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__莫怀戚[公开课
- 格式:pdf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11
23《散步》公开课莫怀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教材章节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在田野间散步的经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生哲理,旨在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散步》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所表达的家庭亲情和人生感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对散文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把握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独特见解。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课文内容、重点解析、描写手法分析等。
2. 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随录音进行朗读练习。
3. 相关散文作品,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家庭氛围。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莫怀戚及其作品特点。
二、课文解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家庭成员的互动等。
2. 针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如“散步”这一行为的寓意,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对家庭亲情的珍惜。
四、随堂练习(5分钟)2. 学生现场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散步》板书内容:1. 课文主要内容:一家人在田野间散步的经历。
2. 描写手法:自然景色描绘、家庭成员互动。
3. 象征意义:散步寓意着人生的旅程,家庭亲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作业设计:请结合课文《散步》的内容,谈谈你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散步》市一等奖公开课教案一、胸有目标学有方向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
能力目标学习“以小(故事、细节、情节)见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的写作方法。
领悟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二、推介作品激趣导入他是学富五车的教授,他是很有名士风范的才子。
穿着不讲究,不怎么用手机,家里不安装电话,不开会。
他第二天如果要讲座,头天晚上学生就开始抢占教室位置。
他讲课啊,舌绽莲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更令人尊敬的是,他是一位是孝子,他用坚实臂膀扛起尊老爱幼无上光荣,孝感动天。
随手写下一篇小文字,就成了经典——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
获得无数人的喜欢。
它已经成为传奇。
这篇传奇就是作家莫怀戚的不足1000字的散文《散步》三、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预习交流积累语音词汇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目标导学二:美读课文概括主要情节1、自由读课文。
美读指导: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自我反省:我在欣赏自己写的《散步》,我要朗读它,我要修改它。
)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一个人在扮演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散步》公开课教案《散步》公开课教案篇1【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感受__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品味语言,领会__主旨。
3、借鉴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重点:阅读课文,体会亲情,品味语言。
学习难点:最后一段的理解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莫怀戚,重庆人。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学科组长负责组织各成员认真完成预习案并作出评价。
2、预习时时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课上合作探究。
预习案1、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__中的重要字词。
(一定按照要求做哟!)(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分歧( ) 一shà( )间 chāi( )散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 各得qí( )所(2)串词成段:将下列词语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
阳光轻风田野小路菜花2、思考下列问题:(1)一句话概括这篇__的主要内容。
(2)请你给__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为什么拟这个题目。
(3)你感觉这篇__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写得好,把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先自己圈点勾画,再小组交流。
可以品味文中美的景、美的事、美的情、美的词、美的句等等)。
【学法指导】分五组分别品析,然后选派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景美事美情美词美句美人美(4)文中有哪些你不理解的地方,用红色笔标画出来。
探究案1、朗读课文,感悟亲情美。
(1)__讲的是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2)在这件事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怎样解决的?结果又是怎样?2、感知把握情节:假如你是文中的爸爸(或者妈妈、奶奶、儿子),请选择一个叙述视角,把当时散步的情景简单叙述一下。
《散步》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散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者莫怀戚以及作品的背景知识。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亲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爱护。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散步》是我国著名作家莫怀戚的一篇散文。
作品通过描述一次作者与母亲散步的经历,展现了母亲与儿子之间深厚的亲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之间的亲情。
难点: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母子之间的亲情。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讲解课文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3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亲情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4.5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与家人分享感悟,增进亲情。
5.3 思考题(1)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哪种情感?(3)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如何去关爱家人?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讨论、情景表演等环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评估方法采用教师观察、学生互评、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估。
6.3 评估标准(1)朗读:语音准确、语调自然、情感丰富。
(2)讨论:积极参与、分享感悟、表达能力。
第6课《散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
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和思考;作品内涵丰富,又很适合做多元解读。
比如,可以读出“亲情-关爱"谦让一和谐”“孝道一伦理"中年一责任”“生命一感慨"选择一担当”等。
这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绝好契机,也是对课程标准中“阅读对话"原则的贯彻。
【学生学情】《散步》文风简洁优美,内容浅显,又意涵丰富,短短一篇文章展现了爱的不同侧面。
在第一单元中,通过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等几篇优美散文,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读的技巧,在《散步》的教学中可以强化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于此同时,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可让学生在阅读时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的思想意涵。
【教学目标】1.多角度理解“亲人之爱"的内含;2.学习朗读,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通过朗读感受句子,用声音复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梳理我与亲人的故事,体会作者笔下亲情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1.多角度理解“亲人之爱”的内含;2.学习朗读,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通过朗读感受句子,用声音复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作者及写作背景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经典关系》等。
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文章写于1985年。
我父亲刚去世。
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