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802传热学A
- 格式:pdf
- 大小:438.12 KB
- 文档页数:7
fairytale²º¹º传热学简答题终极PK——2010.12.26一.导热1.(06年一.3/05年一.3)热电偶的时间常数问题。
①影响因素:热电偶的几何参数(V/A),物理性质(ρ、c),换热条件(h)。
②对换热条件的要求:尽可能减小体面比V/A,同时在满足集中参数法条件(Bi≦0.1)下尽可能强化对流换热(增大h)。
2.(03年一.5)对非稳态导热而言,导热微分方程中只出现热扩散系数a。
那是否可以认为,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系数a有关,而与导热系数λ无关?答: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写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
所以虽然非稳态导热的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系数a有关,但边界条件中却有可能包括导热系数λ(如第二或第三边界条件)。
因此上述观点不对。
二.对流1.(10年一.7)有人说对流换热的强度从本质上决定于导热过程,请解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从对流换热强化方法上至少举出两种强化方法来佐证你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宏观运动所造成的热量转移以及贴壁处流体中分子导热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联合作用的结果,对流传热量就等于贴壁流体层的导热量(不考虑辐射)。
比如对于单相对流传热,通过减薄边界层来强化换热就是为了减小流体的导热热阻。
对于相变对流传热,通过减薄或破坏液膜也是为了减小液膜的导热热阻。
2.(06年一.7)影响外掠管束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的因素。
答:①管子排数n。
②管间距s1/d,s2/d。
③管束排列方式(叉排还是顺排)。
④流体流动方向与管束轴向夹角θ。
⑤流体的物性。
⑥流体的流速u。
3.(04年一.10)在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为什么换热系数随Δt增加而迅速上升?答:因为此时Δt>200℃,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了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的蒸汽有规则地排离膜层,再加上此时壁面温度远高于液体饱和温度,汽膜内有不能忽略的辐射传热,所以换热强度又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随Δt增加而迅速上升。
2004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热学准考证号:得分:一、问答题(每题5分)1. 一无内热源平板沿厚度x方向发生一维稳态导热,其一侧表面上的温度梯度=30 ℃/m,导热系数λ1=40W/(m.℃),如果其另一侧表面上的导热系数λ2=50W/(m.℃),问这一侧表面上的温度梯度是多少?2. 解释毕渥准则数Bi的物理含义,并说明为什么用Bi判别非稳态导热问题能否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
3. 图1.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元体平衡法建立节点0关于温度t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所需参数的符号自己设定)。
4. 当条件相同时,物体在空气中冷却快还是在水中冷却快?这一现象说明对流换热与什么因素相关?5. 试用简图表示流体沿平板流动时速度边界层的发展并说明速度边界层内分成哪些区域?6. 试解释普朗特数Pr的物理意义,并示意性的画出Pr>1时的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厚度沿板长的变化(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要画在同一图上以便比较)。
7. 说明温度附面层的概念及附面层能量微分方程在物理上忽略了哪部分换热。
8. 在应用管内旺盛紊流实验关联式时,当流体与换热壁面温差较大时需要对计算结果修正,为什么?9. 试说明为什么一个细长圆柱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一般大于竖直放置时的自然对流换热?增加而迅速上升?10.在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为什么换热系数随11.试说明大气中CO2含量增高为什么会出现大气温室效应?二、计算题1. (10分)一直径为5cm的钢球,其初始温度为500℃,突然被置于温度为30℃的空气中。
设钢球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0 W/m2℃,试计算钢球非稳态导热的时间常数及其被冷却到300℃所需的时间。
已知钢球的比热为c=0.48kJ/kg℃, ρ=7753kg/m3, λ=33W/m℃。
2. (20分)长10m、外径133mm的水平管道通过一大房间,房间壁面及其内的空气温度均为30℃。
2001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热学准考证号:得分:一、问答题(每题5分)1.有三层平壁组成的复合壁,已测得各层壁面温度依次为600℃、500℃、300℃、60℃,在稳态导热情况下,问哪一层热阻最小?2.说明非稳态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的条件,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3.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4.直管内紊流对流换热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的流速或相同的流量条件下粗管和细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哪个大?有何证据?5.不凝性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什么影响?其机理是什么?6.何为灰体?引入灰体概念对计算辐射换热有什么意义?7.试比较黑表面、温射灰表面、重辐射面的有效辐射和本身辐射的关系。
