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二月考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7.79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独山高级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10份月考高一物理测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是没有加速度的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要改变的D .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 1、r 2、r 3。
若甲轮的角速度为1ω,则丙轮的角速度为A .311r r ωB .113r r ω C .213r r ω D .211r r ω3.由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上空的过程中,如果保持飞行速度的大小和距离海面的高度均不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飞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略大于地面对乘客的引力C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略小于地面对乘客的引力D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零4.在同一点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A .v A >vB >vC ,t A >t B >t C B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ABCO5.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C.始终指向圆心D.始终保持不变6.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的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g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7.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受重力B .只受拉力C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D .受重力和拉力 8.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有A .直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C .平抛运动D .竖直上抛运动9、以速度v o 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 .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0v 5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 o /g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穿在离心机的水平光滑滑杆上,M 用绳子与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
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责任+普适性与特殊性——以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为视角段占朝I,",潘牧天"(1.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20;2.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摘要:现行党内法规从四个维度为落实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责任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即借鉴法治文明成果依规执规不断推进党的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社会革命、执行过程“严”字当头凸显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价值追求。
主体责任清单的设置须在贯彻主体责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目标任务而确立特殊性的主体责任要求,并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这是由“坚持党的建设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同考核”的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确立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责任的特殊性要求应坚持三大原则,即个性价值追求原则、目标任务引领原则和主体责任全面履行原则。
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责任的普适性原则和特殊性要求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普适性的主体责任对特殊性的主体责任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特殊性的主体责任是对普适性的主体责任的具体化和有效补充,二者之间具有目的上的统一性,统一于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目标要求和实现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执的价值追关键词:党内法规执行主体责任;普适性原则;特殊性要求;有机统一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70(2021)02-0048-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从不同视角提岀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思想和要求。
中共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十分重视从制度建设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依规治党基础性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扎紧制度笼;一方面建立和全党内法规制度实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体系,严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严规范党和执,其是开始逐步建立全党内法规任制度,确党内法规执行体责任分全面实。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物理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缓慢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各个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中与上述过程相符合的是()A.B.C.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增大后减小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其内能可能改变3.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沿的顺序循环变化,若用或图象表示这一循环,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D.4. 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是 符号表示放出一个β粒子,表示放出一个α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比核的中子数少B.核比核的质量数少C.原子核为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多D.核比核的质子数少1→2→3→1p −V V −T A B C,→β→α→β→αC B 4C A 5A B 1C A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增加B.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少D.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B.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C.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D.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7.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一定增大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D.若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则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增大8. 三束单色光、和的波长分别为、和(),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束照射时,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用光束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可以看成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波长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23λ1λ2λ3>>λ1λ2λ321322A.B.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D.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10. 如图是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也称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象,通过该图象可以得出一些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如的核子平均结合能约为,的核子平均结合能约为,根据该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原子质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增大B.核最稳定C.由图象可知,两个核结合成核需要吸收能量D.把分成个质子和个中子比把分成个要多提供约的能量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B.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C.大量氢原子从的激发态跃迁到的激发态时,可以产生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1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上下固定的两汽缸、之间用质量不计的活塞和轻杆连接,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的横截面积大于的横截面积,、中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下物理月考试卷考试总分:7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1. 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横波、纵波,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B.任意一个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就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C.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D.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相同2. 如图所示,曲轴上挂一个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振动,测得其频率为。
