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
- 格式:docx
- 大小:15.12 KB
- 文档页数:3
一、蕨类植物(一)松叶蕨多年生附生草本,地下茎匍匐,二叉分枝,仅有假根。
叶退化,极小厚革质。
产于秦岭南坡以南广大地区;泛热带其他地区,喜高钙环境。
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蕨类植物。
全草药用,治跌打损伤、内伤吐血、风湿麻木。
(二)华南马尾杉附生草本,高达40cm。
产于西南、华南、台湾;中南半岛和日本。
附生于阴湿的林下树干或石壁。
植株内含有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石杉碱甲。
(二)华南马尾杉附生草本,高达40cm。
产于西南、华南、台湾;中南半岛和日本。
附生于阴湿的林下树干或石壁。
植株内含有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石杉碱甲。
(三)小石松矮小草本,主茎匍匐地面。
叶钻状密生,覆瓦状排列,通常单一。
产于广东、福建、日本、斯里兰卡、印度、加尔格达、马达加斯加、非洲西部、北美洲。
生于湿地、溪边。
是湿地中非常少见的植物,孢子粉可做润滑剂。
(四)七指蕨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
产于广东、海南、云南、台湾;亚热带其他地区。
生育低海拔潮湿处。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嫩叶可做蔬菜;根状茎入药,可治疗咳嗽、哮喘、外敷治毒蛇咬伤。
濒危种(五)带状瓶尔小草附生植物,根状茎短,肉质粗跟。
产于台湾、海南、热带亚洲、大洋洲、夏威夷、马达加斯加等地。
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树干上。
单种属植物。
濒危种(六)福建观音座莲大型草本,根状茎直立,块状,状如莲花台。
叶簇生,叶片阔卵形,二回羽状;顶生小羽片与侧生小羽片同形。
产于香港、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日本南部。
喜生于阴湿的林下沟谷和溪边。
是现存的真蕨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群,株型美观,多做园林植物。
(七)尖叶原始观音坐莲中型陆生植物,叶簇生,叶柄长,淡绿色,叶片阔卵圆形,远短于叶柄。
产于海南五指山、越南北部。
生于山谷密林下溪边阴湿处。
极危物种,该属是莲座蕨科的进化类群,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八)粤紫萁草本,根状茎短粗,直立。
叶簇生,坚硬,叶片卵状长圆形。
产于广东、香港,喜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水边。
极危物种,本种为香港、深圳特有种。
蕨类植物的定义
蕨类植物指的是蕨纲(Pteridophyta)下的所有植物,包括蕨类被子植物,苔藓蕨类植物和孢子蕨类植物,并归类于无性系种植物。
蕨类植物主要以无性繁殖及其传播种子来复制。
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叶缘扁平,叶柄细长,结构简单,一般情况下,叶不可分裂,植株略呈圆柱状。
无性繁殖的方式是重要的细胞分裂繁殖方式,即由被子作用来提供遗传物质交换,也称为雄性无性繁殖,可以使蕨类植物的个体数量持续增加,但不能使一个物种得以进化。
蕨类植物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在多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能调节土壤和空气环境中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能减少土壤侵蚀,能防止流域植被破坏,能抵挡火灾等影响,所以被公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植物。
著名的蕨类植物包括毛蕨、鹅掌柴、松蕨、毛羽衣蕨和萱草等。
此外,绿萍、苔藓也属于蕨类植物。
特别是绿萍,它的吸水能力极强,可以在极端环境中存活,耐贫瘠土及旱涝苦脆。
此外,有许多蕨类植物都含有抗病菌物质,在现代药物中也得到了重视。
因此,蕨类植物可以说是一类重要的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利用能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广阔的应用更是让人们称赞不已,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蕨类植物的研究,为人类服务。
蕨类植物品种摘要:一、蕨类植物简介1.蕨类植物的定义2.蕨类植物的特点二、蕨类植物的品种1.铁线蕨2.贯众蕨3.肾蕨4.鳞毛蕨5.巢蕨6.满江红7.卷柏三、蕨类植物的养护方法1.光照2.水分3.土壤4.肥料四、蕨类植物的价值1.观赏价值2.生态价值3.药用价值正文:蕨类植物是一类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植物,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
蕨类植物种类繁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几个品种。
1.铁线蕨: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中的小型品种,其叶子呈蓝绿色,形状细长,枝条柔软,适合装饰书房、案头等小空间。
2.贯众蕨:贯众蕨的叶子呈灰绿色,形状扁平,枝条柔软,适合悬挂种植。
它们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适合放在室内阴凉处。
3.肾蕨:肾蕨的叶子呈扇形,绿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放在室内明亮处。
4.鳞毛蕨:鳞毛蕨的叶子呈灰绿色,表面具有鳞片状毛,形状独特。
它们适应能力强,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
5.巢蕨:巢蕨的叶子呈棕色,枝条柔软,呈巢状。