8.举例说明强化单相强制对流换热的基本思想。
9.从传热观点看,为什么暖气片一般都放在窗户下面?10.试说玻璃温室效应的原理。
二、计算题(一、二题每题13分,第三题14分)1.水以2kg/s的流量流过内径为40mm的管子,管内表面的温度保持100℃。
问需要多长的管子才能把水(比热Cp=4.141kJ/(kg.k),动力粘度μ=547×10-6N.s/㎡,导热系数λ=0.643W/(m·℃),温从25℃加热到75℃。
密度 1000kg/ ,Pr=3.56,不需要修正)2.考察一长4m,宽3m的房间,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为2.5m,房间的四个墙壁是绝热的,由于使用了电阻加热器使地板表面保持均匀温度30℃,天花板的温度为12℃,地板对天花板的角系数为0.29,若所有表面的黑度都为0.9,问地板与天花板间的净辐射热量是多少?墙壁的温度是多少?3.一台逆流式换热器刚投入工作时在下列参数下运行:热流体进口温度t1′=360℃,出口温度t1″=300℃,冷流体进口温度t2′=30℃ ,出口温度t2″=200℃,热流体的质量流量G1与比热C1的乘积 2500W/℃,传热系数800W/(㎡·℃) .运行一年后发现,在G1C1、冷液体的G2C2 及t1′、t1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冷流体只能被加热到162℃,而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则高于300℃,试确定此情况下的污垢热阻及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东南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题(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某物体温度分布的表达式为t=f(x ,y,τ),此温度场为二维(几维)、非稳态(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
2、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同时,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
3、导热微分方程式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起来的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场应当满足的数学表达式。
4、工程上常采用肋片来强化传热。
5、换热器传热计算的两种方法是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6、由于流动起因的不同,对流换热可以区别为强制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
7、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其厚度定义为以过余温度为来流过余温度的99%处。
8、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条件是: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单值性条件相似。
9、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珠状凝结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膜状凝结。
10、遵循兰贝特定律的辐射,数值上其辐射力等于定向辐射强度的π倍。
11、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总辐射能为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辐射,后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和投入辐射被反射的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辐射换热不依赖物体的接触而进行热量传递;B、辐射换热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两次转化;C、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T>0K,都会不断地发射热射线;D、辐射换热的大小与物体温度差的四次方成正比。
2、大平板采用集总参数法的判别条件是(C)A.Bi>0.1 B.Bi=1 C.Bi<0.1 D.Bi=0.13.已知边界周围流体温度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称为( C )A.第一类边界条件B. 第二类边界条件C.第三类边界条件D. 初始条件4、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c )A、黑体;B、透明体;C、灰体;D、绝对白体。
考试科目:传热学准考证号:得分:一、问答题(每题5分)1.有三层平壁组成的复合壁,已测得各层壁面温度依次为600℃、500℃、300℃、 60℃,在稳态导热情况下,问哪一层热阻最小?2.说明非稳态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的条件,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3.怎样才能改善热电偶的温度响应特性?4.直管内紊流对流换热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的流速或相同的流量条件下粗管和细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哪个大?有何证据?5.不凝性气体对膜状凝结换热有什么影响?其机理是什么?6.何为灰体?引入灰体概念对计算辐射换热有什么意义?7.试比较黑表面、温射灰表面、重辐射面的有效辐射和本身辐射的关系。
