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的秘密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773.25 KB
- 文档页数:1
流量的秘密所有行业的用户都一直存在
说明
即以前的叫法“获客”
用户可能并不在自己这里
用户需要载体
个人微信号
微信群
公众号
前提有产品满足其某种需求
裂变的目的
第一:势能
央视投广告的企业
楼盘发售的房产公司
微商的明星代言,晒车晒房晒出国
第二:获取用户
互联网商业三核心词
产品、流量、转化率(高利润产品、流量多、转化率高)
路径
产品-流量-转化-流量-转化-循环
吸引-承载-转化-承载-转化-循环
路径分析
产品好
解决问题:复购和转介绍
例子:直营行业,如百度减肥/蜂蜜
流量多
解决问题:有的卖
例子:十点读书/有书/一条
转化
解决问题:不好卖
例子:有时遇到熊
思考:你的产品是什么?如:社群、课程、个人、服务、商品
微信多开手机:小辣椒S6、360、N5S
相关问题
路径分析三问
这些人卖什么?
为什么在这里卖?
卖完之后还能干什么?
做流量的前提是什么
打造好产品
搭建转化流程
没有产品,也没有转化流程要怎么做流量呢?
借力变现
找到优质产品
复购、转介绍、对你有利
对标这个产品的转化流程流量分类
平台流量
淘宝/百度
特点:重规则/持续性强
社交流量特点:以小博大/速度快/规模大。
运营必须的30个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收藏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一个运营人必须拥有一个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箱,才能在运营工作中事半功倍。
工具箱里应该有底层逻辑、思维模型,也应该有运营技巧和操作工具,它们可能分别处于了道术器的三个层面。
我今天整理了部分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和使用原则,希望对大家以后的运营工作有所帮助。
需求层次理论满足用户需求、开发用户需求是运营的核心本质,也是最最底层的逻辑。
需求是什么呢? 是人们需要被满足的欲望, 可以是某件物品也可以是某种心理。
学过营销学的都知道有个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五个层次已经将人类所有的需求概括了进去, 但是从运营的角度还可以更精简一些。
我将用户的需求分成了三个层次:对产品的需求、对事件的需求和对自我的需求。
•1、对产品的需求:满足用户对产品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的需求, 包含但不限于产品的功能、APP 的功能、服务的水平等等。
•2、对事件的需求:满足用户的参与感和自尊心, 策划一类活动, 让用户乐于参与其中,刷了存在感而且不掉价。
•3、对自我的需求:满足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 让用户与品牌、平台共进退, 将平台的发展当成自我实现的事业, 打造利益共同体。
了解了这三类用户的需求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将用户的行为最大程度的释放形成势能,让用户自驱动,让平台的飞轮效应达到最大。
人性思维在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后,我们最需要了解的还有人性。
一部电影拍的好我们说它拍出了真实的人性, 一时间人性成了一个万金油的词, 似乎用上“人性”这个词整个人都有了格调, 整篇文章都都高大上了。
运营也要基于人性, 但是仅仅用一个“人性”又太笼统和概括了。
我们需要把人性再进一步的拆解, 鞭辟入里的阐释到每一个具体的点才能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才算是真正的底层逻辑。
电商的五大公式
销售额
销售额=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客单价展现量
付费推广
标题优化
参加活动
多产品
多店铺
多平台
点击率图片优化
竞争环境
展示位置
产品本身流量精准
转化率评论
视觉呈现
SKU设置营销活动
流量精准
客单价关联推荐营销活动客服推荐
SKU组合涨价
盈亏平衡
盈亏平衡=销售额/花费花费=毛利
毛利=销售额*毛利率目的与行业平均点击单价进行对比确定盈亏UV价值(访客平均价值)UV价值=销售额/访客数
UV价值=客单价*转化率目的判断产品能否涨价手淘展现权重分手淘展现权重分=UV价值*坑产
坑产=访客数*客单价*转化率手淘展现权重分=UV价值²*访客数目的找到影响销售额的核心因素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销售额/花费
UV价值/UV成本目的优先推广评价访客价值高的产品提升展现1/毛利率。
流量思维图谱:抓取流量的六大利器作者:沈浩卿流量对当代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流量是金钱,流量决定着企业的生命线。
流量如此重要,但获取流量的途径却无外乎两种:一是花钱,利用大平台积累的流量;二是自己引流,给自己造流量池。
相对而言,第一种方法更方便快捷,见效快。
很多媒体和公司,自己建平台,开公众号矩阵,自己折腾出一个APP来,想建立自己的流量池,但经过实践后发现很难。
因为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微信、今日头条这样的大生态圈。
毕竟,换位思考一下,作为用户,只要能在微信生态可以解决的,谁愿意多装一个应用,折腾自己。
用户手机里很多的APP很多都是一个月都没有打开一次。
流量思维不仅影响着线上交易,对线下零售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线下商超已进入“饱和攻击”时代,新零售背景下,未来购物中心商业空间的价值构成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流量+转化+IP溢价+传播动能。
以空间资产为主战场的购物中心,需要适应及捕捉消费流量的变化,为自己构建流量池。
