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10
泌阳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作者:刘家明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7年第8期河南省泌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刘家明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废弃物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产量大、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日益严重,浪费资源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群众通过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及其他方式,开展综合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增加效益,解决政府禁烧之难,还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建设美丽乡村做贡献,二者相得益彰。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扶持泌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西距驻马店、南阳两市均为97km。
属浅山丘陵区,境内伏牛山与大别山交汇,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分流。
全县辖8镇11乡3个街道办事处、352个行政村,总人口97万,总面积2 335km2,耕地面积891km2。
全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全县粮食生产已实现“十连增”,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浪费资源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农作物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有机质,还含有氮、磷、钾、钙、镁和硫等矿物质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肥源之一。
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在土壤中分解为腐殖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在土壤中经过多次翻耕、搅拌以及切割等工序分离了土块,使耕层团聚体变小,利于土壤团粒体的形成,且孔隙度加大,渗透速度加快,容重变轻,黏力变小,透水性、透气性以及蓄水保墒能力都会增加,从而大大缓解土壤板结的问题,改善土壤结构。
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还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特别对缓解我国多数土壤中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肥力不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能源和养分,还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
本调研报告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2. 实地考察:走访农村地区,观察了解当地秸秆储存、处理和利用的现状,了解农民实际操作情况。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业现状。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大部分农民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困惑和不足。
2.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a.能源利用: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秸秆颗粒燃料、秸秆沼气等。
b. 农业利用:将秸秆还田或作为饲料、菌肥等农业用途。
c. 工业利用:将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纸张、建材等。
3. 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a. 技术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b. 政策问题:相关政策不明确,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c. 经济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4. 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a. 环境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
b. 经济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c. 农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1. 加强宣传: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和态度。
2. 加大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3.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和监管措施。
4. 加强产业协作:政府、企业和农民应进行紧密合作,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五、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措施与前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2018(6): 20-25.2. 李六,赵七,刘八.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展望[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3): 30-34.3. 王九,陈十.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与规划研究[J]. 农村发展研究, 2020(2): 26-31.【备注】以上报告中避免使用具体标题,以免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根系、叶片及其他植物部分。
传统上,秸秆是直接用于养殖、燃烧或堆肥等传统利用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本报告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目前的利用方式。
一、秸秆利用的现状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秸秆约为10亿吨,而开展综合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而在我国,秸秆的年产量高达1.5亿吨,其中仅有30%得到综合利用。
目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饲料、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饲料利用是将秸秆加工成适合动物食用的饲料,例如秸秆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是将秸秆通过发酵、压榨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
有机肥料利用是通过将秸秆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用。
工业原料利用主要指将秸秆进行深加工,生产纸张、纺织品、建材等产品。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问题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秸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不佳,不利于集中进行综合利用。
其次,秸秆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导致其转化效率较低。
此外,秸秆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废渣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挑战和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秸秆预处理技术:通过机械、化学等方式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转化效率。
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等能源形式,以及将秸秆制成肥料、纸张、纺织品等工业原料。
3. 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通过秸秆碳循环、能量循环等方式,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政府支持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包括庄稼的秆杆、枝叶、根部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废弃问题,而且可以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本次调研主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们对秸秆能源利用进行了调研。