8.举例说明强化单相强制对流换热的基本思想。
9.从传热观点看,为什么暖气片一般都放在窗户下面?10.试说玻璃温室效应的原理。
二、计算题(一、二题每题13分,第三题14分)1.水以2kg/s的流量流过内径为40mm的管子,管内表面的温度保持100℃。
问需要多长的管子才能把水温从25℃加热到75℃。
(比热Cp=4.141kJ/(kg.k),动力粘度μ=547×10-6N.s/㎡,导热系数λ=0.643W/(m·℃),密度 1000kg/ ,Pr=3.56,不需要修正)2.考察一长4m,宽3m的房间,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为2.5m,房间的四个墙壁是绝热的,由于使用了电阻加热器使地板表面保持均匀温度30℃,天花板的温度为12℃,地板对天花板的角系数为0.29,若所有表面的黑度都为0.9,问地板与天花板间的净辐射热量是多少?墙壁的温度是多少?3.一台逆流式换热器刚投入工作时在下列参数下运行:热流体进口温度t1′=360℃,出口温度t 1″=300℃,冷流体进口温度t2′=30℃ ,出口温度t2″=200℃,热流体的质量流量G1与比热C1的乘积 2500W/℃,传热系数800W/(㎡·℃) .运行一年后发现,在G1C1、冷液体的G2C2及t1′、t1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冷流体只能被加热到162℃,而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则高于300℃,试确定此情况下的污垢热阻及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
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
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
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1)工程流体力学(自命题)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2)传热学A(自命题)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3)工程热力学A(自命题)(801)工程流体力学参考书:(1)《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黄卫星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年(2)《工程流体力学》(第四版)孔珑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802)传热学A参考书:《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03)工程热力学A参考书:(1)《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毕明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年(2)《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2008年上海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共64分,每小题8分)1.热量传递有哪三种基本方式?他们传递热量的机理如何?自然界是否存在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2.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3.比较准则数Nu和Bi的异同。
4.单程套管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20℃和16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是60℃和120℃。
试确定逆流布置时的对数平均温差,并画出沿管轴冷热流体温度分布曲线示意图。
假定比热容是定值。
5.导热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大平板、稳态、常物性、无内热源、壁两侧都是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完整数学描述。
6.强化传热的原则是什么?试举三个强化管内对流换热的方法。
7.试建立二维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导热问题,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平直边界节点i,j的温度离散方程。
已知物性导热系数为 ,环境温度为ft,表面传热系数为h 。
8.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表面涂层时,该涂料表面的光谱吸收比随波长的变化最佳曲线是什么?有人认为取暖用的辐射采暖片也需要涂这种涂料,你认为合适吗?二.计算题:(共86分)1.(18)空气在管内被加热,管内径是2.54cm。
入口温度是t1=200℃,流速为u=10m/s,管壁面保持恒热流,内壁面温度比空气高20℃。
试求:1.单位长度管子的热流量;2.如果管长3m,空气的出口温度t2。
已知:空气的热物理性质取:ρ=1.493kg/m3,c p=1025J/(kg.K),λ=0.0386w/(m.K),μ=2.57*10-5kg/(m.s),p r=0.6812.(18)宽1m,长1.2m的平板,板面温度均匀地维持60℃不变。
常压下20℃的空气以速度υ=16m/s流过平板。
求:1.离板前端0.3m处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和平均表面传热系数;2.离板前端0.3m段的对流换热量。
已知:常壁温外掠平板层流局部表面换热准则关系式:Nux =0.332Re2/1xPr3/1常壁温外掠平板湍流局部表面换热准则关系式:Nux =0.0296Re5/4xPr3/1常壁温外掠平板湍流平均表面换热准则关系式:Nu=(0.037Re5/4-870)Pr3/1空气的热物理性质:温度t 密度ρ比热容cp导热系数λ运动粘度υ Pr ℃ kg/m3 kJ/(kg.K) 102W/(m.K) 106m2/s20 1.205 1.005 2.59 15.06 0.70330 1.165 1.005 2.67 16.00 0.70140 1.128 1.005 2.76 16.96 0.69950 1.093 1.005 2.83 17.95 0.69860 1.060 1.005 2.90 18.97 0.6963.(18)一直径为1m的封闭圆桶,上下两个圆面1和2是黑体,温度分别是80℃和20℃。
