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七 数据库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数据库原理实验教案第一篇:数据库原理实验教案《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实验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一、实验目的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界面;掌握通过图形化向导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5软件。
三、实验课时2课时。
四、实验内容SQL Server中的一个数据库必须至少包含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所以创建数据库就是建立主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在SQL Server 2005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中使用可视化界面,通过方便的图形化向导创建,二是通过执行Transact-SQL语句创建。
(一)向导方式创建1、从“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使用Windows或SQL Server身份验证建立连接。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展开服务器,选择“数据库”节点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打开“新建数据库”窗口。
3、该窗口中有3个页,分别是“常规”、“选项”和“文件组”,完成这3个页的内容即可完成数据库的创建。
这里,我们仅设置“常规”的相应内容,其他2个页的内容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1)“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如“sample_st”,再输入该数据库的所有者,这里使用默认值即可。
(也可以通过单击文本框右边的“浏览”按钮选择所有者。
(2)“数据库文件”列表中包括两行,一个是数据文件,一个是日志文件。
通过单击下面相应的按钮可以添加或删除相应的数据文件。
λ逻辑名称:指定该文件的文件名。
λ文件类型:用于区别当前文件是数据文件还是日志文件。
λ文件组:显示当前数据库文件所属的文件组。
《数据库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加深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和SQL语言的理解,并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的开发环境为以下软件与工具:1.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2. 编程语言:Java3. 开发工具:Eclipse IDE4. Web服务器:Apache Tomcat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数据库的创建与连接首先,在MySQL中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_system"的数据库,并通过JDBC连接该数据库。
在Java代码中,使用JDBC的API进行数据库连接操作,包括加载驱动、建立连接等步骤。
2. 数据表的设计与创建在student_system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数据表,该表用于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
表中应包含学号(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和专业(major)等字段,并设置合适的数据类型和约束。
3. 数据的插入与修改通过SQL语句,在student表中插入若干条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和专业。
同时,通过SQL的UPDATE语句,修改某些学生的信息。
4. 数据的查询编写SQL语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查询。
可以根据学号或姓名等关键字进行查询,并返回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
5. 数据的删除根据指定的学号或姓名,编写SQL语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删除操作。
删除后,该学生的信息将不再存在于数据库中。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实现,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成功地创建了student表,并成功插入了若干学生信息。
通过SQL语句的查询和修改操作,可以准确地获取和修改学生的信息。
此外,删除操作也能够成功地从数据库中删除指定学生的信息。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SQL语言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理解到数据库的设计与搭建是一个关键步骤,合理的表结构和约束条件对于数据的管理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七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特性和要求,设计出一个能够高效、可靠地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本实验将介绍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并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与维护。
首先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步骤中,数据库设计者需要与用户充分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预期功能。
这包括收集用户需求、制定功能规格和业务流程等。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接下来是物理设计。
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者需要确定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实际存储方式和组织结构。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索引的设计和优化、存储结构的选择等。
物理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最后是实施与维护。
在数据库设计完成后,设计者需要将设计好的数据库系统实施到实际的环境中,并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初始化。
同时,设计者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和优化,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以上介绍了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者与医院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明确了系统需要包括患者信息、医生信息、科室信息、挂号信息等功能。
同时,要求系统需要具备快速查询、高并发性和数据安全性等性能和功能需求。
然后,在逻辑设计阶段,设计者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