本文,我们从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的角度,为大家列举了几种快速获取流量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全文共2300字点击“阅读原文”可畅读完整文章内容流量思维不论是互联网的电商还是传统的零售,其中最核心的商业逻辑还都是一个流量思维。
商家开店的时候都知道选一个好的位置,所以就有了金角银边的说法,好的位置意味着大量的人流量,然后大量的人流中会有一部分去店里消费,到了互联网这个逻辑依然成立,甚至流量成为了互联网的血液。
因此在互联网上做生意,最终还是一个资源的比拼。
什么是资源,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导航页,就构成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如果你想要增加自己的展示量,首先就必须要花重金在这些地方打广告。
公域流量VS私域流量公域流量是附属在其他平台或者品牌的信用背书。
粉丝或者客户只认平台,换一个商家在这个平台也依旧存活。
资源属于粉丝或者客户信赖的平台或者品牌,而不属于我们自有的资源。
私域流量就像我们的IP本身,朋友圈也好、公众号也好、自媒体也好,这些资源是自身IP引流过来的,信用背书是自身IP,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从增长黑客到流量地图,关于增长的4个核心思维(三)编辑导语:增长运营工作一直是运营者的大问题,用各种方法进行流量的增长;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关于数据思维在增长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数据思维的三个步骤;本文作者将继续讨论关于增长的四个核心思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优秀的流量运营者不仅是用户研究专家,还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活动营销专家;流量运营是一个兼具理性思维和人文情怀的岗位,要懂产品、会数据分析,还需要做活动策划、拓展渠道。
不论是对活动运营人员提高业绩,还是对用户运营人员做用户拉新、用户活跃、用户价值提高,活动营销思维都能起到效果加成的作用。
想做好增长运营的工作,我认为应该全面掌握这4种职业思维:用户运营思维、活动营销思维、流量思维和数据思维。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讲了用户运营思维和数据思维了,本篇文章要讲的是关于增长的第三个重要思维:活动营销思维。
为何要将活动营销思维作为流量增长的核心思维之一呢?因为从《黑客增长》讲的病毒传播营销案例,再到《流量地图》里讲的要用创意活动引爆用户圈层,其实都是在讲一个事就是再好的增长工具、再高明的运营手段,都离不不了一场场对用户展开的营销活动。
流量运营者需要不断涉猎营销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形成活动营销思维;同时还要在一场场增长“战役”中,不断收集和研究行业竞品的活动案例,跟上行业节奏,把握当前最热门的营销玩法,通过一场场推陈出新的营销活动提高增长指标。
一、创意营销活动策划三步法1. 第一步:寻找创意有很多运营新人说:我不会写活动方案,也想不出来创意玩法,怎么办?其实,创意的产生都是有章可循的。
你能发现很多优秀的运营活动的玩法都似曾相识,因为这些创意不是凭空想象或者捏造出来的,都来源于生活或者来源于跨界借鉴。
一个创意不错的运营玩法会在短时间内被同行们争相模仿,模仿和借鉴并不是坏事,很多创意活动的传播都依赖于群体效应;你需要做的是在以往的玩法中“更进一步”,多一些延展思维就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今天是我分享的个人读书笔记–运营类书籍《流量地图》。
笔记把本书总结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流量运营的四种思维,第二部分介绍流量地图的核心指标,第三部分介绍流量获取的主要方式,第四部分介绍流量获取的玩法。
第一部分流量运营的四种思维1、用户运营思维——学会和用户做朋友建立用户思维的五个方面:客服视角:定期收集,整理用户反馈的信息,了解用户体验。
用户视角:从用户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产品和运营策略,了解用户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运营方向。
为用户建立归属感:为用户建立专属归属感,锁定用户核心需求,培养用户习惯,建立产品认同感。
身份认同:给用户塑造一个个性化的身份标签,让用户感受身份认同。
粉丝经济:对产品和用户关系维护的一个极致现象是将用户变成你的粉丝。
2、活动营销思维——用创意活动引爆用户圈层游戏机制:让用户拥有上瘾的游戏体验,增强了用户和平台之间的黏性。
上瘾机制:上瘾模型有四个阶段4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创意活动策划三步法第一步:寻找创意,优秀的创意来源于生活和跨界借鉴。
第二步:活动策略的思考与验证,策略是否产品,进行策略A/B 测试。
第三步:制定可实施的活动方案,时间节点、玩法和策略、渠道资源排期、产品技术需求、成本项等内容。
3、流量思维——挖掘内部渠道流量的价值内部渠道流量获取有两个方向:一是尽量多的新增流量入口,二是及时策划更多联营活动。
平台内部活动资源位挖掘线下广告位资源挖掘产品包装是最好的广告位基层员工是最好的推广员4、数据思维——学会用数据说话流量转化漏斗主要数据维度分为两个:一是数量级,二是转化率。
数据思维的第一步:数据采集能力1. 掌握SQL语句,2.灵活利用数据平台数据思维的第二步:数据分析。
数据对比分析法的3个基本要素如下:(1)数据对比需要在同一个标准上。
(2)数据对比需要建立样本数据标准。
(3)最终目的是分析出导致数据异常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流量地图的核心指标1、渠道转化数据渠道转化分析是每一次推广都需要总结和复盘的重要部分,也是判断渠道效果及推广成本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