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气管考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或医生至关重要。
在这份复习资料中,将提供一些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解剖学1. 人体组织与器官:皮肤、肌肉、骨骼、器官系统等。
2. 解剖位置与方位:躯体划分、解剖位面与轴线等。
3. 主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心脏、肺、肝脏、肾脏、脑等。
二、生理学1. 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能量代谢等。
2. 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神经传递、感觉器官等。
3. 简要介绍主要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三、病理学1. 炎症与免疫反应:炎症发生机制、炎症细胞、免疫反应等。
2. 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与机制: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3. 基本病理学术语与标本解读:肉眼标本、组织学标本等。
四、药理学1.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等。
2. 药物代谢、吸收与排泄: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与变化。
3. 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五、微生物学1.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等。
2.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机制:细菌、病毒、真菌等。
3. 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系统、免疫应答、人工免疫等。
六、遗传学1. 基因与遗传物质:DNA与RNA、基因突变等。
2. 遗传疾病与基因诊断:遗传疾病的类型、分析与诊断。
3. 免疫遗传学:免疫系统基因与遗传变异。
以上内容仅为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复习医学基础知识需要细心、扎实的学习,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与理解。
祝愿大家在医学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2017宁夏事业单位统考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之气管考点汇总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进入备考阶段,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相关备考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根据各省份考试真题,总结出相关重点,以便帮助大家梳理考试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
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
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一、结构1.黏膜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等组成。
纤毛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每个细胞约有300根,核卵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纤毛向咽侧呈快速摆动,将黏液及附于其上的尘粒,细菌等异物推向咽部被咳出,故纤毛细胞有净化吸入空气的重要作用。
2.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固有层和外膜无明显分界。
黏膜下层除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还有较多混合性腺。
3.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较厚,主要有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构成管壁支架,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使气管保持通畅并有一定弹性。
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后壁,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
咳嗽反射时平滑肌收缩,使气管腔缩小,有助于清除痰液。
4.气管先分左右两支,再分成树枝状较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等。
气管壁有C形软骨支撑,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管壁内表面有纤毛,摆动将粘液推向喉的方向,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二、小儿气管、支气管的结构特点⑴新生儿气管长度约4cm,到成人增加3倍。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一、人体解剖学1.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组织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不同组织形成各种器官,如心脏、肺、肾等,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与功能。
2. 主要器官的位置与功能人体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肾等。
心脏负责循环系统,肺负责呼吸系统,肝脏负责代谢与解毒,胃负责消化系统,肾负责排泄废物。
二、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带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其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排出。
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它的功能是排除体内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维持酸碱平衡。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它的功能是传递信号并控制全身各个系统的活动。
6.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系统,包括白细胞、淋巴组织等。
它的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三、疾病与治疗1. 常见疾病常见疾病包括感冒、肺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2. 常见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等。
根据不同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
四、医学伦理1. 医学伦理原则医学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个体的自主权、防止伤害、促进利益和公正分配资源等。
医务人员在实践中应遵守这些原则,确保医疗活动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患者权益保护医生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
患者有权拒绝治疗、知情同意和获得医疗记录等。
总结: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疾病与治疗以及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人体解剖学知识: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气管与支气管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学机制对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气管的解剖学机制气管位于颈部,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
