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酸碱盐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4-碱和碱的化学性质(有答案)D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 .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 .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 【答案】D18.(2018·广东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 .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1mL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9.(2018·广东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H 2O B. NaHCO 3 C.Ca(OH)2 D.H 3BO 3 【答案】C(2018·重庆B )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 B.OH - C.H 2O D.H 【答案】B 11.(2018•四川乐山) A 、B 、C 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l4.(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14.(2018·四川成都)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14.(2018·山东潍坊)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答案】D二、填空题(2018·河南)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4.(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答案】C(2018·江苏无锡)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2.(2018·内蒙古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C.氮气、红磷、铝——单质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答案】C8. (2018·山东菏泽)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15.(2018·山东烟台)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答案】D(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l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l2溶液显中性)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答案】B(2018·广西桂林)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熟石灰【答案】A(2018·湖北江汉)“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1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A7、(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3.(2018·湖北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独作用3.A8.(2018·湖北荆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答案】D18.(2018·广东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9.(2018·广东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 H2OB. NaHCO3C.Ca(OH)2D.H3BO3【答案】C(2018·重庆B)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11.(2018•四川乐山)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l4.(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14.(2018·四川成都)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二、填空题(2018·河南)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专题分类:酸碱盐综合专项训练1.(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解析:NaOH物质分类属碱,碱的化学性质有四点,其中一点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择B。
2.(2018天津)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NaOH与稀盐酸反应无现象,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Na2SO4+Ba(NO3)2==BaSO4↓+2NaNO3,引入杂质NaNO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起来。
故选A。
3.(2018重庆B)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解析】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子(OH-)。
故选B。
3.(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解析】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故选CD。
4.(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专题一图标类试题01.(2018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02.(2018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D。
1.(2018 济宁 8)分别向50g 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一.选择题1. (2018 宁波 14)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人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人7.3%的稀盐酸,假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盐酸的质量为x:NaOH + HCl = NaCl + H2O40 36.520×10% x×7.3%解得x=25g,所以Q点对应的盐酸的质量应为25g,所以A和C选项错误;20g氢氧化钠溶液与25g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没有气体或沉淀,所以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不变,为20g +25g=45g,B选项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恰好完全反应时,pH =7,盐酸过量后pH<7,D选项错误。
2. (2018 温州 1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进行分析。
由于铁在氢前,因此铁可以和盐酸反应,故A选项错误;由于铜在氢后,因此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故B符合题意;由于铁在银前,因此金属铁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故C选项错误;由于铜在银前,因此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故D 选项错误。
3. (2018 衢州 15)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①Mg2+②Mg2+和Fe2+ 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4.(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答案】C(2018·江苏无锡)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2.(2018·内蒙古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C.氮气、红磷、铝——单质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答案】C8. (2018·山东菏泽)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15.(2018·山东烟台)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答案】D(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l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l2溶液显中性)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答案】B(2018·广西桂林)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熟石灰【答案】A(2018·湖北江汉)“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1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A7、(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3.(2018·湖北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独作用3.A8.(2018·湖北荆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答案】D18.(2018·广东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9.(2018·广东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 H2OB. NaHCO3C.Ca(OH)2D.H3BO3【答案】C(2018·重庆B)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11.(2018•四川乐山)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l4.(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14.(2018·四川成都)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紅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C 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红棕色消失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入活性炭D 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2018·河南)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综合专项训练1.(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解析:NaOH物质分类属碱,碱的化学性质有四点,其中一点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择B。
2.(2018天津)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NaOH与稀盐酸反应无现象,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Na2SO4+Ba(NO3)2==BaSO4↓+2Na NO3,引入杂质NaNO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起来。
故选A。
3.(2018重庆B)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D.H【答案】B【解析】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子(OH-)。
故选B。
3.(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解析】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故选CD。
4.(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1)。
专题11.1生活中常有的盐一、选择题1.【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第19 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竞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
