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同一作者,生活际遇变化,诗歌内容也有变化。 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是大不相同的。她早年的 作品写愁,大都写她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抒发了生 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含有一种悠闲、风雅的 情调。南渡以后,国破家亡,生活的颠沛流离,因此她 后期的词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时时流露出 山河破碎、夫亡家散的哀痛。注意到这一点,对古诗 的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 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 景楼: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 “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 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 作简要分析。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不来过夜 半” 是规定情境,“家家雨”以景写烦,“处处蛙” 以声衬躁,诗人心情焦急可知,因此“闲敲棋子”应是 闲极无聊排遣寂寞之举,“闲”字决非“闲适”之意。
3、借助作者读懂诗歌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 格。通过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很有帮 助。
2、借助形象,把握诗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 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 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1)析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 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古诗中客观事物形象, 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诗人情 感)的形象,即“意象”。因此,我们在鉴赏古代诗 歌时,要有借助意象去把握诗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