气管的长度约为10-12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由软骨环和纤维组成。
气管软骨环完全环绕气管,具有耐压、支撑和保护气管的作用。
气管还拥有一层黏膜,有利于保持气道内的湿度和清洁度,在气道黏膜上还有纤毛能够将粘附的异物排出。
另外,气管其上有甲状腺,甲状腺包绕在气管前方,两侧各有一叶。
甲状腺对于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发生问题时,会导致身体的很多机能失调。
二、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支气管是气管将氧气输送到肺部的延伸,是肺的主要气道,主要负责将氧气送入肺泡,再将二氧化碳排出。
支气管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分别是主支气管(主要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且在肺部进一步分为数千个小支气管。
支气管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由脆弱的软骨、防止粘液上涌的黏膜、并有复合的黏液-纤毛-胶质层组成。
黏液-纤毛-胶质层是由上皮细胞和细胞表面的纤毛组成的三层复合结构,起到了保持呼吸道清洁和阻止外来物质进入肺部的作用。
三、气管与支气管对健康的影响气管与支气管对健康产生的影响相当显著。
首先,如果气管和支气管出现问题,例如感染、狭窄、扭曲等,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
其次,长期吸入污染物和有害气体会使气管和支气管受损,导致支气管炎、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呼吸道的功能障碍。
最后,如果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例如频繁的大声说话、吸烟等,亦会增加气管和支气管的负荷,进一步加重其工作和压力。
总之,气管与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学机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应该关注呼吸质量,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吸入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禁止吸烟等不良习惯,从而保障气管与支气管健康。
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要点总结十八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重要的学科内容,解剖学学习没有快捷方法,只有靠多背、多实体观摩,反复记忆。
为了使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解剖学的要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一、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
1.位置:于颈部前正中,食管前方。
上接环状软骨,下行入胸腔,至第四胸椎下缘(胸骨角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内面呈半月形向上凸的纵嵴称气管隆嵴。
2.结构:16~20个“C”形软骨环构成,后部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膜构成膜壁。
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细、长、走行较横平。
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较垂直。
气管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
二、肺
(一) 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因心位置偏左,故左肺狭长,右肺略宽短。
(二) 形态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1.肺尖:圆钝,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
2.5cm。
2.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
3.两面:
肋面(外侧面)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4.肺根内结构的排列:从前向后—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从上向下—左肺根: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分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支气管解剖要点支气管是呼吸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连接着气管和肺部,起到输送空气和排出废气的作用。
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分支、壁层和血管等多个要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支气管的解剖要点。
一、支气管的分支结构支气管分为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支气管两个部分。
气管支气管是指从气管分出的两个主要支气管,它们分别进入左右肺。
肺部支气管则是指从气管支气管进一步分支而来的多个支气管,它们将空气输送至肺泡。
气管支气管在进入肺部后,逐渐分为二级、三级、四级支气管,最终形成多个支气管末梢,这些末梢支气管又被称为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是支气管树状结构的最末端,它们进一步分支形成肺泡。
二、支气管的壁层结构支气管的壁层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纤维层组成。
黏膜层是支气管内壁的最内层,它由纤毛上皮细胞和黏液腺组成。
纤毛上皮细胞具有纤毛,能够通过刷动将黏液推动至气管,起到清除异物和排出痰液的作用。
黏膜下层富含黏液腺和淋巴组织,有助于保护支气管免受感染。
肌层是支气管壁的中间层,它主要由平滑肌组成。
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可以调节支气管的通径,控制空气的流量。
纤维层是支气管壁的最外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它提供了支气管的结构支撑和保护。
三、支气管的血管供应支气管的血管供应主要来自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分支进入肺部后,会与支气管相伴行,并向支气管壁供应血液。
支气管动脉则是从胸部主动脉分支而来,它们主要供应支气管壁的肌肉和黏膜。
四、支气管的解剖特点支气管具有一些独特的解剖特点,这些特点对其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支气管具有分支结构,这种分支结构使得空气能够顺利输送至肺泡,并保证了气体交换的高效进行。
支气管的壁层结构特化,黏膜层的纤毛上皮和黏液腺能够保护呼吸道免受异物的侵害,并帮助排出痰液。
支气管的平滑肌层能够调节支气管的通径,使其适应不同的呼吸需求。
支气管的血管供应保证了其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支气管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其解剖结构包括分支、壁层和血管等多个要点。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一、概述解剖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形态特征和功能。
对于医学生而言,解剖学是打下医学知识基础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从人体器官系统、解剖学术语等方面,梳理解剖学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进行复习。
二、人体器官系统1. 骨骼系统- 长骨:上、下肢骨骼的构成;- 骨骼分类:脊柱、胸廓、下肢骨骼等;- 骨骼结构:骨骼的组成、形态特征;- 骨骼生长与发育:骨骼的发育过程与相关巨细胞。
2. 肌肉系统- 骨骼肌:类型、形态特征、作用;- 平滑肌与心肌:特点与功能;- 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肌肉发育与运动功能。