专业代码、名称及争论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080103 流体力学②201英语一试②笔试科目:01计算流体力学③301数学一制冷原理与装02 环境流体力学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2 置、锅炉原理、03工业流体力学04湍流模型与应用4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学A;(任选一〕透平机械原理、过程原理〔任选05 流淌测量与显示技术一)080701 工程热物理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01 强化传热传质及高效换热器②201英语一试②笔试科目: 02数值传热学③301数学一制冷原理与装03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及优化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2 置、锅炉原理、04 热力设备及掌握05人工环境掌握30 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学 A;(任选一)透平机械原理、过程原理(任选一)080702 热能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同“0801 多相流淌与强化传热②201英语一0701”专业要求02 节能技术与能源③301数学一03 清洁燃烧技术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04 颗粒测量与两相流淌在线监测2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技术30学A;(任选一)05 燃烧与排放监测诊断技术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同“0807001 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②201 英语一1”专业要求02 计算气动声学③301数学一03 叶轮机械转子动力学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204 分布式能源技术05能源经济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18学 A;(任选一)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01泵与风机的设计02 流体机械测试技术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8②201 英语一③301数学一复试同“080701”专业要求03流体机械CAD技术04射流技术05气力输送技术④801 工程流体力学;802 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学A;(任选一)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同“080701 制冷与低温技术②201英语一01”专业要求02冷冻冷藏技术③301数学一03 制冷测试技术与自动化④801 工程流体力学;8004 低温生物医学技术50 2 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学05 蓄能技术A;〔任选一)080706化工过程机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同“08070 01 纳米颗粒与纳米构造制备与应用②201英语一1”专业要求02振动与噪声治理③301数学一03 机械化学与机械合金化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04化工过程设备及节能技术05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15 2传热学A;803 工程热力学A;(任选一)085206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01能源清洁利用与节能②204 英语二试②笔试科目:02 热力系统分析与评价③302数学二制冷原理与装03制冷空调技术与节能04 能源动力装置的测量与掌握40 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2 传热学A;803工程热置、锅炉原理、透平机械原理、05能源经济与治理力学 A;〔任选一) 过程原理〔任选一〕002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试〔外语口语〕080300 光学工程03 日语;244德语②笔试科目:光01 信息光学(二)(任选一) 学与电子技术02光电周密测试技术③301数学一根底03 视光学45 ④805应用光学、828 电04 应用光学子技术根底(任选一〕05 光纤技术及通信〔第④门课考生也可选006薄膜及光波导技术80401 或081002 专业的专业根底课)080401 周密仪器及机械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笔试01 周密测试技术与装置②201英语一局部:微型计算02 自动测量与检测装置③301 数学一机原理与应用03信息猎取模块光机电综合设计④806测控电路、808 传感② 面试局部:04 移动视觉信息猎取与处理装置11 器技术(任选一) a 专业英语文05 信息扩频加密传输模块与装置献片段翻译(笔06 特别信息集合装置试〕b 本科所学专业有关学问(口试〕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同“08040 01信息猎取与处理②201英语一1”专业要求02 图像测试与处理③301数学一03 测试系统机电综合设计04自动测量与检测技术20 ④806测控电路、808 传感器技术〔任选一)05测试工程网络与通信080801 电机与电器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01 