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三网合一通信网络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书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9
新闻出版社三网合一接入解决方案深圳市首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创博龙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言 (3)第一章大楼概况和用户需求 (3)1.1网络概况 (3)1.2用户需求 (3)第二章网络系统设计 (4)2.1网络构造 (4)2.2内部网络设计 (5)2.2.1机房建设 (7)2.2.2综合布线和相应设备 (8)2.2.3用户终端 (9)2.3三网合一光纤网络和普通的综合布线对比: (13)第三章首迈三网合一产品介绍 (15)3.1O N A CCESS7724D三网合一视频复用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15)3.2O N A CCESS4XXD三网合一ONU (18)3.3O N A CCESS7224D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23)第四章首迈FTTH三网合一成功案例 (25)第五章技术培训与售后服务 (27)5.1网络设备技术应用培训 (27)5.2可扩充设备 (27)5.3售后服务承诺 (27)5.4维修服务 (28)5.5系统升级扩展 (28)5.6热线技术支持 (28)5.7长期技术支持: (28)结束语 (28)前言随着Internet宽带应用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宽带接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对接入带宽需求也不断提高,宽带接入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市场的迅速变化,现在三网合一FTTO(光纤到办公室)和FTTH(光纤到桌面)已经国内各地已经普遍开始运用。
第一章大楼概况和用户需求1.1 网络概况网络主要分为两大块:商务用户和家庭住户。
商务用户:商户主要采用三网合一光纤到办公室公室(FTTO)方案。
家庭住户:家庭住户采用三网合一光纤到户(CATV、Interne、IP电话)。
出版社内部办公大楼:部分重要级别的办公室采用FTTD光纤到桌面。
1.2 用户需求总体规划:电信数据,电话信号,广电CATV信号到机房,所有信号在机房通过OnAccess7724D 三网合一交换机融合一起传输。
传输要求:从运营商中心机房至某机房建议铺设12芯以上单模光缆;从机房至每户保证2芯(建议用4芯)单模光纤入户。
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业务指导和总体技术要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0年10月21日目录1 总体目标和技术路线 (5)1.1 总体目标 (5)1.2 总体技术线路 (5)2 业务要求 (6)2.1 广播电视类 (6)2.2 互动电视类 (7)2.3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服务业务 (8)2.4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 (9)2.5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 (9)2.6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10)2.7 媒体内容中心服务业务 (10)2.8 业务创新 (11)3 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 (11)3.1 业务平台 (12)3.1.1 电视广播系统 (13)3.1.2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14)3.1.3 互动电视系统 (14)3.1.4 数据广播系统 (17)3.1.5 信息服务系统 (17)3.1.6 电子节目指南(EPG)系统 (18)3.1.7 收视调查分析系统 (19)3.1.8 交易支付系统 (20)3.1.9 宽带业务系统 (20)3.1.10 媒体内容中心 (22)3.1.11 多媒体通信系统 (23)3.2 网络 (23)3.2.1 骨干网和城域网 (25)3.2.2 接入网 (26)3.3 终端 (27)3.3.1 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 (27)3.3.2 家庭智能终端 (27)3.4 运维和运营支撑 (27)3.4.1 运维支撑系统 (28)3.4.2 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29)3.4.3 客户服务系统 (30)3.5 监管系统 (31)3.6 安全与防护 (31)3.6.1 有线电视网络运行安全 (32)3.6.2 广播电视业务系统运行安全 (32)3.6.3 有线电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32)3.7 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 (33)3.7.1 广电宽带网络交换中心 (35)3.7.2 自治域号与IP地址 (35)3.7.3 路由协议及策略 (35)3.7.4 与广电宽带国干网的接入方式及接口 (36)3.7.5 服务质量(QoS)保障 (36)3.8 广电话音网互联互通 (37)3.8.1 本地互联互通 (37)3.8.2 长途互联互通 (38)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等12个城市(地区)作为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三网合一及其技术基础所谓三网合一,就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互相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合一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1.技术创新是三网合一的动力1.1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应用使语音、数据、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的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
1.2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输各种信息业务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媒体光纤网是传输三网业务最理想的物理平台。
1.3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件变得最终支持各种用户的特性功能和业务。
1.4统一的TCP/IP协议是三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使得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网上实现互通。
5、波分复用技术WDM通过更有效地利用光纤带宽资源从理论上将光纤全部可用频段增加至约300GHz,是无线通信全部可用频段的十倍,明显地提高了系统传输容量。
2.三网合一的综合业务平台2.1IP over ATM。
异步传输模式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优点为一体的传输方式。
它采用53字节的固定信元交换技术,兼有分组交换的可调带宽和高速度,以及电路交换和信元交换的低时延等特点。
IP over ATM是将IP数据包在ATM层全部封装为ATM信元,以ATM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
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IP 数据包的IP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
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
以后的IP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上以直通方式传输而下再经过路由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IP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IP数据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交换速度。
IP over ATM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迭加模式,另一类为集成模式。
迭加模式是将IP当成一个网络与ATM网络互联,不更改ATM网络的协议模块,而将IP的功能层叠加在ATM上;集成模式是IP网设备和ATM网设备集成在一起,将IP层的路由功能与ATM的交换功能结合起来,使IP网络获得ATM 的选路功能。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规程三网融合是指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产业融合的新型网络技术和服务模式。