现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则( )A.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B.当转速减小到的过程中,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C.当转速增大时,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增大D.当转速减小到的过程中,弹簧振子机械能减小3.某时刻振荡电路的状态如图,则此时刻( )2Hz 240r/min 0.5s120r/min 120r/min LCA.振荡电流在减小B.振荡电流在增大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D.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4. 如图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点为其圆心,直线过点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与直线平行且等距的两束不同频率的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波长变长B.真空中光的波长小于光的波长C.光的频率大于光的频率D.若、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5. 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和是两块挡板,是一个孔,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相邻波纹间距离与间距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波经过孔后波速减小B.水面波经过孔后波纹间距离可能变大C.若波源频率增大,衍射现象更明显D.如果将孔扩大,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6.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 i C OO ′C OO ′a b P b a b a b a b a AC BD AB O ABA.质点振动频率是B.在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C.第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在=和=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7.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的三棱镜,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为边上一点,且。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下物理月考试卷考试总分:8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1. 一束红光射向一块有双缝的不透光的薄板,在薄板后的光屏上呈现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现 将其中一个窄缝挡住,让这束红光只通过一条窄缝,则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A.与原来相同的亮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明条纹比原来暗些B.与原来不相同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而中央亮条纹变宽些C.只有一条与缝宽对应的亮条纹D.无条纹,只存在一片红光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长直木板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速度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在木板上轻轻释放一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整个过程中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则物块与木板共速所用的时间是(取)( )A.B.C.D.3. 某时刻一列简谐横波在某弹性介质中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此时刻对应的位置如图,已知质点在介质中振动的频率为,质点的动能正在逐渐增大,且此时刻质点对应的轴坐标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刻质点的加速度最大M =2kg 6m/s m =1kg μ=0.2g 10m/s 21s2s3s4sa b c b 5Hz c c y −2.5cm a bB.质点、做受迫振动,而且振动频率与质点相同C.质点振动的时间内,质点沿轴负方向平移了D.从此时刻开始经过,质点和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4. 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荷从其中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B.的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C.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无关D.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跟放入这两点间的电荷的电量成反比5.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长和板间距均为,两板间接有直流电源,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微粒从板左端中央位置以速度垂直磁场方向水平进入极板,微粒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板不动,让板向动,微粒从原位置以相同速度进入,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该微粒在极板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为( )A.B.C.D.6. 有一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原线圈两端接有正弦式交变电流.当变压器副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增加时,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 )A.增加B.减少C.增加a b c b 2s b x 40ms 7120b c 1C 1J 1VL =v 0gL −−√a b 0.5L πgL −−√3gπgL −−√2gπgL −−√g2πgL −−√g10:120A 2A2A200A200AD.减少7. 一质量为的炮弹在空中飞行,运动至最高点时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块,爆炸前瞬间炮弹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爆炸后的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左.爆炸过程中转化为动能的化学能是( )A.B.C.D.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8.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波上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此时波上的质点正向上运动C.一个周期内,质点沿轴前进的距离是质点的倍D.在质点完成次全振动的时间内质点可完成次全振动E.波和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9.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以速度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的物体(如图乙所示),物体以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则( )A.物体的质量为B.物体的质量为C.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D.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0Am a b v a 2v m 12v 2mv 2m 92v 25mv 2a Pb Q Q x P 1.5P 30Q 20a b A v 0x m B A 2v 0x A 3mA 2mm 32v 20mv 20xOy10.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位于竖直平面内,轴竖直向上,第Ⅲ、Ⅳ象限内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Ⅳ象限同时存在方向平行于轴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带电量为的小球从轴上的点由静止释放,恰好从点垂直于轴进入第Ⅳ象限,然后做圆周运动,从点以速度垂直于轴进入第Ⅰ象限,重力加速度为.则( )A.小球从点到点做圆周运动B.电场强度大小为C.点到点距离大于D.小球在第Ⅳ象限运动的时间为11. 如图,为一段固定于水平面上的光滑圆弧导轨,圆弧的圆心为,半径为,空间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电阻为的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图中电阻,导轨电阻不计,现使杆以恒定角速度绕圆心顺时针转动,在其转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B.两点间电势差为C.流过的电荷量为D.外力做的功为卷II (非选择题)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12. 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的,一束单色光线从边射入,从边射出,光线射入边时,入射角为.光线射出边时,与边垂直.则:(计算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xOy y y m q x A P y Q v x g A P mg qO P v 22gπv 4gPQ O L B R OA ==R R 1R 2OA ωO π3R 1P →→OR 1AO B ωL 22OA πBL 26RπωB 2L 418R∠A =60∘BC AB BC 45∘AB AB(1)作出光路图并求出该玻璃棱镜的折射率;(2)若真空中的光速为,求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13.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电阻不计)由半径为的圆弧部分与无限长的水平部分组成,圆弧部分与水平部分平滑连接,导轨间距为.水平导轨部分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一质量为的金属棒静置于水平导轨上,电阻为.另一质量为、电阻为的金属棒从圆弧点处静止释放,下滑至处后进入水平导轨部分.到的竖直高度为.重力加速度为,若金属棒与金属棒始终垂直于金属导轨并接触良好,且两棒相距足够远,求:(1)金属棒滑到处时,金属导轨对金属棒的支持力为多大;(2)从释放金属棒到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整个系统产生的内能;(3)若在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时给金属棒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为已知),则在此恒力作用下整个回路的最大电功率为多少? 14. 如左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其宽度=,一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导轨的上端与之间连接阻值为=的电阻,质量为=、电阻为=的金属棒紧贴在导轨上。
