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过度,劳伤脾胃,或饮食不节,久病 伤脾,致脾胃虚弱。
9
病因病机
五、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先禀不足, 房劳伤肾,久病失治,过用寒凉,损及 脾肾,咽喉失于温煦。 六、痰凝血瘀,凝结咽喉 久病失治,或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 留,经络瘀滞痹阻
10
诊断要点
病史:外感、反复发作史 临床表现:咽部干燥、灼热,疼痛;或咽异物感,干 咳,咽痛,刺激性咳嗽,恶心欲呕。进食正常,空 咽时有异物感。
喉痹
►
概述 痹者:不仁,闭塞不通之意
定义:喉痹是指以因外邪壅遏肺系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 所致 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或喉底有颗粒突起等为主要特征 的咽部疾病。 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可参考本 病进行辨证施治
1
1 喉痹一病,首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
2《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 痹。” 1)王冰 “一阴者少阴君火,一阳者少阳相火” 2)马莳“一阴为手厥阴,一阳为少阳相火” 3)干祖望——结,乱也
7
病因病机
一、外袭侵袭,上犯咽喉:
气候骤变,风热外邪侵犯人体,客于肺系, 上犯咽喉。 或风餐露宿,汗出当风,腠理疏松,寒邪 乘虚而入
二、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治不及时或治不彻底,邪热入里,里热炽 盛
8
病因病机
三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肺阴虚,阴虚火旺,过用寒凉 素体虚弱,先禀不足,痨倦内伤,过 用寒凉——肝肾阴虚 四、脾胃虚弱,升降失调
4
古代对喉痹的认识
1 病机称谓:风热喉痹,风寒喉痹,酒毒喉痹,阴 虚喉痹等。 颜色称谓:白色喉痹,淡红喉痹,紫色喉痹,大 红喉痹等。 缓急称谓;急喉痹,慢喉痹,走马喉痹等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