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夹具
- 格式:docx
- 大小:692.82 KB
- 文档页数:31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等。
工艺设计部分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1.2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1.3 技术条件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φ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32mm孔内与φ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φ32mm孔端面与φ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三江学院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承座镗孔夹具设计班级:110152D姓名:耿志旸学号:12010152103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指导老师:徐伟目录绪论 (1)第一章机床夹具概述 (2)1.1工件的装夹方法 (2)1.2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和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2)1.3夹具的分类和组成 (3)第二章夹具设计 (5)2.1设计思路 (5)2.2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5)2.3定位分析 (7)2.4夹紧分析 (9)2.5夹具体结构分析 (10)2.6夹具装配图绘制 (11)2.7夹具零件图绘制 (11)结束语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绪论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完成这一功能的辅助装置称为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等。
所以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加工工艺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床夹具作为机床对工件加工中的辅助装置,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效率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夹具设计时,必须使加工质量、生产率、劳动强度和经济性等几方面达到统一,其中保证加工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有所侧重,如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加工,往往是保证加工精度,对于位置精度要求不高而使加工批量较大的情况,则着重于提高加工工件的工作效率。
总之,在考虑上述几方面要求时,应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好生产率与劳动条件、生产率与经济性的关系。
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
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可以考虑以下问题: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定位装置。
夹具设计计算说明书(重卡转向节)系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夹具设计原始条件: (1)二:选择定位方式: (1)2.2 两孔定位 (2)三.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3.1: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3)3.2:转角误差 (3)四. 夹紧装置的设计 (4)4.1.夹紧力的确定 (4)4.1.1夹紧力的方向 (4)4.1.2夹紧力的作用点 (5)4.1.3夹紧力大小的确定 (5)4.2 钻削切削力的计算 (6)4.2.1 钻削力矩 (6)4.2.2钻削力 (6)4.3 校核 (6)五.参考书目 (7)一、夹具设计原始条件:1:生产纲领:5000件/年,属于中批生产2:生产工序:工序11,钻扩铰2(1):(2(3(430H8二:选择定位方式:2.1平面定位:平面定位采用支承板定位。
由于与支承板接触的工件的面的形状并且表面粗糙度Ra3.2。
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的表2-1-10选取支承板的型号为B12×80 GB 2236-80。
具体尺寸如下:在本次设计中需采用两个支承板分别支承工件的两边,在设计中采用多个支承板定位一个面时,必须保证一组支承板等高。
故支承板的工作面,装配后在一道工序中精磨,保证等高。
一组支承板,与精基准面接触形成平面定位副,相当于三个支承钉或三个点定位副,限制三个自由度。
2.2 两孔定位根据零件孔的尺寸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GB2259-80术条件》,选择圆柱销型号A12 f7×14GB2203-80棱形销B10f7×12GB2203-80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A型圆柱销的具体尺寸:IT14,与圆柱销定位部IT14,与圆柱销三.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基孔制,IT=0.03mm。
3.1: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2在垂直于两孔连线方向X3.2:转角误差根据工程图样:可计算两定位销的距离L:(1)单向移动基准转角误差为:(2)交叉状态30′,由工件定位误差引起的最大转角误差为所以满足定位要求。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加工 (2)其次部分序言 (4)第三部分拨叉Φ22mm 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5)第四部分.致谢与心得体会 (1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6)附录:夹具零件图与夹具装配图(草稿) .................. 