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卷讲评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41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期中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期中考试中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2.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学生在各题型中的薄弱环节。
3. 针对薄弱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并整理期中考试试卷,准备相关分析材料。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试卷讲评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答题情况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5. 改进建议:教师针对薄弱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6.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和建议,进行自我反思,讨论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讲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试卷的整体分析能力,以及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
2. 学生对改进建议的接受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落实改进措施。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对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期中考试试卷:用于分析和讲评。
2. 相关分析材料:用于辅助讲解,加深学生对试卷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巩固讲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卷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试卷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2. 答题情况分析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九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讲评课教案临朐县朐阳中学张兰云教学目标:1、对照评分标准,明确失分原因。
2、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精确答题的方法。
3、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
4、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学情分析:诗文默写满分10分,全班总共扣了16分,得分率为94.7%,全对率为73.3%,应该讲学生默写的情况还是整体不错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满分6分,全班总共扣了30分,得分率为83.3%,字词解释全是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学生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主要失分点仍然是重点字词的理解出现问题。
还有就是对主题的分析对人物的个性还不能落实到位。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满分9分,得分率为80.3%,这次在词语抄写上未出现抄写错误,选词连话被扣分的原因主要集中表现为所写的文字内容少连贯。
现代文阅读满分为16分,全班总共扣了61分,得分率为87.3%,本大题总共有5道题,考察了“根据拼音写汉字”、“整体理解”、“品位语言”、“概括事情”、“写读后感”这样几个知识点。
扣分的原因是“袒护”的“袒”字出现了N种写法,还有答题的技巧并不规范,在概括事情时,不是按照“谁+为什么+在哪里+怎样地+做了什么”这样的内容尽可能地把事情概括清楚,而是一味地照抄原文。
在读后感这题中,有个2分的摘抄原句的题目,也有个别学生出现抄写错误。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介绍本次试题内容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
主要考察学生最近所学习的内容。
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概括段意,现代文阅读和作文。
等级:本班得A的有5个;得B的有18个;得C的有13个;得D的有11个。
二、自我矫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5——8分钟的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发现错因,产生疑问,并解决部分问题。
第一步:错题分类;大体分为:会做但却做错的题;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要点不全);不会的问题。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对期中试卷的讲评,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盲点,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易错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技巧。
2.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学期所学知识,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期中考试的感受。
2. 提出本次讲评的目的和意义。
二、试卷分析1. 按题型分类,分析各题型得分情况。
2. 对易错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3. 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三、学生互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考试中的经验教训。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总结与改进1. 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策略。
3. 强调平时积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
五、布置作业1. 完成期中试卷中的错题,加深印象。
2.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
3. 阅读一篇优秀作文,学习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1. 在讲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板书设计:一、期中试卷分析1. 易错题分析2. 解题思路与方法3. 学生互动二、总结与改进1. 优点与不足2. 改进措施3. 解题策略教学资源:1. 期中试卷2. 教学课件3. 优秀作文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讲评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学生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字词正音;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①学会选择题的做题方法;②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做题方法;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三、教学时数:3课时四、试卷结构①选择题,共12小题,24分。
②非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③作文,50分第一课时讲评内容:基础讲评(讲评试卷选择题和部分非选择题,1——17小题)讲评过程: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1、字音、字形、词义、成语、语病修改、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综合性等题,个别出现错误的,由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重点实词含义,句子翻译;(2)词语的运用,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3)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
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
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
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把13、14、16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并背诵。
第二课时讲评内容:现代文阅读讲评:记叙文:1、课内阅读《孔乙己》(8分)2、《泡桐花开》,(8分);议论文:《资讯爆炸时代》(8分)讲评过程:一、学生研究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期中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分析期中考试试卷,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试卷结构分析:了解试卷的构成,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部分。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
3. 错误讲解和辅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优秀答题经验分享:邀请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5. 调整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试卷分析结果,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试卷讲评的目的和意义。
2. 试卷结构分析:讲解试卷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重要性。
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公布学生的答题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
4. 错误讲解和辅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优秀答题经验分享:邀请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6.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本次考试的认识,以及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7. 总结发言:强调正确对待考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试卷分析,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
2. 写一篇关于本次考试的心得体会,思考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学习计划,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是否合理。
2. 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次试卷讲评的接受程度。
3. 关注学生在下一次考试中的表现,评估本次试卷讲评的效果。
六、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