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基本概念及主要结构
- 格式:pptx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5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入门总结,很详细知识,力求达到以下四个面能力:1、理解建筑施工图的成图原理和制图标准;2、看懂房屋的组成和各部分的材料、做法,能够看懂一般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图纸;3、能够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建筑面积和一般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常用构件数量的统计;4、能够发现图纸中较明显的错误、遗漏和图样之间相互矛盾的地。
第一节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组成各专业施工图的容1、总图:建筑场地围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道路、绿化及各种室外管线的布置等。
2、建筑专业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各种详图及门窗表、材料做法表。
3、结构专业图:基础图、各层顶板的平面、剖面、各种构件详图,构件数量表及设计说明。
4、设备专业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各系统的平面图、轴测图和各种详图。
5、电气专业图:包括照明、动力和弱电的系统图、平面图及详图等。
第二节建筑工程图的成图原理一、投影的概念用一组假想的投射线把物体的形状投到一个平面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图形,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的种类1、中心投影:投影线由一点放射出来投射到物体上,这种作图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投影线呈相互平行状投射到物体上,称平行投影。
(1)正投影:使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并且使物体的一个面也垂直于投影线。
(2)斜投影:当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时,所作出的投影。
三、物体的三面正投影图1、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形成(1)将物体放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间;(2)用三组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线作投影;(3)在三个投影面上得到三个正投影图。
2、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展开(1)正立投影面不动;(2)水平投影面向下转动90°;(3)侧立投影面向右后转动90°。
3、三面投影图的特性(1)不全面性每个投影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向的尺寸;立面图反映长度和高度;平面图反映长度和宽度;侧面图反映高度和宽度。
(2)“三等关系”长对正:立面图与平面图的长度相等;高平齐:立面图与侧面图的高度相等;宽相等:平面图与侧面图的宽度相等。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建筑结构图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师将建筑设计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的关键。
建筑结构图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形式、结构布局、材料选用等重要信息,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结构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细部图等,这些图纸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指导图,更是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建筑结构图的编制需要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入手,对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1. 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布局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布局。
平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最为基础的图形之一,它通常包括建筑的地面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以及特殊构件的布局图。
平面图中需要包括建筑的功能用途、出入口位置、内部空间布局等重要信息,同时也需要标注建筑结构的主要构件和位置,为建筑的立面和结构细部图提供参考。
2. 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垂直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立面上的形状和结构。
立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等,立面图也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立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各层标高、立面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窗户门洞的位置和尺寸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3. 剖面图建筑剖面图是建筑结构的纵向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剖面上的结构和布局。
剖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纵向剖面、横向剖面等,剖面图也是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和构造原理的重要参考。
在剖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楼层高度、梁柱墙构件的布置、楼板地面的标高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4. 结构细部图建筑结构细部图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详细图纸,它反映了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形式和细节。
概念图的制作标准:概念图的图表结构主要包括节点、连线、层次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
节点表示概念,概念表示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属性,一般放在方框或圆圈中;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命题是指两个概念之间通过连线连接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层次中的层级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的最一般的概念位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位于下层,而具体事例位于图的最下层;二是不同的层面的层级结构,即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连接。
概念图的制作(一)要有效地应用概念图策略,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下列步骤或建议可能对此有所帮助。
1.在学习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从一个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因为概念图的结构取决于绘制者习惯的知识情境,所以最好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实验活动,或者是学生试图去解答的一个具体问题。
这样创建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在确定概念图层级结构时感到容易些。
绘制第一个概念图,知识领域不要选择太宽。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来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把这些概念先列出来,然后根据这些概念的在这个领域中的概括性进行排列。
这种排列不要求很精确,但它是构建概念图的开始。
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
把草图画在易擦写的纸上或用电脑软件绘制,这样可以随时对概念层级进行调整。
4.对草图进行修正。
要意识到没有完美的概念图,对概念图进行修正是完全必要的。
在对同一个主题和同伴进行交流后,对草图迸行多次修正。
5.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它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装饰,使概念图不但完整而且整洁漂亮。
(二)绘制概念图不仅要注意以上步骤,同时也要注意绘制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1.概念图中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一个概念图通常只用来表达一个主概念(如:光合作用);主概念之下分出几个相关联的支概念(如:CO2 、太阳能、植物、水),支概念下又可分出几个支概念(如:叶片、根),依次分支下去。
结构施工图识读一、结构施工图概念及其用途: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图样。
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结施"。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用于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一)结构设计说明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结构平面图1.基础平面图2.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构件详图1.梁、板、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楼梯结构详图3.屋架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如支撑详图等结构施工图中,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便于清楚区分构件,便于施工,制表、查阅,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目前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1.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
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
2.由前往后看,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从基础、墙柱、楼面到屋面依次看,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
3.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从大到小。
先粗看一遍,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
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标高及其节点详图。
4.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并与图样对照看,便于完整理解图纸.5.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一般先看建施图,通过阅读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了解建筑体型、使用功能,内部房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柱墙布置、门窗尺寸、楼梯位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然后再看结施图。
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图示理论是一种描述图示或图表结构和组织的理论框架。
它主要用于研究和解释图示的设计原则、信息传递效果以及读者对图示的理解和解释。
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图示:图示是使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等可视元素来表示和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
图示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更直观地呈现数据和信息。
2. 可视元素:可视元素是构成图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线条等。
不同的可视元素可以通过组合和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信息。
3. 结构:结构是图示中可视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图示的结构可以影响读者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各种图示结构有线性结构、层次结构、网络结构等,每种结构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劣势。
4. 配色:配色是图示中使用的颜色的选择和组合方式。
合适的配色方案可以增强图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使信息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5. 布局:布局是指图示中可视元素的空间位置和排列方式。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信息的关系更清晰,并帮助读者更容易获得整体的信息。
6. 层次:层次是指在图示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通过合理的层次安排,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辨别出重要的元素和信息。
7. 交互:交互是指读者与图示之间的互动操作。
交互可以使读者参与到图示的探索和解释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图示中的信息。
图示理论的研究也涉及到读者对图示的认知和解释过程。
读者的认知和解释受到自身知识、经验和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图示理论的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理解读者的认知特点和信息需求,提高图示的设计和使用效果。
总结起来,图示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示、可视元素、结构、配色、布局、层次和交互等方面。
这些概念对于设计和解释图示时的各个环节都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示。
概念图知识及其教育应用讲解学习目标在本专题的学习中,你要努力达到如下目标●能够解释概念图的概念及其与思维导图的关系●能够说出概念图的构成●能够列举概念图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能够说出制作概念图的步骤和规范●能够使用Mindmapper软件制作概念图学习成果本专题要求你利用mindmapper软件,制作一个概念图,并对其进行美化。
活动1 认识概念图一、什么是概念图概念图(Concept Map) 又被称为概念地图、概念构图、心智图等,它是一种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工具,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了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如图所示)概念图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和古温(Bob Gowin)等人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提出。
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学习,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即学习者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由学习者已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
奥苏贝尔同时对概念的形成和同化进行了区分,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除了学龄前儿童,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
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概念,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诺瓦克教授根据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理论开发了概念图这样一种新工具,并使之成为一种教学的工具。
二、概念图的组成要素根据诺瓦克(J.D. Novak)对概念图的描述,概念图的构成要素为概念、命题、事例、层级结构,节点(又称结点)、连线和连接词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