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 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 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 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 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伟
的
大
发 有了纸:产量少,粗糙不易书写
贡
明
献
蔡伦纸:轻便好用,物美价廉,
传遍世界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C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轮子
二、判断对错。
1.“劳累”的 “累”读lèi,不读lěi。 (√ )
2.“记录”的“录 ”下半部分是“水”。 (× )
三、填空。
保存 欧洲 一册书 阿拉伯
造纸术 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保存
青铜器 方便 轻便 盛放 吸收 破布 原料 切断 价格 满足
多音字
lěi
累 他积累了前人的经验。
xiān
这条鱼味道真鲜美。
鲜
xiǎn
这件事是鲜为人知的。
lèi
劳累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想想 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造纸术是怎么一步步改进的?为什么说造纸术的 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 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写出了 纸的发明过程 ,表明
了 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祖__国__古__代__人__民智慧的赞美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