3. 循环系统- 心脏:结构、起搏与传导系统、心脏血供;- 血管:主要血管、血管的类型与分布、红细胞与血小板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4.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的组成;- 肺与支气管:结构、功能与呼吸过程;- 呼吸肌与呼吸功能。
5. 消化系统- 食管、胃、肠道:结构、功能与消化过程;- 肝、胆囊、胰腺:结构、功能与消化功能的调节。
6. 泌尿系统- 肾脏:结构、功能与尿液形成过程;- 尿路:输尿管、膀胱、尿道。
7. 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的结构与功能; - 生殖系统的发育与生理周期。
三、解剖学术语1. 体位与方向- 解剖体位:仰卧位、俯卧位等;- 身体方向与结构定位:前、后、左、右、上、下等。
2. 部位与区域- 头颈部、胸部、腹部等区域;- 背侧、前侧、腹侧等部位。
3. 称谓与分布- 表面标志:如凹陷、隆起、沟回等;- 内脏器官位置与分布。
四、复习建议1. 阅读参考书- 解剖学教材: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片,理解结构与定位;- 解剖学图谱:加深对器官位置与相互关系的认识。
2. 实践操作- 骨骼模型:通过拆装、指点位置等方式,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解剖学实验:尽可能观察与操作真实的器官,提升解剖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支气管解剖要点范文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起到输送气体的作用。
以下是支气管解剖的要点。
1.支气管的位置:支气管是连接气管和肺部的管道,位于胸腔内。
支气管主要分为两支,分别是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位于大约在胸腔的第五胸椎水平,大约从气管分叉的地方开始。
右主支气管稍长一些,位于大约在胸腔第六胸椎水平。
2.支气管的形状:支气管呈树状分支状,分为大支气管和小支气管。
大支气管逐渐分为小支气管,细分到最细的支气管末梢。
这种树状分支结构有助于气体流通,使其能够到达肺部的每个角落。
3.支气管的结构:支气管的管壁由被鳞状上皮覆盖的黏膜层构成。
黏膜下面是一个纤维层,由鳞状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
在纤维层下面是平滑肌层和软骨层。
支气管的黏膜层有纤毛上皮细胞,这些纤毛上皮细胞以及黏液细胞合作,帮助排除灰尘、细菌等异物。
4.支气管的分支:主支气管分为右主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分为三支,分别是上叶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和下叶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分为两支,分别是上叶支气管和下叶支气管。
这些支气管继续分支,最终形成细小的支气管末梢,也被称为呼吸细支气管。
5.支气管的血液供应:支气管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并行,进入支气管壁内,供应黏膜下血管网和肌层的血供。
6.支气管的神经供应:支气管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使支气管平滑肌紧张,导致气道收缩;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导致气道扩张。
这种神经支配机制有助于调节支气管的直径,以适应需要。
7.支气管切片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支气管的切片结构,可以看到由黏膜、纤维层、平滑肌层和软骨层组成的管壁。
黏膜层有纤毛上皮和黏液细胞,纤维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层可以调节支气管的径向张力,软骨层提供结构支持。
8.支气管解剖的临床意义: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呼吸功能至关重要。
了解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呼吸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医学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医学生和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需要了解一些重点知识点,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身体的基础组织1. 细胞: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等。
2. 组织: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人体主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例如心脏、肺、胃等。
二、人体的主要系统1. 骨骼系统:主要由骨骼和关节组成,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骨骼系统还参与血液细胞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
2.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负责身体的运动和保持姿势。
肌肉系统还参与内脏器官的收缩和推动。
3.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4.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管、气管和肺部,负责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还参与声音的产生。
5.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组成,负责将食物消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7.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负责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种活动,包括运动、感觉和思维等。
8.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泌物组成,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三、人体解剖学的主要方法1. 解剖学教材阅读:通过阅读解剖学教材,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尸体解剖: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3. 解剖标本:使用解剖标本进行观察和学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4. 影像学:利用X光、CT扫描和MRI等技术,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
解剖名词解释的重点引言: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是对人体结构的科学研究。
在学习解剖学过程中,解剖名词的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解剖名词解释为主题,探讨在解剖学学习中应注意的重点。
一、基础名词解释:组织、器官和系统1. 组织(Tissue)是指相同类型细胞在形态上和功能上组成的一种集合体。
主要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每种组织都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
2. 器官(Organ)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心脏、肺、肝脏等。
3. 系统(System)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功能的器官组成的结构。
主要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二、解剖方位和解剖术语1. 解剖方位是指人体在不同位置的术语和描述,常用的有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
在解剖学中,准确理解方位术语对于描述人体结构和定位很重要。
2. 解剖术语是用于描述人体结构、位置等的专门词汇,例如:前/后、上/下、内/外、近/远、内侧/外侧等。
掌握解剖术语可以帮助准确描述和阅读解剖学信息。
