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17.29 KB
- 文档页数:6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简介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类与机器的交互、人机界面设计、人类行为特性和人类生理特征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重要。
在机械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研究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改善人们的工作体验和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和应用人机工程学是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人体测量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人类与机器的交互、人机界面设计、人机工作环境、人类行为特性和人类生理特征等。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医疗设备、推土机等。
在机械设计领域中,人机工程学应用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改善人们的工作体验和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机工程学应用在机械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因工程人因工程是研究人类活动与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以及如何优化人类活动的安全、舒适性、高效性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在机械设计中,人因工程可以改进产品结构与外观,增强产品的人性化,让人在使用机器时更加方便、愉悦和安全。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平台。
设计合理的人机界面可以提高机器的易用性,让操作者更易于理解和使用机器。
在机械设计中,合理的人机界面可以减少误操作和操作失误,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
安全和可靠性在机械设计中,安全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例如异常操作、意外撞击、电力故障等等。
人机工程学可以设计可靠的产品,增加安全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实际应用机械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人力推车人力推车是普遍使用的机器,广泛应用于搬运和运输领域。
人机工程学应用于人力推车设计中可以改进产品外观和结构,增加车体侧板的高度,使得运输物品更加稳定,同时提升车体制动性和操纵性。
此外,向人力推车上增加工作台和计算机桌面可以使工作者在操作人力推车时,能够免去繁琐的资料查询步骤。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又称人类工程学或人机交互学,是研究人和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交互的一门学科。
它从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工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致力于为人类在工作、娱乐、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加人性化、安全、便捷的设计和操作体验。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设计人类友好的用户界面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界面(UI)在产品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一个操作系统、一款应用程序或一个网站而言,优秀的用户体验往往是获得用户认可甚至成功的关键。
然而,人类的感官、认知及情绪是复杂而多变的,设计者必须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才能设计出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人性化、易用性高的用户界面。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需要考虑语言、色彩、字体、图标等多个设计元素。
例如,美观、清晰的界面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和使用信心;易于记忆和识别的图标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和减少操作时视觉疲劳;符合用户习惯的交互方式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满意度。
二、确保人机协同的系统设计在工业生产和家居环境中,智能控制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智能家居可以通过感应器、控制器等控制设备的温度、照明、通风等方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节能环保。
然而,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原则,才能确保设备之间的协作和人的体验。
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和文化因素。
例如,声音可以作为智能控制的交互形式,使得手臂有大小限制的人群能够轻松地使用控制系统;图标和色彩可以辅助人类记忆和认知,提高交互的效率和体验。
此外,需要合理安排控制设备的位置、编排等,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改变设备的状态和感受。
三、提高训练效果并减少人为误操作在军事训练、工业生产、机器操作等领域,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构建高效、安全的训练环境和实际操作体验。
例如,在航空作业场合中,高度精密的控制台被广泛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的原理被用于室内设计中的技术,旨在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开发舒适的环境。
它是让一空间完全满足被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原则。
人机工程学是通过研究行为、经验
和视觉特征来设计工作场所,强调有效性和可用性,让被使用者能够更舒服地工作。
这是
一个交互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使用者的日常在工作场所中受到舒适的感受。
室内设计是通过人机工程学的思想来实现的。
它主要是通过研究使用者的声音、视线
和注意力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特定的实施和安排,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它通
过精心设计的家具,使用合理的空间、材料和功能,使空间有效地运作。
这涉及到工作场
所设计中对每一视觉元素的合理布局和整合,以创造突出特性,以促进更舒适的环境。
室内设计中采用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实现了可靠和美观的设计。
它不仅能提升使用
者的工作效率,还能确保室内环境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利于调整设备的使用感受,以满
足更多的个性化设计要求。
另外,人机工程学还能有助于设计更加先进而和谐的空间结构,以保证更好的功能使用和可操作性。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涉及人类与机器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设计和优化的学科。
它主要应用于产品和系统的设计中,以确保产品和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和高效性。
在当前的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各种产品和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好处。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旨在设计出适合人们使用的产品和系统。
人机工程学主要关注人机交互的各个方面,如用户需求、界面设计、人体工程学、情感反应、认知处理等多个方面。
二、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在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需求分析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首先需要分析用户的需求。
设计师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使用方式,产品的界面设计是否符合用户操作习惯,以及产品是否方便用户使用、安全等多方面。
这样才能确保产品与用户的交互达到最佳状态。
2. 人体工程学设计人体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体肌肉骨骼、神经、生理学特性等方面。
设计人员必须考虑人的身体构造、手指的长度、眼睛的角度、头的角度、人体重心等因素,从而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和系统,使人们使用产品更加舒适和自然。
3. 界面设计产品的界面设计对人的使用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用户对颜色、图标、字体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要尽可能使设计的图标和按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使用户使用产品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交互感受。