目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利用生物质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能源形式,例如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生物质能源还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我们对秸秆有机肥利用进行了调研。
秸秆具有丰富的养分,经过厌氧发酵和堆肥处理后,可以制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对土壤的负荷,减少环境污染。
再次,我们对秸秆纤维利用进行了调研。
秸秆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纸张、纺织品等产品。
与传统的纤维材料相比,秸秆纤维具有轻、薄、柔软、透气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环保包装材料和纺织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对秸秆生物降解技术进行了调研。
秸秆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可利用的化合物,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果。
综上所述,秸秆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秸秆能源利用、有机肥利用、秸秆纤维利用和秸秆生物降解等方式,可以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负担,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报告农作物秸秆既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更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秸秆出现了地区性、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大量秸秆没有得到收集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居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就此,我们对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地处华北平原,是环京津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市,年产农作物秸秆90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480多吨。
我市按照“综合利用,净化城乡,依法治理,广辟途径,创新增效”的总体思路,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件大事来抓。
整个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经历了由重点突破到全部利用,由直接还田到多渠道综合利用,由初级利用到发展秸秆经济的过程。
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已实现了全部综合利用。
其中:小麦秸秆还田306万吨、玉米秸秆还田283万吨、玉米秸秆青贮260万吨、秸秆发电利用20多万吨、秸秆打捆造纸领用27万吨。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基本途径1、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就是在农作物收获时和收获后,使用联合收获机械把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洒,然后进行耕翻掩埋。
秸秆腐烂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目前处理农作物秸秆的主要途径。
2、保护性耕作:就是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免少耕和化学锄草措施,并用大量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模式。
该技术的实施,可解决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的难题,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重要方法,可大大促进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
3、生物腐熟秸秆生产有机肥:就是将秸秆粉碎后,与牲畜粪便混合,然后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腐熟剂,利用生物发酵原理,缩短秸秆熟化周期制成有机肥。
该技术生产的有机肥质量高,营养全,腐熟度高,增产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农作物品质。
调研报告:关于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调查和思考露天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是社会关注、舆论关切的难点问题。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既是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的有效切入点,也是解决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的治本之策。
近期,区党委政研室围绕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等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从全区来看,2017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163万亩,农作物产生秸秆总量为456.5万吨(不含青贮玉米)。
其中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98.7万亩、112.9万亩、435.5万亩、242.8万亩、173.3万亩、315.9万亩,按照粮秆比测算(小麦50∶50、水稻53∶47、玉米52∶48、马铃薯60∶40、小杂粮40∶60、蔬菜85∶15),玉米和蔬菜秸秆量较大,分别达到197.7万吨和125.8万吨,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近70%;水稻和小麦秸秆量分别为56.9万吨和40.9万吨,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20%左右;马铃薯和小杂粮秸秆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4.5万吨和17.7万吨,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0%左右。
从各地来看,XX市农作物面积最大,秸秆资源总量也最大,为117.9万吨,XX 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秸秆资源总量最小,分别为93.7万亩和52.9万吨。
从分布来看,我区小麦、玉米、蔬菜秸秆分布在所有县(市、区),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13个县(市、区);马铃薯、小杂粮秸秆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带。
目前,我区秸秆综合利用总量达到380.1万吨,利用率83.3%。
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饲料化利用。
这是一种效益很高的秸秆利用方式,是我区牛羊粗饲料的主要来源。
主要通过青(黄)贮、氨化、窑贮、微贮、压块颗料以及揉搓丝化打捆包膜、机械化捡拾打捆等技术加工处理,喂养畜禽。
近年来,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饲草料收储加工经营主体,对收储秸秆100吨以上的饲草料加工利用企业和合作社,每吨给予100元补助。
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金风送爽,皓月正圆,瓜果飘香,秋满人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处处可以见到满载而归的农民,他们将颗粒归仓之后,却把大量的庄稼秸秆遗弃在了田地里。
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供再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是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的重大课题。
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作为农业类高校大一新生的我,利用4天时间对家乡部分农民的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调查对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24户农民、2家秸秆加工厂和1家食用菌养殖场。
调查时间:2017年10月3日——6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及周边相邻村庄。
小组成员:家人、同学一行4人。
