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 格式:doc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
环球市场/施工技术-178-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绿色开采技术研究袁志刚山西高平科兴新庄煤业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解放“三下”压煤,煤矿“三下”开采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
我国煤矿“三下”传统开采技术有离层注浆、条带式开采,其中离层注浆不能有效控制地表下沉,成本高,效率低;条带式开采,资源回收率低,一般不超过50%,资源浪费严重。
充填开采不仅能有效控制地表下沉,而且资源回收率可达90%以上。
充填开采目前有超高水材料充填、膏体充填、固体物充填三种技术。
本文主要对充填技术以及绿色开采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煤矿工程;充填开采;绿色技术随着煤炭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逐渐显现出来。
从实况来看,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土地资源大量的破坏与占用;②破坏与污染周围水资源;③污染大气环境。
因此煤炭开采必须要朝着高利用、低开采以及低排放方向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探究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1.1 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充填工艺采用水力泵送、挂包充填。
包括充填泵站与充填点两部分,该充填工艺系统相对简单,初期与总体投入均较低。
由于充填材料具有流动性,对于仰斜开采,只需要管路、搅拌与泵送等设备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充填系统;而对于水平开采和俯斜开采,还需用充填袋,效率相对较低,月产一般在5000~10000t,目前在综采机械化充填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
1.2 膏体充填采煤技术固体废物膏体充填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将煤矸石、粉煤灰、劣质土等固体废物制作成无临界流速、不需脱水的膏状浆体,通过泵压或重力作用,经过管道输送到回采工作面,适时充填采空区的绿色开采技术。
膏体充填分胶结膏体充填、非胶结膏体充填。
该充填技术具有高采出率、环保、高安全性等优点,管道运输,材料选择广泛,目前已在多个矿井应用,在炮采工作面应用较多,综采膏体充填技术正在研究。
新时代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牵制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开采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同时,矿山安全形势虽有改善,但重特大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采用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也成为必然。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进行研究,新时代煤矿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标签:煤矿;绿色开采;环境保护“绿色矿山”是遵照国家政策法规办矿,从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出发,以规范管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土地复垦等为手段,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相互协调统一为目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山建设、生产的全过程。
一、绿色开采的理念与内涵绿色开采将环境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实现绿色矿业,建立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和特点:(1)广义定义矿产资源、地下水、土地、尾矿等;(2)减捂巧采对环境的破坏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牵制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开采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同时,矿山安全形势虽有改善,但重特大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采用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也成为必然。
缘色开采联系清洁生产,涉及开采与持续发展、开采与环境协调。
钱鸣高院士首先提出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和关键层理论,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绿色开采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他之后的专家继往开來,完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见图1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煤炭作为最基础的能源,为大众生活提供了便捷,但是其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也不能忽视。
通过推行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开采量和开采效率。
另外,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还能对瓦斯等有毒废气进行回收处理,消除废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使得一些废弃物可以得到二次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降低开采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煤矿绿色开采的相关技术2.1保水开采技术保水开采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保护周边水域不受污染的绿色开采技術。
煤矿绿色开采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开采内涵及其意义,然后详细阐述了主要的绿色开采技术,最后提出了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绿色开采。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绿色开采内涵及其意义绿色开采技术指的是在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为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避免各种环境污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行一种将生态保护和矿产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煤矿开采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运用绿色开采技术的整体目的是为了能实现矿产资源开采中生态和资源效益的最佳结合。
绿色开采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降低煤矿开采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煤矿开采中实施绿色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的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煤矿开采中实施绿色技术能将开采出来的各种废土、矸石等进行回收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或者是填充材料,从而降低对地表土资源的破坏,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绿色技术能保证开采活动科学性,不仅能对地表水资源进行保护,而且有助于稳定地下水系统,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和流动。
再次,在煤矿开采中使用绿色技术能将矿井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回收,进行合理的排放,减少对空气的污染,降低酸雨发生的概率,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最后,在煤矿开采中使用绿色技术是未来矿产开采的趋势,煤炭企业实施绿色技术能加强自身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矿产资源市场中能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2主要的绿色开采技术2.1 保水开采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在我国5 0 %的矿井具有透水性的危害,并且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扩大,透水引发的危险也相对加重。
因为水资源不仅关系到人们正常的生活,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对矿井水要进行有效的利用,一般来说,在水资源比较稀缺的地区要将重点放在对水资源的保护上,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在保水开采中要将重点放在对透水事故的防御中。