根据每个实体和关系的属性,设计者确定了患者、医生、科室和挂号等关系的属性,并建立了关系之间的连接和约束条件。
通过逻辑设计,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接下来,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者选择了合适的数据类型、索引和存储结构。
例如,患者信息和医生信息可以使用较小的数据类型,挂号信息可以使用大型数据类型来存储病情描述等信息。
同时,设计者为常用的查询操作创建了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此外,设计者还选择了合适的存储结构,如分区表和分布式存储,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第七版)计算机学院2013/09改版履历目录目录 (3)1.实验概要 (4)1.1.实验说明 (4)1.2.实验环境和配置 (4)1.3.上机要求 (5)2.实验1: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和表级约束 (5)2.1.目的和要求 (5)2.2.实验准备 (5)2.3.实验内容 (5)3.实验2:库级约束和基本表的数据操作 (8)3.1.目的和要求 (8)3.2.实验准备 (8)3.3.实验内容 (8)4.实验3:视图操作和安全性控制 (10)4.1.目的和要求 (10)4.2.实验准备 (10)4.3.实验内容 (10)5.实验4:存储过程/触发器/ODBC数据库编程 (12)5.1.目的与要求 (12)5.2.实验准备 (12)5.3.实验内容 (12)6.实验5:数据库综合实验 (14)6.1.目的与要求 (14)6.2.实验准备 (14)6.3.实验内容 (15)5.3.1.题目一:零件交易中心管理系统 (15)5.3.2.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 (15)5.3.3.题目三:民航订票管理系统 (15)5.3.4.题目四: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6)5.3.5.题目五: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16)5.3.6.题目六: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6)5.3.7.题目七:电话交费管理系统 (16)5.3.8.题目八: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17)7.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18)1.实验概要1.1.实验说明内容:本课程实验分5次完成,每次完成一部分。
具体内容参考本指导的后半部分。
成绩:每次实验100分,最后取5次实验的加权平均分作为实验的总成绩,其中第五次实验占40%,其余各次占15%。
每次实验中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上述每一项按照百分制给出分值,最后按照比率计算每次实验的最终成绩。
实验报告每次实验需提交电子版的实验报告(最后一次实验需提交设计文档,源程序等相关资料)。
每次实验结束时,将写好的实验报告,提交给各班辅导老师。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MySQL版)附录A MySQL实验指导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管理一、实验目的1. 了解MySQL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 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选择、删除数据库。
3. 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表。
4. 学会使用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
5. 了解MySQL的常用数据类型。
二、实验内容1. 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tudentsdb。
2. 使用SQL语句选择studentsdb为当前使用数据库。
3. 使用SQL语句在studentsdb数据库创建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三个表的数据结构如表1-表3所示。
表1 student_info表结构表2 curriculum表结构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主键课程编号char(4) 否是课程名称varchar(50) 是否学分int 是否表3 grade表结构列名数据类型允许NULL值主键学号char(4) 否是课程编号char(4) 否是分数int 是否4. 使用SQL语句INSERT向studentsdb数据库的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 表插入数据,各表数据如表4-表6所示。
表4 student_info表的数据表6 grade表的数据学号课程编号分数0001 0001 800001 0002 910001 0003 880001 0004 850001 0005 770002 0001 730002 0002 680002 0003 800002 0004 790002 0005 730003 0001 840003 0002 920003 0003 810003 0004 820003 0005 755.使用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curriculum表的“课程名称”列,使之为空。
6. 使用SQL语句ALTER TABLE修改grade表的“分数”列,使其数据类型为decimal(5,2)。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实验指导书软2012(12)《SQL server 数据库设计》课程实验一、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数据库技术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的技术,而SQL serve r数据库设计则是数据库具体应用的一个数据库开发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解SQL server 系统的设计环境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应用方法等知识外,通过实验对相关技术加深认识,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中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环节。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真正领会主教材中介绍的知识。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本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SQL server 数据库开发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及相关操作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建立与组织、操作数据库。
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如下:(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上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事先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成绩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25%,包括平时每次实验考核与最后一次实验考试。