4. 用户测试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和系统时,必须对产品进行测试并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用户测试,设计人员可以发现产品的弱点以及用户对产品的评价等信息。
从而进行产品和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提高产品和系统的性能。
三、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好处1. 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优秀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和系统时具有好的体验。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类与机器、设备、系统等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优化产品的设计,使其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和能力。
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中,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帮助提高用户体验。
好的产品设计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使用户使用产品时感到舒适、方便和满意。
人机工程学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工作环境、工作习惯以及使用产品的习惯,从而优化产品的功能、界面和操作方式。
例如,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屏幕大小、按键位置以及交互方式,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和使用舒适度。
其次,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产品的可用性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轻松地完成他们的任务,并且没有困惑或障碍。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和能力,将用户认知、心理和操作能力作为设计的基础,从而设计出更易于操作和理解的产品。
比如,键盘的设计中,通过研究用户的手指尺寸和操作习惯,确定合理的键位间距和键盘倾斜角度,使用户打字更加稳定和流畅。
另外,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强调人的尺度和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体尺度和人体工学原理,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产品尺寸、形状和材料,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到舒适和安全。
例如,在汽车座椅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考虑到人体的脊柱曲线和身体姿势,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形状和支撑点,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和脊柱支撑。
此外,人机工程学还在产品设计中注重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
产品的设计应该能够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喜爱。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反应,将情感设计纳入产品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例如,在电视机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帮助设计师确定合适的屏幕大小、色彩和声音效果,以提供更好的观看感受和情感体验。
人体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而人体工程学则是工业设计所需要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将会讨论人体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人体工程学,又称人类工程学或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体特性与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人体工程学可以改善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布局,从而使人们拥有更加健康、高效、快捷的使用体验。
二、人体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1. 产品设计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标准的产品。
比如,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材质等方面与人体的特点相符合,减少在使用产品时的疲劳和不适感。
同时,通过利用人体工程学的方法,可以优化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易用性,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和使用习惯。
2.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标准的工作环境,比如办公桌椅、工作台等。
这样可以减少员工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感和不适感,提高生产效率。
3. 交通工具设计交通工具的设计也可以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考虑。
比如,汽车座椅的材质和设计可以根据人体工学的标准来优化,从而使得驾驶体验更加舒适。
同时,还可以考虑人体的自然习惯,比如人体的视觉范围和反应时间等等,从而设计出更适合人体的交通工具。
三、人体工程学在实际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案例1. 苹果公司的设计苹果公司一直以设计出富有美感和实用性的产品而著称。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成功得益于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比如,苹果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可以让用户在长时间使用中更加舒适,同时电脑的轻盈便携也符合人体工学标准;苹果手机的大小、形状、重量等方面的设计也是按照人体工学标准来考虑的。
2.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工作台设计西门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高科技设备为主的大型企业。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案例一:人机工程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交互的学科,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智能手机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个案例,探讨人机工程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一:用户界面设计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重要媒介。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该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手机的主屏幕应该能够显示重要的信息,并提供快速访问常用功能的方式,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
此外,界面元素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视觉特点,以便提供良好的可读性和易操作性。
案例二:物理按键的设计在智能手机设计中,物理按键的设计也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物理按键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轻松找到和操作按键。
例如,音量键和电源键应该位于用户手指容易触及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调整音量和开关手机。
此外,按键的大小、形状和触感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手指大小和灵敏度,以提供舒适的按键体验。
案例三:语音助手的设计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是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语音助手的设计应该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操作。
例如,当用户说出“打开相机”时,语音助手应该能够快速打开相机应用程序,并给予用户相应的反馈。
此外,语音助手的语音合成技术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听觉特点,以提供自然、清晰的语音输出。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在智能手机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物理按键的设计和语音助手的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未来,随着人机工程学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设计将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和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案例二:人机工程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交互的学科,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人机工程学是将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因素与机器相结合,打造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的一门学科。