东海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考试物理试题(必修)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C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D .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 A .两岸 B .船 C .云 D .诗人3.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A .23R π、23R πB .23Rπ、2RC .2R 、2RD .2R 、23Rπ4.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 .9m/sB .9.6m/sC .10m/sD .10.2m/s5.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s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6.已知一些材料间动摩擦因数如下:材料 钢—钢 木—木 木—金属 木—冰 动摩擦因数0.250.300.200.03质量为1kg 的物块放置于水平面上,现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此物块时,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3N ,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取g =10m/s 2)( ) A .钢—钢 B .木—木 C .木—金属 D .木—冰7.如图所示,一个重60N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 =20N 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 .0NB .40N ,方向竖直向下C .40N ,方向竖直向上D .80N ,方向竖直向上 8.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 )①子弹出膛的速度 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 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 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9.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 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 1, 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 2, 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A .221v v + B .21v v C .22221v v + D .21212v v v v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B .鸟儿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1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vtvtstsA B DCFA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C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运动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 .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C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D .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 15.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D .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16.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 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特驾驶月球车行驶28km ,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 )A .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 .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 .铁锤和羽毛同时落地D .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29.8/m s 17.已知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为50N ,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N ,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 A .10N B .20N C .30N D .40N18.作用于O 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 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东阿一中高二年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部分分2分)1.图1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与副线圈的匝数n2之比为10 : 1。
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2所示的正弦式电流,两个2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副线圈两端。
电压表V为理想电表。
则()A.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B.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约为70.7VC.电压表V的读数为5.0VD.电压表V的读数约为3.5V2.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
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Ω,则外接一只电阻为95.0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A.t=0s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处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84w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4.2J3.右图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
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电路的发热损耗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4.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虽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是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饱和汽的体积,就可减小饱和汽的压强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C.在热传导过程中,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7.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下物理月考试卷考试总分:8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1. 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和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力的方向必定指向圆心B.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发现.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定C.在地面发射地球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伽利略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2. 有一种磁强计用于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原理如图所示.电路有一段长方形金属导体,放在沿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金属导体中通有沿轴正方向电流,两电极、分别与金属导体的前后两侧接触,用电压表测出金属导体前后两个侧面间的电势差为,从而可得磁感应强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低于,与成正比B.电势高于,与成正比C.电势低于,与成反比D.电势高于,与成反比3. 如图所示,有一束混合粒子从左到右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共存的区域,发现有些粒子没有偏转,进入另一匀强磁场中,发现它们又分成几束,不计各粒子重力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粒子束分开的原因一定是它们的( )y x I M N U B M N U B M N U B M N U B M N U B B 1E B 2A.速度不同B.质量不同C.比荷不同D.电荷量不同4. 如图所示,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其自身的电阻几乎为零。
