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八年级物理第一月考试卷(机械运动与声现象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角度看,舟中人是静止的,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高山B.轻舟C.彩云D.两岸2.机械运动时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下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星运动B.鲜花怒放C.骏马奔腾D.枯叶飘落3.根据决议,质量,长度,时间等国际计量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实现由常数定义,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毫秒B.秒C.分钟D.小时4.如图所示,是A,B,C,D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的情形,你认为其中方法正确的()5.数字卫星电视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传输信号,同步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三者均可6.关于测量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误差,说明测量时一定出了差错B.多册测量取平均值,完全可以避免误差C.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是可以减小误差的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7.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比乌龟跑得慢D.在这段路程中乌龟做得是匀速直线运动8.以下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A.放在玻璃罩中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生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对着山崖喊话,过一会听到了回声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生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9.自行车的车铃响后,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C.车铃被握住后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D.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10.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节奏11.如图,小明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振动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12.我们生活中的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D.音色二.多选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机械能的形态?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声能答案:C2. 在平视镜中看到的图像是A. 竖直放大的B. 横向放大的C. 跟实物一样大小D. 左右颠倒的答案:D3. 热传递方式包括下列哪几种?A. 对流、传导、辐射B. 浸渍、传导、蒸发C. 对流、冲洗、辐射D. 反射、传导、导热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是好的导热体?A. 水B. 棉花C. 金属D. 木材答案:C5. 音速取决于哪些因素?A. 声源的频率B. 声源的振幅C. 介质的密度D. 介质的温度答案:D二、填空题1. 加热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分子动能相应地(增大/减小)。
答案:增大2.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开放)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封闭3. 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耳朵)。
答案:眼睛4. 长途传输电话采用的是(声纳/光纤)通信原理。
答案:光纤5.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Hz到(20/200)kHz。
答案:20;20三、解答题1. 请解释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答案: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当有物体沿着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时,它的势能和动能会相互转化。
当物体向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当物体向下降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总机械能等于势能和动能的和。
2. 请简要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答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可以分为振动源、空气振动和声波传播三个过程。
首先,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
振动的空气分子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一个机械波,即声波。
最后,声波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碰撞传播,最终到达听者的耳朵,使听者感受到声音。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导热性质与材料的导热性质有关。
提示:准备两个不同材料的棒状固体,一端加热,另一端测温,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 音乐会上,女中音放声独唱,男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小2.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3. 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 犯它的领地。
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T 言了1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yg3|]||y|l[j 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B. “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很小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6.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 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音调 B,声速 C.音色 D.响度7. 如图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丁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丁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D.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8.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9. 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 这里的“低"是指•蜜蜂IminM 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 为 Hz,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 _____ (选填“快”或“慢").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 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深处的深度 是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 10. 能辨别出琴声和笛声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B.音C. 响D 频率11. 将钢尺伸出桌子边缘一定长度,轻重两次敲击改变声音的—;再两次改 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同样力度敲击,两次改变声音的—;发现:当尺 子伸出桌子边缘较长时,声音的—(以上3空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较—。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八年级 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D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C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4.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6.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7. 汽车速度是36km/h ,运动员速度是10m/s ,自行车1min 通过0.6km 的路程,则( ) 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 .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 .汽车速度最大 D .三者速度一样大8.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9.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 、2.58 cm ,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 A 、2.58cm B 、2.57cm C 、2.576cm D 、2.577cm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 A 、10:3 B 、3:10 C 、8:15 D 、15:8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锣是靠锤子的振动发声的B 、气体传声比液体传声快C 、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D 、真空不能传声 12、下列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①同学们唱歌发出的声音②瀑布冲击水面发出的声音③切割物体发出的刺耳的声音④青蛙鸣叫发出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月考(简单运动和声音)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以下儿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B.宇宙间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C.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m/s,这个物体的实际速度有时可能大于2m/s,有时可能小于2m/ sD.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个物体我们可以判断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认为它是静止的3.二战期间,有一位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小昆虫,把它顺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发生这件怪事的可能情况是()A.当时子弹静止在空中B.当时子弹高速从飞机侧面射来C.当时子弹从上面竖直落下时经过飞机旁边D.当时子弹和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基本相同,飞行方向也•样4.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a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气,,电一点,,5.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一"'■A.5km/hB. 15km/hC. 50km/hD. Im/s6.关于甲乙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运动时间比乙物体少,则甲物体运动得快B.甲物体运动的路程比乙物体短,则甲物体运动得慢C.在相等的时间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比乙物体长,则甲物体运动得快D.在相等的路程内,甲物体运动的时间比乙物体少,则甲物体运动得慢7.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这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在图中,甲、乙两百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f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 v> vB.Kip< T /甲C.r中=/乙//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o /(S)9.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
丹棱二中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月月考试题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39分)(将正确答案编号填入下列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塑料刻度尺去测量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6、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B.琴弦C.琴体D.空气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A.可能运动B.一定运动C.一定静止D.以上结论都正确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9、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D.大于5米/秒10、下列做法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11、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响度最大的是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12、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题(机械运动声现象)一、单选题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 B.18mm C.18cm D.18dm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C.5s~7s内,小车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2s~5s内,小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
