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 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 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 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物流系统:为达到物流目的按照计划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2.线路要素:指运输路线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物流系统推进方法: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变到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

4.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和控制过程中,对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抓住系统对象的

系统数量特征,建立系统模型。

5.作业系统: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突显各项作业功能效率化的统一体。

6.信息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处理,

使库存管理,订货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信息网络整体。

7.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流系统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顺序。

8.物流系统的治理机构: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控制的机制和方法。

9.物流要素集成: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

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

10.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能力,这能

为企业带来相对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称为核心竞争力。

11.区域物流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的自

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和速度,物流企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并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

12.长期趋势:长时间内呈现渐增/减的趋向。

13.季节变动:以1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

14.循环变动:以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

15.优缺点列举法:将每个方案的配置图,物流路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

别列举相互比较的方法。

16.运输:通过一定的运输手段实现人和货物在一定空间的位移过程。

17.班轮运输: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

率收取运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18.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

规定的条款行事的一种运输经营方式。

19.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0.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把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结合或有机的系统,用各种方法选择、

收集、输入物流计划、业务、统计的各种有关数据,经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信息处理,并根据物流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采用特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对经营管理工作有用信息的一种系统。

21.物流信息系统:以系统性为原则,以人为主导,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和其他相关设

备为基础,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物流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物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2.物流战略:物流企业在预测和把握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有关物流企业发展方向和经

营结构变革的远景规划。

23.物流战略目标:由整个物流系统的使命所构成,在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量化目标。

24.物流战略优势:某个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是相对于另外的其

他物流系统的优势所在。

25.核心企业:在一条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

26.联盟:介于独立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企业间由于自身发展需要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

27.战略联盟:某一行业中,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相同或相似战略的各个企业组成的联盟。

28.物流组织机构设计:确定整个企业物流组织的框架和结构,确定企业中各职能部门,各

层次及各个环节的联系和协调方式。

29.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经过采购活动,将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从供给者的仓库运回企业仓

库的物流活动。

30.制造企业销售物流:企业经过销售活动,将产品从成品库通过拣选、装卸搬运、运输等

环节,知道运送至中间商的仓库或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31.制造企业生产物流: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32.一体化供应链: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

系等进行设计,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管理过程,最终达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

33.物流控制:对实际履行的情况和计划实际情况相比较的过程。

34.智能配送功能:利用运输资源,商家的供应信息和消费者的购货信息进行最大化配送,

使配送成本最低。

35.库存管理功能: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进行整合,使库存量在满足

客户服务的条件下打到最低库存。

36.运输管理的任务:运输管理达到运输安全,运输迅速、及时,运达准确,运费低廉的目

标。

37.提单:证明海上运输合同成本和证明承运人已接管货物的单证。

38.管道运输:一种将运输通道和运输工具合二为一,借高压气泵的压力把货物经管道向目

的地输送的运输方式。

39.班机运输:固定航线上定期航行,距有固定始发站、目的站和途径站的运输方式。

填空

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

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功能、仓储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包装

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个功能要素进

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6.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7.物流系统的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量、流向、流程。

8.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9.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10.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

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11.一般而言,国家级和省、市级物流系统规划经济圈中物流系统规划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12.无论是宏观物流还是微观物流,物流系统规划实施的主体都是企业。

13.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可以归纳为三大服务领域:国际、区域、市域。

14.物流中心根据成立来源及经营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制造商成立的物流中心、批发商

或代理商成立的物流中心、零售商向上整合成立的物流中心、货运公司成立的物流中心几种形态。

15.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工作分为概念规划与详细规划。

16.所谓运输就是指通过一定的运输系统实现人和物在一定空间内的位移的过程。

17.从事运输作业之前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因素:费用、时间、频度、运输能力、频度、运输

能力、运输安全、准时性、适用性、伸缩性、货物整合、信息。

18.目前常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19.智能交通系统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及运行效率为目的,

运用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成果,对传统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及其规划、运行和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的一个新兴领域。

20.物流信息指的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

文件的总称。

21.具体的物流信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采购信息、进货信息、库存信息、订货信息、流通

加工信息、分拣配货信息、发货信息、运输信息、物流总控信息。

22.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所包括的信息管理子系统有:需求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