和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很亮且亮度不变,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B.闭合,和同时亮,后逐渐熄灭,则逐渐变得更亮C.断开,立即灭,逐渐变亮D.断开,立即灭,逐渐变暗5. 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交流电动势的瞬时值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当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等于零C.该交流电能让标注为“,”的电容器正常工作D.若转速提高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动势的变化规律将变为=6. 矩形线圈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绕边转动,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其中边左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是右侧磁场的倍.在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且边正在向纸外转动,规定图示箭头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线圈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应是( )L D 1D 2S D 1D 2S D 1D 2D 1D 2S D 2D 1S D 2D 1e 220sin 100πt(V)2–√t 0t =s 1200300V 5μF n 1e 4400sin 100πt(V)2–√abcd ωab ab 2t =0cdA. B. C. D.7. 氢原子钟通过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控制校准石英钟,是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用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能级的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铯,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A.B.C.D.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88eV n =4n =20.01eV0.49eV0.67eV0.98eVA.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晶体的微粒都按相同的规则排列B.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也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与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明显D.在理想气体的等压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可能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E.当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中还会有水分子飞出水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高B.由图乙可知,气体由状态变化到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一直增大C.由图丙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由图丁可知,在由变到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10.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原理图,图中的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恒定.若电压表示数减小,则( )A.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D.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变大11. 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有相距为的两条水平的平行虚线,两虚线间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正方形线圈边长为(),质量为,电阻不为,初始时线圈在磁场一侧,当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线圈全部离开磁场时速度为,整个过程中线圈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且线圈与光滑水平面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r >r 0r r 1r 2V 2V 1A 1A 2d B abcd L L <d m 0cd v 1ab v 2abcd v 3cdA.、、的关系为B.、、的关系为C.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卷II (非选择题)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12. 为了方便监控高温锅炉外壁的温度变化,可在锅炉的外壁上镶嵌一个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气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与锅炉外壁温度相等.如图所示,气缸右壁的压力传感器与活塞通过轻弹簧连接,活塞左侧封闭气体可看做理想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活塞横截面积为,不计活塞质量和厚度及与气缸壁的摩擦.当锅炉外壁温度为时,活塞与气缸左壁的间距为,传感器的示数为.温度缓慢升高到某一值时,传感器的示数为,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求(1)此时锅炉外壁的温度;(2)若已知该过程气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求气体内能增加量. 13. 如图所示,在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电量为的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从轴上的点和点以相同的速度沿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在轴上的点(,)相遇.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1)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2)、两点的纵坐标.v 1v 2v 3=v 22+v 21v 232v 1v 2v 3=v 2+v 1v 32q =m(−)v 1v 3BLq =m(−)v 2v 3BLp 0S T 0L 0S p 0S p 0LQ xOy B m q y P Q v 0x x M c 0P Q14.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左端与定值电阻相接,质量为、电阻为的金属杆垂直置于导轨上,其段的长度为,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时刻,金属杆以初速度向右运动,忽略导轨的电阻及导轨与金属杆间的摩擦.(1)求金属杆的速度为时,金属杆的加速度大小;(2)求金属杆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定值电阻所产生的焦耳热.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0分 )15.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原来开关闭合,线圈在线圈中,铁芯在线圈中;该同学断开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了一下.重新闭合开关.(1)若将线圈迅速从线圈中拔出,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2)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左滑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3)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右滑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16. 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1)若实验计算出的结果明显偏大,原因可能是( )A.油酸米完全散开B.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C.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2)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溶液中有纯油酸,用注射器测得上述溶液有R m R 2PQ L B t =0v 0v 02R S A B A S G S A B G G G 1mL 1000mL 1mL 1mL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表面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则①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②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001cm cm 2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下物理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1.【答案】B【考点】物理学史【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不指向圆心,故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故正确;.当卫星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脱离地球的吸引而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故错误..开普勒对天体的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了行星运行三大定律,故错误.故选.2.【答案】A【考点】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解析】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根据电流的方向得出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电子的偏转方向,在前后两侧面间形成电势差,最终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平衡,根据平衡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电势的高低.【解答】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沿轴负向,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向外,电子向外表面偏转,则外表面带负电,内表面失去电子带正电,则电极的电势较高。
D.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当它在电场中移动时,若电场力做功,它一定是从电势高处移到电势低处,并且它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3、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1.5F ( )A.使Q1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Q2的电量变为原来的3倍,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B.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C.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5倍。