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0.02s 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 标记小车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1m/s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B.4:3C.1:1D.1:35.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中用到了转换法的是( )甲: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乙: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丙:响度和振幅的关系丁:声音可以传递能量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6.“双减”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如图所示是学校开展小乐器社团——吹竖笛的情景,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A.嘴唇B.声带C.笛子D.笛子内的空气柱7.高为3m的路灯杆顶有一小灯泡,杆正下方有一身高为1.5m的人从杆所在位置出发,沿直线在水平地面上离杆远去。
设人步行的速度为1m/s,则此人头顶在地面上投影的速度为( )A.1m/s B.2m/s C.3m/s D.4m/s8.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了8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A.5.233dm B.5.31dm C.5.24dm D.5.23dm9.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A.0.5cm B.0.5dm C.0.5m D.0.5km2.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5.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敲击声,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B.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回声C.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铁管传播的,第二声是空气传播的D.所听见的第一次声音是空气传播的,第二声是铁管传播的6.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7.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8.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9.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教室里的黑板B.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C.教室外走过的同学D.教室外飞过的小鸟1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A.声音越来越大B.声音越来越小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D.音调越来越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1.一辆电动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30s,它通过的路程是 m。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声现象》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2分)1、大剧场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高B、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C、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7、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8、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稍后才能看到闪电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C.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要改变弹奏的响度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1、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1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B、v与t成反比C、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1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14、图是甲、乙两辆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考试卷(考试时间: 60分钟 卷面分数: 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5次,记录数据分别为2.14cm 、2.13 cm 、2.45 cm 、2.12 cm 、2.15 cm ,则比较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是A 、2.20cmB 、2.135cmC 、2.14cmD 、2.13cm2、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静止的 B .由东向西运动 C .由西向东运动 D .无法判断3、下列有关声的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C .真空不能传声D .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4、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 -t 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 -t 图像是( )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 .4∶3B .1∶3C .3∶1D .3∶4……………密………………封………………线………………内………………请………………勿………………答………………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 -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7、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二、作图与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8、基础应用(1)用图5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
图5(2)我们通常所说“女高音”指的是,“闻其声而知其人”指的是。
9.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卡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初三学年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 、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C 、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
B 、只要有精密的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
B 、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
C 、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
D 、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4、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
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 、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
C 、铁路旁的树木;
D 、铁路边的建筑物。
5、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记录数据时:
A 、只需要记录数字,不需要记录单位;
B 、只记录准确数字并注明测量单位;
C 、要记录准确数字和估计数字;
D 、要记录准确数字﹑估计数字和测量单位。
6、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使用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A B C D
7、下列单位换算中,推导过程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2.5m=2.5m ×100=250cm ;
B 、2.5m=2.5×100cm=250cm ;
C、2.5m=2.5m×100cm=250cm;
D、2.5=2.5×100=250cm
8、我国市面流通的5角硬币的直径和厚度最接近于:
A、2mm和1.5mm;
B、2cm和1.5μm;
C、2cm和1.5mm ;
D、2mm和1.5cm
9、对一物体测量长度为34.57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A、1mm、34.50cm、0.07cm;
B、1mm、34.5cm、0.07cm;
C、1cm、34cm、0.57cm;
D、1cm、34.5cm、0.07cm
10、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1、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2、在2011年7月23日动车组事故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3),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3、下图中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A、A:3.80cm,B:3.80cm;
B、A:2.80cm,B:2.8cm;
C、A:2.80cm,B:2.80cm;
D、A:2.8cm, B:2.8cm
1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的时间
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2:1
B、1:2
C、2:9
D、9:2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1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米每秒,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米每秒,这个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5米每秒
B 、24米每秒
C 、23米每秒
D 、22米每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
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
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
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8、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一位同学说他的身高是165,这样说对吗? ,他的身高是 。
19、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_。
2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物体AB 的长度和圆锥的高度,物体AB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1、如图2所示,正在空中下落的特技跳伞运动员之间必须保持相对 ,才能形成这一造型。
22、在图8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
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
这表
明: 。
23、1.35m= cm ;72km/h= m/s 。
24、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5.32cm 、②5.34cm 、③5.335cm 、④5.35cm 、⑤5.53cm ,其中错误的是 (填写序号),无意义的是 (填写序号),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
25、物体在1s 的时间振动1次, 频率就是1Hz 。
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Hz 到 Hz 。
超过 Hz 的叫超声波,低于 Hz 的叫次声波。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说明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 ,试着举例有次声波发生的两个例子: 。
26、医生给孕妇做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三、实验题(每小空1分,共10分):
27、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这个现象表明 , 实验中小球起什么
作图8
用,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是通过对话的。
28、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m/s。
四、计算题(共10分)
29、哈尔滨到北京的D28次列车途经长春、四平、沈阳、葫芦岛四站到达北京全长1249km。
“和谐号”动车组预设运行速度可达200km/h至250km/h,哈尔滨到北京原来需17小时,现在仅需9小时3分。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计算哈尔滨站到北京站动车组行进的平均速度。
(结果保留整数)
30、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