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与信息化的关系
- 格式:pptx
- 大小:487.57 KB
- 文档页数:12
浅析信息化条件下RFID技术在军需物资保障中的应用摘要: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需物资能否做到及时、准确、精确地运到前线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军需物资进行可视化管理,对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rfid 军需物资军事物流目前,我军军需物资保障还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化”,而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军需物资进行可视化管理,对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试对rfid技术在军需物资作简要探析。
一、rfid技术的概念以及优势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
rfid系统主要由数据库应用软件、扫描器、感应器三部分组成。
rfid 技术是把微芯片嵌入到产品中,通过微芯片向扫描器自动发出相关信息,从而达到对产品进行标识及跟踪目的。
rfid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采用的一项技术,在美英颠覆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savi公司利用此项技术在后勤保障中为美军节约了几十亿美元。
海湾战争后,各国军队后勤系统都在积极研究采用rfid技术为国防服务。
目前,我军对军需物资管理主要是基于相应规范的手工作业及电脑半自动化管理实现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规范物品的放置、定期整理盘点以及出入库登记等工作。
因此,浪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采用rfid后,所有出库、入库、盘点工作都由电子标签,识别设备来实现,不但准确,而且安全可靠。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工作效率。
rfid技术是军需物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联系纽带,其现场控制和后台控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军用物资追溯管理的可靠性,有利于扩大军用物资管理规模、提高军需物资标准化程度和军需物资保障人员工作效率。
rfid和目前常用条形码相比,具有识别距离远、无标签可视,内容能更改、读取数量大、可批量读取、不容易仿制、还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功能。
二是节省人力资源。
微波RFID系统是一种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其应用场合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合:
物流仓储管理:在物流仓储中,RFID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货物的运转效率。
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即时获取、管理、调度和掌握,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准确度。
同时,RFID标签还可以帮助企业对仓储货物进行智能管理,实现自动化的库存管理。
零售行业:在商场、超市等零售场所,可以采用RFID技术管理商品,实现商品的实时监控、定位、管理和追溯。
在商品结算环节,RFID技术也可以实现自助结算和积分管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图书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图书借阅、归还、库存管理以及防盗管理,实现全自动的管理。
读者可以通过RFID标签进行图书借阅和还书,避免了人工盘点的繁琐,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智能交通:RFID技术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车辆的自动认证和跟踪。
通过RFID标签对车辆进行跟踪和管控,可以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生产制造:在生产制造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料追踪、工件管理和生产过程监控。
使用RFID标签对生产车间、生产线、原材料和产品进行管理和追踪,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微波RFID系统还应用于服装、医疗、珠宝、防伪以及军事用途等领域。
总之,微波RFID系统的应用场合非常广泛,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安全性。
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篇一:RFID物联网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RFID物联网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一.军队信息化建设与RFID物联技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军队的努力方向,不论分属那个军兵种,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军队建设的日程。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引起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实质是工业社会的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社会的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变。
伴随这一历史性转变,军队信息化成为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RFID技术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比传统的条形码等其他识别技术有许多优势,它存储信息量更大,存储内容可动态改变、读取目标距离更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其自动的、实时的识别能力尤其适合部队对人员、车辆和军械、物资进出的军事化管理要求。
RFID设备组成一套完整的RFID设备通常包括读写器和一个或多个天线以及包含数据信息的标签。
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读出装置,是RFID设备最主要的部件,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它的功能包括和主机(PC机)相连,接收和处理从主机发送过来的命令;将读取并初步处理后的标签信息发送回主机;通过天线发送电磁波,激活标签等。
天线:一套RFID设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天线。
天线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发送电磁波和接收从标签发送的信息。
标签:标签是存放数据的媒介,根据不同的标准制作的标签可以有不同的信息容量。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
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