它们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适合放在室内阴凉处。
6.满江红:满江红叶子呈红色,枝条修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放在室内明亮处。
7.卷柏:卷柏叶子呈绿色,枝条柔软,呈卷曲状。
它们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适合放在室内阴凉处。
养护蕨类植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光照:蕨类植物喜欢阴凉环境,应避免阳光直射。
但在冬季,适当的光照对它们的生长有益。
2.水分:蕨类植物需要较高的湿度,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可以在植物周围喷雾,提高空气湿度。
3.土壤:蕨类植物需要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可以在园土中加入腐叶土、珍珠岩等,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
4.肥料:蕨类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施肥。
可以在春秋两季施用一次腐熟有机肥,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综上所述,蕨类植物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
养护蕨类植物需要注意光照、水分、土壤和肥料等方面的问题。
第九章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目的要求:1.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熟悉常见药用蕨类植物。
3.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分类。
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介于苔藓和裸子植物之间,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低等的维管植物。
•在地球上曾盛极一时,在4亿年古生代后期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曾称为蕨类植物时代,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当时那些大型蕨类现已绝迹,成为化石、煤层的一个重要来源。
•药用:如海金沙,石韦、贯众,狗脊、伸筋草、卷柏、木贼、凤尾草、骨碎补等。
一、蕨类植物的特征•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孢子体•出现了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出现了维管系统,茎内形成各式中柱配子体•形体远较孢子体小•颈卵器退化•以孢子进行繁殖,受精仍离不开水。
有各种鳞片或毛茸,具保护作用。
由无毛→有毛→鳞片。
蕨类植物的叶•多从根状茎长出,幼时拳卷,有簇生、近生、远生。
•小型叶:无叶隙、叶柄,仅具一条不分枝的叶脉,由茎的表皮突出而成,为原始类型。
•大型叶:具叶柄,有或无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由多数顶枝扁化而成,为进步类型。
•营养叶(不育叶,foliage leaf,sterile frond):仅进行光合作用•孢子叶(能育叶,sporophyll,fertile frond):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同型叶: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没有太大区别异型叶: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蕨类植物的维管系统•维管系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的主要成分为管胞,壁上具有环纹、螺纹、梯纹或其它形状的加厚部分,也有一些蕨类具有导管,如一些石松纲植物和真蕨纲中的蕨。
不过蕨类植物的导管和管胞的大小,区别不甚显著。
木质部除了管胞和导管外,还有薄壁组织。
•韧皮部的主要成分是筛胞和筛管以及韧皮薄壁组织。
•在茎中形成中柱。
中柱的类型•由孢子萌发形成,又称原叶体•小型,结构简单,生活期较短•极大多数蕨类的配子体为绿色、具有腹背分化的叶状体,能独立生活,在腹面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和苔藓植物相似,但颈卵器退化(颈部短,颈沟细胞少),精子多鞭毛。
三十二种蕨类植物介绍赏析一、狼尾蕨狼尾蕨(Dauallia bullata)又名龙爪蕨、兔脚蕨属于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 蕨类植物[1] ,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
根茎裸露在外,肉质,长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其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
其根状茎还能入药,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的功效。
中文学名:狼尾蕨拉丁学名:Dauallia bullata别称:龙爪蕨科属: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二、圆盖阴石蕨圆盖阴石蕨(学名:Humata tyermannii)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下的一个种。
别名: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其长长的根状茎上密被绒状披针形的灰色鳞片,常自然弯曲,如狼尾,因而又称狼尾山草。
植株直立,高约20厘米,其叶阔卵状三角形。