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流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23.数据交换功能是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是指电子单证的翻译、转换和通信。

24.物流共享信息平台的扩展功能包括智能配送功能、货物跟踪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决策

分析功能。

25.物流战略包括三大目标:成本最小、投资最小和服务改善。

26.物流战略目标,物流战略优势和物流战略态势是物流战略设计的基本要点。

27.根据物流战略实施计划所考虑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将物流战略实施计划分成三个层面:

战略层面、策略层面和执行层面。

28.物流战略优势是指某个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有利形势和地位,是其相对于其他物

流企业的优势所在。

29.物流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在当前市场上的有效方位及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

和推进趋势。

30.供应链设计首先要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之后分析企业现状。

31.核心企业是指在一条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运作方式

将直接决定整条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经营效益。

32.通过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使供应商、分销商与核心企业进一步集成起来,形成

一个整体。

33.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

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34.尽管物流的含义随着企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组织方式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扩展,但是,物

流系统的运营始终是一个“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35.物流营运管理组织机构的设计、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人力资源的配备这三方面的紧

密结合,是营运管理组织总体营运正常、开展组织行为的前提。

36.商业物流系统根据商品实体的运行渠道,可以分为批发物流和零售物流两个阶段。

37.物流营运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加速物流运

转和见地成本、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体现责权一致、等级划分和适当集权分权、结构精简高效、统一指挥。

选择

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是ABCE

整体性智能型可分性多目标性

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

五个阶段

3.随着

简答

1.物流系统的特点。

答: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

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标性。

2.什么是“效益背反”现象。

答: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3.阐述物流系统中四种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

答:多边治理可用于多种物流系统,如一般的铁路资源运输系统、公路资源运输系统等。

三边治理适用于两类物流资源交易:一是偶尔进行的交易,二是高度专用性物流资源的交易

双边治理:交易重复发生、交易所需资产是高度专用的、交易是非标准化的。

单边治理:交易高度专业化、交易与核心业务有很强的相关性、企业实行垂直一体化,多种经营时的总收益最大。

4.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的核心。

答:就是物流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通过相同的接口进行对接,形成更大的系统平台,扩展系统边界,放大系统功能,其过程受物流目标系统化和物流要素集成化两个原理的指导。链接内容三要素:流动要素,生产要素,运作机制。链接的过程包括2方面。是一个相对概念。目的是实现系统整体化。

5.简述计划筹建准备阶段的工作流程。

答:开始与组成、基础资料收集、策略的制定。

6.简述系统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答:基础资料分析、规划条件设定、作业需求功能规划、设施需求功能与选用、信息系统功能。

7.简述航空运输的特点。

答:运输速度快,安全准确,费用高,可降低所需存货的水品,仓储费用和包装成本。

8.简述国际多式联运经营的性质和责任。

答:非发货人的代理,也非承运人的代理,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从接收货物起到付货止,对货主负全程运输责任,对负责范围和赔偿限额方面负统一责任、分段责任或修正统一责任。

9.简述运输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运输规划:运输方式。内容,设施、路线、设备、工具、人力组合。

10.物流信息的功能有哪些。

答:市场交易功能、业务控制功能、工作协调功能、支持决策功能。

11.物流信息的种类。

答:采购信息、进货信息、库存信息、订货信息、流通加工信息、分拣配货信息、发货信息、运输信息、物流总控信息。

12.综合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

答:

13.简述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过程。

答:

14.如何对战略目标的执行进行控制。

答:

先进制造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带答案

名词解释: 广义制造: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序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 狭义制造:是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先进制造技术(A MT):是指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装配、检验测试、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制造系统:是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的多自由度的自动控制操作机,是涉及机械学、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设备; 柔性制造技术:是集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 MS):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系统组成的,通过改变软件程序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绿色产品(G P):绿色产品是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少危害,且对生产者及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性的产品。 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和磨具,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自动化制造设备,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切除率,并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制造加工技术。 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消费的产品的行业。 计算机集成制造(C IM):借助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使企业内的各类功能得到整体优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 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工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是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系统。 广义制造自动化: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产品制造全过程及各个环节综合集成自动化。 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指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主要用于加工铜、铝等非铁金属及其合金,以及光学玻璃、大理石和碳素纤维等非金属材料。 简答题: 1. 简述柔性、FMS 的定义?柔性制造系统( FMS )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简述柔性制造系统( F MS)的工作过程?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FM S: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并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品种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__ _ _ __

