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作业指导书》word版

《隧道作业指导书》word版

《隧道作业指导书》word版
《隧道作业指导书》word版

总则 (2)

一、超前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4)

二、大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12)

三、开挖作业指导书 (22)

四、钢拱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45)

五、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54)

六、锚杆作业指导书 (64)

七、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71)

八、防水板作业指导书 (78)

九、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 (86)

总则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蓁隧道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2.1青荣城际铁路设计图纸

2.2根据铁道部颁发的现行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则及作业标准等编制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测规程》TB10027-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则》TB10014-98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2.3根据投标文件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4根据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2.5现场调查及核对的相关资料

3、作业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及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超前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及超前锚杆作业。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3.技术要求

3.1进场原材进行试验检验,报监理审批。

3.2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导管(锚杆),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小导管施工程序:小导管加工→钻孔→运输安装→注浆超前锚杆施工程序:锚杆加工→钻孔→运输→注浆→安装

4.2工艺流程

超前小导管施工流程图

超前锚杆施工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小导管设计参数:

1、材料:钢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宜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

2、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注浆参数如下:水泥浆液水灰比1:1(重量比);注浆压力0.5-1.0MPa,对于涌水量较大的松散破碎带,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注浆材料,有关参数

具体施工时加以说明。

5.2超前锚杆设计参数:

超前锚杆采用Φ22早强砂浆锚杆,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5o-10o,纵向相邻两排锚杆的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

5.3施工方法

5.3.1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

5.3.1.1导管加工,采用Φ42×3.5mm无缝钢管,长度根据设计确定,其加工图如附图所示,前端加工10cm尖锥并予以封焊严实,后端预留1.0m不钻孔,中间段沿钢管纵向30cm 钻孔,孔径为φ10mm,孔位互成90°,梅花形布置,管尾焊接上铁箍,防止用风枪打入土层时尾部钢管压裂,并要保持管身顺直的要求。小导管制作加工如图下图所示。

5.3.1.2钻孔及安设导管

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冲击振动将小导管直接顶入岩层,必要时,用电钻引孔。首环导管施工前,喷射混凝土3~5cm封闭拱部开挖工作面裂隙,作为止浆墙,后续循环则可利用循环间搭接部分作为止浆墙。然后按设计间距钻

设超前小导管孔,清孔后将小导管打入孔内,再用高压风清除管内杂物,连接注浆管,采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同时配制浆液,调试注浆机,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5.3.1.3注浆

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并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喷射厚度10cm。采用注浆泵注浆,注浆管连接好后,将配制好的水泥浆液倒入注浆泵储浆筒内,水泥浆液浓度为1:1单液水泥浆,开动注浆泵,通过小导管向周边围岩压注水泥浆。注浆按照由低到高隔孔预注或群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单孔注浆时,首先以初压注浆,然后在终压下进行注浆并保持1~2min终压再卸荷,保证注浆量及扩散半径达到设计要求,达到超前加固的目的。注浆过程中,对浆液应不停搅动,避免沉淀分层,影响浆液浓度。

5.3.2超前锚杆施工方法

按照设计要求测出超前锚杆孔位,并以红油漆标定孔位。采用YT-28型凿岩机按标定孔位钻孔至设计深度。利用注浆泵往孔内注入早强水泥砂浆。将搅拌好的砂浆注入注浆器并充满管路,并将注浆管插入孔中,使管口离孔底10cm间隙,开进风阀门,用高压空气将水泥砂浆压入孔中,注到孔深的2/3以上时停止注浆,将锚杆插入孔内将砂浆挤出填满为止。

5.4施工控制要点

5.4.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

5.4.2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外插角、仰角。

5.4.3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置,超前支护不得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锚杆不得相撞和立交。

5.4.4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仍超限者封孔,原位重钻。

5.4.5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

6.劳动力组织

可分两个工班进行作业,每工班15人。其中:施工指挥1人,施工技术指导1人,测量工1人(负责布孔、定位、量测),工人8人(负责钻孔、移动钻机、装卸钻杆、安装钢管锚杆、拌浆注浆等),电焊工1人,钻机司机2人,材料调度1人。

7.材料要求

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加工,锚杆采用Φ22螺纹钢筋制作。

8.设备机具配置

风枪4台、双液注浆泵2台、浆液拌合机2台、注浆阀门若干、套丝若干、高压胶管、盛浆液桶6个、混合器、压力表若干。(所投入设备根据各施工队工作面数量确定,状态良好,以必须保证能及时注浆为宜。)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浆液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胶凝时间控制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结构实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

2.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终压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稳压,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变形、串浆等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采取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调整注浆实施方案;出现浆液从其他孔内流出的串浆现象时,采取两台注浆机同时注浆或将串浆孔堵塞,轮到该注浆管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清除管内杂物,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拔管后向外流浆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浆。

3.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封堵管孔缝隙。注浆管与花管采用活接头联结,快速装拆。注浆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拆下活接头后,快速封堵花管口,防止未凝的浆液外流。

9.2质量检验

9.2.1主控项目

9.2.1.1超前支护所用钢管、钢筋进场必须按批抽试件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