2软件2012(12)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内容目录实验1 SQL server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创建实验2 表的创建与操作实验3 数据的简单查询实验4 数据的高级查询实验5SQL Server视图的创建及使用实验6 SQL Server 的程序设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实验7 SQL Server的数据库安全、恢复与备份实验8 综合练习第3/11 页 3实验1 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目的:1. 掌握SQL server的安装方法及其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内容:1.熟悉SQL server常用工具。
沈阳工程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题目:数据库设计(二)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地点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库应用程序中连接数据库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安装某一编程语言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利用实验七设计的数据库编写一简单的数据库应用软件,掌握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简单编程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创建数据源。
(2)利用VB或PB等连接数据库,实现更新和查询数据库中数据的功能。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利用实验七Oracle9i创建Oracle10g的连接方法,创建连接。
2.创建odbc源。
开始菜单->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如图9.1所示:图9.1 创建odbc数据源3.启动powerbuilder,进入powerbuilder的工作环境,如图9.2所示:图9.2 进入powerbuilder的工作环境4.创建工作空间,单击图9.3 创建工作空间5.创建目标,单击,选择“Target”选项卡,如图9.4所示:图9.4 创建目标6.创建窗口。
单击,选择“PB Object”选项卡图9.5 创建窗口6.编写应用脚本。
获取数据库描述文件语句,单击,如图9.6所示:选择“Preview”选项卡,见如下代码,如图:将代码copy到应用“xgc”的open事件的脚本窗口中(双击应用“xgc”,可以打开脚本窗口)。
并添加连接数据库和打开窗口的代码:编写应用“xgc”的close事件代码:图9.6 编写应用“xgc”的open和close事件代码7.组织主窗体。
利用下拉窗口工具组织主窗体,如图9.7所示:图9.7 组织主窗体8.创建数据窗体。
单击,选择“DataWindow”选项卡,选择“Grid”,如图9.8所示:图9.8 创建数据窗体9.将主窗口和数据窗口关联。
在主窗体中单击数据窗口控件,在General选项卡中对“DataObject”进行选择,加载数据对象,如图9.9所示:图9.9 主窗口和数据窗口关联10.添加窗体open事件。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实验指导书张化川编写软件学院实验中心2010年10月目录数据库原理及设计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二熟悉建模工具以及E-R模型建立 (3)实验三启动SQL Server 2005和建库、表 (16)SQL Server 2005查询设计器 (25)实验四SQL语言的DDL/SQL语言的DML初步 (30)实验五、六用SQL语言实现按需查询 (33)实验七综合练习 (36)实验八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案例 (37)实验一、二熟悉建模工具以及E-R模型建立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库设计概念设计中的基本知识:如实体、属性、联系…2.熟悉数据库建模工具的使用(PowerDesigner 15.2,其它版本均可)3. 学会使用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15.2建模工具绘制概念模型图4.能解决设计中常见问题:如用实体集还是用属性5. 能根据具体场景设计概念模型图二.实验要求:1.在熟悉PowerDesigner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业务需求,设计出E-R图;2.在选定的DBMS上建立数据库,比较手工输入SQL建立数据库与用建模工具自动生成数据库的优缺点三.实验环境及学时安排:1.OFFICE 2003,POWERDESIGNER9.0/12/152.SQL SERVER 20053.学时:4学时四.内容提要使用PowerDesigner 15.2绘制概念模型图随着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各大数据库厂商和第三方合作开发了智能化的数据库建模工具,如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RATIONAL公司的Rational Rose、Oracle 公司的CASE*METHOD等,它们是同一类型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
CASE工具把开发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质量。
PowerDesigner是Sybase公司的数据库建模工具,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它几乎包括了数据库模型设计的全过程。
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录实验⼀数据库的定义、建⽴和维护 (3)实验⼆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 (11)实验三数据库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 (14)实验四视图的定义和使⽤ (16)实验五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使⽤ (19)实验六嵌⼊式SQL的使⽤ (24)实验七数据库设计 (30)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31)实验⼀数据库的定义、建⽴和维护⼀、实验⽬的1、掌握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SQL 创建数据库、基本表和修改基本表的结构;2、掌握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SQL 向数据库表输⼊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2、创建学⽣表、课程表和选课表,为主键创建索引;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4、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学⽣选课数据库中的学⽣、课程和选课3 个表中,各输⼊10条以上记录;5、通过企业管理器对学⽣选课数据库的学⽣、课程和选课3 个表中的数据进⾏插⼊、删除和修改操作;三、实验步骤1、创建数据库(1)使⽤企业管理器建⽴数据库的步骤1)从“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2)选中需要在其上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点击前⾯的“+”号,使其展⽰为树形⽬录。
