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
- 格式:docx
- 大小:12.26 KB
- 文档页数:1
大师作品欣赏:何家英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
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因革,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
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
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人物清丽莹洁。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
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
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参加画展,已出版的画册有《何家英作品集》、《何家英画集》、《当代实力派画家——何家英》、《名家手稿——何家英》、《当代国画大师代表作品集》等。
何家英技法全面,从国画的写意、工笔到西画的素描、油画、水彩、水粉,无所不通,因此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时,较之他人局限要小些。
可以说,《山地》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性的。
画家借鉴油画手法,用高光强化光线效果,将整幅作品处理成偏红的暖色调,突出了烈日灼烤的感受。
作为对工笔人物画的尝试,似乎是前无古人的。
何家英获奖作品以女性题材为多。
女性绘画并不新鲜,古有仕女画,民国有月份牌美人画、年画,今日女性肖像更充斥电视、报刊,问题是将其作为文化主体,还是作为文化“宠物”?何家英认为:对低俗的艺术倾向应当抵制,它涉及到女性人格尊严,更反映出画家审美价值观的取向。
以男性文化为本位,将女性视为“花瓶”当然不可取,对今天女性自身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表现才是画家的责任。
通过对具有时代特点、个性特征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刻画,使她们发现和确立自身价值,作为文化主体进入审美领域,才是其美学意义所在。
Jrm-166唐坚工笔画
《雪域藏獒》
pps編制Jrm 111108
E-mail文化传播网
唐坚1963年生于青岛市,定居北京。
职业画家。
中
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近年来,独创了工笔动物长毛画法后在人物画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将中国水墨和工笔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工笔人物画在生宣纸上成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作品技法、意境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和不可替代的高难度艺术语言。
是当代少有的同时选择两种画科的画家。
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并多次应邀参加海内外及东南亚等国举行的大型画展获得良好评价,并被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国宾馆、中共中
央宣传部及多家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
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日报、收藏天下频道、旅游卫视、今日中国论坛、花鸟画研究等对作品都有整版的详细报导。
更多欣賞请点击这里访问。
华三川绘画作品欣赏(1)华三川(1930-2004),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擅长人物画及连环画,曾获全国连环画评选一、二等奖和荣誉奖。
1976年以来从事人物仕女画创作,作品传播海内外。
从事连环画的时间为35年,共创作百余本连环画作品。
出版有《华三川仕女画集》数种。
华三川贵妃出浴图镜心题识:仲秋日画贵妃出浴图。
浙东蟹浦华三川作并题。
钤印:华三川印、蟹浦人、春寒赐浴华清池华三川《荷香清暑》1977年,绢本设色,126cm x 84cm。
私人藏。
华三川的工笔仕女画,多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古诗词赋,题材比较广泛,其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因此,他笔下的仕女人物总是形象俊美、委婉隽雅、楚楚动人,达到甜而不腻、美而不俗的艺术高度。
这幅《荷香清暑》图是他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两女子手执团扇漫步荷塘边赏荷的情景。
人物造型丰腴华贵,有唐人遗风。
荷塘荷花正开,荷叶在清风里婆娑多姿,衬托着两位仕女悠闲、典雅的风姿。
线描勾勒圆润流畅,讲究线的疏密与虚实的组织,景物刻画精微,设色华丽,给观者深刻的印象。
(艺术点评:刘永胜)华三川荷香清暑立轴题识:荷香清暑。
晓阁蒙蒙散露华,早收菱匣换冰纱,双鬟递到邻闺约,同去西湖看藕花。
岁在丁丑夏日,华三川画于海上寓居并题。
钤印:华三川印、渔村父、吾生浙东海边华三川朱翠满头立轴霜叶红于二月花。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皆知两片云,戴却数多税。
岁在己亥秋月,浙东蟹浦华三川画於海上寓庐。
印鉴:华三川印(白文)蟹浦人(朱文)渔子(朱文)华三川1989年作红豆生南国立轴华三川采莲图立轴华三川乙亥(1995)年作春余图镜片华三川丙寅(1986年)作贵妃醉酒立轴题识:岁在丙寅浙东蟹浦华三川画于海上寓庐。
钤印:华三川印、蟹浦人、吾生浙东海边华三川1988年作仕女四屏款识:△岁在戊辰春月谷雨,浙东浦华三川画宋人词意于海上寓庐。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女,1978年生于山东滕州,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毕业后一直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许多奖项。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的笔墨韵味,被誉为当代工笔画坛的实力派代表之一。
何家英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特别是她的工笔人物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精致入微。
她擅长将传统的人物形象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更加具有现代感。
何家英的创作手法相较于传统工笔人物画,更具有流畅感。
她不拘泥于传统的画法,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突破。
她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性,将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她善于运用明暗的处理技巧以及色彩的运用,尤其在人物的表达上,能够将人物的神态、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何家英的作品也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她的笔下呈现的人物形象,不单单是一个正脸的肖像画,而是艺术家对人物心理、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刻画和表达,使得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她的研究与创作也不止于画面本身,而是注重各种背景文化的融合,使得画作更为丰富和具有内涵。
在何家英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和元素。
她在创作中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服饰、纹样、工艺等等。
她的作品就像是一幅民间画卷,将人物和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她创作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有时是古代贵族,有时是现代流行达人,有时是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
她善于借助现代元素,将人物形象进行多层次的表达,使得作品带有时代感和空间感。
总之,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让人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她的作品富于文化内涵,艺术感染力强,令人爱不释手。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是一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当代画家,以其精湛的工笔人物画而闻名。
他擅长运用传统的工笔技法,结合现代艺术观念,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深受世人喜爱。
何家英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工笔人物画,虚心向前辈大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用笔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