CuSO4属于A.酸B.碱C.盐D.有机物【答案】 C【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包含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uSO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应选C。
2.【 2018 年江苏省扬州市】以下各组物质,仅用水没法鉴其余是A. CuSO4、 Na2SO4B.KCl、NaCl C .CaCO3、 Na2CO3D.NH4NO3、NaNO3【答案】 B3.【 2018 年湖南省长沙市】小军同学到达他家厨房,他不行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A.食盐 (氯化钠 ) B.醋(醋酸)C.酒(乙醇)D.胆矾(硫酸铜晶体)【答案】 D【分析】 A、食盐 ( 氯化钠 ) 拥有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能够在厨房找到,不切合题意;B、醋(醋酸)具有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能够在厨房找到,不切合题意;C、厨房中的料酒烹制菜肴中能去腥、增香,可用作调味品,酒( 乙醇 )能够在厨房找到,不切合题意; D .胆矾 ( 硫酸铜晶体 ) 的水溶液有毒,不可以在厨房找到,切合题意。
应选D。
4.【 2018 年江苏省南京市】碳酸钠的俗称是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小苏打【答案】C【分析】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5.【 2018 年湖南省长沙市】使用以下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识出来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6.【 2018 年山东省青岛市】分别与提纯是获取物质的重要方法。
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掉碳酸钠固体中的少许碳酸氢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除掉氯化钠固体中的少许碳酸钠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当稀硫酸,蒸发结晶C除掉硝酸钾溶液中的少许硫酸钾加入过度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掉铜粉中混有的少许锌粉加入过度的稀盐酸,过滤、清洗、干燥A.A B.B C.C D.D【答案】 AD【分析】 A、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掉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切合除杂原则,正确;B、先加足量水溶解,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掉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切合除杂原则,错误;C、硫酸钾能与过度的硝酸钡溶液反响生成硫酸钡积淀和硝酸钾,能除掉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度的),不切合除杂原则,错误; D、锌粉能与过度的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可以与稀盐酸反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掉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切合除杂原则,正确。
酸、碱、盐2018年中考化学题汇总及答案
酸、碱、盐-----燃烧
食盐与碱面------- 加食醋
8(2018眉市)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食盐 BCa0 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烧碱
9(2018.眉市)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B.唾液()
C.血液()D.胃液()
10(2018.孝感市)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泡菜B.苹果汁C.西瓜汁D.鸡蛋清
11(2018百色市)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
pH21~2826~3763~6668~80
A 柠檬
B 苹果
C 牛奶
D 玉米粥
12(2018宁波市)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
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13(2018肇庆市)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表1A. 酸奶B. 鸡蛋清C. 牙育D. 肥皂水2. (福州)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3. (广州)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H=2的溶液显酸性B. pH=7的溶液显中性C. 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D. 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4. (重庆A卷) 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B. 测得厕所清洁剂pH=8C. 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 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5. (重庆B卷) 某同学用pH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 ,实验过程中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A、雨水pH=6B、食醋pH=3C、肥皂水pH=10D、食盐水pH=76. (宜宾)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7. (上海)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8.(张掖)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如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9. (南京)一些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10. (宜昌) 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 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c 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1. (雅安) 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 近似为:西瓜汁5.8、苹果汁3.1 、泡菜3.4、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苹果汁B .泡菜C .西瓜汁D .鸡蛋清 12. (广东)根据”题5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HC l 分子在运动C.Y 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Y 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13. (广东)下面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 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A.小苏打B.杨梅C.栗子D.菠萝 14(北京)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 .熟石灰 B .烧碱 C .食盐 D .大理石15.(北京)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 ,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液体肥皂()9.510.5-B .菠萝汁()3.3 5.2-C .柠檬汁()2.0 3.0-D .酱油()4.0 5.0-16.(2015•德阳)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体液血浆胰液胆汁胃液pH 范围7.35~7.45 7.5~8.0 7.1~7.3 0.8~1.5A. 血浆B. 胰液C. 胆汁D. 胃液18.(郴州)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二.填空题1. (广州)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I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②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填选项)。
A.Cu B. Mg C. Al D. Ag2. (广州)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测量其溶液的pH 时,可以________,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
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苏州)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⑵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⑶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6~图9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
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图6 图7 图8 图9⑷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填一项)等优点。
4. (苏州)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⑴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0、图11所示。
由图10、图11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⑵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重庆B卷)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人试管A 、B 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色。
(2)实验2中,若B 盛装的是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墓本类型是反应。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 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溶液换成溶液。
7. (南昌)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北侧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参考答案:1,(1)分子的间隔(2)①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②H+ 、Cl- 、Fe2+ ③ BC3. ⑴<7 ⑵ACE ⑶(任答其中一点)图6,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扁胶头赶尽气体,再伸入试剂瓶中吸液图7,滴管应放在洁净的烧杯内图8,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应不经洗涤直接放回原滴瓶图9,应将滴管尖口向下⑷节约药品4.⑴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溶液pH明显下降直至小于7⑵生成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5.(1)CaO + H2O == Ca(OH)2;过滤(2)②③(3)CaCO3;Ca(OH)26.(1)红;(2)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复分解(3)Ca(OH)2 + CO2 == CaCO3↓+ H2O反思与评价:2;氢氧化钙;氯化钙等7.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滴瓶。
由表格可知紫薯汁遇酸变红,固遇到稀硫酸显示的颜色也是红色。
第二小题中只要牢记溶液PH<7为酸性,PH>7为碱性。
根据PH值测量方法可知B 是正确的,C操作中溶液被稀释,所以PH数值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