3)选中“数据库”⽂件夹,单击⿏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如图1-1 所⽰:图1-1 创建数据库(1)随后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页⾯中,输⼊数据库名“学⽣选课”,如图1-2 所⽰:数据库属性对话框有3 个页⾯:常规页码、数据⽂件页⾯和事务⽇志页码。
分别⽤来义数据库名、数据⽂件属性和⽇志⽂件属性。
请结合帮助⽂档,了解这些页⾯中选项的含义。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中出现“学⽣选课”数据库标志,表明已经成功创建数据库。
5)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中,右键单击“学⽣选课”数据库,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将弹出⼀个对话框,显⽰“学⽣选课”数据库的属性。
Oracle数据库设计实验指导书《Oracle 数据库设计》课程实验一、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Oracle 数据库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最流行的大型数据库平台之一,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大型数据库。
该课程侧重于Oracle数据库维护和管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Oracle数据库的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全面了解Oracle数据库,并具有对大型数据库数据库进行安全、维护等的管理技能,同时能应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二、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本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如何使用Oracle 数据库开发系统,了解数据库设计及相关操作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建立与组织、操作数据库。
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如下:(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上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上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大型数据库实际应用与开发技巧。
三、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实验结束及时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
三、实验成绩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30%,包括平时每次实验考核与最后一次实验考试。
实验内容目录实验1 Oracle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创建实验2 SQL*Plus基本命令实验3 oracle存储结构实验4 数据对象的基本操作实验5 数据的简单查询实验6 数据的高级查询实验7PL/SQL程序设计实验8 Oracle 的存储过程与触发器实验9 Oracle数据库安全、恢复与备份实验10 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实验1 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实验目的:1. 能熟练开启oracle的服务,熟悉oracle的环境,以及常用的工具,主要包括sql*plus和企业管理器em;2. 通过对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以及内存参数的查看,结合课件,加深对oracle实例以及整个体系结构的了解;3. 能通过查询数据字典视图,了解数据库里的信息;4. 掌握oracle的用DBCA创建数据库,以及启动和关闭数据库的方法。
实验七、数据库设计
一、实验目的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初步掌握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分析问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类型
综合型
三、实验环境
, ;, 。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系统的需求分析。
仔细查看选定系统的功能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查找资料来进一步细化系统需求,要求根据系统功能分析实现这些系统功能需要用到哪些数据。
注意:系统的功能不需要实现,但是要根据这些功能需求,分析需要的数据。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该系统的概念模型。
即根据分析出的功能需求提炼需要的实体、属性和联系,画出局部和整体的图。
注意:图的绘制一定要结合系统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概念设计的结果,确定该系统的逻辑模型,应用规范化的原理对整个逻辑模型进行优化(所有关系模式均要求满足第三范式)。
分析关系模式中每个属性的含义,选择合理的数据类型,标识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码。
分析表间关系,标识出关系模式的外码。
注意:这部分工作的内容比较多,一步一步完成。
、数据库实现。
根据逻辑结构的设计结果,用语言在中实现该数据库,注意实现数据完整性。
(写出语句)
、设计外模式:建立必要的视图。
、将整个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的过程写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
报告封面统一要求,报告内容要求参见教材“附录: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示例”。
报告内容必须包含以下部分:
、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业务要求)、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系统包含的实体
()局部图
()整体图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各关系模式,主码、外码,数据类型
()分析是否满足第三范式,并进行分解
、数据库的实现
代码
、设计外模式
视图代码
、数据库安全设计(可选做)
数据库的角色分类、各角色的操作权限
六、备选系统介绍
.网上书店管理信息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至少包含以下内容,需要扩展,并分析它们的关系)
书籍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种类、图书名称、单价、内容简介等;
购书者信息,包括购买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购买书的名称等;购买方式,包括付款方式、发货手段等。
根据读者信息查询购书情况,将统计结果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
.超市会员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至少包含以下内容,需要扩展,并分析它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