2009年4月现代制造系统考试卷(完整版)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制造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从古代到19世纪,制造模式是【】 A.机械模式 B 手工或手工场式 C.生物模式 D 社会模式 2.NC铣床的Z轴定义为【】 A.平行于主轴的坐标轴 B 垂直于主轴的坐标轴 C.平行于右手定则中的中指的坐标轴 D 用户指定的坐标轴 3. 影响FMS布置方案的主要因素是【】 A.加工/处理工作站 B 物料传输与存储系统 C.计算机控制系统 D 信息系统 4. 下列哪种坐标型的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为球型包络面【】 A.笛卡尔坐标型 B 极坐标型 C 圆柱坐标型 D 多关节型 5.某FMS的加工对象为中小型圆形零件,其装卸工作适合于采用【】 A.托盘夹具 B 拖车 C 自动引导小车 D 工业机器人 6.能自主根据外界环境和系统参数等的变化,自动调节和控制作业状态的机器人称为 【】 A.示教再现机器人 B 智能机器人 C.自适应控制机器人 D 学习控制机器人 7.坐标机坐标轴及测量由操作者执行,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此类控制方式为【】 A.手动控制 B 计算机辅助手动控制 C 计算机辅助自动控制 D 直接计算机控制 8.当刀具中心轨迹在程序轨迹前进方向右边时,所用指令是【】 A.G00 B.G40 C.G41 D.G42 9.机器人哪种元件的空间位置与姿态的集合称为位形空间?【】 A.关节 B 手臂 C.手爪或工具 D.驱动器

10.如果采用一个数据字节每次在线上送出一位,各位顺序传送的数据通信方式称为【】 A.串行通讯 B 并行通讯 C 互联网通讯 D 串、并混合通讯 11.在CNC装置中,系统程序、中间运算结果、加工程序和参数分别存放在【】A.EPROM,CMOS ,RAM,RAM B EPROM,RAM,CMOS,RAM C RAM,CMOS,RAM,EPROM D CMOS, RAM,RAM,EPROM 12.不论是特征码位法还是码域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的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使用时【】 A.方便 B 较方便 C 很方便 D 不方便 13.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群,其组成有【】 A.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 B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 C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 D 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14. 某产品装配时,把作业人员安排在流水线的两侧,其原因是受【】 A.优先约束 B 正区域约束 C 负区域约束 D 位置约束 15. JLBM—1分类编码系统辅助码的位数为【】 A.6 B 8 C 10 D 15 16. CAD系统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 A.计算机、系统软件、打印机 B 计算机、键盘、显示器 C 计算机及外设、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D 计算机、鼠标、键盘 17. 编制成组工艺的重点是“成组调整”,其要点是指【】 A.同一夹具、同一套刀具和辅助工具 B 同一机床、同一套刀具 C 同一夹具、同一辅助工具 D 同一机床、同一刀具和夹具 18. 最经典的优化技术所采用的方法是【】 A.数学规划法 B 极植法 C.多目标优化 D 最大原理 19. 装配过程的作业有【】 A.机械连接、螺纹联结 B 螺纹联结、铆接、熔接 C.机械连接、熔接、粘接 D 铆接、熔接、粘接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史上最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注明:红色部分为重点) 1、建筑结构 保持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并行成内部空间的骨架。 2、设计基准期 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都需要一个时间参数。 3、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在规定条件下不需要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4、结构上的作用 是指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总和.作用效应:内力(N、M、Q、T)和变形(挠度、转角和裂缝等) 5、荷载 凡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属于直接作用,称为荷载,如恒载、活载。 6、荷载 凡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属于间接作用,如基础沉降、地震作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焊接等。 7、结构抗力 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8、结构可靠性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9、结构可靠度 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10、荷载标准值 在结构使用期间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可变荷载标准值。 11、可变荷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组合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作用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时的作用值。 频遇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小部分的作用值。 准永久值:当荷载值的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半时的作用值。 12、立方体抗压强度 规定以边长为150mn的立方体在( 20土3 °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N/mm2)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用f表示cu 13、混凝土的变形 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荷载长期作用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 体积变形:由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化产生的变形。

