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125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126、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127、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128、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29、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30、β-萘胺所致膀胱癌 131、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132、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版】2013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总工会共同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18种。
调整后职业病仍分为10类。
新增加的职业病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硬金属肺病,白斑,爆震聋,铟及其化合物中毒,溴丙烷中毒,碘甲烷中毒,氯乙酸中毒,环氧乙烷中毒,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冻伤,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莱姆病,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β-萘胺所致膀胱癌,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一、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溴丙烷中毒57.碘甲烷中毒58.氯乙酸中毒59.环氧乙烷中毒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冻伤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
职业病目录(10大类115种)一、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三、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九、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