D.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3倍。
4、如图为一条电场线,可以判定()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A点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
C.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大。
D.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小。
5、固定在Q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M、N两点,已知MQ<N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B.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D.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再从N点沿不同路径移回到M 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的功等于静电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电势能不变。
6、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公式C=Q/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
B.由E=U/d可知,同一个电容器(d不变)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 越大。
C.在公式F=kq1q2/r2中,kq2/r2是q1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D.公式W AB =qU AB 中,电荷q 沿不同路径从A 点移动到B 点,静电力做功不同。
7、一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的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荷的加速度、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加速度的大小增大,动能、电势能都增加 B .加速度的大小减小,动能、电势能都减少 C .加速度增大,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D .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8、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 、B 、C 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电势比b 点高。
D.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其分子势能增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第二类永动机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6.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缸内活塞可以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桶内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现在把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缓慢流出,并缓慢降低气缸外部环境温度,则()A.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B.气体对外界作功,气体温度可能降低C.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一定减小D.外界对气体作功,气体内能一定增加7.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办法是()A.从外形是否规则来判断B.从导电性能来判断C.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D.从有无确定的熔点来判断8.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A.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B.布伞有孔,但不漏水C.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弧形9.物体在周期性外力――驱动力用下做受迫振动,固有频率为f1,驱动力的频率为f2,则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f ()A.f = f1B.f = f2C.f > f1D.f < f210.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述正确的是()A.质点振动频率为4 Hz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C.在5 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D.t =1.5 s和t = 4.5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2cm11.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S1和S2是同时起振(起振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它们发出的简谐波相向传播。
在介质中S1和S2平衡位置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已知S1a=ab=bc=cS2=λ/2(λ为波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点的振动总是最强,a、c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B.b点的振动总是最弱,a、c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15题图 C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总是最强 D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 1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 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20 m/s ,则在t =0.17 s 时该质点P ( )A .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 方向B .速度沿+y 方向,加速度沿-y 方向C .速度和加速度均正在增大D .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少二、填空题(共20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顺义区二中高二物理月考考试试题2010.10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四总分得分21 222324一、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面所列出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加速度B .动能C .功率D .周期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mg ·ΔlB .mg /ΔlC .m /ΔlD .Δl /mg3.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的是 ( )4.已知两个质点相距r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若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 4FB .2FC .41FD .21F5.在下列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若各个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机械能保持守恒的是( )A .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B .电梯中的货物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C .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加速上升D .被投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6.物体某时刻的速度v =10m/s ,加速度a =-2m/s 2,它表示( )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且速度在减小 m vO t A v O t B vO tC v O t D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且速度在减小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且速度在增大7.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度大小分别把三个球沿不同的方向抛出,其中甲球竖直向上抛出、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丙球水平抛出。
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三个球落至水平地面上时的速度大小 ( )A .甲球的最大B .乙球的最大C .丙球的最大D .三球一样大8.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越大,则它运行的( ) A .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 .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 .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 .速度越大,周期越大9.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其所受合力不变 B. 其向心加速度不变 C. 其线速度不变 D. 其角速度不变10.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C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D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质量无关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D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为零12.如图所示,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为H 的A 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上B 点后又陷入泥土中h 深处,到达C 点停止运动。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大于小球从B 到C 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B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C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与从B 到C 过程中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 .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小球所增加的动能二.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3A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 A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B .0~5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mC .物体在1s 时的加速度大小比在4. 5s 时的加速度大小要小一些D .物体在第1s 末与第4.5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14.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中的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使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先逐渐减小到零,紧接着又逐渐恢复到原值。