国际货物运输名词解释

1、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意义重大;环节多且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时间性强; 风险较大;涉及国家荣誉;从业人员应有较高业务素质;优先使用社会资源; 2、国际货物运输的分类:海洋运输、内河运输、陆地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邮政运 输、国际多式联运(全标准集装箱运输,包括大陆桥运输) 3、国际货物运输当事人:承运人、货主、运输代理人 4、商船定义:商船是指用于商业航行目的、吨位在20t以上(指注册总吨),能在海洋及其相连通的水域、内河湖泊航行的水上移动装置。 5、船舶载重线:(从上到下)热带淡水载重线、淡水载重线、热带地区载重线、夏季载重线、冬季载重线、冬季报大西洋载重线 6、班轮运输定义:即定期船运,是指船舶在特定航线上和固定港口之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进行定期的和有规律的反复航行,以从事货物运输事业,按事先公布的运费标准收取运 费和杂费的运输方式 7、班轮运输特点:历史悠久;航线几乎遍及全球;四固定服务(港口航线费率时间表);运价包括装卸费用,双方不计滞期速遣;承运人责任期间为船舷或钩;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豁免 以提单条款为准 8、班轮运价与租船运价的不同:相对稳定;连装带卸;无滞期速遣;多为垄断型运价;一般有附加费;一般以硬通货支付运杂费 9、班轮运输附加费:燃油;港口;拥挤;转船;绕航;超长超重;贬值;直航;选港; 10、铁路货物运输特点:运量较为适中;载货量灵活;速度较快;安全性好,货损量少 11、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定义:通称国际联运,一般指的是使用一份统一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票据,由《国际铁路货物联合运输协定》各成员国铁路部门共同承运经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铁路的全程运输,并由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时,无须收发货人参加的运输方式。 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涉及面广;标准较高;时间性强;手续复杂;竞争性强; 13、国际空运特点:运送速度快、保鲜能力强、比较准时;可节省部分杂费;某些方面受到 限制。 14、集装箱的主要优缺点:优点:能提高工作效率;能适应多中国运输方式;能适应电子时 代;装卸换装较为安全;手续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上门服务;易于实现简化管理;利于简化包装;利于降低保险费;利于加速资金周转;利于防盗;有时集装箱运输享有通关、靠泊、装卸等方面的优先权;很少受到雨雪等气候影响;缺点:集装箱本身有一定重量,需占用一 部分运力;集装箱本身需要购置成本和管理维护保养费用;集装箱船舶装载的货物不是堆放 在船舱里,造成整个船舶重心较高;码头和装卸设备投资较大;需要许多方面的密切协同合

自考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整理

1.生产:利用一系列能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每种能量的作用规定了物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P1 2.制造:广义:包括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规划、制造生产、质量保证、管理和营销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与运作(作业)。 狭义:指利用工具、装备或装置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货物的生产。P1 3.机械模式:是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是以机械论为主导,不承认个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P2 4.生物模式:主张摒弃机械模式的泰勒制,实行目标管理,子提出目标和要求,注重实施者的自主性,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达到的目标和验收结果。P2 5.社会模式:就是主张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人与人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执行集成系统管理,使企业形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相乘效果”。P2 6.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知识、信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小组与群体/工段/集团自组织、动态快速响应和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人鱼自然和谐的模式。P2 7.自动化:是指把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用于操作和控制生产的技术。P4 8.工厂自动化:实现机械工业各种作业的流水生产,对流水作业的设备或装置实施自动控制。P4 9.办公自动化:是以企业/工厂的信息流自动化为目标,利用计算机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经营管理业务。P4 10.“三高”: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 11.绿色制造(P6) :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12.准时制造生产(及时生产):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也就是Just in 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13.灵捷制造: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14.TCS(使顾客完全满意):是指超越顾客的期望,适应顾客需求变化、利用需求变化和改变(或引导)需求变化,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15. TQCSE中的T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采用自动化技术,能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产品上市快;二是提高生产率。Q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系统,能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C的含义是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S 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做好市场服务工作;二是利用自动化技术,替代或减轻制造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直接为制造人员服务。E 的含义是制造自动化应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制造。 16.制造过程:(P9)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的活动集合。 17.5M:即作为生产对象的物料(Material),包括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原材料、配件、元器件和辅助材料;作为劳动力主体的人(Man);作为生产资料(Machine)的设施、机器、装置和工辅具等;作为支持制造生产的相关信息、情报(Message)、知识和方法;资金(Money).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 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 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 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 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 c f 表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 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 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向 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 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51预拱度:钢筋混凝土产生受弯构件考虑消除结构自重引起的变形,预先设置的反拱。