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正在成为了当今设计师们不容忽视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文将介绍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为大家探索各种人机交互设计方案提供一些思路。
二、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1. 设计人性化产品人机工程学的最终目标是设计出人性化的产品,即将人类生理、心理等因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让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在实际工业设计中,可以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了解用户购买和使用该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然后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例如,电脑键盘的设计,为了使人们使用更加舒适,设计师们在键盘的高低、弧度、按键间距、按键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断改进以适应人们的一些固有需求。
2. 可操作性在工业设计中,人机交互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易用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对产品的可操作性研究依托于人机工程学,反映的是操作人员使用产品时的感受、眼神距离、手部位置、身体姿势、使用频率经验等等。
例如,手机的设计,设计师们都非常注重手机的操作界面、屏幕大小、触摸屏范围等等,让用户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舒适,提高手机的可操作性。
3. 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人机工程学还涉及到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更容易引起人类的共鸣,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更加舒适和自然。
例如,椅子的设计,设计师们都非常注重椅子的高度、椅背适度、腰靠角度等等问题,让消费者在使用椅子的时候能够更加舒适自然,提高产品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 设计最适宜的交互方式在工业设计领域中,一样的产品可能因人机交互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人机工程学可以确保设计方案采用了最适宜的交互方式。
例如,汽车的设计,设计师们注重汽车控制面板的设置,以便驾驶员能够更加自然地使用各种功能,以及设计车辆内部空间的布局,以使驾驶员有足够的舒适空间。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员与机器、设备及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为目标的学科。
在产品设计中,合理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可以优化产品的易用性、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分析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原理和应用。
一、人机工程学原理1. 人的特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人的特征,包括生理特征(如体型、脑部活动等)和心理特征(如认知过程、情感反应等)。
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群体的特点,定制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2. 动作学与人类行为:人机交互的核心是理解人类行为,并根据该行为设计产品系统。
动作学研究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并通过该单位实现产品的操作和控制。
例如,在设计键盘时,通常会合理安排键位的布局和高低度,以适应人手的活动范围和按键力度。
3. 感知与知觉:人类的感知和知觉是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在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方式,以便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信息交流。
4.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人与产品之间的纽带,直接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界面设计中,应考虑使用友好的交互方式,如简洁明了的图标、直观的界面布局等,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操作困难。
5. 工作空间设计:工作空间的设计是根据人的动作和需求来安排工具和设备的空间布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在办公椅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人体工学原理,如腰部支撑和调节高度等,以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减少腰椎压力。
6. 错误预防和纠正:产品设计应尽可能避免出现用户错误,并提供纠正错误的机制。
例如,设置适当的警告和提示,让用户意识到操作错误,并给予相应的纠正方式。
二、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用户研究:在产品设计前期,进行用户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用户观察等方法,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行为习惯和感知方式。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指导产品设计的方向和重点。
2. 人机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关注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人机工程学对设计发展的作用一、提升用户体验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
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人机工程学能够使设计更加符合人的需求和习惯,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在界面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可以指导设计师优化界面的布局、色彩、字体等元素,以更符合用户的视觉习惯和操作习惯,从而降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二、优化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使产品更加符合人的需求和习惯,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人的生理特征,了解不同人群对于产品的尺寸、重量、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此外,人机工程学还可以指导设计师对产品的交互方式进行优化,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
三、降低使用难度人机工程学在降低产品使用难度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人机工程学可以指导设计师简化产品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和操作难度。
例如,在智能家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用户的操作习惯和需求,将多个操作步骤整合为一个简单的语音指令或手势操作,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和操作成本。
四、增强安全性人机工程学在增强产品安全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人机工程学可以指导设计师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医疗器械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特征,确保产品的设计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或潜在风险。
此外,人机工程学还可以指导设计师对产品的交互方式进行优化,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或意外事故。
五、提升工作效率人机工程学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人机工程学可以指导设计师优化产品的交互方式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人机工程学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和环境的新兴学科,它与人体科学、劳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
人机工程学充分运用人的行动方式、活动能力等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机器、工具、任务和系统等,它能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提高舒适性。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机工程学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中。