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B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 C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 .加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hC B A H v /m ﹒s -1t/s1 02 2 134 515.在设计水平面内的火车轨道的转变处时,要设计为外轨高、内轨低的结构,即路基形成一外高、内低的斜坡(如图所示)。
内、外两铁轨间的高度差在设计上应考虑到铁轨转弯的半径和火车的行驶速度大小。
若某转弯处设计为当火车以速率v 通过时,内、外两侧铁轨所受轮缘对它们的压力均恰好为零。
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火车以速率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重力与铁轨对其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B .当火车以速率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所受各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C .当火车行驶的速率大于v 时,外侧铁轨对车轮的轮缘施加压力D .当火车行驶的速率小于v 时,外侧铁轨对车轮的轮缘施加压力16.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台形容器固定不动,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使一小球先后在M 和N 两处紧贴着容器内壁分别在图中虚线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 ( ) A. 在M 处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在N 处的线速度B. 在 M 处的角速度一定小于在N 处的角速度C. 在M 处的运动周期一定等于在N 处的运动周期D. 在M 处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在N 处对筒壁的压力三、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7.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 A ∶r B =1∶3,则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 ∶a B = 。
1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 ,测得所用重锤的质量为m 。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操作并打出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点迹O 是重锤由静止释放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点迹A 、B 、C 是重锤下落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下的三个连续的点。
测得点迹A 、B 、C 到点迹O 的距离分别为x 1、x 2和x 3。
则打点计时器打B 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 ;从打下O 点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
19.一只小船在静止的水中行驶的最大速度v 1=2.0m/s ,现使此船在水流速度大小v 2=1.2m/s 的河中行驶(设河水以稳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流动,且整个河中水的流速处处相等)。
若河宽为64m 且河岸平直,则此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s ;要使小船在渡河过程中位移最小,则小船渡河的时间为 s 。
20.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竖直轻质弹簧,当它处于自然长度时其上端位于A 点。
已知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此弹簧上端时,弹簧上端位于B 点。
现将此小球从距水平地面H 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轻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当小球速度第一次达到零时,弹簧上端位于C 点,已知C 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当小球从高处落下,与弹簧接触向下运动由A 点至B 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在 (选填“增大”或“减小”);当弹簧上端被压至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为 。
四、本题共4个小题,共3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OBA C H ABC mh MN轮缘 车轴 路基 铁轨 铁轨内侧外侧 路基21.(7分)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从距地面足够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前2s 内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第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22.(8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 。
(1)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
23.(8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面内的曲线轨道的最低点B 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且与一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半径R =0.40m 的光滑圆形轨道平滑连接。
现有一质量m =0.1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位于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块经B 点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
已知A 点到B 点的高度h =1.5m ,重力加速度g =10m/s 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滑块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通过圆形轨道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滑块从A 点滑至B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4.(9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1/4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 ,轨道的最低点B 的切线沿水平方向,轨道上端A 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 。
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最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最下端B 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处,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小球运动到B 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多大; (2)小球落地点C 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为多少; (3)比值R /H 为多少时,小球落地点C 与B 点水平距离x 最远;该水平距离最大值是多少。
一、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123456789101112答案ABBCDCDBDBBC二.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3141516答案ACDBCABCAB三、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每空2分,共16分。
17.3:1, 9:1 18.(x 3-x 1)/(2T ), mgx 2 19.32, 40 20.增大, mg (H-h )四、本题共4个小题,共3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RAhB C x H AB R CO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7分)(1)前2s 内物体下落的高度h=21gt 2=20m……………………………………(1分) 前2s 内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mgh =200J………………………………………(2分) (2)第2s 末物体的运动速度v=gt=20m/s ………………………………………(1分) 第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P=mgv=200W………………………………(3分)22.(8分)(1)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小ω=2π/T ……………………………(2分)(2)设地球质量为M ,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r Tm r Mm G 2224π=…………………(2分)对于质量为m 0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上,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g m RMm G02=…(2分) 联立上述两式可解得 32224πT gR r =………………………………………………(2分) 23.(8分)(1)因滑块恰能通过C 点,即在C 点滑块所受轨道的压力为零,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