国际货物运输复习题

国际货物运输复习题 一、填空: 1、承运人是指专门经营水上、陆地、航空等客货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部门,一般都拥有大量的运输工具,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 2、货主是指专门经营进出口商品业务的外贸部门或进出口商,在我国主要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3、货运代理人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发货人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代办运输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机构。 4、重合同、守信用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则,也是履约的基本准则。 5、从事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当事人,经常大量发生货款结算,以结清双方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称为国际贸易结算。 6、国际贸易中,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而使用最广泛的是汇票。 7、目前,我国进出口业务中所使用的收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民和信用证,其中信用证使用最为广泛。 8、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法律上讲保险是一种补偿性契约关系。 9、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当事人在双方产生争议时,自愿由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必须执行。 10、铁路合作组织,简称《铁组》,现为政府/企业混合型组织,成立于1956年6月,其宗旨是发展欧亚间铁路联运。 11、满洲里国境站,处于滨洲线终端,它与俄罗斯铁路的国境站后贝加尔车站相连。 12、香港的港岛和九龙半岛环抱而成的维多利亚港,与美国的旧金山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称为世界三大天然深水良港。 13、就内地与香港的铁路集装箱运输模式而言,目前已采用一票直达运输方法。 14、内地与香港间于1979 年开行广州至九龙间的第一趟直通旅客列车。 15、内地铁路发货站至深圳北站属于内地段铁路运输,自1984年1月1日起,内地铁路段的运费核收采用一次取票、分段计算、两端核收。 16、海运提单是由船长或承运人的合理人签发,证明收到特定货物,允许货物运至特定目的地,并交付于收货人的凭证。 17、海运提单是承运人接收货物或将货物装船后,向托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 18、海运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是票证化的货物。一般情况下,谁拥有提单,谁就拥有该提单物主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19、我国长江水系通航里程达5.7万多公里。 20、管道运输是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将管道内货物输往目的地的一种运输方式。 21、国际多式联运虽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共同完成,但为便于托运核算货物的运输成本和选择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经营人必须实行货物单一的运输包干费率,以此对托人实行一次收费。 22、船舶检验按其性质主要分为法定检验和船级检验两大类。 23、船舶法定检验是根据船旗国的法律和其所加入国际公约有关规定强制进行的。 24、就内地与香港的铁路普通货物运输模式而言,目前仍采用租车方式、两票运输运输方法 二、多项选择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专业工业工程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电解磨削 【摘要】: 摘要: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的总称,是国名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机械制造是各种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制造过程的总称。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这些机械产品的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设备的一门工程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这个传统工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机械制造业无论在加工自动化方面,还是在生产组织、制造精度、制造工艺方法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Abstract: 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make the raw materials into products, and technical customers, is a country name to develop the economy, but also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tsel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ll kinds of machinery, machine tools, tools, instruments, meters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gene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products processing machinery, process equipment and methods, and a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mach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glow this tradition a new vitality, new content added, so that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process automation, or in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ave undergone remarkable changes. 【关键词】: 特种加工;电解磨削;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现代制造系统名词解释答案 1、信息系统:指的是提供经过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 2、复合零件:拥有相同的代加工表面的要素的零件。 3、数控系统:自动读入载体上预先给定的数字或字符,将其译码或者进行数据处后控制机 床或者其他设备,完成规定运动,实现工件加工,处理,装配等作业 4、几何建模:是开发设计对象的数学描述,可在计算机上显示模型对其进行一定的操作 5、软件式NC系统:采用有存储程序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由软件部分实现甚至全部数字控 制功能,具有良好的柔性,可通过改变软件来更改或者扩展NC功能 6、系统的优化:指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目标的最高性能,选取合适的可控变量设定值 7、成组单元:指的是在车间的一定生产面积上,配置一组机床或其它的生产设备和一组生 产工人,用以完成一定的零件组的全部工艺过程 8、控制分辨率:指的是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器和定位系统细分关节工作范围为控制器可以识 别的最近的空间点的距离 9、分布是检测:指的是按过程顺序在关节工序上布置检测工作站的布置方式 10、计算机辅助生产分析:对产品零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产品功能等进行分析以及 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的优化设计功能 11、切削过程监视:指的是在加工状态下对刀具,零件、机床的工况和切削过程状态动 态变化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处理、识别判断及状态反馈控制 12、重复定位精度:是其终端手在给定的工作空间上,对目标点重复定位性能的度量 二、简答题答案 1、简述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绿色制造战略的主要内容 不可再生资源得利用最少化,能耗最少化和空气与水污染最少化 2、成组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它是通过何种手段取得效益的 本质是利用了重复使用原则获得经济效益,它的效益来源于制造资源的重复使用 3、简述逐点比较法的工作过程 1)进行偏差判别2)进给3)偏差计算4)终点判断 4、简述机器人的再现编程的步骤 1)由人工控制引导机器人以较慢动作完成全部作业,并在合适位置记录机器人的关节角2)由机器人控制器编程后在现示教的全部作业动作3)若经检测,动作正确,示教作业动作完整即可 5、简述朱兰质量规划三部曲的主要内容 1)质量规划2)质量控制3)质量改进 6、自动化装配线采用的传输方式有几种 答四种,即连续传输系统;同步传输系统;异步传输系统;基础件静止系统 7、什么是自动编程,适用于什么情况 自动编程指的是采用计算机或编程机进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即有计算机自动完成数值计算和零件加工程序单编写,并自动输出打印的加工程序单与蒋程序记录在穿孔纸带或其他控制介质上 适用于复杂零件的编程 8与柔性制造相关的技术包括哪些 CAM,CAD,CAPP,自动化编程,生产预测,库存控制,生产规划与调度,以及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9、FMC有哪些功能 自动化加工功能;物料传输、存储功能;自动加工和检测的功能;自动检验、监视等功能