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越南也有。
中文学名:圆盖阴石蕨拉丁学名:Humata tyermannii别称: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温度与环境:生长适温21~26℃,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即可越冬而叶色不变。
最喜明亮的散射光,夏、秋季遮光60%,冬、春季遮光30%为宜。
畏强光,光线过强时易叶片泛黄。
圆盖阴石蕨主要用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繁殖。
扦插时,将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有的段,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然后斜插入干净的腐殖土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并认真遮萌。
春季扦插的,约一个月就可发芽居叶。
分株常在春季分盆时,将根状茎分切开,每段留2-3片叶或芽,放在土表或稍加覆土,使其固定,置阴湿处,待新根长出后再逐步移至半阴处。
三、银脉凤尾蕨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
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
与剑叶凤尾蕨(原变种)区别在于:该种羽片中央沿主脉两侧各有1条纵行的灰白色带。
四、阿波银线蕨阿波银线蕨,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这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曾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甚至寒带地区,分布极其广泛,品种繁多,大多数热带品种较适合室内栽培。
常见的10种蕨类植物常见的10种蕨类植物:石松、卷柏、松叶蕨、肾蕨、铁线蕨、鹿角蕨、水蕨、凤尾蕨、桫椤、峨眉耳蕨。
1.石松四季常青,枝叶错落有致,翠绿优雅,是很好的插花材料。
卷柏又叫做九死还魂草,因其耐旱性很强,长期干早之后,只要将其根系放在水中浸泡就能舒展而得名。
2.卷柏卷柏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中国多地有分布,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也有。
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
该种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
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伤口。
3.松叶蕨为附生在树干或岩石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附生于树干或长在石缝中。
性喜温暖、潮湿及半阴的环境。
4.肾蕨肾蕨属于附生或土生的蕨类植物,整体呈直立生长,下部分有粗铁丝状的茎叶呈匍匐状态,不分枝。
肾蕨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的华南山林地区林源有野生,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
除了观赏作用,还是传统的中药材。
5.铁线蕨铁线蕨也叫做“少女的发丝”,因为其茎叶细长横走,并呈棕褐色,形如少女的秀发而得名。
在我国,铁线蕨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和两广。
铁线蕨喜湿润环境,常在流动的溪水边生长,除了观赏价值,也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
铁线蕨适应性强,栽培很普及的绿植之一,茎叶秀丽多姿,株型小巧,很适合小盆栽种植用来点缀家居窗台等地方。
6.鹿角蕨鹿角蕨产自中国云南,叶片形态神似张开的鹿角,可作为家庭养殖的盆栽。
鹿角蕨忌阳光直射,通常养殖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日常需要多多浇水,保持鹿角蕨土壤的湿润状态,同时,空气湿度要在80%以上。
7.水蕨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柔软,由于水湿条件不同,形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
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
生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
蕨类植物
一、名词解释
1.无孢子生殖无配子生殖2.小型叶大型叶孢子叶营养叶同型叶异型叶3.厚囊性二、判断与改错
1.卷柏的孢子叶不具叶舌。
( )
2.石松的叶为小型叶,茎上具毛和鳞片。
( )
3.卷柏的孢子无大小之分,为同型孢子。
( )
4.水韭是大型叶蕨。
( )
5.蕨类植物的茎都为根状茎。
( )
6.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 )
7.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 )
8.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 ) 9.顶枝学说认为石杉类的小型叶起源于茎轴表面的突出体,叶脉是后来发生的。
( ) 10.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真根。
( )
11.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 )
12.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 )
13.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 )
