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小弯曲半径管件的弯制
- 格式:pdf
- 大小:74.60 KB
- 文档页数:3
弯管制作1、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管子制作。
弯曲半径与直管壁厚的关系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弯曲半径与直管壁厚的关系弯曲半径R 制作弯管用管子的壁厚R≥6Do 1.06td6Do>R≥5Do 1.08td5Do>R≥4Do 1.14td4Do>R≥3Do 1.25td2、弯管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管子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
3、有缝管制作弯管时,焊缝应避开手拉(压)区。
4、金属管应在其材料特性允许范围内进行冷弯或热弯。
5、采用高合金钢管或有色金属管制作弯管时,宜采用机械方法;当允砂制作弯管时,不得用铁锤敲击。
铅管加热制作弯管时,不得允砂。
6、金属管热弯或冷弯后,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初制作弯管温度自始至终保持温度在900℃以上的情况外,名义厚度大于19mm的碳素钢管制作弯管后,应按本规范表2表2 管道热处理基本要求母材类别名义厚度t(mm)母材最小规定抗拉强度(Mpa)热处理温度(℃)恒温时间(mim/mm)最短恒温时间(h)碳钢(C)、≤19全部不要求——碳锰钢(C-Mn) >19 全部600~650 2.4 1铬钼合金钢≤19≤490不要求——(C-Mo、Mn-Mo、Cr-Mo) >19 全部600~720 2.4 1Cr≤0.5%全部>490 600~720 2.4 1铬钼合金钢(C-Mo)≤13≤490不要求——0.5%<Cr≤2%>13 全部700~750 2.4 2全部>490 700~750 2.4 2铬钼合金钢(Cr-Mo)≤13全部不要求——2.25%≤Cr≤3%>13 全部700~760 2.4 2铬钼合金钢(Cr-Mo)全部全部700~760 2.4 23%<Cr≤10%马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不要求——铁素体不锈钢全部全部不要求——奥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不要求——低温镍钢≤19全部不要求——(Ni≤4%)>19 全部600~640 1.2 1注:热处理的加热速率和冷却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加热温度升至400℃时,加热速率不应超过(205×25/t)℃/h,且不得大于205℃/h。
弯管常见的缺陷及其解决措施弯管常见的缺陷及其解决措施从⼯艺分析可知,常见的弯管缺陷主要有以下⼏种形式:圆弧处变扁严重(椭圆形)、圆弧外侧管壁减薄量过⼤、圆弧外侧弯裂、圆弧内侧起皱及弯曲回弹等。
随着弯管半径的不同,前四种缺陷产⽣的⽅式及部位有所不同,⽽且不⼀定同时发⽣,⽽弯曲⼯件的弹性回弹却是不可避免的。
弯管缺陷的存在对弯制管件的质量会产⽣很⼤的负⾯影响。
管壁厚度变薄,必然降低管件承受内压的能⼒,影响其使⽤性能;弯曲管材断⾯形状的畸变,⼀⽅⾯可能引起横断⾯积减⼩,从⽽增⼤流体流动的阻⼒,另⼀⽅⾯也影响管件在结构中的功能效果;管材内壁起皱不但会削弱管⼦强度,⽽且容易造成流动介质速度不均,产⽣涡流和弯曲部位积聚污垢,影响弯制管件的正常使⽤;回弹现象必然使管材的弯曲⾓度⼤于预定⾓度,从⽽降低弯曲⼯艺精度。
因此,应在弯制之前采取对应措施防⽌上述缺陷的产⽣,以获得理想的管件,保证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观质量。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前⾯提到的⼏种常见缺陷,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下列措施:(1) 对于圆弧外侧变扁严重的管件,在进⾏⽆芯弯管时可将压紧模设计成有反变形槽的结构形式:在进⾏有芯弯管时,应选择合适的芯棒(必要时可采⽤由多节段芯棒组装⽽成的柔性芯棒),正确安装之,并在安装模具时保证各部件的管槽轴线在同⼀⽔平⾯上。
(2) ⼩半径弯管时圆弧外侧减薄是弯曲的⼯艺特点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避免减薄量过⼤,常⽤的有效⽅法是使⽤侧⾯带有助推装置或尾部带有顶推装置的弯管机,通过助推或顶推来抵消管⼦弯制时的部分阻⼒,改善管⼦横剖⾯上的应⼒分布状态,使中性层外移,从⽽达到减少管⼦外侧管壁减薄量的⽬的。
(3) 对于管⼦圆弧外侧弯裂的情况,⾸先应保证管材具有良好的热处理状态,然后检查压紧模的压⼒是否过⼤,并调整使其压⼒适当,最后应保证芯棒与管壁之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少弯管阻⼒及管⼦内壁与芯棒的摩擦⼒。
(4) 对于圆弧内侧起皱,应根据起皱位置采取对应措施。
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照表1. 弯头的概述弯头是一种常用于管道系统中的管件,用于改变管道流动方向的元件。
弯头有不同弯曲半径可供选择,不同的弯曲半径会对管道系统的流量和压力产生影响。
本文将提供一份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照表,以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弯头。
2. 弯曲半径的定义弯曲半径是指弯头弯曲部分的半径大小。
弯头的弯曲半径越小,弯曲部分的曲率越大,流体通过弯头时会产生更大的流动阻力。
相反,弯头的弯曲半径越大,流体通过弯头时的流动阻力越小。
3. 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照表下表列出了常见的弯头弯曲半径及其对应的标准编号:弯曲半径(单位:米)标准编号0.5 R0.51 R11.5 R1.52 R22.5 R2.53 R33.5 R3.54 R44.5 R4.55 R54. 弯头的选择指南选择适合的弯头弯曲半径对于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弯头的指南:4.1 流量要求流量大的管道系统通常需要较大的弯曲半径,以减小流动阻力,确保流体能够顺利通过弯头。
