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命题人:于浩渺林丹欧阳苗姜晓艳王微审核人:欧阳苗第I卷(共60分)一、基础·运用(共18分)年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演讲话诚信小文要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她演讲稿的节选部分。
请你阅读演讲词,完成1-4题。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被人们看作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juān□刻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商鞅立木的记载.妇孺皆知,“千金一诺”的佳话不绝于史,“民无信不立”的教诲.深入人心。
中央宣传部每年发布的“诚信之星”名单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守信重诺、躬行不chuò□的精神风貌。
_____。
近年来,“失信人黑名单”的公布掐住了“老赖”的逃债命脉,使“老赖”们(杳无消息/无处遁形),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只要激励与惩戒措施双管齐下,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给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zài huì杳无消息B.zài huǐ无处遁形C.zǎi huǐ杳无消息D.zǎi huì无处遁形3.结合语境,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道德教化,不如依靠制度保驾护航B.诚信精神的树立,与其通过制度保驾护航,不如依靠道德教化C.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道德教化,还须依靠制度保驾护航D.诚信精神的树立,不仅要通过制度保驾护航,还须依靠道德教化4.为了弄清“为政之要”的含义,同学们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要”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重要;②关键,要领;③希望得到,索取;④请求;⑤需要;⑥将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shān)购珊(shān)漫步(bù)B. 潜伏(qián)潜隐(qián)潜藏(cáng)C. 调和(tiáo)调和(diào)调谐(xié)D. 狂妄(kuáng)狂放(fàng)狂傲(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篮球赛吸引了全校师生,大家都盼望着。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三举行全校性的运动会,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C.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被迫取消了。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话语简短有力,却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C. 她的微笑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4.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她把书放在桌子上。
变换后:书被她放在桌子上。
B. 原句:他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
变换后:每天他都按时完成作业。
C.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努力学习。
D. 原句:这道题目很难,我思考了很久。
变换后:这道题目很难,我思考了许久。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B.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东西学区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2024.10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答题纸共2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共8分)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卖酒为业。
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踱到店里讨要酒喝,辛氏没有怠慢,____①____地奉上了一大杯酒。
道士自此隔三差五到店里讨酒,辛氏也回回以礼相待,如此过了半年。
这一天,道士突然对辛氏说,他要送给辛氏一件礼物充抵酒钱。
只见道士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随手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画上的仙鹤也是黄色的。
店中的客人只要拍手歌唱,黄鹤便会和着曲调在墙上翩翩起舞,在四周景致的(yìng)衬下妙不可言。
此事流传开后,游人客官____②____,纷纷付钱观赏黄鹤的奇观,辛氏也因此累积了很多财富。
半年后,那位道士又来到辛氏酒肆,他拒绝了辛氏的谢礼,取出一支长笛,吹了一首曲子。
朵朵白云随着乐曲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也随着白云飞到道士面前,道士便跨上鹤背,乘云飞去,自此人去楼空(yǎo)无消息。
辛氏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便在酒肆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楼阁,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改为“黄鹤楼”。
黄鹤楼逐渐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欢迎,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和”应读为“hè”B.“(yìng)衬”应写为“应衬”C.“肆”应读为“sì”D.“(yǎo)无消息”应写为“杳无消息”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低眉顺眼②前赴后继B.①和颜悦色②络绎不绝C.①低眉顺眼②络绎不绝D.①和颜悦色②前赴后继3.根据上下文,填写句子划线处缺失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有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题,16分)新年伊始,《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荧屏热播,获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也引发学校师生的极大关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一人、一桌、一信。
在如今(yǎn huāliáo luàn)的综艺节目盛行的大环境之下,《见字如面》,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受到观众(yóu zhōnɡ)的喜爱。
与大众出版物相比,书信既具个人情感,又镌.刻着时代的印记,富有独特魅力。
家书、情书、友人书,悄.然带领观众走进历史风云深处,去感受其中深切的情感之美、哲思之美、信仰之美,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用书信打开历史”,这档节目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慰.勉人心,展现了大众传媒的本职——传承本国文化,讲好本国故事。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3分)A悄.qiǎo然慰.勉wèi 镌.juān刻B悄.qiǎo然慰.勉yùn 镌.juàn刻C悄.qiāo然慰.勉wèi 镌.juān刻D悄.qiāo然慰.勉yùn 镌.juàn刻(2)请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2分)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3分)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感受诗意的生活。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力攻击下,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惊弓之鸟D. 鸡鸣狗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场运动会,旨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能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被风吹过一样。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D.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高尚,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B. 那个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结果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D. 她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旅游。
B. 他把书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又放下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D. 他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高兴地说:“你这次考得真好!”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B. 稻谷C. 融化D. 沉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远方。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翻译: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B. 惊愕(jīng è)翻译:十分惊讶,吓得不能说话。