17(18) CAD图另图 (19)第一部分:山西大同高校煤炭工程学院09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设施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A6140拨叉钻床夹具设计要求:设计加工孔①22mm的钻床夹具毛坯类型:铸件(两件铸在一起)设计时间:2022.1217——设计内容:1、熟识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一张)3、绘制夹具总装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备注: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毛坯图其次部分:序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使我们学完了高校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化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高校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盼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将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熬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制造背景:机械制造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而机床夹具则是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对工人技术的过高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行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
机床夹具被广泛用于制造业中,大量专用机床夹具的使用为大批量生产供应了必要条件。
在机床制造或修理中,经常遇到在圆柱上横穿孔的工件,这些工件的孔或螺纹孔的中心线不相交,需在车好圆柱后装配,画好孔的位置线,在按线加工孔或螺纹。
以前当工件画好线后,用四爪卡盘按线进行安装,再加工内孔。
在校正的过程中,调整夹在圆柱面上的两爪时,工件产生滚动,使划线孔的中心线产生角度位移,很难将工件校正, 而产生加工废品。
为此人们设计制造了夹具,通过30年的使用,效果很好。
一、用途本夹具是为我国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等效采用ISO679:1989(E)国际标准而设计的配套仪器,该仪器等效采用ISO679:1989(E)4、2、8标准,用上水泥抗压强度检验。
二、主要技术参数1、上、下压力板长度40±0.1mm2、夹具外形尺寸φ100×165mm3、夹具总重约5kg三、结构(见图)本夹具具有坚固的夹具体(1),在夹具体(1)下部孔内固定着下压力板(2),用作承放水泥试块之用。
在下压力板(2)上装有二只定位销(3),用于试块定位,夹具体(1)上部孔内紧配衬套(7),衬套(7)内装有上球座(10)。
上球座(10)在孔内能自由轴向移动和转动。
上压力板(4)由挂簧销(5),拉簧(6),螺母(8)。
球面圆柱头螺钉(9)相互连接,挂吊在夹具体(1)上。
并与上球座(10)球面接触,以保证试块上。
下平面不平行时,使上压力板能自动回转,使其平面与试块上平面紧密接触。
在上压力板(4)一侧装向导向圆销。
插上夹具体(1)中部长槽内,使上压力板(4)不能在水平面转动。
通过旋转球面圆柱头螺钉(9)可调整上压力板的高低位置。
上、下压力板之距一般调整为45-50,当试块加压时,上球座(10)受力向下移动,使上压力板(4)接近试块上平面,卸压后由于拉簧(6)作用,上压力板(4)能自动复位。
四、使用与维护本夹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压力试验机,使用时应将本夹具安放在压力试验机下压力板上由夹具底部φ8孔定位以对中心位置,然后把上、下压力板平面上擦干净,放入水泥试块,试块宽的一边紧靠定位销(3),调整压力试验机的上压力板与夹具的上球座(10)的上平面接触便可以加压,记录试压碎时压力试验机的示值单位:N,除以试块面积(40×40=1600mm2)即可很方便地求出抗压强度单位:Mpa。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除试块碎屑,各运动部位涂上冻滑油,各光面涂上防锈油以防锈蚀。
五、附注1、抗压夹具一经国家建材院检定即作标,抗压夹具可用于对比检查。
《材料成型CAD上机实习》实习报告班级:0511082 学号:14姓名:陈葶徕成绩:夹具设计说明书目录序言 (2)一、夹具设计任务 (3)1、焊接产品(复合件)“圆柱焊接组合”的产品图 (3)二、“圆柱焊接组合”装焊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4)1、基准面的选择 (4)2、夹具体方式的确定 (4)3、定位方式及元器件选择 (5)4、夹紧方式及元器件选择 (6)5、装焊夹具结构 (6)序言1.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焊接工装夹具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并夹紧,用于装配和焊接的工艺装备。
在焊接结构生产中,把用来装配进行定位焊的夹具称为装配夹具:而专门用来焊接焊件的夹具称为焊接夹具:把既用于装配又用于焊接的夹具称为装焊夹具。
它们统称为焊接工装夹具。
对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要求:1)焊接工装夹具应动作迅速,操作方便,操作位置应处在工人容易接近,最宜操的部位。
特别是手动夹具,其操作力不能过大,操作频率不能过高,操作高度应设在工人最容易用力的部位,当夹具处于夹紧装态时,应能自锁。
2)焊接工装夹具应有足够的装配焊接空间,不能影响焊接操作和焊工观察,不妨碍焊件的装卸,所有的定位原件和夹紧装置应与焊道保持适当距离或者布置在焊件的下方和侧面。
夹紧机构的执行元件应能够伸缩或转位。
3)夹紧可靠,刚性适当,夹紧时不破坏焊件的定位位置和几何形状,夹紧后不使焊件松动滑移,又不使焊件的拘束度过大,产生较大的应力。
4)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5)夹紧时不应损坏焊件的表面质量,夹紧薄件和软质材料的焊件时,应限制夹紧力,或者对压头行程限位,加大压头接触面积,添加铝铜衬垫等措施。
6)接近焊接部位的夹具,应考虑操作手把的隔热和防止焊接飞溅对夹紧机构和定位器表面的损伤。
7)夹具的施力点应位于焊件的支撑处或者布置在靠近支撑的地方,要防止支撑反力与夹紧力,支撑反力与重力形成力偶。
8)注意各种焊接方法在导热导电隔磁绝缘等方面对夹具提出的特殊要求。
机械制造夹具设计说明书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机械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4 年12 月20 日夹具的用途: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需要设计一些稳固工件以便于加工的夹具,本夹具具有两个用途:通过两个V形夹夹住圆柱类工件进行定心,用来钻孔等,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震动;还可以用来固定圆柱类工件进行手工加工,如锯,打磨等。
本夹具夹住工件的尺寸要求应在Ф32-Ф40之间。
夹紧机构:在确定夹紧的方向、作用点的同时,要确定相应的夹紧机构。
确定夹紧机构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安全性:夹紧机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夹紧力,以防止意外伤及夹具操作人员。