三、解剖上的重要结构和组织1. 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提供了结构支持、保护内脏器官、肌肉附着以及造血等重要功能。
重点掌握关节、骨骼的命名和结构特点。
2. 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通过收缩来产生力量和运动。
重点理解肌肉的命名、起止点和主要功能。
3.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种类和血液的成分。
4.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负责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重点理解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5.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道等组成,负责摄取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废物。
重点了解食管、胃、肝脏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四、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 尸体解剖:通过尸体解剖可以直接观察和探究人体的结构特点,是解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解剖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
一、鼻腔鼻腔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入口,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加热和湿化空气。
鼻腔由鼻甲、鼻道和鼻腔腔隙组成。
鼻甲分为上中下三片,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
鼻腔内覆盖有黏膜,黏膜上有纤毛和分泌腺,它们能够有效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
二、咽喉咽喉是鼻腔和喉部之间的通道,它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部分。
咽喉分为鼻咽、口咽和喉三部分。
鼻咽连接到鼻腔,口咽连接到口腔,喉连接到气管。
咽喉中有许多肌肉参与呼吸、吞咽和说话等活动。
三、气管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主要通道,它连接喉部和支气管。
气管位于颈部,大约长10-12厘米,由软骨环构成,旨在保持通道的稳定性。
气管壁内覆有纤毛和黏液腺,能够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
四、支气管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管道,它将空气传输到肺部。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并逐渐分支成小的支气管。
支气管内壁有许多纤毛和黏液腺,它们的作用与气道清理功能相似。
五、肺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气体交换。
人体有两个肺叶,右肺有三个叶,左肺有两个叶。
肺内有许多类似于树枝的结构,称之为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们被丰富的血管网络所包围,使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吸道被排出体外。
总结: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呼吸过程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非常重要。
深入学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呼吸健康。
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资料]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气管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通道,气管与支气管连接于喉与肺之间,属于下呼吸道。
气管自分叉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具有呼吸调节、清洁、防御性咳嗽反射与免疫等生理机能。
气管(trachea)是由一串马蹄形透明软骨环与膜性组织连接而构成的管腔。
透明软骨位于外层和粘膜下层之间,为马蹄形的不完整环,占气管前2/3;后壁为无软骨的坚实膜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
气管上起于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6颈椎平面,下达气管隆嵴处,相当于第5胸椎上缘水平。
成人气管长度约为10~12cm,气管腔的左右径稍大于前后径,左右径约为2~2.5cm,前后径约为1.5~2cm。
气管长度及内径依年龄、性别而逐渐变长增粗,呼吸时,内径也有变化。
中国人体质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1-1。
表4-1-1 气管的长度与内经年龄气管长(mm) 前后径(mm) 横径(mm)1个月 40 4 63个月 42 5 6.55个月 43 5.5 71岁 45 7 83岁 50 8 95岁 53 8.5 9.57岁 60 9 1012岁 65 10 11成人男 103 15 16.6成人女 97 12.6 13.5气管约有16~20个马蹄形软骨环,包括颈段气管与胸段气管两部分,上段居于颈前正中,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约有7~8个气管环称为颈部气管,因位置较浅,可在颈前触及;从胸骨上窝至气管隆嵴,约有9~12个气管环称为胸部气管,进入胸腔后,气管的位置较深。
第1、2气管软骨环常连成一体,呈分支状,其他气管环可能也有连着现象。
颈部气管前面被覆有皮肤、筋膜、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在第2~4气管环的前面,有甲状腺峡跨越。
颈部气管的长度及其位置深浅与头位有关,当头前倾时,颈部气管环部分进入胸腔,位置较深;头后仰时,颈部有较多气管环,位置变浅,易于暴露。
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时,取垫肩后仰头位,易暴露颈部气管,有利于手术。
气管壁自内向外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纤维软骨层,其外层即为纤维和肌肉层。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知识,在医学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医学基础知识考试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体的结构和器官。
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学生需要熟悉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并理解其相互关联。
学习建议:通过查阅解剖学相关资料,结合实际解剖模型或图像进行学习,对每个器官进行彻底的了解。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印象。
二、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在考试中,常涉及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理过程和生理调节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熟悉其相互作用关系。
学习建议:结合生理学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学习,注重理解概念和机制。
同时,进行实验室实践,通过测量和观察来验证学习的生理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三、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原因、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非常重要。
在考试中,常涉及疾病的病理变化、细胞损伤和病理诊断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疾病的病理特征和分类标准。