保水开采技术是由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对原来的地表径流造成破坏或者是在开采中对地质结构层产生破坏,导致地下水形成下降漏斗,这个时候就需要并采用保水技术对岩层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上覆岩层含有软弱岩层,那么就可以通过压实使裂隙闭合形成新的隔水带,这样地表水和地下水就能及时补给,从而帮助地下水位逐渐恢复。
矿业工程课题研究论文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探讨 4 篇【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炭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必须具有环保性和科学性的特点,露天煤矿的传统开采方法有不少的缺点,开采过程中的污染非常严重。
所以露天煤矿的发展前途必然取决于绿色开采技术的的运用。
【关键词】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炭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必须具有环保性和科学性的特点,露天煤矿的传统开采方法有不少的缺点,开采过程中的污染非常严重。
所以露天煤矿的发展前途必然取决于绿色开采技术的的运用。
【关键词】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一、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的重要作用绿色开采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现有的露天煤矿的生产方式,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露天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是煤矿开采事业长久发展的必要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自然资源储量越来越少。
传统的露天煤矿开采技术无论是对于资源还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这就更加剧了能源的不足的现状,煤矿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现状迫切需求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的浮现和革新,它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增加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煤炭事业的发展,所以说绿色开采技术的浮现符合煤炭事业的发展要求。
露天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是针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提出的,传统的露天煤矿的开采技术对于大气、水、土壤资源的危害是不可挽回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为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革新提供的一个机遇,绿色开采技术的出现正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是科学发展观在煤矿开采事业的尝试,所以说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基于自移式破碎站开采技术在对露天煤矿进行开采中,采用自移式破碎机这种新型采矿工艺,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在露天矿山中汽车的使用数量,还可以明显提高露天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降低露天煤矿开采的生产成本,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汽车轮胎的消耗,不仅可以保护大气环境还可以有效改善露天煤矿周围的环境,有着积极的使用价值。
如何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煤矿绿色开采是指在挖掘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并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就如何实现煤矿绿色开采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要实现煤矿绿色开采,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煤矿经营者和工人应加强环境知识培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绿色开采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绿色开采的落地。
其次,煤矿绿色开采需要推进先进绿色矿山技术的应用。
通过引进和推广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绿色开采技术,如高效清洁采煤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可以采用煤层气抽采技术,将煤矿瓦斯变废为宝,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增加煤矿的经济效益。
第三,要加强煤矿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工作。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
因此,煤矿绿色开采要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功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和矿区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实现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要加强煤矿开采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建立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矿区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监测。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数据的采集工作,及时掌握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为绿色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推动煤矿绿色开采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实施绿色开采,如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提供技术支持等。
同时,还可以建立健全绿色开采奖惩机制,激励煤矿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开采,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发展。
总之,实现煤矿绿色开采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推进绿色矿山技术的应用,加强煤矿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工作,加强煤矿开采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以及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推动煤矿绿色开采的发展。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
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能源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变化,但煤炭仍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会对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水资源、空气环境等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也是导致我国生态污染问题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节能环保的新形势下,要对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引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能源一直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煤炭能源消耗量进一步增大,进而使煤矿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不但对矿区周边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等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且损毁了矿脉且无法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一些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所以,为了减少污染且促使煤矿开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了解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充分认识到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研究并运用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1绿色开采技术在矿产资源采集中的运用意义1.1绿色开采技术概述在广义的层面上,绿色开采技术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展开的开采工作。
这一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确保矿产开采时周围环境的安全,还能有效地减少开采中资源的浪费,并提高开采效率与效果。