网络优化项目是指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升级、优化,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项目。
下面是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的背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互通,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优化和融合。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三网融合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性能、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二、项目范围与任务1.三网融合范围:a.对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建设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b.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网络带宽、服务器等;2.网络优化任务:a.对现有的网络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和问题;b.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替换,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容量;c.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丢包率;d.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对网络进行灵活配置和管理。
三、项目组织与人员1.项目组织:a.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进度控制;b.业务经理:负责与用户沟通和需求分析,协调各方利益;c.技术人员:负责网络评估、设备升级和优化工作;d.运维人员:负责网络运行和故障处理。
2.人员要求:a.项目经理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沟通协调能力;b.业务经理需要具备业务理解和用户需求分析能力;c.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网络知识和设备操作经验;d.运维人员需要具备网络运维和故障处理经验。
四、项目实施与控制1.项目实施流程:a.网络评估和需求分析;b.设备升级和优化配置;c.网络拓扑调整和测试;d.网络运行和故障处理。
2.进度控制:a.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工期和里程碑;b.设立监控机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测和报告;c.及时处理延期和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和下一代网络技术三网融合的背景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三网融合”是当下科技和标准逐渐融合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2]。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三网融合的相关技术发展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1,基础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
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从而使得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并通过数字终端存储起来或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工程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1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使用部分■2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通用部分■3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专用部分2014年08月1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已填写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在专用部分的附录B中提出,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招标文件范本的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提供”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固化技术参数原则上不需要改动,如确实需要对专用部分固化技术参数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专用部分可以在原表中更改。
技术规范范本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4. 招标文件范本的页面、标题、条款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不填写的表格亦不允许删除;当同一种表格需要分别列表时,在总表号后加分表号(如表4-3-1、表4-3-2)。
1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通用部分●1 总则●2 设备技术要求●3 对设备的一般要求●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会议及技术培训●5 实验和验收●6 质量保证及管理●7 技术支持1 总则1.1一般规定1.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变电所站内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包括接入路由器、交换机、光电转换设备等)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摘要本次设计为一栋综合楼做传统弱电系统设计,根据该综合楼的特点和用户需求,设计将数据网、语音网和有线电视三网合一,以达到统一管理、扩展灵活、维护方便等目的。
本设计中采用三网合一光纤进线解决方案,光纤由城市公共基础主干光缆引入,在楼层设备间将三网分离,数据网和电话网统一采用通过数据交换机配线,在水平布线上都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在电话终端采用附带RJ45接口的电话机;唯独有线电视系统经分配分支器由同轴电缆敷设。
本设计在从进线到楼层设备间三网合一的应用就大大地简化了垂直干线的设计;在水平子系统按结构化综合布线敷设,满足了现有设备的需求;而且对于相同布线方式的数据和电话网都可以灵活的转换,可以有支持任意更改网络结构的特点.目录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综合布线起源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 01.3 三网合一综述 (1)2工程概况及用户需求分析 (2)2。
1 工程概况 (2)2。
2设计内容 (2)2。
3 用户需求分析 (2)2。
3 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 (3)2。
4。
1 设计标准 (3)2.3.2 设计规范 (3)3 方案选型 (3)3。
1 综合布线传统方案 (3)3。
1。
1 综合布线的各子系统 (3)3。
2 三网合一+结构化综合布线方案 (5)3。
2.1 三网合一的有利因素分析 (5)3.2。
2 三网合一方案的优势 (6)4 方案设计与具体的施工要点 (6)4。
1 工作区子系统 (7)4。
2 水平子系统 (9)4.3 管理子系统 (10)4。
第25卷第4期微计算机应用Vol.25,No.4 2004年7月MICROCOMPU TER APPL ICA TIONS J ul.,2004三网合一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陈 波1 冼 进2(1湛江市疾病预防控中心湛江524037;2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广州510640)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通信三网并立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三网合一宽带化时所面临的宽带传输、宽带交换、宽带接入等主要技术问题,通过IP、MPL S等技术解决难题的可能和解决方案,并指出了把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各种信息服务纳入统一的网络是今后网络建设的潮流和需求。