对于小流量的应用,弯曲半径可适度减小。
4.2 压力损失较小的弯曲半径会导致更大的压力损失。
对于压力敏感的系统,应选择较大的弯曲半径以减小流阻压力损失。
4.3 空间限制有时候,管道系统的布局受到空间限制,无法选择较大弯曲半径的弯头。
在这种情况下,应评估系统的流量和压力需求,并选择符合要求的最小弯曲半径。
4.4 防止流体挤压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如高温、高压的管道系统,为了防止流体挤压,弯头的选择可能需要更大的弯曲半径。
5. 总结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管道系统的流量和压力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有助于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提供了一份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照表,并给出了一些选择弯头的指南。
在选择弯头时,请务必考虑到流量要求、压力损失、空间限制和流体挤压等因素。
小弯曲半径薄壁纯锆U形管弯制模具的研制叶建林;纪腾飞;崔爱斌;张强【摘要】薄壁纯锆U形管在弯制过程中容易产生椭圆度、回弹、划伤以及弯管内弧褶皱等现象,为了实现小弯曲半径薄壁锆管的弯制成形,根据U形管的弯制特点,并结合实际弯制经验,设计并制作了U形管的弯制模具。
该弯制模具主要采用绕管方式进行弯制,U形管一端固定,另一端进行弯制。
弯制试验结果表明,该弯制模具能够制作弯曲半径为50 mm和105 mm的φ25.4 mm ×1.24 mm薄壁锆U形管,弯制后的U形管成形状态良好,检测结果均能满足GB 151—1999标准及设备生产工艺的要求,并能有效地保证弯管质量。
%It is easy to ellipse , rebound, scratch and internal fold during the bending process of thin walled pure zirconium U shape tube .In order to bend of thin-walled pure zirconium tube with small bending radius , the bending die of U shape pip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U shape tube bending .The bending die was functioned in the way of winding , the end of the U shape tube was fixed and the other end was used to bend . The results of bending test show that the die can bendφ25.4 mm ×1.24 mm thin walled pure zirconium U shape tubes with bending radius of 50 mm and 105 mm.The U shape tubes have good forming condition , and test result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B 151—1999 standard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equipment , and also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ube effectively .【期刊名称】《钛工业进展》【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薄壁纯锆;小弯曲半径;U形管;弯制模具【作者】叶建林;纪腾飞;崔爱斌;张强【作者单位】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201;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201;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201;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201【正文语种】中文U形换热器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典型设备,随着石油化工装置、核电技术的发展,U形管换热器以其换热性能好、传热系数高等优点得到更广泛应用[1]。
1---1 模具结构图
第1页,6页主视图
模具结构图
一套完整的弯管模具结构包括轮模、夹模、导模、芯棒
防皱板组成。
动作原理:芯棒进芯,夹模夹紧管材随轮模一起转动,导模压紧管材随着管材的弯曲而跟随,而防皱板固定不动,当弯管角度达到设定角度后,芯棒退出,夹模导模松开,复位完成整个动作。
1---1 轮模图
第2页平面图
1---1 夹模图
第3页平面图
1---1 导模图
第4页平面图
1---1 防皱板图
第5页平面图
防皱板标准化
防皱板主要用在薄壁(T≦1MM),管径(¢≧10MM)的管材上,主要防止管子弯曲处起皱。
防皱板一方面起着对管子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围绕轮模相对滑动。
因此,防皱板需根据轮模半径设计
防皱板尺寸按图纸设计统一:其它尺寸按图纸零件设计
1---1 芯棒图
第6页平面图
芯棒标准化
1、芯棒尺寸按图纸设计统一:除以下尺寸外
A:根据原材料内径设计,一般比内径偏小0.5~0.8 B:根据原材料内径设计,一般比内径偏小0.2~0.5。
薄壁铜管弯曲成形仿真研究倪雪辉,江伟,胡涛,何正林(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摘要: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研究了半圆、椭圆及关节3种芯杆结构对薄壁铜管弯曲成形质量的影响,基于上述3种芯杆结构,采用ABAQUS显示算法对U管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加以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半圆芯杆可有效降低管材的壁厚减薄率,椭圆芯杆有助于改善铜管弯曲处的截面形状,关节芯杆综合了两者的优势,且伸出范围为1.5~2mm。
