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练习六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22
标题: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六-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口诀、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口诀。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23 × 4 = 92。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如:2 × 4 = 8,3 × 4 = 12,所以23 × 4 = 92。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4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3. 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4.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练习(10分钟)”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新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练习设计和及时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乘法口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题目
1. 题目一:计算题
- 问题:如果李明有3个苹果,他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2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几个苹果?
- 解答:李明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2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1个苹果。
2. 题目二:填空题
- 问题:在下面的方框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等号成立。
- 2 + 3 = ___ + 2
- 解答:在空格中填入数字1,使等号成立。
- 2 + 3 = 1 + 2
3. 题目三:选择题
- 问题:请在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3 + 2 = ____
a) 5
b) 4
c) 6
- 解答:正确答案是a) 5.
4. 题目四:判断题
- 问题:1 + 4 = 5. (对/错)
- 解答:这个等式是正确的,所以答案是对。
5. 题目五:解决问题
- 问题:小明有5个橙子,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几个橙子?
- 解答:小明把5个橙子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
到1个橙子,剩下2个橙子。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的题目和解答。
希望
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六(1)》数学教案前言《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材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能够引导孩子在数学的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该教材中一道难度适中的数学练习——《练习六(1)》,并提供教师可供参考的教案。
练习介绍《练习六(1)》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第六单元第一道题,题干如下:用7个“1”凑成所有的两位数,并将所有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一遍序,询问第25个数是谁?知识点总结在解决题目前,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关的数学知识点:1. 位数数是用来计数、计量、表示事物数量关系的符号。
一个数的位数就是它含有的数字的个数。
例如,数字1234的位数为4。
2. 十进制数我们常用十进制数。
它的数位有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从个位开始分别称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例如,数字1234的各位数为4、3、2、1。
3. 数位组合一个数的数位组合就是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合成的数。
例如,由数字1和2可以组成的两位数有12和21。
解题步骤在掌握了以上的数学知识点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答该题。
1. 统计有哪些两位数题目中要求用7个数字1凑成所有的两位数,那么我们需要先对7个数字1进行排列组合,以求出所有包含数字1的两位数。
从所有组合的数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其中的重复数值,进而排除它们:•选择第一个数为1,即选一个1作为十位数。
此时,个位数有7种方法,分别为从剩下的6个数中取一个数;•选择第一个数不为1,即选一个不是1的数为十位数。
这时,我们还需要再次对个位数进行排列组合。
此时,十位数有6种选法,个位数有5种选法。
因此,一共可以组成的两位数就有$7\\times6+6\\times5$个。
2. 进行排序将之前统计得来的所有包含数值1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序,并排成一列。
3. 找出第二十五个数由于之前已经将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因此,只需要找出排在第二十五的数即可。
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习题课件在开始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背景。
本题是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的习题。
为了更好地解答,我们需要先理解练习六的主题和内容,然后针对每一道题目进行细致的分析。
我们需要理解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的主题和内容。
《练习六》主要是关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等知识点。
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10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理解力。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每一道题目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练习六》中,共有8道题目,包括A部分和B部分。
A部分主要是基础练习,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B部分则是应用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理解了题目要求和背景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计算。
由于题目涉及到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算术计算得到答案。
对于A部分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第1题,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对于第2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计算来选择正确的答案;对于第3题,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然后选择正确答案。
接下来是B部分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计算。
例如,对于第4题,我们需要先读懂题目,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对于第5题,我们需要先理解题目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通过计算来得到答案;对于第6题和第7题,我们需要先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完成计算之后,我们需要将答案进行整合。
对于A部分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将答案写在书上或纸上;对于B部分的应用题,我们需要将答案与题目要求对应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10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理解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练习十一》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2 千米的认识练习卷(练习六)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标准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两圈是( )米,再跑200米就是( )米,也就是1( )。
所以1千米=( )米。
2.芳芳家距离学校约1千米,如果她步行100米需要2分钟,那么她走到学校需要( )分钟。
3.4千米=( )米。
4.26千米+18千米=( )千米。
5.1千米-450米=( )米。
6.6000米+3000米=( )千米。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4千米( )3800米89厘米( )1米500厘米( )50分米1200米( )2千米1005米( )1千米2米( )148厘米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树高约10( ) 绕操场跑一圈约400( )一块橡皮长约4( )二、判断题9.我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厘米。
( )10.小明家到学校约840毫米。
( )11.4米和400厘米一样长。
( )1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海拔8848米。
( )三、解答题13.从小伟家到体育场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的长度是1千米?将这条路涂上颜色。
14.张兰每天乘坐公共汽车上学,需要坐4站,每站约500米。
张兰家离学校大约多少千米?15.体育场的圆形跑道每圈有500米。
一个长跑运动员跑了8圈,一共跑了多少千米?16.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100千米,人的步行速度为每小时5000米,谁的速度快些?每小时快多少千米?17.上海到南京的铁路大约长305千米。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南京,如果每小时行100千米,3个小时能否到达?18.小红和妈妈在游乐园(如下图)里游玩,如果1小时走3千米,游完整个游乐园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8001000千米##km1000【分析】用跑道一圈的长度乘2,求出两圈的长度。
用两圈的长度加上200米,求出总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