调查的具体内容:运城地区秋田农作物秸秆主要以棉花杆和玉米杆为主。
此次调查重点是了解农村秸秆治理现状以及农民对于秸秆处理的意愿。
调查的过程及结果:由于受周边地域影响,近些年龙居镇农业也转向果林为主,棉花和玉米的种植量也大为减少,已经不是主业不再被农民所重视,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快速收获后就将劳动重心转移到了果林上,因而棉花地、玉米地秸秆大量堆积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过去,农作物秸秆作为牲畜饲料,是农民的香饽饽,但随着农业耕种耙等农业机械的普及,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养殖量迅速减少乃至消失。
因此,这些秸秆就成了废弃物不再受欢迎。
我们调查的24户农民,13户种玉米11户种棉花,秸秆全部丢弃在田地里,并且有7户玉米8户棉花秸秆就原封不动地长在地里,主家忙其他顾不上处理它们,剩下的全部被拔掉胡乱堆积在地里。
3日天气由雨转晴,4日下午就有2户在地里焚烧玉米杆,堆积的秸秆下面还有部分潮湿,现场浓烟滚滚,灰烬四散,甚至飘飞到公路上给车辆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当我们问及这两户农民为啥要焚烧秸秆而不是另作他用时,两户农民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1.秸秆太多,堆放在地里到明年都不可能沤烂,直接影响明年的播种;2.卖给加工厂价格太低,玉米秆比棉花杆还要便宜得多,再说还要装运,划不来;3.其他用途就不知道还能干啥。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咱们生活的大问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问题。
你可能觉得,秸秆有什么好讲的?不过,别小看了这些“杂草”一样的东西,它们其实有着很大的“潜力股”哦。
你知道吗,每年咱们种地出来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等,都是我们农业的一部分,能不能利用好它们,直接关系到咱们的环境、农业效率,甚至是村民的收入。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问了:“这些秸秆,咋就这么神奇?”我们先从秸秆的“现状”说起。
说实话,秸秆一开始基本上就是“被丢弃”的命。
你看,农民们收完了庄稼,秸秆一堆堆地堆在田里,没啥用处。
大部分农民习惯了直接焚烧,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空气。
可是问题来了,每年咱们全国大约有5亿多吨秸秆,如果都烧了,那这大气质量能不好得了?不仅如此,烧秸秆还会让土壤的肥力下降,这不是得不偿失吗?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全怪农民,毕竟秸秆的利用方法并不是那么简单。
你想,毕竟它又不像咱们的稻米、玉米那样能直接吃,能直接拿来赚钱。
于是呢,秸秆常常就被“遗弃”了。
不过近些年,秸秆的利用问题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咱们国家也开始重视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这些年秸秆的利用方式,大家可能都会说:“哎呀,听说秸秆能做成好多东西。
”没错,秸秆真的是“华丽转身”,用途可多了。
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用秸秆做成有机肥料,把它还田,恢复土壤的肥力,这样一来,农民们能省去化肥的开支,土壤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秸秆还可以做成生物能源,甚至用来发电,这可真是“秸秆大变身”。
现在有些地方还用秸秆做成环保建材,像是板材、砖块啥的,效果杠杠的呢。
秸秆的这些新用途,不但保护了环境,还能为咱们的农业带来更多的收入,真是两全其美。
不过,话说回来,要把秸秆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呢,秸秆的回收和处理得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现在不少地方虽然有了秸秆处理设备,但是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设备贵、技术难掌握,依然没啥动力去做。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的剩余物,通常在农民收割庄稼后,会被留在田地中,既占用了土地资源,也存在火灾隐患。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提高农村的资源利用率,本次调研对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乡村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农户进行调查,包括农田种植农户、养殖农户和农产品加工农户等。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农村对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饲料:农民将秸秆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这种方式能够解决秸秆的利用问题,但有些农民担心秸秆中的一些不良物质对牲畜健康产生影响。
- 肥料:农民将秸秆进行堆肥,用作农田肥料。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秸秆本身的质量较差,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有限。
- 燃料:农民利用秸秆作为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的燃料。
这种方式对农民来说比较方便,但同时也会产生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
- 生物质能:将秸秆进行压碎后,通过发酵、发酵和燃烧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生物质能。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秸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目前在农村使用较少。
2.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有效技术:目前大部分农民对秸秆的利用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堆肥和燃烧阶段,缺乏高效、环保的利用技术。
- 缺乏利益驱动机制: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量较大,且利用效果的好坏对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影响不大,导致农民对秸秆利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缺乏专业化机构支持: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技术问题以及产品的销售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机构的支持,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建议与措施为了解决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2. 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机构,提供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秸秆作为一种农作物的副产品,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
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秸秆的产量、利用现状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调研内容1. 秸秆的产量通过实地走访农村地区,我们得知目前秸秆的产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稻谷、小麦等作物的秸秆产量较为丰富。
2. 秸秆的利用现状大部分地区的秸秆仍然处于废弃状态,少部分地区进行了焚烧处理,但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部分地区利用秸秆进行堆肥或饲料加工,但整体利用率仍然较低。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状况在一些先进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包括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炭制作、秸秆纤维板生产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调研结论1. 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利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推广不足的问题。
3.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五、建议1. 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其推广应用的效率和效益。
2. 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开发和运营。