14.蕨类植物的同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两性,异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单性。
( ) 15.松叶蕨亚门的植物具假根,而蕨类其它亚门植物的真根多为不定根。
( )
16.蕨类植物的茎除极少数种类(如桫椤科) 为木质茎外,其余皆为草质茎。
( )
17.蕨类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
( )
18.蕨类植物的叶有大型叶与小型叶、同型叶与异型叶、营养叶与不育叶之分。
( ) 19.蕨类植物的叶有单叶、也有复叶。
( )
20.卷柏的大孢子囊萌发形成雌配子体,小孢子囊萌发形成雄配子体。
( )
21.植物界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维管系统的分化。
( )
2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皆呈心脏形。
( )
23.在真蕨亚门植物的叶片(能育叶)背面,一般用肉眼都可看到呈圆形、线形、肾形或其它形状的结构是孢子囊。
( )
24.蕨类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配子体很微小,分类中一般不予采用。
( )
25.蕨类植物的精子皆为多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 )
26.在真蕨亚门中,叶为单叶植物的幼叶拳卷,为复叶植物的幼叶不拳卷。
( )
27.蕨类植物的孢子叶与营养叶形状不相同的为异型叶,形状相同的为同型叶。
( ) 28.卷柏的根托为外起源,可视为无叶的枝。
( )
29.真蕨亚门植物的单叶是小型叶,复叶是大型叶。
( )
30.紫萁(Osmunda japonica) 的叶为同型叶。
( )
31.蕨(Pteridium aquilinum) 的叶为单叶和同型叶。
( )
32.像卷柏和水生蕨类等异型孢子种类,配子体是在孢子壁内部发育的,已趋向于失去独立性的方向发展。
( )
33.现存蕨类中,除了极少数如水韭属和瓶尔小草属等种类外,一般没有形成层的结构。
( ) 34.卷柏属植物横切面上,皮层和中柱由横桥细胞相连接。
( )
35.真蕨的孢子囊群着生在营养叶的背面或背面边缘。
( )
36.蕨类植物的大孢子萌发产生雌配子体小孢子萌发成雄配子体。
( )
三、填空
1.原始蕨类的配子体通过作用取得营养,进化蕨类的配子体呈形。
2.卷柏目与石松目的主要区别是:卷柏目茎的节处生有,叶的基部有,孢子型。
3.真蕨亚门与其它四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叶幼时;孢子囊常集聚成。
苹目、槐叶
苹目与真蕨目的最大区别点是生境为生,孢子囊群藏于特化了的内,孢子型。
4.蕨类植物门分为个亚门,其中亚门是现代生存的最繁茂的一群蕨类植物,它分为纲、纲和纲。
5.木贼属的孢子虽然为同型,但颈卵器和精子器有配子体上有同体或异体的,这可能与有
关,基质营养良好时多为性,否则多为性。
6.楔叶亚门的孢子囊生于特殊的孢子叶上,这种孢子叶又称。
7.人们利用红萍(满江红) 作绿肥:主要是由于它和门的属植物共生,作用。
8.木贼属植物为中柱,星木属为中柱。
9.裸蕨属植物的气生茎基部生有状突起。
10.脉序是蕨类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型、型和型。
11.真蕨亚门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或特化了的上,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各种形状的。
12.大多数真蕨植物的每个孢子囊群还有一种膜质的保护结构,叫做,其形状与囊群一致,常见的囊群有形、形、形或汇生在上。
13.地球上的蕨类植物有多种,中国有种。
14.原生中柱包括① ② ③ 几种类型。
15.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中柱类型是多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中柱类型为。
16.蕨类植物孢子囊上常有一行细胞壁加厚的细胞称为它与孢子囊的开裂和有关。
17.水生的真蕨植物的孢子囊生于。
四、选择填空(有的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1.某种蕨具有无孢子生殖现象,那么,经过无孢子生殖产生的配子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A.1n B.2n C.3n D.4n
2.下列蕨类各亚门中,具假根的是。
A.Psilophytina B.Sphenophytina C.Filicophytina D.Lycophytina
3.下列蕨类植物中,具异型孢子的是。
A.卷柏B.水韭C.瓶尔小草D.贯众
4.下列蕨类植物中,孢子具弹丝的是。
A.紫萁B.肾蕨C.木贼D.石松
5.下列蕨类植物中,植物体的茎具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的是。
A.石松B.水韭C.问荆D.芒萁
6.下列蕨类植物中,叶具叶舌的是。
A.石松B.卷柏C.水韭D.海金沙
7.真蕨亚门植物体上常具鳞片和毛,其作用为。
A.支持作用B.分泌作用C.吸收作用D.保护作用
8.下列蕨类各亚门中,叶不为小型叶的是。
A.松叶蕨亚门B.楔叶亚门C.水韭亚门D.真蕨亚门
9.下列蕨类中柱类型中,最原始的中柱类型是。
A.具节中柱B.原生中柱C.管状中柱D.网状中柱
10.下列结构中,属于蕨类孢子体世代的是。
A.囊群盖B.孢子囊C.环带D.原叶体
11.具大型叶,且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是。
A.卷柏B.木贼C.石松D.海金沙
12.满江红叶内生长着一种与固氮作用有关的生物。
A.念珠藻B.鱼腥藻C.固氮菌D.根瘤菌
13.下列哪一亚门的蕨类植物其配子体为菌根性营养。
A.石松亚门B.楔叶亚门C.真蕨亚门D.小韭亚门14.不属于古代蕨类植物的是。
A.莱尼蕨B.铁线蕨C.裸蕨D.小原始蕨
15.下列始构中哪一个不属于蕨的配子体世代? 。
A.原叶体B.孢子C.孢子囊D.假根
五、问答题
何谓顶枝学说?它是如何解释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