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会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药学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关于第三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法规类别】药品管理
【发文字号】国药会[2001]37号
【发布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变更)
【发布日期】2001.04.09
【实施日期】2001.04.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药学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关于第三届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国药会[2001]37号)
各有关单位:
为宣传贯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交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经验,介绍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促进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形成,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体系,为此,中国药学会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将在2001年9月联合主办第三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学术会议,并拟在学术会议期间同时举办“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班”。
会议地点待定。
欢迎全国广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的药学工作者、医学工作
者及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中从事药物研究、药品安全性监测的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一、征文范围
1.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安全用药;
2.新药评价及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探讨;
4.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药品安全性监测中的作用;
5.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6.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药品安全性监测中的作用;
7.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8.药物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研究及进展;
9.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评价;。
药理学专家高岫简介高岫,上海第九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主要从事药物药理与药物前瞻性研究,及精准医疗靶向治疗技术转化应用研究,是药性对抗靶点技术领域专家。
一、个人简介1、专业背景:高岫生于1972年7月,台湾南投县出生,工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小分子药理学硕士&博士,曾供职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学术经历:1999年和200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药理学和分子医学专业从事药理学及药剂学的博士后研究,并在美国临床医学和药理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3、学术职务:上海市癌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理学分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上海分会副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天津分会副主任;4、学术成就: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60余篇,并受邀参加多次国际病毒会议并作报告。
二、研究领域1、药物-药理作用:研究新型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作为治疗靶点及其发动机,考察作用及活性物质的分子机制;2、药物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3、新药前瞻性研究及转化;4、新药物开发成果转化;5、药物毒理学研究:研究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及药物混合制剂的毒性作用及机制;6、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药物与靶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剂量反应关系;7、精准医疗开发应用和产品技术转化;8、社会科学学科与医学科学融合研究。
三、科研成果1、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汤森路透中文杂志讲师研究奖;3、在药物-药理相关领域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种新药物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4、发表SCI收录文章60余篇;5、在全国药理学大会及其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多次;6、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横向课题等;7、担任第三批“千人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肿瘤重点实验室”骨干等4项级别国家及市级重点专家,在教育部公派研究生、担任现任国家重点专家等任职。
四、社会任职当前,高岫先生担任第三批“千人计划”上海药理学标志性创新人才,精准医学专业辅导委员会委员,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癌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理学分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上海分会副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天津分会副主任。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药物化学学科基地: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科的基础上,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建有国家化合物卫星分库、全军特种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小分子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参与单位。
学科队伍: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工1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8名,讲师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药学会药化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
研究方向与成果:本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活性物质及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类药组合化合物库的构建及筛选、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
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韩A3前瞻计划等20多项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自主开发获得临床批件2项,已在Science、Nat Chem Biol、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
研究生培养: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
学科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49人。
学科胡永洲教授团队入选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
本学科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多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先后选派20多名学生赴欧洲、美国、日本等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等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 获得了包括国家奖学金、豪森学术创新奖、好医生学术创新奖在内的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药学会召开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周法兴【期刊名称】《中草药》【年(卷),期】1984(0)1【摘要】中国药学会于1983年10月19日~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151篇,在会上宣读交流的有62篇。
其中在大会所作综述报告11篇计为:'从传统中药筛选中创制新药的问题和展望'(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姜达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方起程)、'新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徐任生)、'中日天然药物讨论会情况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孙南君)、'抗肿瘤二萜研究进展'(南京药物研究所程培元)。
【总页数】1页(P14-14)【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作者】周法兴【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 [J], 朱玲玲;肖玲;2.祝贺中国生理学会第2l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胜利召开——中国生理学会第2l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开幕词 [J], 杨雄里3.《缺铁性贫血防治共识》项目在京启动/2017年全国医学教育学术会议在渝举行/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指南)启动会在深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宁召开 [J],4.临床与预防携手卫生与健康同行——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第一次全国临床与预防学术会议召开/重视差异优化实践——2010年中国高血压管理继续教育项目在京启动/2010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召开 [J],5.中国药学会全国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学学科各研究方向介绍药物化学学科基地: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科的基础上,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
建有国家化合物卫星分库、全军特种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小分子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参与单位。
学科队伍: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现有教工15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8名,讲师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药学会药化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