3.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鼓励他们将废弃的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宁城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利用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宁城县农机局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秸秆利用在农村历史悠久,自古用作饲草和薪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耕作制度及技术的变化,煤+电+液化气的普遍应用,导致农作物秸秆被大量废弃,特别是近年来的秸秆焚烧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则成为影响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为了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快构建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产增收、生态环境改善。
一年来,我们利用落实农机深松作业面积的机会,对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深入田间地块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产生的秸秆量、秸秆利用方式及消耗量等。
调查对象为乡镇农机站、村组干部、种植业户、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
一、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宁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有耕地面积154万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132.53万亩,粮食商品率占粮食总产量的85%。
我县2016年产农作物秸秆129.68万吨(其中玉米秸秆106.3万吨、高粱秸秆13.1万吨、谷子秸秆5.2万吨),作为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产量丰富,而受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所限,秸秆一般采取随意堆放贮存,不仅脏、乱、差,影响当地环境卫生,有的还因管理不善造成火灾隐患。
(一)秸秆利用情况近几年,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上,宁城县农机局组织有关厂家、公司多次举办秸秆利用机械现场会,向全县推广了秸秆青贮、氨化处理、微贮、秸秆打捆、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据统计,2016年青贮农作物秸秆5.0万吨,微贮、氨化处理秸秆1.0万吨,秸秆固化5.0万吨,秸秆打捆2.0万吨,秸秆生物反应堆0.04万吨,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推广1.8万吨。
秸秆利用率才达到14.51%。
被直接焚烧27.9万吨,用作燃料48.1万吨。
大量的秸杆没有开发利用直接用于燃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秸秆的综合利用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
通过向农户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困难。
同时,我们还去了解了一些专业的农业企业,实地了解他们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调研结果1. 秸秆的综合利用认知普遍存在盲区。
许多农户对秸秆的潜在价值和利用方式并不了解,普遍存在焚烧和直接丢弃的现象。
2.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较不完善。
目前,部分地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探索秸秆的综合利用,但整体规模仍较小,缺乏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3. 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处理设备和技术支持,导致秸秆无法有效存储和利用。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程度,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政府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农业企业和中小农户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引导他们投入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规范的秸秆存储和处理设施,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为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秸秆综合利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有信心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减少农田秸秆的浪费和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秸秆利用调研报告秸秆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久而久之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利用秸秆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解决农业废弃物问题的重要议题。
本报告对秸秆利用进行了调研,并就其现状、问题和展望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在农民和农业企业中进行,以了解他们对秸秆利用的看法和态度。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研究机构和专家,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
三、现状分析1.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秸秆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作为畜禽饲料、生物质能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工业原料以及农产品包装材料等。
2.利用方式的效益和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秸秆利用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如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提供清洁能源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然而,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利用技术不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运输和储存困难等。
四、问题分析1.技术问题当前秸秆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和先进,制约了其在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2.经济问题秸秆利用虽然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但目前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农民和企业对秸秆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需要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等多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秸秆的经济价值。
3.运输和储存问题由于秸秆体积大、密度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
需要完善相关的运输和储存设施,提高运输和储存效率,降低成本。
五、展望秸秆作为农作物的残余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未来,应继续加大对秸秆利用的研究力度,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推动秸秆利用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六、结论本次调研对秸秆利用进行了分析。
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利用起来可以产生多项效益,但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今后应加大对秸秆利用的研究和投入力度,推动其在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为全面反映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区农机中心组织力量对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调研。
