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练习(改)
- 格式:docx
- 大小:13.73 KB
- 文档页数:7
例如: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提示)例如:古铜色的脸例如:古铜色的脸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提示)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一只黄毛大狗老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
──这就是我从前初到隅庄,老水牛爷爷给我的印象。
(总结上文)“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 7.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8.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9.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10、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1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的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的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二、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各属于哪一种?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二、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各属于哪一种?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A.表示注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折1、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A) 2、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A ) 3、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C ) 4、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A) 5、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A) 6、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A ) 7、"啊,原来如此! ──现在你把功课温熟了吗?"老师问他.( C) 8、他花了一夜的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一)引号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如:①“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②我们要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
2、表示突出强调或着重指出的对象例如:①从山脚向上望,之间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②散文要求的是“形散神聚”。
3、反语,表示否定和讽刺例如: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的例如:我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破折号1、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
2、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的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
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3、表示话语的中断(语言戛然而止)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小伙子的声音。
5、表示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例如: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6、表示插说例如:这种分配方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7、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8、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三)省略号1、用于引文的省略例如:指导员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2、省略同类词句例如: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3、表示语言的中断(语言余音未尽)例如: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说。
4、表示语言断断续续例如:“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任务。
”5、表示含糊其辞,欲言又止例如:我即刻胆怯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楚……。
其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楚。
”。
引号的作用有:1、表示特定称谓。
像我们给事物取的各种名称,这些名称上的引号都属于这种用法。
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例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话中是把黄河比作摇篮,引号中的摇篮其实还是黄河,并不是真的摇篮。
3、表示引用他人的话语。
4、表示着重指出,强调。
例如:“认真”是做好事情的保障。
5、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省略号作用:、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中间不能断开,不能用在一行之首。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举例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沉默,无语: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2、表语言中断: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
"四叔说。
6、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例: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破折号作用:。
引号的作用: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一、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1) 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
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
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二、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
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
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
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
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
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小学语文下册破折号、引号、省略号专题训练及答案小学语文下册破折号、引号、省略号专题训练及答案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破折号表示解释)2、肉店里有山鹬啊,鹧鸪,野兔啊……(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3、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省略号表示语句的省略)4、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
(引号表示否定)5、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省略号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6、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省略号表示省略次数的递增)7、“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8、“谢谢上帝,总是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9、穿过长长的走廊,就到了开阔的广场——中央广场。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10、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1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小李突然想起了什么。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
)1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的词语)13、这样“勇敢”还是少点好。
(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14、父亲笑着说:“没有花哪来的果。
”(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15、树桩后面有一个“人”字形的草棚。
(引号表示强调)16、我眼前又浮现出引人入胜的课堂,热火朝天的劳动,有趣开心的郊游,你追我赶的赛场……(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17、猩猩犹豫着:“生活?生活当然……不过‘乐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省略号表示思维的跳跃)18、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三枝……”(省略号表示数字的省略)19、老班长有气无力地说“我……我不行啦,你……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省略号表示语意停顿)20、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21、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一、省略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说话的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鲁迅《故乡》)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5、表示引文的省略。
例: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6、表示沉默语或代替没有听见、不便明说的话。
例:“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茹志鹃《百合花》)7、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1)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我想得很多,很多……(江波《雾中过三峡》)8、表示关联的词语或语言格式(1)【不…不…】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
(《现代汉语词典》)(2)表达“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这类判断,文言不用“……是……”的形式,而用“……者,……也”的形式。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二、破折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解释说明。
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2、表示意思的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3、表示语意递进。
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表示声音延长。
“要不——摔跤”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三、引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表示特定称谓。
例: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3、表示特殊含义。
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例: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双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用法归类整理班级姓名学号双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的用法:(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1. 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例如:①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引用成语、俗语、术语、歇后语等,要标引号。
例如:①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②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美丽,真是恰如其分。
3.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①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
②“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③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音译外来词)(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1.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①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②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③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解析:在这三个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
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2.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
例如: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②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③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解析: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一、直接引用二、特殊含义三、强调意思四、特定称谓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4、鬼子来“扫荡”了。
(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 )8、大家采集“茅茅针”。
(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理解他。
( )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 )1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 )家长签字:一、表示解释说明二、表示意思的递进三、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转变四、表示语音延长五、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六、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3、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4、“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5、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6、“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7、“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8、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