2.手动夹具夹紧机构的操作力不应过大,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夹紧机构的行程不宜过长,以提高夹具的工作效率。
4.手动夹紧机构应操作灵活、方便。
结构分析:所设计的夹具装配图如下所示:零件组成:1 V形块夹爪:用来夹住工件的零件,它夹住工件的两个面粗糙度不宜过低,因为限制工件自由度的有些就要靠摩擦力限制的。
2 压缩弹簧:可以使两个V形夹爪自动松开,型号为2×8×40右3 夹爪轴:装配有套筒,轴承套,螺母,垫圈,与夹爪具间隙配合,承受的载荷很大,冲击力主要来源于加工零件时对夹爪的载荷的变化,因而轴的材料应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和耐磨强度。
4.轴套:这个轴承套是套在夹爪轴上的5.标准螺母:代号为GB/T 6170-2000 M10,夹具中共用了6个。
6.隔套:是套装夹爪上用来防止夹爪轴滑动的,一边顶住在机座上。
7.弹簧垫圈:代号为GB/T 859-1987 M10,主要是用来防松的8.双面偏心轮:两个夹爪的转动就是靠双面凸轮的转动来实现转动以夹住工件的,其外圆弧表面的粗糙度要低,并且耐磨强度很高,因为其要和推杆摩擦滑动来运作的。
其上键槽是与型号为键 5×12 GB/T 1096-2003相配合的。
9.推杆:上面有方形凸起,可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转动,半圆表面是与双面偏心轮相切配合,为高副接触,集中力很大,特别是有冲击力时容易出现塑性变形,于是所用材料必须是耐磨,硬度很高的。
夹具设计说明书夹具设计说明书1. 背景介绍夹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固定或夹持工件的装置,通过夹持工件,夹具可以保持工件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夹具设计是工程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设计目标本次夹具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稳定的夹持力,确保工件的固定性;- 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保证夹具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考虑夹具的制造成本,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工序的使用。
3. 设计流程夹具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1. 确定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确定夹具的类型,例如平口夹具、钳口夹具等;2. 分析工件特点:了解工件的形状、材料和尺寸等,以便确定夹具的设计参数;3. 设计夹具结构:根据工件特点和夹具类型,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持件、支撑件和固定件等;4. 选择材料:根据夹具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夹具材料;5. 进行强度计算:根据夹具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强度计算,确保夹具的可靠性;6. 制作图纸:绘制夹具的详细图纸,包括总装图、零部件图和工艺装配图等;7. 制造和调试:根据图纸进行夹具的制造和调试,确保夹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夹具设计要点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4.1 工件固定性夹具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工件的稳定性,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
因此,在设计夹具时,需要考虑如何使夹持件能够固定工件,并提供足够的夹持力。
4.2 操作便捷性夹具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夹具的夹持件和固定件应便于安装和拆卸,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完成工件的夹持和释放。
4.3 适用性和灵活性考虑到不同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夹具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夹具的夹持件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能够进行调节和固定。
4.4 制造成本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材料和加工工序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
前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如纺织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机床设计、压缩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汽轮机设计、泵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
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1.3零件工艺分析本次课设是要为此图1-1-3中的端盖设计一个钻3-φ9孔的夹具,最终实现将工件定位,更加精确和方便的完成钻孔工作,并保证能夹紧工件,夹紧力要适中,不要使工件变形,又能保证工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是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我个人来说,这次课程设计的意义很大,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中海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是底板座架,它的作用是:一、建立设备基础,用于构架设备的支撑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安装轴类零件;二、利用它们的工艺结构起到其他重要零件的定位作用;三、用于连接机器设备与地面的基础零件。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底板座架总有三组加工表面,现分析如下:1、以φ45mm的外圆表面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45mm的外圆,以及退刀槽。
2、加工孔φ36H7(+00.025)mm的两个对称端面和三个台阶面。
3、加工三个阶梯孔、φ36mm孔和M10的螺纹孔。
由以上分析,对于以上三组加工表面,可以先加工第一组表面,然后利用专用夹具加工另外两个组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为HT200,考虑到它是底板座架,要求刚度、强度、耐压性能好,抗震性好,因此,选用铸件。
