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01.00 KB
- 文档页数:9
2014年中考历史29套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第小题2分,共48分。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陕西蓝田C.云南元谋D.山东大汶口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3.下列哪项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融合A.丝绸之路开辟B.北魏孝文帝改革C.马可bull;波罗来华D.郑和下西洋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5.《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
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6.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
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品大量进口B.农业税收减少C.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D.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7.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狼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A.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9.周恩来总理是另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重要意义是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C.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10.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科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l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
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 )3、下列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评述正确的是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 )4、下列科技成就,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AB C D()5、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 朝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伊犁将军B.宣政院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 )6、“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C.鸦片战争爆发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7、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
这说明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9、最早实践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 )10、“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瞿秋白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1、北大一学子狱中题诗:“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九年级历史试题等级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第Ⅰ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对应题号填写在答题表内。
若使用答题卡,用2B铅笔对应题号将所选答案字母代号涂黑。
4.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若使用答题卡,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得分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右图所示的著作是一份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A.中华第一神品B.天下第一农书C.天下第一卷D.金石第一录2.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歌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3.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4.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
历史上,这幅名作在潍坊人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A.汴京B.大都C.长安D.临安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是明清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下列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6.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不仅收藏盖世,而且著述颇丰。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17小题24分。
1-101.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
……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这场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这场战争说明器物变革没能让中国富强起来,战争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这场战争是20世纪第一年中国所遭受的耻辱5.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912——1927年B.1898——1900年C.1901——1911年D.1928——1937年6.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后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7.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图1 十一届三中全会图2 安徽小岗村农民图3总设计师邓小平A.民族团结B. 改革开放C.祖国统一D.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8.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图中A、B两个时代的名称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时代和蒸汽时代B.殖民扩张时代和蒸汽时代C.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D.文艺复兴时代和电气时代9.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作者:汪桂红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4年第06期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一位英国作家说:“你拿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账了。
”(转引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这里所说的被英国拿走的岛屿是指()A.澳门岛B.香港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2.“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下列事件具有第一种倾向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
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作者的观点反映了()A.洋务运动产生的作用B.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C.辛亥革命发动的初衷D.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目标4.在某校的文史整合课堂上,同学们观看了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阿Q正传》,以下是同学们进行的评论,其中不妥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习俗,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封建任重道远5.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曾说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造成日本成为“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包括()①明治维新②黄海大战③南京大屠杀④中日建交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申报》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中文报纸。
以下内容不可能在1905年的《申报》上看到的是()A.科举制度被废除B冲国同盟会成立C.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活动D.京张铁路全线通车7.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某校举行了毛泽东事迹图片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材料二在人类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即到15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按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然后,又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一番,达到180国际元,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均gdp增加了37倍,达到6600国际元。
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张维迎《应该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人类“在0.01%的时间里”创造了“97%的财富”的主要原因。
(2分)材料三(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
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3)材料三中美国用以“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说明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因素。
(3分)材料四发达国家将继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1%,而且形式各不相同:日本稳步增长,美国小幅减速,欧元区则进一步收缩。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从2000年的22%上升到2012年的36%。
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将以类似去年的速度增长,增速分别略高于4.5%和2.5%,约占2013年全球产出增长的三分之二,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
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大,未来国际社会有好多游戏规则需要中国参与制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贸易与发展报告》(4)材料四反映的经济全球化现状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为应对全球化,中国政府在新世纪之初做了哪些努力?(3分)37.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
2014年中考全真模拟试题(五)历史卷(共40分)第Ⅰ卷(选择题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在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1.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2.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
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3.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4.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6.“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上述评论中的“这里”,指的是A.上海B.南昌C.庐山D.井冈山7. 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