本文主要论述了人机工程学的运用,人机工程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人体机能对机械设计的作用以及环境对机械设计的影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机工程学已作为新兴的学科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设计中。
在环境-操-工程机械的整个系统中,操可以说是研究的核心对象。
伴随工程机械的种类不断增多,工程机械的用途也渐渐扩大,作业的效率也不断得到提高,因为施工现场和工作场地都很复杂,现场施工难度也越来越高,使得机械操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有必要改善机械操纵者的劳动条件,构建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进而使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作用更加突出。
人机工程学的运用人体工程学从人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角度出发,探索研究人、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互相作用规律,它运用人体力学、测量学、劳动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式,分析研究人体基本结构特点及机能特征,给出人体各个身体部分重量、尺寸、比重以及各部分在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各部分活动范围、出力范围、动作速度及重心变化等机能特征的参数,分析人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特性,研究人在进行不同活动时的不同能量消耗、生理变化及疲劳机理;探讨影响人心理的各种因素。
人机工程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机械设计工程很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力学知识、机械材料、周围温度等,还要参照人一机一环境的关系,所以,人机工程学对机械工程来说非常重要。
设计的机械产品会根据设计空间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颜色、亮度,因为对作业效率的要求不同,就促使同一机械产品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人体工效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效学,是一门涵盖了人体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学科,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人体工效学的目标是设计出更符合人体特性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和工具机械。
这门学科的发展,为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会从多个角度,阐述人体工效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又称人机系统学、人机工效学,是根据人体生理、心理特征分析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寻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伤的方法和手段。
在工业生产中,人机工程学已成为必备的科学,因为任何工业项目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座椅高度、台面高度、工作台方向、机器切换、时间管理、任务比例等与人体生理、心理特点相关的问题。
同时,人机工程学在交通设施、产品工艺、办公室设计等方面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化了工业资源的使用,也增加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安全防范。
机械工业中的运动学应用工程机械的设计过程中,运动学是人体工效学的一项重要应用。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等动作特性的学科。
人机运动学是利用运动学原理来研究人在工作中进行的各项实际行动,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作为机器设计的基础。
在工业开发中,人机运动学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人体运动特点、动作的速度、位置等方面的数据,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的机器。
机器人的运动学应用就是通过研究如何将机器的运动与人体行动协调起来,从而更为有效地完成操作。
人体工效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现代汽车设计越来越注重人的真实需求,越来越关注驾驶员乘客的健康和舒适性。
汽车设计中的人体工效学不仅可以影响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还能影响驾驶员的安全性、稳定性、视觉效果等诸多方面。
通过研究司机身高、视野角度、手动驾驶行为等数据,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效学要求的汽车座椅、方向盘、空调设备等。
人体工效学还可以辅助制定车内海报、标志、软件界面等信息,从而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更安全地完成行驶任务。
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包含着产品设计、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工程美学等多个方面。
在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从人的行为特点、人的感知机制、人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出发,结合工业设计的知识,进行工业产品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
一、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适合人类使用的机械、仪器和设备的学科,也被称为人类工程学或者人因工程学。
它主要研究人的基本行为特点、感知机制、分析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认知过程、习惯行为、心理过程、文化因素、人机界面等方面内容。
二、1.表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方面人类感知机制的调查研究发现,人类对于某些形状和颜色有着强烈的偏好,这些偏好是受到文化、传统、以及个人的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的。
在产品的外观设计过程中,良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视觉需求,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和使用者对产品的喜欢程度。
举例来说,当用户在购买家用电器时,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需求,有的人注重匹配家庭的整体风格、有的人注重产品的色彩、有的人注重产品在家庭中的摆放位置等方面。
而一些年轻人则注重购买易于保养、高品质、多功能的产品。
因此,良好的外观设计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些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表现在产品的人机界面方面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移植性,增强用户操作的友好性。
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产品通常更容易掌握、更易于使用,用户对其使用更加愉悦,因此也更容易留下好的印象。
虽然现代工业设计所用软件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但是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的复杂度,相应的缩短产品技术操作的训练时间。
3.表现在产品的体验和交互性方面人机工程学设计能够结合使用人的特征、需求、行为习惯、未来的发展趋势,让产品的交互体验更加完善。
例如便携式的电子产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人的需求、使用方式、口袋的大小等因素,这样在实际使用时才能达到理想的体验效果。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等。
这些产品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要感谢人机工程学,它是一门涵盖了人体生理学、工程学和心理学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出符合人类用户使用习惯和需求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易用性、效率和舒适度。
在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避免或减少产品使用中的一些普遍问题。
以下是几个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相信大家对于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是非常重视的。
一个好的产品必须拥有清晰、简单、直接的操作界面,这一点就需要人机工程学的支持了。
比如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的主界面都是排列着一些简单而易于理解的图标,而不是使用复杂的菜单或指令。
人机工程学还提供了有关用户体验设计的相关知识。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模拟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动作、反应和心理,来确定和调整具体的交互方式。