由于该零件的年产量为4000件,属于大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外形尺寸不大,故可采用砂型铸造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和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1)粗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以外圆作为粗基准。
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比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取零件最右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两个对称的端面。
夹具设计说明书1. 分析工件1.1工艺过程的安排在对合螺母加工中,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1.1对合螺母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1.1.2对合螺母是铸造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时将产生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应力重新分布。
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中,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既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面。
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变形。
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
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作用。
逐步修正加工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1.2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由于对合螺母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材料选择HT15-30。
因为对合螺母在工作中承受静载荷以及小量的动载荷,为了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非加工表面对称均匀,使零件工作可靠,并且铸件的铸造性能较好,。
由于该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又考虑零件的加工条件要求较高。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确定采用铸造成型。
该工件的结构对称,材料是HT15-33:铸造性能良好,减摩性好;减震性强;切削加工性良好;缺口敏感性较低;价格便宜,制造方便。
工件毛坯选铸件。
要求加工ø55㎜孔及两端面,除1、2面外其余部分已加工。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表3-2 孔ø55㎜的公差等级是7级,端面的公差等级是6级。
由《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表4-12孔ø55㎜经粗车-半精车-精车能达到加工要求,表4-14端面经粗磨-精磨能达到加工要求。
2. 拟定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2.1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对合螺母加工作为精基准的表面是底平面,以及两个Φ12孔,而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应该提前加工完。
第二部分、夹具设计3.1铣剖分面夹具设计由底座工作图可知,工件材料为HT150钢。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需设计一套铣剖分面夹具,刀具为硬质合金端铣刀。
3.1.1问题的指出本夹具主要作来铣剖分面,剖分面与小头孔轴心线有尺寸精度要求,剖分面与螺栓孔有垂直度要求和剖分面的平面度要求。
由于本工序是粗加工,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3.1.2夹具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可知,在铣剖分面之前,连杆的两个端面、小头孔及大头孔的两侧都已加工,且表面粗糙要求较高。
为了使定位误差为零,按基准重合原则选Φ29.49H8小头孔与连杆的端面为基准。
连杆上盖以基面(无标记面)、凸台面及侧面定位,连杆体以基面和小头孔及侧面定位,均属于完全定位。
2) 夹紧方案由于零件小,所以采用活动v型快夹紧机构,装卸工件方便、迅速。
3) 夹具体设计夹具体的作用是将定位、夹具装置连接成一体,并能正确安装在机床上,加工时,能承受一部分切削力。
夹具体图如下:夹具总装图夹具体夹具体为铸造件,安装稳定,刚度好,但制造周期较长。
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切削力的计算: P=242.02250a =242.022250=1902.538N夹紧力的计算: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25)得:用扳手的六角螺母的夹紧力:M=12mm, P=1.75mm ,L=140mm,作用力:F=70N ,夹紧力:W0=5380N由于夹紧力大于切削力,即本夹具可安全使用。
定位误差的计算: 由加工工序知,加工面为连杆的剖分面。
剖分面对连接螺栓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垂直度允差0.08);对连杆体小头孔有中心距190±0.1要求;对剖分面有0.025的平面度要求。
所以本工序的工序基准:连杆上盖为螺母座面,连杆体为小头孔中心线,其设计计算如下:1)确定定位销中心与大头孔中心的距离及其公差。
此公差取工件相应尺寸的平均值,公差取相应公差的三分之一(通常取1/5~1/3)。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一:工件材料为HT200(灰口铸铁),重量为1.65kg,公差等级为IT10-IT11,适合成批生产。
依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范主编)表6-7选择铸造生产。
第二:基准选择粗基准: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右端面。
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为了保证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所以选择零件的左端面为精基准。
第三:制定工艺路线:工序一:铸造毛坯,金属型铸造。