国际运输与保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国际货物运输:货物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 轻排水量:是船舶自重加上船员和必要的给养物品三者之和,是船舶最小限度的重量。 重排水量:船舶在载货载客达到最高载重线时,船舶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的重量。 方便旗船:是指在外国登记、悬挂外国国旗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营运的船舶。班轮运输: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固定的港口间按照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从事客、 货运输业务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运营方式。 停租:在租船期间,由于船方人员或物料不足等其他属于船方责任的事故,致使营运 中断达连续24小时以上,造成租船人不能有效使用船舶的期间,租船人有停付 租金的权利。 定程租船:又称航次租船, 是指由船舶所有人负责提供船舶, 在指定港口间进行一个航次或数个航次, 承运指定货物的租船运输。 运到逾期:货物实际运到天数超过了规定的运到期限天数,则该批货物运到逾期。 运到期限:货物从发站至到站所允许的最大限度的运送时间。 滞期费:船舶发生滞期,租船人应按租船合同的规定以每天若干货币单位计算,支付给船东补偿金。

速谴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提前完成装卸作业,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应向租船人就可节省的时间支付一定的奖 金。 受载日:是按合同规定,租方可以接受船舶的最早装货日期。 解约日:是按合同规定,租方可以接受船舶的最晚载货日期。 铁路轨距: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之间自顶面以下14毫米处的距离。 已装船提单\:是指海运中整票货物完成装货作业后,由船长或承运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凭大副收据所签发的提单。 清洁提单:货物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船方在提单上对货物表面状况没有不良批注。 提单的背书:是指提单所有人在提单背面写明由某人提取货物或者凭某人的指示提取货物,并签字盖章的书面声明。 班机:是指定期开航的定航线、定始发站、定途经站和定目的站的飞机。 航班:飞机根据班机时间表在规定的航线上使用规定的机型、按照规定的日期、时刻进 行飞行。 国际多式联运: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 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就秒年个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 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在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铁路货物运送中,使用一份 统一的运送票据,并以连带责任方式办理一批货物的全程 运送,在一国铁路向另一国铁路移交货物时,无需发货 人、收货人参加。 大陆桥运输: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最有效模仿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自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之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自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工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现代制造系统试题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制造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根据制作的产品的数量和批量的不同,一般将制造的生产类型划分为三类,即【D】 A.单件生产、中批生产、大量生产B单件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C.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D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2.借助于辨别和研究现有系统的现状,导出实际系统一般解的分析设计方法为【C】 A.推断设计法B演绎设计法 C.归纳设计法D创造性求解设计法 3.异步传输的优点是【C】 A.运行平稳B噪声小 C.柔性好,利于自动线平衡D速度快、能传输大型工件 4.刚性自动化是指顺序地布置设施及设备的自动化,其工艺流程是根据下列哪项原则进行的【D】 A.可变的原则B多变的原则C变化的原则D不变的原则 5.成组技术的基础是【A】 A.相似性B相关性C一致性D互换性 6.在编码系统中各码位之间是递阶隶属关系,即除第一码位内的特征码外,其后各码位的特征含义都要根据前一位确定的结构称为【B】 A.网式结构B树式结构C图式结构D链式结构 7.非回转体零件实现成组工艺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A】 A.调整的统一B刀具的统一C机床的统一D夹具的统一 8.点位控制系统的要求是【D】 A.必须采用增量坐标控制方式B必须采用绝对坐标方式 C.必有确保刀具沿各坐标轴的运动之间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D.仅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精度,不规定刀具运动轨迹 9.用APT语言动编程是指【A】 A.从零件图纸到制作控制介质的全过程都由计算机完成 B.从零件图纸到制作控制介质的过程中,除后置处理外,全由计算机完成 C.人工用数控语言编写零件加工的源程序,由计算机自动生成NC代码 D.人工编写目标程序 10.插补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刀具相对于工件的【A】 A.运动轨迹B运动速度C位移量D加速度 11.采用FMS的主要效益是降低加工成本、减少生产面积、减少在制品和【C】 A.减少机床台数B提高加工精度C减少非加工时间D提高生产率 12.FMS中的加工工作站是指【B】 A.工业机器人B CNC机床C有轨运输小车D无轨自动导向小车