基于光纤的宽带IP网代表了今后网络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终将实现。
关键词:宽带 三网合一 网络通信The K ey T echnical Problems and Solution of Integration of three N et w orksCHEN Bo1,XIAN Jin2(1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Zhanjang,Zhanjiang,524037;2Computer College,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etail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ree independent networks of internet,telephony and cable tv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three networks.Also,the article predicts the integration will be a requirement in the near future and lays out the key issues this integration process will face:brandband communication,brandband interchange and brandband integration.The article continues to present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by tech2 nologies like IP technology and MPL S.Fiber optic based broadband IP network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of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as the technology continue to advance down the road,this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will become a reality in China.K ey w ords:Broadband,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network communication当前,在我国通信、计算机信息产业领域中,三网合一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谓“三网合一”即是把现有的传统电信网(PSTN),计算机网络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三网融合”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三网融合(最早称三网合一)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对用户而言,就是指用一条线路就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
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二、“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从1996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
在我国实现三网融合的主要意义有如下几点:第一,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电信业和广电业的共同发展方向。
实现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实施信息通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二,在我国实现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在现有电信市场格局下再引入一个源自广电业的运营商,实现某种程度的异质竞争,促进行业、监管、市场、技术、业务、网络、终端、支撑系统八个方面的融合和创新。
第三,实现统一的适应三网融合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有利于给市场发出清晰的信号。
不仅有利于吸引投资,而且减小了新业务开发的风险,激发行业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特别是视频这样一个对网络和业务具有战略影响力和价值的新领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历史机遇,有利于实现信息通信业的再次跨越式发展。
还有,实现三网融合也有利于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主导思想舆论阵地,促进文化繁荣,将互联网视听内容纳入到国家统一监管的范畴,推进统一的监管框架的确立。
小区一、二期三网安装工程技术标投标人:日期: 2019 年 5 月 30 日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 (3)1.1 工程概述 (3)1.2 主要工程量 (4)1.3 设计说明 (4)1.4 工程建设方案 (5)1.5 光缆施工技术要求 (7)1.6 设备布置及线缆布放 (13)1.7 其他设计说明 (14)1.8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4)1.9 文明现场施工措施 (24)二项目机构(人员)配备 (27)三资格证明 (27)四售后服务 (27)一施工组织设计1.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小区一、二期三网安装工程,建筑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
一期17万㎡,二期30万㎡,共计住宅,一期476户,二期1704户。
本工程为小区一、二期三网安装工程。
1.1.1系统招标范围公用运营商网——小区红线范围内弱电井——通信机房(含机房设备)——每栋楼每单元通信机柜(含设备)——楼层弱电井设备(含设备)——户内弱电箱(不含箱),包括光缆弱电井、光缆保护管、设备、桥架、光缆及相关的孔洞封堵、土建有关的设备基础、接地、室外管沟等。
(如与其他弱电工程共用弱电井、桥架、预埋管的,则由弱电单位施工)。
1.1.2设计依据1、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2、DBJ 43/003-2012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设施建设标准》3、GBJ23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4、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1.2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1.3设计说明1.用户侧家庭信息箱与机房配线区采用2芯光纤点对点直熔传输方式。
符合光纤入户国标内容的最少2芯入户要求。
2.采用一级分光,分光点位于小区机房,分光器位于三网机柜内光分配线区。
满足一级分光、分光点在小区机房的建设要求,且能同时满足不同运营商的接入及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要求。
用户需求的不同运营商的平等接入只要在机房跳纤即可完成业务开通。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一、概述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1) 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网络,简称PON。
2) 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
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 和GPON 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 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的光纤链路。
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 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三网融合是指我国现存的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网络资源的融合,是指三种网络以及其所承载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统一。