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75*40),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三:钻孔并扩花键底孔Φ22,选取钻床型号Z525工序四:锪2*75度倒角;工序五:拉花键Φ25H7;工序六:粗、半精铣底面D面(80*30),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七:钻配作孔、螺纹孔,选取钻床型号Z525。
工序八:粗、半精铣槽,选取铣床型号X51。
工序九:去毛刺;工序十:检查;第四:确定加工余量1、毛坯加工余量的确定: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6,以及零件图确定毛坯的尺寸为长40mm,宽为80mm,高为75mm,零件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铸造方法为金属形铸造。
毛坯的精度等级为8—11级,取为10级。
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7,铸件毛坯的尺寸公差带为3.2。
表2.8,加工余量等级为F。
表2.10,加工余量数值为2.2。
所需毛坯的实际尺寸:D面:80+2.2+3.2∕4=83C面:72+2.2+3.2∕4=75故取粗加工余量为2mm,精加工余量为1mm。
2、键,孔余量的确定:内孔尺寸为Φ22H12,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54,确定孔的加工余量分配;钻孔:Φ20mm扩孔:Φ22mm花键孔:3、钻配作孔、螺纹孔:4、铣槽:铣18H11键槽,由《课程设计手册》表2.51,查的粗铣后,半精铣加工余量为2mm,公差为0.3mm。
第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一:铸造毛坯。
加工条件:灰口铸铁,金属性铸造。
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75*40)1、背吃刀量的确定:查《课程设计手册》,得到精加工余量为1mm。
分度式三口钻床夹具说明书一.设计说明书本文是一篇分度式三口钻床夹具的说明书,针对该夹具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进行详细的介绍,旨在为用户提供使用帮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夹具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说明了该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钻孔前的准备工作、夹具的装夹和调整、钻孔的操作等,同时还介绍了夹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在使用中,用户应严格按照本文所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分度式三口钻床夹具的良好性能和长期可靠运行。
二.产品零件图三.设计说明书1.对零件工艺分析:下轴承体与轴承相配合,因此对下轴承体孔径的精度要求较高(IT7),下轴承体零件的主要加工面是平面和孔,Φ50,Φ25孔是下轴承体的装配基准,左端面和零件右端面的精度要求不高,故只需半精加工即可。
2、工艺设计(1)精基准的选择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Φ50和Φ33内孔作为精基准,定位稳定可靠,安装刀具、调整刀具、测量孔径方便.不足之处:因为以内径定位,所以不能同时加工内孔,必须另外设计镗夹具,也有可能影响其他端面的精度。
(2)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原则,以工件外圆作为粗基准,来加工精基准面。
(3)加工方法的选择(a)平面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宜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法。
(b)空系加工Φ50孔,Φ25的加工精度为IT7,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μm,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的加工方案.(4)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顺序安排下轴承体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宜将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根据先粗后精,先加工基准面后加工其它表面,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等原则工艺路线如下:1.时效处理 500℃随炉冷却,去应力。
2.粗车、半精车、精车工件端面、粗镗Φ50,Φ25孔。
3.粗车、半精车工件端面、粗车外圆。
4.半精镗、精镗Φ50,Φ25孔并倒角。
5.半精磨工件端面。
6.去毛刺、修锐边。
夹具设计说明书1夹具方案的论证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010钻削以及另一砸11方向013孔的钻加匸.由于加工楮度不高,帕F单匸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
曲丁010与013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总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08孔的钻、扩、铁)之前已加工完各平而口022内孔•提供了木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
为此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梵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戢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11夹具的结构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二夹具的特=点铸造钻模体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较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010以及0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
这样町以保证较高的中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宣的定位锥销來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掠:3.定位:31定位与定位原理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由度. 3.2定位方式本钻模定位J1于组合定位:0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门曲度,端平面(042-022环形浙)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
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穷一端厚10mm・010的侧面(见左视图)位?t,可防止工件转动。
