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设计思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94 MB
- 文档页数:16
课件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设计思路:
1、本课件意在创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在其上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和查阅资料等活动,从而在自主地参与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或者扩大眼界。
2、课件创作的本意是让学习者“看到”声音,通过本课件提供的“示波器”可以形象、生动、实时观察到不同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等。
3、充分发挥图、文、声、像各自的特长用大量的音频、视频、动画演绎声音产生、传播、特性、噪音控制等现象。
4、本课件按照对应节次分为五大部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五、声的利用
流程图:。
制作PPT课件的设计思路制作PPT课件的设计思路我们的⽼师,都是从事⼀线教学⼯作,绝⼤多数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具都不熟悉,有的⽼师⽐较有兴趣,⾃学了⼀些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具,但绝⼤多数的⼀线教师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般来说,利⽤Powerpoint做课件,⼤家都很熟悉的了。
但做出来的课件就好象⼀盘散沙,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组织,页⾯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明确,导致授课的时候很容易出错。
缺少的就是“模块化、交互性”,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我们的PPT课件并不⽐专业⼈员做的差。
现在主要从PPT课件的应⽤模式分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PPT课件。
第⼀章第⼀章第四节PPT的基本交互技术利⽤Powerpoint应⽤程序制作课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教师队伍中应该来说100%的教师都⽤过,甚⾄经常制作课件⽤来上课,对⽂字、图⽚、视频等媒体的插⼊、编排,以及幻灯⽚的基本操作⼀般都熟悉。
因此,从本节起,不谈及基本的操作步骤,现主要从如何能够体现课件的“交互性”⼊⼿,谈谈与课件“交互性”有关的⼀些操作(以PowerPoint 2003版本为例)。
⼀、PowerPoint 2003应⽤程序体现“交互性”功能简介PowerPoint是Office办公套件中的演⽰⽂稿程序。
其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 (1)它可以看作是⼀个媒体集成平台,能够集成⽂本、图形、图⽚、表格、声⾳、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并有多种演播⽅式; (2)它提供翻页动画和对象动画,使得页⾯和其中的元素能够“动”起来,产⽣良好的视觉效果; (3)它提供现成的设计模板,⼏分钟就能让你创建⼀个清楚简洁美观的演⽰⽂稿。
如何体现出具有交互性能的课件,下⾯主要对母版、触发器、动作路径的运⽤作⼀个简要的说明,对制作交互式课件很有作⽤。
1. 幻灯⽚母版在同⼀演⽰⽂稿中我们可以应⽤多个不同的设计模板,使我们的演⽰⽂稿界⾯风格统⼀、美观⼜有所变化。
⽽现在所说的“幻灯⽚母版”,与设计模板有所不同,如果想在整个课件每⼀页都统⼀显⽰某个“按钮”或“图⽚”等信息,则需要在“幻灯⽚母版”上进⾏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