关键词:薄壁铜管;芯杆结构;减薄率;伸出范围中图分类号:TG38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2168(2021)04-0016-05DOI:10.16787/ki.1001-2168.dmi.2021.04.004Simulation research on bending ofthin-walled copper pipeNI Xue-hui,JIANG Wei,HU Tao,HE Zhen-glin(Gree Electric Appliances,Inc.of Zhuhai,Zhuhai,Guangdong519000,China)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ree core bar structures that with semicircle,ellipse and joint on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in-walled copper pipe was studi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Based on the three core bar structures,the forming process of U-pipe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using ABAQUS display algorithm and the result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e bar with round head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all thinning rate of the pipe,elliptical core bar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ection shape of copper pipe bending,and the joint core bar combin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ove two,and the extension range was1.5~2mm. Key words:thin-walled copper pipe;core bar structure;thinning rate;extension range0引言薄壁铜管因其壁厚薄、换热系数高、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家电等行业。
普通弯管机弯制小弯曲半径蛇形管的方法
第六图书馆
本文利用普通弯管机弯制小弯曲半径蛇形管的方法,并从弯制小弯曲半径弯管方法的比较、选用、普通弯管机的改进、模具的设计及调整等几个方面叙述在普通变管机上弯制小弯曲半径蛇形管的模具设计及防止椭圆度超差的方法及其可行性。
本文利用普通弯管机弯制小弯曲半径蛇形管的方法,并从弯制小弯曲半径弯管方法的比较、选用、普通弯管机的改进、模具的设计及调整等几个方面叙述在普通变管机上弯制小弯曲半径蛇形管的模具设计及防止椭圆度超差的方法及其可行性。
弯管机 蛇形管 弯曲 半径 椭圆度工业锅炉张辛烨不详1996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弯管模具设计标准第一册前言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之前的模具设计思路和方式需要进行整改,纠正模具设计师的随意行为,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司的模具标准化指导文件,其主要好处是①减轻设计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并缩短模具开发周期;②减少模具各零部件的规格,提高互换性,便于设计与制造、从而降低成本;③规范模具设计师的随意性,有统一性、规范性。
针对我司的产品种类和特征,本标准第一册《弯管模》由于时间和水平原因,本标准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欢迎大家及时指正。
编者二0一五年七月弯管模具设计标准弯管模具目录1 弯管模序号目录页次1——12——1 3——1 4——15——1前言弯管原理介绍1.弯管弯曲原理分析2.常见的弯管缺陷模具结构图模具零件图1 轮模图2 夹模图3 导模图4 防皱模图5 芯棒图总结44567911131415前言金属管材的弯管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汽车、机械、环保、化工等行业。
我公司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行业多年,主要研究发动机上的进回油管、高压油管、进出水管、波纹管的弯管成型。
主要材质为不锈钢304焊管及无缝管。
弯管原理介绍(一)弯管弯曲成型原理分析管材在外力矩作用下弯曲时,弯曲变形区的外侧材料受到切向拉伸而伸长、内侧材料受到切向压缩而缩短。
由于切向应力和应变δ沿管材断面的分布是连续的,故当弯曲过程结束,由拉伸区过渡到压缩区,在其交界处一定存在着一层纤维,该层纤维的应变δ=0。
此纤维层称为应变中性层,它在断面中的位置可用曲率半径R表示。
管坯在弹性弯曲阶段,应力沿断面呈线性分布,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遵守虎克定律,故应力中性层和应变中性层互相重合并通过端面形心。
随着弯曲过程的进行,当变形程度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后,变形性质由弹性变为塑性,故在弯曲过程中应力中性层和应变中性层不仅不相互重合,也不通过断面形心,而是随曲率的增大逐渐向曲率中心方向移动,并且应力中性层的移动量大于应变中性层的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