对丁•一孔一端而的泄位基准我们设il•了定位柱.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安装部分:042下端面往下0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報圈、锁紧螺母)址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专用夹具的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机床使用说明书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
车床夹具设计要点:(1)定位装置的设计要求在车床上加工回转面时要求工件被加工面的轴线与车床主轴的旋转轴线重合,夹具上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布置,必须保证这一点。
因此,对于轴套类和盘类工件,要求夹具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对称中心线与夹具的回转轴线重合。
对于壳体、接头或支座等工件,被加工的回转面轴线与工序基准之间有尺寸联系或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时,应以夹具轴线为基准确定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位置。
(2)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在车削过程中,由于工件和夹具随主轴旋转,除工件受切削扭矩的作用外,整个夹具还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此外,工件定位基准的位置相对于切削力和重力的方向是变化的。
因此,夹紧机构必须产生足够的夹紧力,自锁性能要可靠。
对于角铁式夹具,还应注意施力方式,防止引起夹具变形。
(3)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连接车床夹具与机床主轴的连接精度对夹具的回转精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要求夹具的回转轴线与主轴轴线应具有尽可能高的同轴度。
心轴类车床夹具以莫氏锥柄与机床主轴锥孔配合连接,用螺杆拉紧。
有的心根据径向尺寸的大小,其它专用夹具在机床主轴上的安装连接一般有两种方式:1) 对于径向尺寸D<140mm,或D<(2~3)d的小型夹具,一般用锥柄安装在车床主轴的锥孔中,并用螺杆拉紧。
这种连接方式定心精度较高。
2) 对于径向尺寸较大的夹具。
一般通过过渡盘与车床主轴头端连接。
过渡盘的使用,使夹具省去了与特定机床的联接部分,从而增加了通用性,即通过同规格的过渡盘可用于别的机床。
同时也便于用百分表在夹具校正环或定位面上找正的办法来减少其安装误差。
因而在设计圆盘式车床夹具时,就应对定位面与校正面间的同轴度以及定位面对安装平面的垂直度误差提出严格要求。
(4)总体结构设计要求车床夹具一般是在悬臂的状态下工作,为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夹具的结构应力求紧凑、轻便,悬伸长度要短,使重心尽可能靠近主轴。
江学院夹具设计说明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数控班级:312152A学号:32012152032姓名:王璐目录前言 ...................................................... -.2 -第1章机床夹具概述 ..................... -2 -1.1机床夹具的概念 .............................................. -2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 -2 -1.2.1按夹具的使用分类............................................. -31.2.2 按夹具上的动力源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 -4 -1.4机床夹具的功用 .............................................. -5 -1.5机床夹具的现状及发展........................................ -6 -1.5.1机床夹具的现状.................................................... -6 -1.5.2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6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8 -2.1摆块的分析 ................................................. -8 -2.1.1摆块的工艺分析.................................................... -8 -2.1.2摆块的工艺要求.................................................... -8 -2.2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制定 ........................................ -9 -第三章夹具设计....................................................... -10 -3.1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 -10 -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 -11 -3.2.2定位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14 -3.2.3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7 -3.3导向装置设计 ............................................... -18 -3.3.1钻套的四种形式.................................................... -18 -3.3.2引导元件的相关尺寸计算............................................ -20 -3.4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 -21 -3.4.2夹紧机构设计...................................................... -21 -3.4.3布置夹紧元件...................................................... -22 -3.5分度装置 .................................................. -22 -3.5.1转角分度装置的基本形式............................................ -22 -3.5.2分度定位器的操纵机构.............................................. -23 -3.5.2精密分度.......................................................... -24 -3.6夹具体设计 ................................................ -25 -3.7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 -26 -设计心得 ................................................. -28 -参考文献 .................................................. 7.29 -、八、,刖言摆块零件上钻三个© 8孔的夹具设计是我们融会贯通自己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师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各种解决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必须要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它们的研究对于机械工业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业夹具。
而本次对于摆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完成摆块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完成钻三个© 8孔的夹具的设计。
通过对摆块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准,从而制定出摆块加工工艺规程;对于专用夹具的设计,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取定位基准,然后再根据切削力的大小、批量生产情况选取夹紧方案,接着再布置引导元件、确定导向装置、选择夹具体、其他元件或装置。
第一章机床夹具概述1.1机床夹具的概念机床夹具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并保证加工要求的机床附加装置,简称为夹具。
在我们实际生产中夹具的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加工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以便于对零件的加工。
1.2机床夹具的分类根据夹具在不同生产类型中的通用特性,机床夹具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拼装夹具五大类。
1.2.1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1•通用夹具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可加工一定范围内不同工件的夹具,称为通用夹具,其结构、尺寸已规格化,而且具有一定通用性,如三爪自定心卡盘、机床用平口虎钳、四爪单动卡盘、台虎钳、万能分度头、顶尖、中心架和磁力工作台等。
这类夹具适应性强,可用于装夹一定形状和尺寸范围内的各种工件。
这些夹具已作为机床附件由专门工厂制造供应,只需选购即可。
其缺点是夹具的精度不高,生产率也较低,且较难装夹形状复杂的工件,故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专用夹具。
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采用各种专用夹具,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的设计周期较长、投资较大。
一般在批量生产中使用。
除大批大量生产之外,中小批量生产中也需要采用一些专用夹具,但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
3•可调夹具可调夹具是指某些元件可调整或更换,以适应多种工件加工的夹具,称为可调夹具。
可调夹具是针对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夹具。
对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件,只需调整或更换原来夹具上的个别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便可使用。
它一般又可分为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两种。
前者的通用范围比通用夹具更大;后者则是一种专用可调夹具,它按成组原理设计并能加工一族相似的工件,故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使用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4•组合夹具组合家具是指采用标准的组合元件、部件,专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组装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是一种模块化的夹具。
标准的模块元件具有较高精度和耐磨性,可组装成各种夹具。
夹具用毕可拆卸,清洗后留待组装新的夹具。
由于使用组合夹具可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元件能重复多次使用,并具有减少专用夹具数量等优点,因此组合夹具在单件,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和数控加工中,是一种较经济的夹具。
5•拼装夹具拼装夹具是指用专门的标准化、系列化的拼装零部件拼装而成的夹具,称为拼装夹具。
它具有组合夹具的优点,但比组合夹具精度高、效能高、结构紧凑。
它的基础板和夹紧部件中常带有小型液压缸。
此类夹具更适合在数控机床上使用。
1.2.2按夹具上的动力源分类1•手动夹具此类夹具是以操作工人之臂力作为动力源,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工件。
为了尽量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和保证加紧工件的可靠性,此类夹具的夹紧机构必须具有赠力和自锁作用。
手动夹具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螺旋或偏心压板机构,制造方便,但使用时的工作效率较低。
2•气动夹具此类夹具是用压缩空间作为动力源,通过管道、气阀、气缸等元件,产生夹紧工件的夹紧力。
当需要较大的夹紧力时,常在气缸和夹紧元件之间增设斜楔式、铰链式、杠杆式等扩力机构。
因此气动夹具的夹紧动作迅速、夹紧力稳定、操作方便,故在机械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液压夹具此类夹具是用压力油作为动力源,通过管道、液压阀,液压缸等元件,产生夹紧工件的夹紧力。
液压夹具具有气动夹具的各种优点,而加紧动作更为平稳。
采用较高油压的液压夹具,一般不用增力机构即可直接夹紧工件,因而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在没有液压泵和液压系统的加工机床上,可采用手动增压或气动增压等装置使液压夹具获得所需的高压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