三网融合目的是通过现有的网络配置,综合利用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采用全数字化的连接,宽带数据交换与传输,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口,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三网融合不仅指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技术(物理)层面的“三网合一”,而且还指称三网内容的共享互通、业务和服务的相互进入与相互渗透。
技术(物理)层面的融合是基础与前提,内容、业务和服务层面的融合是动力与目的,二者缺一不可,统一于三网融合的实践。
三网融合是世界性趋势,世界各国自1996年以来陆续推动三网融合进程,如今在政策、业务与网络建设层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早在2001年便将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此后历次重要政府文件均对之进行了提升与深化,但由于未提出具体的落实举措,收效并不理想。
直至2009年,中央政府实施了转发通知、成立推进小组等措施,重启了停滞多年的三网融合。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重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的关键时期。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与市场空间。
一、理想网络体系融合后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物理层连接是透明的。
即信号通过一个网络可以直接或间接经过组织,变换传送到另一个网络,同时不改变信息的内容,即网络之间要透明;终端用户只要单一的物理网络接入,就可以与其它网络上的用户通信,避免了多种网络接入的复杂性;在应用层面上,网络传输的业务之间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但同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网络之间的协议相互兼容。
由于各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协议,因此信息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网络时应满足网络的协议要求。
二、三网各自的特点1.电信网。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工程;三网融合近些年来,随着三网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有线电视网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保障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常来说,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一般包括规划立项、设计预算、实际建设、竣工验收等部分,规划立项设计奠定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实际建设是规划设计的具体落实,而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建设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
在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探究如何从竣工验收的角度提高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质量,促进其发展。
1三网融合1.1定义三网融合通俗来讲就是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三者之间的融合,但是这里的融合并不是指三大网络之间简单的物理融合,而是指业务能够相互交融、技术逐渐融合一致、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应用层面IP协议统一的高层次业务之间的并融,通过这种融合能够保障三大网络无缝覆盖,最终形成在网络中能够对多样业务进行兼容的运维模式,为业主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的服务[1]。
1.2融合层次三网融合涉及的技术包括基础数字技术、宽带技术、软件技术和IP技术,按照相关概念和层次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以及网络融合,如图1所示。
2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是一种综合性网络,其主要是通过有线电视铺设的光缆、电缆来实现数据信号之间的运输和传递,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网络,有线电视网的容量较大,功能多样,抗干扰性强,并且建设维护的成本比较低,总的来说是优质廉价的高性价比的综合网络[2]。
3有线电视网络工程验收的内涵有线电视网络工程验收是指在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完工后,根据有线电视行业的规定和建设标准,对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验收评定。
正规的有线电视网络工程验收包括施工单位组织自验收、建设单位组自的初验收和终验收及建设单位抽检验收三部分。
4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的要求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保障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三网融合技术操作规程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与相互渗透,通过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实现信息的共享、通信的互联互通和服务的一体化。
三网融合的实施对于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三网融合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总体技术架构规程1.三网融合总体技术架构包括:资源融合、应用融合和服务融合三个层面。
2.资源融合层面要求将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通信和传输设备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3.应用融合层面要求将不同的应用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4.服务融合层面要求提供集成化的服务,实现用户从一个平台上就可以获得多种服务。
二、技术实施规程1.建设统一的传输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互联互通。
要采用统一的协议和接口标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2.构建多媒体终端设备,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要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的接入,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
3.选择合适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丢失和泄露。
4.进行应用系统的整合和升级。
要将原有的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使其能够适应三网融合的要求。
5.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加强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各种身份认证技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滥用。
三、操作规程1.统一管理:对三网融合的设备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确定通信标准:确定通信的标准和协议,确保三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顺畅进行。
3.建立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中心,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4.实施应用系统整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集成和交互。
5.加强安全保护: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和管理,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6.进行培训和演练:对员工进行三网融合相关知识的培训,进行不定期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故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