把我自己无条件的贡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
”下列属于张学良实践自已誓言的行动是A. 归顺国民政府B. 参加南昌起义C. 发动西安事变D. 卢沟桥抗战8.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A.消灭敌人多额有生力量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D.将日军赶出华北9、18世纪后半期,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以下属于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①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②使用打制石器③使用磨制石器④学会人工取火⑤使用天然火⑥懂得钻孔技术⑦过群居生活A、①②⑤⑦B、①⑤⑥⑦C、②④⑤⑥D、③④⑥⑦2、某中学一位同学在看了电影《霸王别姬》后,非常想多了解一些关于项羽、刘邦等方面的知识,请你从下列名著中给他推荐几本①《春秋》②《史记》③《诗经》④《资治通鉴》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3、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到来4、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南宋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5、下列史实不具有反抗外来侵略性质的是A、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皇帝领导雅克萨之战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九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1页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
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作者:袁富强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4年第04期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
1.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A.①③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③①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直接相关的是()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
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4.“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5.电视剧《西安事变》再现了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华民族D.日本侵略者6.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雄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下列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气势恢弘场面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7.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10.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这件“头等大事”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美国独立D.工业革命11.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而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
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A.拿破仑B.查理一世C.华盛顿D.亚历山大1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飞机的发明13.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A.社会主义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改革与革命D.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4.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
投票结果如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A.12票B.22票C.28票D.32票15.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6.右图是一枚纪念勋章,它纪念的二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德国闪击波兰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17.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
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18.下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
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B.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C.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者D.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继承者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俄国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盟、中国、日本、俄国等力量的制约D.局部战争导致世界分裂势力越来越强20.某大学近代世界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他们想选择一个与这个主题最相配的人物,他们应该选择()A.高尔基B.郭沫若C.鲁迅D.列夫·托尔斯泰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孔子的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
但在不同时期孔子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知及之(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孔子《论语》材料二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
……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材料三18世纪法国法郎士·魁奈认为:“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
”——材料二、三摘自张荣明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主张。
(2分)(2)据材料二、三,指出袁世凯和法国人对于孔子的态度是什么?而陈独秀对儒家思想又是怎样的态度?(2分)(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分)22.(5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1979年,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由此开始……多年以后,这段沉重的历史依然令人感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年轻的共和国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
1978年到今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此时的中国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中国以全新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昂首前进。
(1)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什么失误?(2分)(2)1978年后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请举例说明。
(两例即可)(2分)(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8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
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
经调查,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摘自人民网(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哪一位英雄人物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1分)(2)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什么管辖机构?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疆地区实行什么政策?(3分)(3)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
请你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分)24.(7分)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为独立而战”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
组成美利坚民族的主要有三种人,他们分别来自本地的土著人、欧洲的殖民者和被贩卖来的黑奴。
长时期的融合后,一个新的民族诞生了,并在同一旗号下,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1)请写出一位“为独立而战”的美国英雄人物。
(1分)步骤二:“为统一而战”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他们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2)材料中所说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2分)步骤三:“创新的美国”众所周知,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
(3)请分别举出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
(3分)步骤四:“富强的美国”二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其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7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展有过困难,但90年代又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4)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分)25.(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岛屿主权的争端日益突出。
岛屿争端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目前全球存在的岛屿争端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材料二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材料一中的“夏日”代指日本,台湾是在哪一场战争后被日本割占的?(1分)(2)材料二从国际法的角度确定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是中国领土。
它出自哪一国际文献?(2分)(3)2012年7月1日,香港迎来了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
中国能收回香港主权,并保持香港持续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有人认为:“和平谈判不能收复被占领土,在领土问题上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分)参考答案:1.A2.A3.D4.C5.C6.C7.B8.C9.A 10.B 11.A 12.C 13.D 14.C 15.C 16.D 17.C 18.D 19.C 20.D21.(1)“仁”、主张为政以德。
(2分)(2)肯定、否定。
(2分)(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分)22.(1)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2分)(2)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上升;香港、澳门回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2分)(3)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分)23.(1)左宗棠。
(1分)(2)新疆行省(或行省)。
(1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