这项技术在我国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绿色开采技术与环保具有相同的意义。
以环保的方式开展矿产开采工作,能够为矿产企业带来更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不仅能够推动矿产企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1.2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性根据目前我国采矿工程实际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大多数矿产企业并没有重视环境保护,仍然采用传统的开采方式进行施工。
这种做法使得矿产被开采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这对社会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不利于矿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适当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可以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采矿工程中,推动开采工作的安全与高效展开的同时,提高对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创新研究摘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产资源极其丰富,随着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开发范围也将日益扩大。
目前,由于诸多原因的共同因素,导致了当前矿山开发环境不断恶化,且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愈演愈烈,因此环保势在必行,应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思想,着力开采技术研究,以创新技术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为此,本文从矿产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着手分析,提出绿色开采技术措施,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开采技术;技术创新引言:矿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境内生存水平的保证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近年国内外的矿业发展却出现了很大问题,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威胁全球生态自然资源和平。
对此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更严格的规定,在矿产资源开发时,必须要贯彻永续循环生态发展的基本原则来开展,以继续降低因采矿发展而给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环境污染。
1矿产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1.1废气、固体垃圾问题在矿业开发中,会形成很多废石,通常情况下矿业企业处置废石的方式是把废石搬运到土壤地表上面,造成我国的废石大量占有土地面积,即使是在地面堆积,也会造成灰尘或是烟雾危害[1]。
一些有害物质自身含有硫化物或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碰到水时就会形成很多酸水,更严重的话就会危害到矿点土地的资源。
1.2废水、污水问题矿山废水中煤粉以及可溶性的无机盐含量高,在国内的中西部包括沿海地区,由于矿山含硫量非常高,因此许多矿山都会出现酸式,国内矿山每年排放的矿山污水将超过2亿吨[2]。
此外,由于矿业的开采造成土地结构变化,土壤贫瘠化、植物生长衰退,而污水会污染周围植被,从而损害整个水体循环、生物生态体系,并且由于污水排放也会使得矿山内的水平逐渐降低。
2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创新2.1保水开采经过大量的地质资源分析研究表明,矿山易产生的土壤污染、水污染。
铜矿企业在采矿时,也会产生很多的化学废物[3]。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矿业开采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在采矿工程中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
绿色开采技术包括对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矿床的深度利用、降低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绿色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土地与水资源保护采矿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脏水对矿区周围的土地和水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采矿工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减轻这种影响。
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堆排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将矿石堆放起来,然后采用灌溉浸出的方法,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从矿石中提取出来。
此时产生的脏水通过循环利用,降低了对周围水资源的污染。
同时采用垂直堆放技术,减小的占地面积,保护了矿区周围的土地资源。
2. 能源资源节约与利用在采矿工程中,能源的消耗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绿色开采技术中常用的办法是引入新型节能技术,比如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它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废弃物,并将固体物质和气体分离开来。
燃烧完成后,剩余物质再次返回给循环流化床进行再次燃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在采矿过程中,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办法。
二、绿色花园开采的应用1. 新型采矿技术的应用在采矿工程中,采用新型采矿技术也是绿色开采技术的一种重要方面。
比如,采用微生物浸出技术,在矿石的表面加入细菌,将其分解成金属元素,可以达到环保和高效的目的。
此外还有利用低温氧化技术,可以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铜、镍等金属元素分离出来。
2. 降低排放在采矿过程中,矿石的交通运输以及开采等工作都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废水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采用高效的环保设备,比如洒水车,可以在道路上洒水,降低尘埃的飞扬。
在废水处理方面,采用生态三级处理工艺,将采矿中产生的废水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阶段的处理,使之达到国家上排放标准。
此外还可以在采矿工程中使用减灭烟囱和除尘器等各种环保设施,减少气体的排放。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矿业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作为资源开采的重要领域,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矿业界的热门话题。
绿色采矿技术是指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创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采矿方式。
本文将就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推动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开采技术概述1.1 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绿色开采技术是一种以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为目标的采矿方式。
它包括了多领域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涵盖了从矿山布局设计、采矿技术、矿石选矿、废弃物处理到矿区复垦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开采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效节能:通过优化矿山布局、改进采矿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降低采矿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 无害化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矿石选矿、废弃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循环利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矿石的循环经济,减少资源的浪费。
- 生态保护:通过绿化、水土保护等手段,保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2.1 绿色矿山布局设计绿色矿山布局设计是绿色开采技术的首要环节。
其核心是要在保障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包括合理规划矿山设计,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减少地表变形,保持地表地貌和水资源稳定。