C. 殷切(yīn qiè)翻译:非常恳切。
D. 蹙眉(cù méi)翻译:皱着眉头,表示不高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
B. 为了完成作业,小明熬夜至深夜,导致身体极度疲惫。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奋进与奋发B. 喧哗与喧闹C. 奔跑与奔驰D. 聪明与智慧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学习。
C.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变换后:今天天气真好,公园可以去玩。
D. 原句:小明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变换后:唱歌很好听的小明,跳舞也很棒。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D.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
B.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自己去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认真。
D. 他不但唱歌好听,跳舞也很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生活中的每一次礼遇,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份付出,都是情感的坚守。
对美好的灵魂,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岁月】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顺利闭幕。
16天,91枚奖牌,中国运动健儿在观众屏息敛声的期待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
有全红婵xiāo(▲)洒转体后的水花消失术;有潘展乐在混合接力泳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的惊天大逆转;有王楚钦、孙颖莎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奥运混(▲)双金牌的默契配合;有盛李豪精准瞄靶后的波澜不惊;有郑钦文问鼎网球女单后的筋疲力尽……拼搏不息,奋斗不chuò(▲)。
汗水,泪水,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我们致敬。
(1) 给加点字注音。
(1分)混(▲)双(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xiāo(▲)洒②不chuò(▲)(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屏息敛声B. 摧枯拉朽C. 不负众望D. 筋疲力尽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大美山川,牵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魂思,营造了特有的中式浪漫。
面对“①▲,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有了偶遇早春的喜悦。
面对“②▲,猿鸟乱鸣”,陶弘景有了想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冲动。
面对“树树皆秋色,③▲ ”,王绩有了秋上心头的孤寂。
面对“庭中有奇树,④▲ ”,女子有了思念丈夫的寄托。
面对“⑤▲,望峰息心;⑥▲,窥谷忘反”,追名逐利者有了放下名利的脱俗。
面对“⑦▲,▲ ”,王维有了对大漠壮观之景的无限遐想。
面对“⑧▲,▲”,崔颢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①不因此一举,那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②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禾C. 早D. 休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书桌D. 美丽3. 下列哪个句子是陈述句?A. 你去哪?B. 今天天气真好!C. 你能借我一支笔吗?D. 这本书是谁的?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谓语-主语-宾语C. 宾语-谓语-主语D. 宾语-主语-谓语5. 下列哪个词属于动词?A. 大海B. 奔跑C. 漂亮D. 红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2. “春天”是一个名词。
()3. “他吃饭去了”是一个疑问句。
()4. 句子“这本书是我的”中,“这本书”是宾语。
()5. “慢慢走”是一个副词短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表示动作的词。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其中“日”是______部分。
3. “他正在吃饭”是一个______句。
4. “春天来了”中,“春天”是______。
5. “这本书很______”中,“很”是一个______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汉字的基本笔画。
2. 简述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3. 简述句子的基本成分。
4. 简述疑问句的特点。
5. 简述副词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跑”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2. 请用“书”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3. 请用“大”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4. 请用“快”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5. 请用“美”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他正在吃饭。
”2.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这本书是谁的?”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跑”、“书”、“大”、“快”、“美”。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勇B. 惑C. 狡D. 熊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郭沫若A. 温故知新B. 知无不言C. 知难而进D. 知足常乐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一文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王勃C. 欧阳修D. 苏轼A. 谨慎B. 贪婪C. 勤奋D. 懒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主旨。
的含义。
3.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含义。
5.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 请根据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中的“温故知新”的含义,举例说明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默(mó)沉默(mú)B. 神秘(mí)神秘(mí)神秘(mí)C. 沧桑(cāng)沧桑(cāng)沧桑(cāng)D. 精湛(zhàn)精湛(zhàn)精湛(zh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对孩子们有益,而且对大人们也有益。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
C. 这场比赛,我们队虽然输了,但我们并不气馁。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精益求精C. 井井有条D. 一丝不苟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有时候是5公里,有时候是10公里。
B. 他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有时候5公里,有时候10公里。
C. 他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有时候是5公里,有时候是10公里。
D. 他每天早上都去公园跑步,有时候5公里,有时候10公里。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天涯何处无芳草,唯有长江水无涯。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雄鹰,在学术的天空中翱翔。
B. 他的声音洪亮,像一声春雷。
C. 这座山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D. 他的眼神坚定,像一座山。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错误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D.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听。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wèi)欣欣向荣(xīn)B. 遐想无边(xiá)倾盆大雨(qīng)C. 妄自菲薄(fěi)破釜沉舟(fǔ)D. 狼烟四起(yān)惊心动魄(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C. 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这与老师的关心和同学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3.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胸有成竹C. 轻车熟路D. 拔地而起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