通过对用户应用需求分析和有效反馈机制的研究,人机工程学还能给设计者提供更详细的设计限制,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二、人体工程学设计产品的舒适度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舒适度是指产品的外观、尺寸、重量、材质等满足用户舒适感需求的程度。
例如,使用舒适度和易用性都是许多智能手表设计者和制造者所关注的问题。
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帮助产品设计者识别需要提升的领域,并通过改进设计来实现。
例如,在某些人手中,产品可能会感觉笨重或者难以掌握,这时设计者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的尺寸、减少重量或使用更符合人体力学要求的形状等手段来改善。
三、情感设计产品设计最终目的还是要赢得用户的心,要让他们爱上这个产品,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机工程学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还要考虑产品的审美性能和个性化。
情感设计将用户的心理需求融入产品的外形、颜色、材质和触感等多个方面,让产品更有亲和力和个性化。
比如,一些品牌的眼镜设计出一款适合用户各种脸型的产品,同样,一些互联网产品在颜色、图标和首屏推广内容等方面也十分讲究。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一、介绍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是研究如何改进工作环境和设备以适应人类机能和能力的学科。
它涉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旨在提高用户的安全、舒适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界面设计2.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是人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界面。
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以下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的一些人机工程学原则:1.易学性:界面应易于学习和理解,用户能够快速上手。
2.可使用性:界面应简洁、直观和易于操作。
3.可见性:界面元素应清晰可见,用户能够明确地看到各个功能。
4.反馈性:界面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让用户知道其动作的结果。
5.一致性:界面的设计应具有统一和一致的风格,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2.2 软件界面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是指在软件开发中,设计人员将软件的功能呈现给用户的过程。
人机工程学在软件界面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应用原则:1.布局与导航:界面布局应合理,使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功能。
2.字体与颜色: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以提高可读性和可视性。
3.图标与按钮:使用直观的图标和按钮,减少用户的思考成本。
4.弹出窗口与提示:合理使用弹出窗口和提示,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
三、产品设计3.1 设备人机工程学设计设备人机工程学设计是指将人机工程学原则应用于设备的设计过程。
通过考虑用户行为和需求,设计人员可以创建更符合用户期望和需求的产品。
1.物理尺寸和形状:设备应具有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便用户舒适地使用。
2.操作控制:设备的控制按钮和开关应易于操作和识别。
3.反馈信息:设备应能够及时向用户提供反馈信息,如声音、光线或震动等。
3.2 软件人机工程学设计软件人机工程学设计是指将人机工程学原则应用于软件的设计过程。
以下是一些软件人机工程学设计的要点:1.功能布局:软件的功能布局应合理,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
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工业设计是指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和价值的设计领域。
而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关系,致力于改善人机界面和操作效果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产品的可用性、人性化和用户体验。
首先,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指导产品的外观设计。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和动作规律,将这些原理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可以使产品更符合人体工学要求。
比如,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师可以合理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和重量,使产品在使用时更加符合人体的自然姿势和力量分布,减轻用户的疲劳感,提高产品的舒适性。
其次,人机工程学能够帮助设计师优化产品的操作界面,提高产品的可操作性和操作效率。
一个好的操作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人机工程学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和操作习惯,为设计师提供了关于界面交互方式、操作布局和控件设计的指导原则。
设计师可以基于这些原则设计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和错误操作,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此外,人机工程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产品的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是指产品反馈给用户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光线、颜色或触觉等形式。
设计师可以借助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反馈系统设计得更加直观、明确和友好。
比如,通过合理的声音提示、光线变化或震动反馈,可以及时告知用户操作结果或警示信息,提高产品的交互效果和用户体验。
最后,人机工程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人因工作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模式,为产品的设计和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人因工作分析,设计师可以了解用户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需求和工作流程,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
设计师可以基于用户的行为特征和操作需求,进行人机工程学评估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是一项研究人类和机器之间交互的学科,它在产品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步骤阐述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步,了解用户需求。
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人机工程学的原则,首先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偏好和需求。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
例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大的字体和操作按钮,盲人需要语音提示,要求有颜色识别功能的人可能需要调节屏幕亮度。
这些需求不仅适用于普通消费者,还适用于残疾人群体,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第二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产品设计的目标是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产品,正确而快速地实现目标。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人机工程学的原则,可以改善产品的易用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提供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更好地将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捆绑在一起,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关注度。
尽管产品的外观和感觉也很重要,在应用人机工程学原则的情况下,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优化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
第三步,促进产品的市场竞争。
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制造商生产高性能产品,提高用户体验和使用方便性,推动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的产品不一定比自己的产品更高性能,但他们的产品用户界面设计可能更加人性化。