他擅长通过勾勒线条和勾勒轮廓,将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布上。
他注重细节的表现,尤其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每一幅作品都犹如真人一般,生动而立体。
他对色彩的运用也非常独到,用色鲜艳而不失细腻,将传统的工笔技法与现代色彩理念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活力和魅力。
何家英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历史传统、现代都市以及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他擅长通过人物的表现来揭示历史的厚重和变迁,同时也能够将当代社会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布上,展示出都市生活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注重作品中人物的内在情感表达,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态度和情感的表现,更是淋漓尽致。
他对神话传说的表现也非常出色,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使神话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和形象鲜明,极具吸引力。
在创作过程中,何家英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他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他大胆尝试对传统工笔画的形式和题材做出调整和转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同时又能保持传统工笔画的纯正技法和精髓,使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艺术的风格和气息。
何家英的作品不仅深受中国内地观众的喜爱,更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画展上展出,并且广受好评。
他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吸引了众多海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成为了当代中国艺术的佼佼者。
⼯笔画⼤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笔⼈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代画家”。
他的⼯笔⼈物画以其圣洁、感伤、隽永、真切的⼈物形象和深刻、巧妙的创作构思以及精妙、
清雅、朴素、⾼华的艺术品格开⼀代画风,赢得了业界内外⼈⼠的⼀致好评。
他的写意画从⼯笔画中派⽣⽽出,并继承了元⼈⽂⼈⼭⽔画的笔墨与品质,形成了富有诗意的
⼩写意画风,成为何家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灵,⽔墨⾊线则让⾃⼰的艺术典雅⾼贵。
形⾊讲究时他画⼯笔画,想潇洒超越时他画写意画,他将写意的精神融⼊⼯笔追求空灵与超逸,他⼜⽤⼯笔的严谨避免写意的简率与虚空,在他的作品中⽆不透露出中国⽂化的典雅与西
⽅艺术的理性。
他的创作⾼扬写实精神,注重⽣命体验。
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物清丽莹洁。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然⼤⽅。
作品注重对⼼灵的卓越表现和对⼈性的深刻关
注,为中国⼈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之探索。
在何家英看来,当今的中国⼯笔画空前繁荣,在中国产⽣了巨⼤影响,这是⼀个可贵的成就,需要得到梳理和认同,但同时他也提到,在⼯笔画领域,⽆论从创作思想还是⽂艺理论,材料
制作、艺术观念,都存在不⼩的问题,亟待去解决。
当今艺术界必须要从理论上加强中国⽂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古代⽂化学术的研究和梳理,因为这是艺术的根本。
⽽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中国传承下的艺术和历史博⼤精
深。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山西祁县人,1964年出生。
1981年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委员。
现为中国国画院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传媒研究会常务理事。
何家英自幼酷爱绘画,尤其是喜欢山西民间画艺术。
他的作品以工笔人物画见长,作品笔墨细腻,色彩饱满,富有生机和强烈的装饰性。
他的作品不仅富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以写实主义为基础,以表现民族精神为追求,艺术风格独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何家英在创作中,注重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处和现代绘画的技法,在表现上注重了对人物内在心理、精神气息的描摹,强调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情感表达,力图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心灵感悟去处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力。
他的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旨在融入当代生活和现代审美的表现。
从技法上来说,何家英善于运用线条的粗细、流畅和变化,并在色彩方面呈现出饱满、丰富、柔和的感觉。
何家英的代表作之一是《婆娑》。
这幅画以一对双胞胎的形象打开,描绘了一个姐姐为妹妹编织藤条,歌声悠扬,优美动听。
画面中两姐妹的动作婉转,姿态柔美,表情吐露出浓浓的姐妹情谊,同时也展示了山西民俗、山东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术、走马楼风俗等特色文化元素。
画面的整体氛围温馨和谐,色彩饱满明亮,视觉效果十分和谐。
何家英的另一幅代表作是《三姊妹》。
这幅画以明艳生动的色彩,表现了三个姐妹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画面中的三姐妹担起了沉重的劳动任务,但仍然流露出无限生命力和自信心。
画面整体构图协调、配色优美,以真实、质朴的表现力达到了优美的艺术效果。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关注。
通过作品,他展现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读悟,传达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和理念。
人物吴山明,著名国画家,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现为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
代表作有《吴山明画集》、《吴山明画谱》。
刘国辉,男,斋号长乐轩,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
刘国辉先生(4张)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何家英,天津美院。
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文史馆馆员。
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文轩画廊推荐画家。
苗再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清华美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西,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
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1】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2】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3】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4】
【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的知识吧!
任伯年是众多海上画家中的成就卓著者。
《群仙祝寿图》是任伯年人物画的杰作。
这是巨大的12幅泥金画地的通景屏,共描绘了46个神仙人物共赴王母的寿筵。
为了营造画面气氛,表达群仙祝寿的仙灵境界,任伯年想像力超凡,他把各路神仙人物安排由地面、空中和海上分路去赴宴,场面宏大。
画家将人物划分五大组块,每组人物之间又相互关照、疏密多变、错落有致。
构图采取交叉重叠式展开,活泼灵动,穿插树木、花鸟、山石、建筑、海水、云雾,画面显得丰富统一。
任伯年用色明快、鲜活,朱砂、石青、石绿在泥金的画地上浓彩淡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
鸦片战争后,上海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群仙祝寿图》通景屏或多或少烙下西洋教堂画风的印迹,设色方法上是受到水彩画影响的。
正是由于任伯年这样一批前瞻性画家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现代工笔画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