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2012)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秦陵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是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难点: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三、教具、学具教具:PPT,范画学具:素描纸,记号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生:秦始皇。
以秦始皇图片引入课题,《秦陵兵马俑》。
师:提问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出示图片,就是1974年春,西安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打井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板书课题)【出示陶俑图片1.2】2.观察分析这是当时兵马俑发掘现场的照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套陶俑身上的泥土,这是已经发掘出来的一号坑的局部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在看了刚刚的照片后,请你来找找有没有哪个兵马俑是一摸一样的?生:没有师:没错,每一个陶俑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高又或者是服饰都找不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制作的工匠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来雕刻、描绘、制作。
那么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先完整兵马俑图片展示再出示局部展示,请同学们回答。
今天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咋们班的同学能够帮会组考古人员绘制几张兵马俑的线描图。
五、学生作品创作1.教师展示范画。
2.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工具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说一说自己绘制的兵马俑有哪些细节是在画之前没发现的。
2.同时说一说你认为兵马俑有什么价值?3.教师总结。
七、板书第6课秦陵兵马俑五官——表情丰富细腻头发——发丝清晰可见衣服——铠甲分明,皱褶生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一、课程背景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拥有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传统和文化遗产。
秦陵兵马俑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陪葬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次美术课程设计以秦陵兵马俑为主题,旨在通过学习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让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能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绘制具有立体感和透视感的秦陵兵马俑。
3.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难点1.秦陵兵马俑的历史故事和作品特点。
2.如何使用不同材料绘制具有立体感和透视感的兵马俑。
四、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一:秦陵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特点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陪葬文化中的一种,是中国古代为秦始皇制作的兵马俑,并将其安放于秦陵中。
秦陵兵马俑以勇士、战马为主要题材,塑造精美,栩栩如生。
在此环节,应该向学生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遗产的意义。
2. 教学内容二:绘制兵马俑在此环节,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秦陵兵马俑的实物,让学生们更加真实地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
之后,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课程要求,具体介绍以下两种绘画技法:•线描法:要求学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法,通过细密的线条描绘兵马俑的面容、服饰和神态,强调立体感和透视感。
•毛笔画法:要求学生选择毛笔或者水彩等工具,按照秦陵兵马俑的图样,进行创作和绘制。
3. 教学内容三:展示和评价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欣赏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绘画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以课文为主的讲解和教学,让学生对秦陵兵马俑和秦始皇进行扩展的学习和认识。
•演示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绘画技法,更快上手。
•讨论法: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对秦陵兵马俑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简单的欣赏雕塑作品;
技能目标:能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线描图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兵马俑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秦陵兵马俑》;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几幅兵马俑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兵马俑的外形具有哪些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尝试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体进行作品展示。
师: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做相应的总结;。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秦陵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秦陵兵马俑这一课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对兵马俑的认识仅限于名字和一些粗浅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学会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创作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创作。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视频。
2.绘画和制作材料:画纸、画笔、颜料、泥巴等。
3.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关于秦陵兵马俑的介绍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详细介绍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让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和制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兵马俑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3. 演示法: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4.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讲授新课1. 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讲解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观察分析1. 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兵马俑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现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
3.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总结拓展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历史文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价值?3. 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总结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本课是《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6课,主要内容是介绍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以及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本课将由“秦陵的奥秘”、“兵马俑制作工艺”、“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知道秦陵和兵马俑的基本情况;2.掌握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3.了解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秦陵和兵马俑的基本情况;2.掌握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四、教学过程及教师要点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秦陵和兵马俑吗?你们知道它们有哪些特点和历史价值吗?”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秦陵的奥秘(10分钟),包括秦陵的位置、形状、规模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秦始皇陵的绮丽壮观。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秦始皇会在陵墓中放置兵马俑,其意义是什么?”通过思考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更加好奇。
3. 兵马俑制作工艺(25分钟),包括原料的挑选、做模型、焙烧、上彩等。
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兵马俑制作相关的知识,如兵器装备、骑马驾车、器具生活等方面。
这些知识的介绍不仅凸显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学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打下基础。
4.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35分钟),例如兵马俑的尺寸大小、造型特点、色彩运用、绘画风格和雕刻技法等等。
这些艺术特点的介绍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5. 兵马俑的历史价值(10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兵马俑的历史价值,以及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兵马俑出土后,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哪些帮助?”通过思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兵马俑的重要性。
6. 总结(5分钟)“你记住了什么”为主题,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神马内容有特别深的印象,同时强调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这一题材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感悟和欣赏。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秦陵兵马俑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秦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感悟和欣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了解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其他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比较。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分析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秦陵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本课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场面、不同的兵种和造型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文字资料。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首先通过欣赏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兵马俑的宏大和壮观;然后介绍了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重要历史价值;接着分析了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通过示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的技巧。
3.通过展示、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秦陵兵马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兵马俑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秦陵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2.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兵马俑实物或图片、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兵马俑制作材料、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新课讲解:介绍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分析兵马俑的造型、色彩和纹饰,引导学生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兵马俑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2. 课题:秦陵兵马俑3. 教学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难点:兵马俑制作工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件兵马俑作品。
2. 结合兵马俑的特点,创作一幅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掌握了制作方法。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是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难点: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三、教具、学具
教具:PPT,范画
学具:素描纸,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生:秦始皇。
以秦始皇图片引入课题,《秦陵兵马俑》。
师:提问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出示图片,就是1974年春,西安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打
井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板书课题)【出示陶俑图片
1.2】
2.观察分析
这是当时兵马俑发掘现场的照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套陶俑身上的泥土,这是已经发掘出来的一号坑的局部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在看了刚刚的照片后,请你来找找有没有哪个兵马俑是一摸一样的?
生:没有
师:没错,每一个陶俑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高又或者是服饰都找不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制作的工匠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来雕刻、描绘、制作。
那么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先完整兵马俑图片展示再出示局部展示,请同学们回答。
今天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咋们班的同学能够帮会组考古人员绘制几张兵马俑的线描图。
五、学生作品创作
1.教师展示范画。
2.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工具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说一说自己绘制的兵马俑有哪些细节是在画之前没发现的。
2.同时说一说你认为兵马俑有什么价值?
3.教师总结。
七、板书
第6课秦陵兵马俑
五官——表情丰富细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衣服——铠甲分明,皱褶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