C. 他像父亲一样严厉。
D. 那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5. 下列诗句中,描述了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的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雨,成了春天的使者。
春天的雨,细腻而柔和。
它不像夏天的雨那样猛烈,也不像秋天的雨那样萧瑟,更不像冬天的雨那样寒冷。
春天的雨,总是轻柔地洒在大地上,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你看,那细雨如丝,轻轻地拂过树叶,使树叶更加翠绿。
那细雨如丝,轻轻地拂过花朵,使花朵更加鲜艳。
那细雨如丝,轻轻地拂过小草,使小草更加嫩绿。
春天的雨,是生命之源。
它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万物。
没有春天的雨,就没有春天的绿色,就没有春天的生机。
春天的雨,是情感的寄托。
它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在春天的雨中,人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春天的雨,是诗意的象征。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墨客,都在赞美春天的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huǎng ruò)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C. 惊愕(jīng è)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D.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今天上午举行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雪中送炭C. 略知一二D. 一举两得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静静地挂在天空。
B. 小明的成绩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龙,贯穿了整个故事。
D. 老师的话语像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答:孔子7.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答:屈原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诗?答:《虞美人·听雨》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首诗?答:《无题》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哪首诗?答:《题西林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要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shāo huāng shī cuò)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B.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球踢得也好。
D. 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
3. 下列诗句中,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境最相似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下列成语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雕虫小技B. 滥竽充数C. 贻笑大方D. 走马观花5. 下列文学作品中,出自鲁迅先生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骆驼祥子》D. 《呐喊》6.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行”的正确读音是:A. 行动(xíng dòng)B. 行为(xíng wéi)C. 行程(xíng chéng)D. 行家(xíng jiā)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让人沉迷其中。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D. 这个城市像一座花园,四季如春。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湖面。
B.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C.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山头。
D. 小草慢慢地探出了头。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小草也发芽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基础记识(5小题,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匿.名(nì) 翘.首(qiáo) 诘.责(jié) 悄.然(qiǎo)B.不逊(xùn) 不辍(zhuì) 教诲.(huì) 浩瀚.(hàn)C.黝黑(yǒu) 畸形(qí)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D.篡.改(cuān) 佃.农(tián) 颁.发(bān) 深恶.痛疾(è)答案:A, B.不辍(chuò) C畸(jī)形 D.佃(diàn)农深恶(wù)痛疾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和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B.即使在这个行当里干了很多年,每次与死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我还是会感到诚惶诚恐....。
C.我们老家的屋子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打扫,有许多角落都藏乌纳垢....。
D.钱学森这句话震聋发溃....: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答案:B,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B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C.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通过……让,句式杂糅)B.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对是否,两面对一面)C.为了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避免与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D.当今社会,电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和(tiáo hé)荡漾(dàng yàng)落英缤纷(fēn bīn)B. 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D. 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是我们班上学习的榜样。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与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
D. 他的成绩提高了,这是老师的辛勤教导的结果。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里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湖光山色、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B. “请问您去图书馆怎么走?我正在找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C. “他在作文中写道:‘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D. “我国科学家在‘天问一号’任务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B.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C. 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D. 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5. 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瑰宝(guī bǎo)恍若(huǎng ruò)水波不兴(shuǐ bō bù xīng)B.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C. 遮天蔽日(zhē tiān bì rì)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举世闻名(jǔshì wén míng)D. 稳如泰山(wěn rú tài shān)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这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我推荐你也看看。
D. 她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好,这说明她缺乏学习兴趣。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颗星星就像一颗钻石,闪耀着光芒。
B. 小明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地跑过了终点。
C. 他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