微特电机及掌握②201英语一试②笔试科目: 02 电机电器及制造工艺的计算机辅③301数学一电子技术;电助设计03 现代电力电子与电机掌握系统10 ④827 电路、828 电子技术根底 (任选一门)路;〔任选一且不能和初试科04 电器装备自动检测与故障诊断目一样)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复试:①综合面01电力电子技术②201英语一试②笔试科目:02 电力电子传动与掌握方法 0ﻫ3电③301数学一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现代掌握技术04ﻫ型电力电35 子系统及计算机掌握05ﻫ电磁兼容与牢靠性技术④827电路、828电子技术根底 (任选一门)路;(任选一且不能和初试科目一样〕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1测试信号猎取与处理02 工业图像信息处理03光信息处理技术与器件04信息工程网络与通信05信息扩频与加密传输06GPS 信息猎取与处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809信息工程网络技术29(第④门也可选080300、080401、081101、081203专业的专业根底课)复试同“080401”专业要求081101掌握理论与掌握工程01现代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掌握0ﻫ2非线性系统掌握和机器人掌握 03工业无线传感器 04ﻫ智能掌握、35网络掌握与优化05分布式掌握系统、工业现场总线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扮装置01 检测理论与系统02自动化仪表及其智能化03过程掌握04 现场总线与网络化掌握系统05 汽车电子学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 微机原理及应用、807自动掌握理论(任选一门)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微机原理及应用、807自动掌握理论〔任选一〕〔第④门课也可选择"80复试:①综合面试②笔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掌握理论;(任选一且不能和初试科目一样)复试:业务学问综合测试〔包括笔试、面试〕,笔试科目名称:自动掌握理论;微机原理及应06嵌入式系统8传感器技术“或“828电用; 电子技术07 现代工业掌握技术子技术根底") 根底;传感器技08牢靠性与抗干扰技术术。
2004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热学准考证号:得分:一、问答题(每题5分)1. 一无内热源平板沿厚度x方向发生一维稳态导热,其一侧表面上的温度梯度=30 ℃/m,导热系数λ1=40W/(m.℃),如果其另一侧表面上的导热系数λ2=50W/(m.℃),问这一侧表面上的温度梯度是多少?2. 解释毕渥准则数Bi的物理含义,并说明为什么用Bi判别非稳态导热问题能否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
3. 图1.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元体平衡法建立节点0关于温度t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所需参数的符号自己设定)。
4. 当条件相同时,物体在空气中冷却快还是在水中冷却快?这一现象说明对流换热与什么因素相关?5. 试用简图表示流体沿平板流动时速度边界层的发展并说明速度边界层内分成哪些区域?6. 试解释普朗特数Pr的物理意义,并示意性的画出Pr>1时的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厚度沿板长的变化(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要画在同一图上以便比较)。
7. 说明温度附面层的概念及附面层能量微分方程在物理上忽略了哪部分换热。
8. 在应用管内旺盛紊流实验关联式时,当流体与换热壁面温差较大时需要对计算结果修正,为什么?9. 试说明为什么一个细长圆柱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一般大于竖直放置时的自然对流换热?10.在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为什么换热系数随增加而迅速上升?11.试说明大气中CO2含量增高为什么会出现大气温室效应?二、计算题1. (10分)一直径为5cm的钢球,其初始温度为500℃,突然被置于温度为30℃的空气中。
设钢球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0 W/m2℃,试计算钢球非稳态导热的时间常数及其被冷却到300℃所需的时间。
已知钢球的比热为c=0.48kJ/kg℃, ρ=7753kg/m3, λ=33W/m℃。
2. (20分)长10m、外径133mm的水平管道通过一大房间,房间壁面及其内的空气温度均为30℃。
上海理工大学传热学真题及答案共享以及
心得
本人本科的时候传热学学的很差,考研的时候也很纠结,不知道该选择传热学还是工程热力学。
但是大家包括老师都说,传热学系统一点,工热有点杂,然后我就选择传热学了,一步一步的复习。
最开始,我把课本系统的看了一遍,同时,自己也做了笔记,对课本里一些比较重要的公式都做了详细的推导和注解。
第一遍结束后,我又把自己做的笔记看了一遍,这一遍很快。
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做第一遍的时候还是有点吃力的,但是可以做出来一半吧。
当然这个时候题不会做,我也不着急。
之后偶然间看到一个帖子,上面说上理传热学有两本指定的复习参考书,然后我又找了好久才弄到这两本书。
之后我把这两本书上的大部分习题都做了一遍,接着又把真题做了一遍。
这一遍做的就很轻松,13年的所有题目大概有七八道不会,里面有一小半的题在那两本资料上都可以找到。
后面我又集中把简答题整理背诵了一下。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考的成绩很好,也很顺利的被上理能动学院的制冷所录取。
我知道搜集资料的辛苦,我现在手里的资料主要包括:1、01到13年的真题及答案,14年的所有考题都可以在前13年中找到原题;2、自己复习传热学课本时做的笔记,包括重点公式的推理步骤及解析;3、习题册,纸质的电子档的都有,题型不错,值得