一、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一)总体概况全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均达20万亩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一直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全区秸杆有效利用率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一部分秸秆被农民烧火做饭用,极少一部分被用于沼气生产、畜牧养殖业,大部分堆积在田间地头。
由于三夏、三秋生产期间紧、任务重,即收又种,农民很劳累,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将秸秆及时从田间清除,多少年来便形成了放火烧秸秆,燃后再种的习惯。
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引发火灾、破坏农田生态,必须予以禁止。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虽加大工作力度,齐抓共管,但秸秆焚烧仍然是防不胜防。
2014年,全市秸秆焚烧第一把火就发生在XX区。
因此,推进秸秆还田,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全区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对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各级各部门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
区农机部门认真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小麦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区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
三夏期间,要求凡是从事麦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需安装小麦秸杆还田机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秋期间,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做到组合实施、整体推进。
一是做好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农机购臵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实施过程中,补贴资金重点向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优先办理、优先补贴。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农作物的废弃物,占据了农田的大量面积,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我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首先,我调研了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烧等方式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在一些农村地区,通过秸秆发电,可以实现农村能源的自给自足。
同时,生物质燃烧也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我对秸秆的有机肥利用进行了调研。
秸秆经过深度加工处理,可以制成有机肥,作为农田的基础肥料。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残的污染。
另外,我还调研了秸秆的制浆造纸利用。
秸秆经过专业加工处理后可以制成纸浆,作为造纸的原材料。
与传统的木材相比,秸秆制浆可以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降低造纸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污量。
同时,秸秆纸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最后,我调研了秸秆的生态建材利用。
秸秆可以制作成生活和建筑中的各种材料,如秸秆砖、秸秆板等。
这些材料既可以替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减少砍伐木材的需求,又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保温隔热能力。
综合来看,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多种方式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目前,秸秆综合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处理成本偏高等。
为了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生产设备。
同时,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
只有多方合作,全面推进,才能实现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关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调查报告金风送爽,皓月正圆,瓜果飘香,秋满人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处处可以见到满载而归的农民,他们将颗粒归仓之后,却把大量的庄稼秸秆遗弃在了田地里。
秸秆作为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供再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是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的重大课题。
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作为农业类高校大一新生的我,利用4天时间对家乡部分农民的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调查对象: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24户农民、2家秸秆加工厂和1家食用菌养殖场。
调查时间:2017年10月3日——6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及周边相邻村庄。
小组成员:家人、同学一行4人。
调查的具体内容:运城地区秋田农作物秸秆主要以棉花杆和玉米杆为主。
此次调查重点是了解农村秸秆治理现状以及农民对于秸秆处理的意愿。
调查的过程及结果:由于受周边地域影响,近些年龙居镇农业也转向果林为主,棉花和玉米的种植量也大为减少,已经不是主业不再被农民所重视,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快速收获后就将劳动重心转移到了果林上,因而棉花地、玉米地秸秆大量堆积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过去,农作物秸秆作为牲畜饲料,是农民的香饽饽,但随着农业耕种耙等农业机械的普及,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养殖量迅速减少乃至消失。
因此,这些秸秆就成了废弃物不再受欢迎。
我们调查的24户农民,13户种玉米11户种棉花,秸秆全部丢弃在田地里,并且有7户玉米8户棉花秸秆就原封不动地长在地里,主家忙其他顾不上处理它们,剩下的全部被拔掉胡乱堆积在地里。
3日天气由雨转晴,4日下午就有2户在地里焚烧玉米杆,堆积的秸秆下面还有部分潮湿,现场浓烟滚滚,灰烬四散,甚至飘飞到公路上给车辆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农作物秸秆再利用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及对象我国广大的城郊和农村,每到收获季节在田野和路旁,时常就能看到正在燃烧的秸秆升起的滚滚浓烟。
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根据我的调查调查发现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普及,对耕牛的饲养减少,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已不再是主要的燃料。
农业连年丰收,秸秆越来越多,而综合利用滞后,秸秆相对过剩。
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农民为抢农时不得不就地烧掉秸秆。
思想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和存在的火灾隐患。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的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了探寻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问题,我跟随西南科技大学调研组深入四川省江油市永胜镇龙宫村实地调查。
调查方式实地走访农民,采用口头询问的调查方式,调查农作物秸秆再利用问题现状。
调查时间2012.7.1——2012.8.1调查内容1、请问你家是怎么处理农作物秸秆的呢?A.焚烧处理——80%B.收回家作为燃料——15%C.作为饲养动物的饲料——4% D.还田——1%2、请问你知道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吗?人.知道——99% B.不知道——1%3、你知道焚烧农作物秸秆有哪些危害吗?知道呀,污染环境嘛,你看这烧的浓烟滚滚的,昨天上面还来宣传说我们烧的这些烟尘还影响到了绵阳机场的飞机呢。
听说都不能正常起降了。