D. 夜晚的星空,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聚精会神B. 一举两得C. 豁然开朗D. 比喻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道阻且长”(道:道路)B. “高山仰止”(仰:仰望)C. “悠哉悠哉”(悠:长久)D. “日月之行”(行:运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混沌(hùn dùn)炯炯有神(jǐng jǐng yǒu shén)B. 恍惚(huǎng hū)拂晓(fú xiǎo)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恣意(zì yì)纷繁(fēn fán)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狂澜(kuáng lán)疾驰(jí chí)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成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鱼贯而出B. 水滴石穿C. 鹏程万里D. 雪中送炭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B. 她的皮肤白皙如雪。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歌声如泉水般动听。
6. 下列词语中,与“教育”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 指导B. 培养C. 指点D. 帮助7.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B. 雨后的田野,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B. 欣慰C. 倔强D. 惊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 他的勤奋好学,使他成为班级里的优秀生。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尊敬)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茫)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兮:助词)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如此)4.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下列成语中,出自《孟子》的一项是()A. 蹈厉奋发B. 鹏程万里C. 画龙点睛D. 水滴石穿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我们要去公园玩。
B. 她很漂亮。
C. 你去把门关上。
D. 他很高兴。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C. 他工作认真,成绩优秀。
D. 你把窗户打开,透透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10. 《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品质。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8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jìng) ______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 )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悬崖绝壁如泣如诉瞬息万变稍纵即失B.潸然泪下娓娓动听脍灸人口容光焕发C.分道扬镖寥寥无几虚无缥缈得天独厚D.世外桃源横空出世风度翩翩柳暗花明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球运动器材。
B. 同学们应该端正学习语文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背影》的作者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写的。
4、用课文的原句填空。
(8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精神境界的诗句是“,!”(2)我们可以用陆游的“,。
”这两句诗句来形容人们陷入困境后经过一番努力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3)《过故人庄》一诗中对仗工整的写景名句是:,。
(4)《渔家傲》一诗中抒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建功之志的句子是:,。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正确排序的序号依次写在方框里。
(2分)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②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③然而事实不是这样。
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⑤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⑥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正确的排序是:□□□□□□6、读以下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条关于“关爱他人”的公益广告语。
(2分)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公益广告语: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1题。
(5小题,13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相与:③盖.竹柏影也盖: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2分)10、“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景色描写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11、本文对月色的描写非常成功,使作者情感的抒发自然流畅,没有斧凿之迹。
古诗文中还有很多关于月的成功描写,请举出几例。
(至少2例)(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8题。
(7小题,15分)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A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B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A,B,仿佛C,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D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2.补充出文中缺漏的词句。
(2分)A BC D13.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令人目眩.()谛.听()参差()14.给两次游周庄各拟一个小标题。
(2分)第一次第二次15.文中的线索是(1分)16.第二次游周庄,先从觉写,后从觉写,这样多角度描写把周庄之美表现得有声有色。
(4分)17.文中划线处中的“到处”各有所指,A处指的是,B处指的是。
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A处描写的是,B处描写的是。
(2分)18.选文语言极富表现力。
任选一处词语或句子加以欣赏。
(2分)所选词语或句子:赏析: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2题。
(4小题,8分)抬起头来做人梁文福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
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
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学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
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
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9、“他一向都认真地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这句话中的两个“功课”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20、第二天,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当读到小男孩捐5块钱时,班里的同学会有怎样的反应?请展开想象,写一段场面描写。
(2分)21、文章的结尾说小男孩学习到“捐”的意义,从文章内容看,这“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2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2分)四、名著推荐阅读(3小题,6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往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刮刮杂杂烧着。
23、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作者是____。
(2分)24、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5、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2分)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第三部分作文(共40分)26、按要求作文。
(40分)请以“请给我一个_____的机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填好题目。
横线上可填“表现”、“改过”、“成长”等内容。
②500字以上。
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