做一做;4、自己整理收集的一些简答题;5、历年传热学考研真题题型解析;6、两套模拟题及答案。
传热学并不难,主要是要多动手,多做题,不要眼高手低。
有什么疑惑或者需要的可以看我的名称,我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
传热学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所有选项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A. 材料的组成B. 材料的厚度C. 材料的密度D. 温度3. 对流换热与导热换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对流换热需要介质B. 对流换热是热能的传递C. 对流换热是分子运动的结果D. 对流换热需要温度差二、填空题1. 傅里叶定律表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与______成正比,与材料的______成反比。
2. 牛顿冷却定律指出,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速率与它们之间的______成正比。
三、简答题1. 简述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基本原理。
2. 描述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的区别。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长方体材料的尺寸为:长度L=0.5m,宽度W=0.3m,高度H=0.2m。
材料的导热系数为k=50W/m·K,材料两侧的温度差为ΔT=50K。
计算通过材料的总热流量。
2. 一个长直管道内流动的流体与管道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h=1000W/m²·K,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温度为Tf=300K,管道壁面的温度为Tw=320K。
若管道的直径为D=0.1m,求单位长度管道的热交换量。
五、论述题1. 论述辐射换热在不同材料表面的特性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2. 讨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材料的热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六、案例分析案例:在一个冬季的寒冷夜晚,一个房间的窗户玻璃突然破裂。
请分析可能的物理原因,并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房间内的热量损失情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二、填空题1. 温差,导热系数2. 温差四、计算题1. 总热流量Q = k * A * ΔT / L = 50 * 0.3 * 0.2 * 50 / 0.5 = 600 W2. 单位长度管道的热交换量q = π * D * h * (Tf - Tw) = π * 0.1 * 1000 * (300 - 320) = -314.16 W/m五、论述题1. 辐射换热不依赖于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传热学试题及答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试求出圆柱坐标系的尺度系数,并由此导出圆柱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2 .一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T 0;τ>0时,在x = 0表面处绝热;在x =L 表面以对流方式向温度为t f 的流体换热。
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出τ>0时平板的温度分布(常物性)。
(需求出特征函数、超越方程的具体形式,范数(模)可用积分形式表示)。
(15分)3.简述近似解析解——积分法中热层厚度δ的概念。
答:近似解析解:既有分析解的特征:得到的结果具有解析函数形式,又有近似解的特征:结果只能近似满足导热解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边界温度的变化对于区域温度场的影响只是在某一有限的范围内,把这个有限的范围定义为热层厚度δ。
4.与单相固体导热相比,相变导热有什么特点答:相变导热包含了相变和导热两种物理过程。
相变导热的特点是1.固、液两相之间存在着 移动的交界面。
2.两相交界面有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对流部分(所需量和符号自己设定)1 推导极坐标系下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2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附面层微分方程为y uy u V x u u 22∂∂=∂∂+∂∂ν取相似变量为:x u y νη∞= x u f νψ∞=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相似解。
3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换热的附面层能量积分方程为:⎰=∞∂∂=-δ00)(y y ta dy t t u dx d当Pr<<1时,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近似积分解及平均Nu (取三次多项式)。
4 写出常热流圆管内热充分发展流动和换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出速度和温度分布及Nu x .O x辐射1.请推导出具有n个表面的净热流法壁面间辐射换热求解公式,并简要说明应用任一种数值方法的求解过程。
2.试推导介质辐射传递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要求表述出各个步骤和结果中各个相关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