绿色采矿技术包括了矿石开采、矿山爆破、采掘工艺等方面的绿色化改造。
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采矿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绿色矿石选矿技术绿色矿石选矿技术是通过采用低耗低污染的选矿工艺,实现对矿石的高效利用。
采用重介质分选、浮选、磁选等技术,实现对矿石的高效分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是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环节。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煤矿产业的飞速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土地破坏等问题越发严重。
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合理运用绿色开采技术,不仅能降低企业对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还能将煤炭开采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也能得到保障,随之煤炭产业便可以落实低开采、高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实践1导言确保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必须应用绿色开采技术。
绿色开采目标的实现,更需要通过综合研究,使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双向发展。
2煤矿开采引发的问题2.1造成水资源污染煤矿中含有许多硫元素成分,企业在开发煤矿的过程中需经由洗煤工序才能实现脱硫处理。
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将粗粒后所形成的酸性水直接排放进河水中,这不但带来了水资源污染问题,还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2.2造成大气污染据了解,美国每年都有数千人患有黑肺病,而这些患者中有30%都是矿工人员。
相较于美国,我国每年新增的黑肺病例也已超千。
之所以出现此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量煤炭作为燃料焚烧后形成有害气体,随着这些气体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对空气会造成极大的污染。
而人们吸入这些污浊空气后,会对肺部及其他身体机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2.3造成土资源污染煤炭企业进行的大规模开采在很大程度上对地表的土壤造成了严重破坏,致使这部分土壤无法进行种植。
开采规模的扩大,急剧缩减了我国可使用的土地资源,由于土地资源污染问题导致采矿区周边的农作物无法顺利、健康的生长。
同时,随着井下巷道采掘技术的应用,矿产资源开采过后会形成较大的地下空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地表塌陷,再加上开采期间会形成大量的煤矸石,将这些煤矸石堆积在地上也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4其他问题据了解,目前部分煤矿企业在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如采用的生产技术过于落后,开采人员尚未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受矿井自身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可能致使煤矿开采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比如火灾安全问题等等。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
与实践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概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研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介绍了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开展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
[关键词]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岩层移动
1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然,此处的‘绿色工业”是广义的概念,应由各个工业部门去实现。
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
“绿色矿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进行开发建设后,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使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
我国目前的煤矿生产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是生产成本不完全。
如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施欠帐;工人工资太低。
二是相关费用支付不全。
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
提出并形成绿色开采技术是为了正视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并有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估量,以便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对政府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下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
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
以山西省为例,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多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达666000多hm2,其中40%是耕地。
研石山占地2000多hm2。
至1998年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2(全省面积的1%)。
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a,地表水迁流减少,导致井水位下降或断流共计3218个,影响水利工程433处,水库40座,输水管道793890m;造成1678个村庄,812715口人,108241头牲畜饮水困难。
使本来缺水的山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
平均每采万t原煤造成塌陷土地0.2hm2,每年新增塌陷地约2万hm2。
矿井瓦斯即煤层气,它是比CO2还严重的温室气体,也是导致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源。
据初步估计,我国2000m浅范围内具有30-35万亿m3
煤层气资源,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我国煤层透气性小,难以在开采前抽出。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500余次,仅2001年由于瓦斯事故的死亡人数达2356人,为煤矿总死亡人数的40%。
煤矿每年排放瓦斯70-190亿m3。
同时瓦斯又是最好的清洁能源,因此必须加以利用,变害为宝。
由此可见,提出并尽快形成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迫在眉睫。
事实上,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已开始了有关“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2]。
2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技术体系
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论,在矿区范围内的煤炭、地下水、煤层气(瓦斯)、土地以至于煤研石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的开发对象而加以利用。
而原来对矿井瓦斯的定义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而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认为:“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水害情况和防治水难易程度,划为……类型”。
显然,上述概念将原本为矿区资源的瓦斯和水单纯作为有害物来对待是不合适的。
煤矿绿色开采以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在基本概念上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煤矿中土地、地下水、瓦斯以及矸石排放等,“绿色开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水资源保护—形成“保水开采”技术;②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形成离层注浆、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③瓦斯抽放—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④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⑤地下气化技术。
这些内容构成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简要表达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