国际货物运输练习与答案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练习与答案 一、填空题: 1、将货物从出口地运到进口地的运输方式由______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__运输。 2、海洋运输中的商船按其经营方式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______运输适合于少量货物的运输。 3、W/M or . 表示______收取运输。 4、在同一包装、同一票货物和同一提单内出现混装情况时,班轮公司的收费原则是______。 5、班轮运费包括______费和______费两部分______,其附加费主要包括:______附加费、______附加费、______附加费、______附加费等。 6、在定期租船的租赁期间,船方负担______等费用及____________的费用。租船人负担船舶运营中的______费、______费、______费和______费。 7、定程租船下较为普遍的装卸费的收取办法是船方______或船方______费。 8、对港澳地区出口应以______,作为向银行办理收汇的凭证。 9、航空运费通常是按______计算,以其中收费______者为准。 10、国际邮包运输具有国际______和______运输的性质。 11、合同中装运条款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2、规定收到信用证后若干天装运的规定方法主要适用于______成交,或______产品;适用于______国家和地区的交易;适用于______的客户。 13、目前我国使用的一个装运工作日的规定为一个______工作日。 14、滞期费是由______一方交纳给______方的延误船期的罚款。 15、国际上对分批装运的解释是______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否则视为______分批装运。 16、《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如信用证规定的时间内任何一批未按时装运,信用证对该批和以后各批货物______,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 17、《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除非信用证有相反的规定,否则______转运。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doc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备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木疗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白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故有效模仿人在白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丁?屮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屮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來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H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稈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H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宜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T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稈和装配过稈中实现工艺过程白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Z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白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 ?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丁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木低的

《结构抗震设计》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答案

《结构抗震设计》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答案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 ,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保证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岀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 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答: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 2.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 3.柱、梁和节点的震害; 4.填充墙的震害; 5.抗震墙的震害。 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答:剪力法的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 (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 (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T >1 4T 为考虑长周期高振型的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1■ g时, 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F n二rF Ek 再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1一7 )F Ek分配给各质点: F i (1_、:n)F Ek ' G j H j j吐 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为F n和■F n之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