4、请问你既然知道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为什么还要焚烧农作物秸秆呢?小兄弟,你也看见了现在我们农村建了沼气,每家每户也安装了天然气我们现在对燃料的需求已经快没有了,现在科学技术也发达了我们都用拖拉机耕、田耕地也没什么人再养耕牛,把秸秆搬回家也只有给他堆在家里面,我家还有几年前的油菜秆呢,加上这几天都是芒种、抢收的关键时期错过了这几天我们下一季的农作物收成又会大打折扣,所以干脆一把火烧了,还可以肥肥田。
5、请问你想肥田问什么不直接把这些秸秆还田,就不用烧还更省事呢?小伙子你还真没干过农活你不知道呀,这些秸秆不烧掉直接放到田里的话,我们栽种下一季作物会很受影响的,你看我们马上就插秧了,如果把这些秸秆放到田里再把秧苗插在这些秸秆上面,他怎么生根呢,今天插上,可能明天就全部浮起来了。
博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作者:李军营来源:《山东农机化》 2018年第5期一、博兴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分布区域。
2017年博兴县耕地面积81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40万亩,农作物产生秸秆量86.11万吨。
其中,小麦、玉米、棉花瓜菜的播种面积分别为:53.22万亩、54.42万亩、18.36万亩、20.1万亩。
秸秆产生量分别为:33.59万吨、40.03万吨、6.59万吨、5.52万吨。
小麦、玉米的秸秆占总量的85%以上。
(二)秸秆利用模式1.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的途径,也是最现实、最易于推广操作的秸秆利用方式。
2017年,博兴县作物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率达67%。
2.秸秆饲料化利用。
主要指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处理技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2017年,博兴县秸秆青储量达到10.85万吨,占秸秆处理总量的12%,主要用于大地黑牛及县内养殖户。
3.秸秆基料化利用。
包括食用菌基料和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目前主要以食用菌基料为主。
博兴县的农民用玉米芯培育蘑菇,年利用各类秸秆8780吨。
4.秸秆能源化利用。
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直燃发电、薪柴等。
其中,以棉花秸秆粉碎直燃发电为主(滨州运通生物质发电厂),其次是棉柴及少量玉米秸秆作为薪柴使用,秸秆固化和沼气用量很少。
(三)机械装备情况截止目前,博兴县共有小麦联合收获机(加装秸秆粉碎机械)16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全部配备秸秆还田机械)1350台、秸秆还田处理机械318台。
(四)主要政策措施各镇(街道)存抓秸秆禁烧的同时,积极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并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执法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此项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着力解决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从2014年在全县开始推行粮食生产“十统一”机械化作业模式,县财政对未焚烧秸秆实施“十统一”作业的农户按每亩40元给予资金补助)。
2017秸秆工作总结
2017年,秸秆工作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各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地方秸秆焚烧和露天堆放现象,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2017年,各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一些地方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在一些地区,秸秆被用于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等领域,有效地减少了秸秆焚烧和露天堆放的现象。
同时,一些地方还开展了秸秆还田、秸秆发酵等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高了农田土壤质量。
其次,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地区仍存在大量的秸秆焚烧和露天堆放现象,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一些地方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导致秸秆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综上所述,2017年的秸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露天堆放的现象,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为全面反映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区农机中心组织力量对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调研。
一、全区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均达20万亩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一直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全区秸杆有效利用率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一部分秸秆被农民烧火做饭用,极少一部分被用于沼气生产、畜牧养殖业,大部分堆积在田间地头。
由于三夏、三秋生产期间紧、任务重,即收又种,农民很劳累,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将秸秆及时从田间清除,多少年来便形成了放火烧秸秆,燃后再种的习惯。
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引发火灾、破坏农田生态,必须予以禁止。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虽加大工作力度,齐抓共管,但秸秆焚烧仍然是防不胜防。
2014年,全市秸秆焚烧第一把火就发生在XX区。
因此,推进秸秆还田,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全区秸秆还田机械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对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各级各部门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
区农机部门认真探
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小麦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区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
三夏期间,要求凡是从事麦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需安装小麦秸杆还田机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秋期间,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结合起来一起抓、一起推广,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做到组合实施、整体推进。
一是做好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农机购臵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实施过程中,补贴资金重点向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优先办理、优先补贴。
小麦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数量快速增加。
截止到目前,全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190台,小麦秸秆还田机400台。
同时,对购臵小麦秸秆还田机、玉米直播机的农户,除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外,区农机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给予一定补贴。
对玉米直播作业面积大的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努力营造舆论环境。
通过组织农机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小麦秸秆还田、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政策、常识和好处,让农民群众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提高农民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三是搞好技术服务。
组织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农民搞好机具调试,掌握操作要领,提高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培养出一批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