学习建议:通过阅读病理学教材和病理学案例,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同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研究,加深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效应的学科,对于合理使用药物非常重要。
在考试中,常涉及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理解其药理学基础。
学习建议:阅读药理学教材和相关文献,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并结合临床案例学习,体会药物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此外,积极参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高对药物学的认识和了解。
五、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结构、功能和对人体的影响的学科,对于理解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气管与支气管知识点总结一、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1. 气管的结构与功能气管是连接鼻腔和喉部与支气管的管道,是一个呈C形的软骨管。
气管的主要结构包括软骨环、黏膜层和纤毛上皮层。
软骨环的存在使得气管能够保持开放状态,同时又能够保持足够的柔韧性,以适应各种姿势和活动。
黏膜层则包含有大量的腺体,能够分泌黏液,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
纤毛上皮层含有大量纤毛细胞,它们能够将黏液和捕获的灰尘颗粒往口腔方向输送,以清理呼吸道。
气管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空气从鼻腔引入肺部,以及将废气从肺部排出体外。
当我们呼吸时,气管会不断地收缩和放松,以调整气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顺利地将空气运送到肺部。
此外,气管还有一定的过滤和清理功能,能够防止灰尘和有害物质进入肺部。
2. 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支气管是气管分支而成的一系列分支管道,包括主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
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与气管类似,也有软骨环、黏膜层和纤毛上皮层。
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从气管引入肺部,并将废气从肺部排出体外。
同时,支气管还能够将气体输送到肺部的各个部位,以实现有效的气体交换。
支气管在肺部内部分支成越来越细的小气道,最终形成了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包裹在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上的血液会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外界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增氧过的血液会继续流回体内供应给各个组织器官。
二、气管与支气管的常见疾病1.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发热等,通常在一周内能够痊愈。
慢性支气管炎则是因为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化学气体等引起的,症状比较持久,并且容易反复发作。
2. 气管炎气管炎是气管黏膜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化学物质引起。
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咽痒、气促等,严重的气管炎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3. 气管支气管瘤气管支气管瘤是一种罕见的气管与支气管的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或暴露在有害物质环境中引起。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之气管考点汇总
武汉人事考试网提醒您2016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即将开始,现根据2015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详情对2016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北人事考试网汇聚第一手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最新真题,模拟题,各类考试资讯,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查看。
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辅导专家根据各省份考试真题,总结出相关重点,以便帮助大家梳理考试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
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
管腔衬以粘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一、结构
1.黏膜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等组成。
纤毛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每个细胞约有300根,核卵圆形,位于细胞中部。
纤毛向咽侧呈快速摆动,将黏液及附于其上的尘粒,细菌等异物推向咽部被咳出,故纤毛细胞有净化吸入空气的重要作用。
2.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固有层和外膜无明显分界。
黏膜下层除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还有较多混合性腺。
3.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较厚,主要有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构成管壁支架,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使气管保持通畅并有一定弹性。
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后壁,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
咳嗽反射时平滑肌收缩,使气管腔缩小,有助于清除痰液。
4.气管先分左右两支,再分成树枝状较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等。
气管壁有C形软骨支撑,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管壁内表面有纤毛,摆动将粘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二、小儿气管、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⑴新生儿气管长度约4cm,到成人增加3倍。
气管分叉,新生儿在3~4胸椎位,而成人在第五胸椎下缘。
右侧支气管较直,有似气管的直接延续,因此,气管插管常易滑入右侧,支气管异物也以右侧多见。
⑵新生儿末梢气道相对较宽,从新生儿到成人,肺重和肺总量增加20倍,气管直径增加4倍,而毛细支气管只增加2倍,但其壁厚增加3倍。
毛细支气管平滑肌在生后5个月以前薄而少,3岁以后才明显发育。
故婴儿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气管痉挛外,主要是粘膜肿
胀和分泌物堵塞。
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细支气管无软骨,呼气时易被压,造成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
⑶由于胎儿时期气道的发育先于肺泡的发育,新生儿的肺传导部分多,呼吸部分少,其结果是呼吸效率低。
由于管径细小,婴幼儿呼吸道阻力绝对值明显大于成人,在呼吸道梗阻时尤为明显。
以上为武汉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资讯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详情,可以查看湖北人事考试网,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