研究方向与成果:本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活性物质及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类药组合化合物库的构建及筛选、分子探针设计与应用。
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韩A3前瞻计划等20多项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自主开发获得临床批件2项,已在Science、Nat Chem Biol、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
研究生培养: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
学科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49人。
学科胡永洲教授团队入选浙江大学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提名奖。
本学科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多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先后选派20多名学生赴欧洲、美国、日本等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J Med Chem、JACS、Angew Chem Int Edit等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 获得了包括国家奖学金、豪森学术创新奖、好医生学术创新奖在内的多项荣誉称号。
药师的学术组织什么是“学术组织”?它与其他组织形式有什么区别?你接触过或听说过的学术组织有哪些?药师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学术组织?一、中国药药师协会中国药师协会(Chinese Pharmacisits Association)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2014年5月,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药师协会是由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或执业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及相关单位会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药师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党建领导机关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中国药师协会接受民政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药师协会的宗旨是: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致力于加强药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维护药师的合法权益;增强药师的法律、道德和专业素质,提高药师的执业能力;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公众合理用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药学会下属的二级专业委员会。
在中国药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中,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所代表的医院药师队伍最为庞大。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下设多个专业组或专家委员会,包括儿科药学专业组、感染药学专业组、肿瘤药学专业组、药学信息利用与评价学组和用药安全专家委员会等。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十分注重行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每年组织大量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对推动全国医院药学的发展和药师队伍的建设、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药学会下属的二级专业委员会。
在中国药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中,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所代表的医院药师队伍最为庞大。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下设多个专业组或专家委员会,包括儿科药学专业组、感染药学专业组、肿瘤药学专业组、药学信息利用与评价学组和用药安全专家委员会等。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一、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 中医药经典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围绕中医药经典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理论精髓,为现代中医药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支持。
1.2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本研究方向将针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为实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理论和技术突破提供支持。
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2.1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开展中医药防治研究,探索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2 肿瘤中医药防治研究本研究方向将针对肿瘤疾病,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预防、治疗和康复研究,为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方案。
三、中药资源保障3.1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将针对中药资源紧张的问题,开展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为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2 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围绕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体系,为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提供支持。
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4.1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工程本研究方向将围绕中医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推广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优势和特色,为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支持。
4.2 中医药旅游示范工程本研究方向将围绕中医药旅游产业,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挖掘和发挥中医药在旅游产业中的特色和优势,为推动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中医药国际化5.1 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与推广本研究方向将围绕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活动,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医药学术会议如何办理篇一:中国药学会201X年学术会议计划中国药学会201X年学术会议计划(201X年1月23日学术工作委员会讨论,2月13日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定)1. 一类会7个(中国药学会主办)第 1 页2. 二类会32个(专业委员会主办)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篇二:药品学术会议会务管理学术会议会务管理学术营销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产品品牌形象,赞助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和相关学会项目开展公关活动等;推广产品概念和产品定位,如召开产品上市会、组织全国学术会议卫星会、区域学术营销会、专家巡回演讲等;帮助客户提高职业技能行动,开展目标客户技能培训;培育扩大市场行动,参与相关疾病治疗指南的编纂和实施推广。
1、会前准备工作内容要与会务组洽谈合作意向,会谈中要明确以下问题:⑴明确会议主题:明确此次会议主题,参会人员范围和人数,达到会议举办效果。
⑵会议议程:明确公司参会形式,如学术会议卫星会、学术沙龙,大会主题报告,是否设置展位,以及会议安排的时间和地点。
⑶会议的赞助费用数额和做好费用预算。
⑷会议文件准备:会议文件,彩页,礼品,光盘在会议期间发放给每位参会者。
⑸会前准备评估标准:设立评估标准:设定一系列指标,包括会议经费、会议内容、会议物料、现场气氛、参会医生数量和资质、会后产品营销追踪、医生对会议现场评估等。
每个指标单独考评,且占据一定权重,可对整场会议进行综合考评,做到全面公平。
2、会间工作内容⑴会议记录:做好有关会议录像、照相、录音等会议记录工作。
对参会者的提问回答记录工作要准确、完整、简洁。
⑵会中效果监控:为了确保会议效果,可事先设定标准流程,包括会议内容的设定、如事先准备好各医院临床上汇总的提问。
邀请的嘉宾、会场现场布置要求、会议使用物料等要素。
运用标准化的会议模式,专人现场监控,避免模式走样,弱化会议效果。
医院科研及学术会议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我院科研及学术会议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学科人才建设快速发展,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科研经费管理及奖励规定(一)科研立项的补助1.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无资助项目立项并保证结题的,医院分别设立20万元/项;5万元/项;2万元/项的科研经费。
2.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有经费资助项目并保证结题的,医院依据上级拨款额及上级相关规定或进行1:1配套经费。
医院对科研立项经费及补助的管理,采用预付制。
即该立项在未结题前的费用支取与使用,均按项目负责人个人借款处理,待该立项结题后在按项目经费予以调整。
若未在规定时间完成结题,前期产生的费用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二)科研结题的奖励1.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如期结题并通过鉴定的,奖励课题组5万元/项。
2.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项目立项,如期结题通过鉴定,奖励课题组3万元/项。
3.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市(厅)级项目立项的,如期结题通过鉴定,奖励课题组2万元/项。
(三)科研成果的奖励1.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课题组20万元/项、10万元/项、6万元/项。
2.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课题组6万元/项、4万元/项、2万元/项。
3.医院以第一单位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课题组3万元/项、2万元/项、1万元/项。
4.医院作为合作单位获得上述科技进步奖项的,医院酌情予以奖励;同一成果获得多项奖项的以就高原则计算,不重复奖励;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为获上级部门奖励的基础上,医院再进行的奖励,课题组成员的奖金分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
(四)科研经费管理1.课题启动及经费到位后,财务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课题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向财务科提供正规票据进行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