如果产品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即使它性能很高,但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用户需求、易用性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可以为产品加入更多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和概念,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
如果制造商们能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融入人机工程学原则,将会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类与机器、系统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旨在设计和优化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和提高人机系统效能的界面和交互方式。
以下是人机工程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学在计算机界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的认知特征、心理行为和操作习惯,设计人性化、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交通运输系统:人机工程学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优化驾驶员与汽车、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界面设计。
这包括车辆控制台、仪表盘、座椅布局等方面的设计,以提高操作安全性和驾驶员的工作舒适度。
医疗设备和医疗系统:人机工程学在医疗设备和医疗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设计符合医护人员操作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备,减少误操作和提高医疗效果。
工业和生产系统:人机工程学在工业和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通过优化工作站设计、工具和设备的布局、操作流程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航天和军事应用:在航天和军事领域,人机工程学在设计航天器、飞行器和军事设备的人机界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关注操作员的人体工程学需求和认知特点,提高任务完成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范围广泛,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适用性、易用性和效能。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设计,人机工程学
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增加操作的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并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人体工学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学设计,也称为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以此为基础设计和改善产品、设备和环境的学科。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人体工学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关于产品功能的适用性、外观设计、操控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人体测量数据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是人体工学设计的基础,它能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的尺寸和比例参考。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人体测量数据的研究,这些数据准确反映了人体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和比例关系,例如身高、臂长、腿长、肩宽、臀围、腰围、体重等。
通过对人体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设计师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和比例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坐具设计中,根据人体测量数据的要求,设计师可以将座椅高度、靠背高度、扶手高度等设计成适合不同人群的大小和身形的尺寸,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乐趣和生产效率。
2. 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因工程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强调产品的设计要顾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在产品设计中,不仅仅是要考虑人们对产品外形的喜好,同时要考虑人们如何使用产品、如何理解产品、以及如何评价产品。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功能设计时,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习惯和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成本和人为错误,提高产品的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例如在手机设计中,根据人因工程的原理,设计师可以将手机按键的大小、颜色、灯光和音频提示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快速上手,降低使用难度和失误率。
3. 人机界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机界面是信息技术和人体工学设计的交叉领域。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种人机界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触摸屏、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眼动追踪和虚拟现实等。
这些技术能够将人们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更加自然化和方便化,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竞争力。
设计师在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要注意产品的易用性和易懂性,避免设计过于花哨和繁琐,使用户无法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面和互动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来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二、人机工程学对产品设计的影响1. 提高兼容性人机工程学强调人机系统的互动性与兼容性,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动作习惯,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
例如,在数字产品设计中,常采用统一的用户界面设计规范,例如微软公司的“用户体验设计指南”等,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直观、易用的产品。
2. 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人机工程学研究表明,使用者使用产品时会产生各种误操作,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来减少这种误操作。
在汽车设计中,使用者可能误操作油门和刹车,因此,设计师可以设置一个反向制动系统,使得汽车前进时,刹车踏板向上而不是向下,以减少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此外,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3. 提高人性化人机工程学还能够提高产品的人性化程度,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人类的感官系统是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接口,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地域差异等因素,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人性化功能,如大字体显示、语音提醒等。
4. 提高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方面。
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需要从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出发。
例如,在设计智能家居产品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等因素,并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的交互方式,从而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
5. 提高产品创新性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创新性。
设计师可以从人类的感官系统和行为特征中挖掘创新点,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化需求的产品。
例如,在机器人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人类的手臂运动特征中获得灵感,用类似的手臂结构来实现机器人手臂的灵活运动。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班级:工业设计姓名:陈晓清学号:090602015 、椅子我们根据古籍资料开发了多款第一把交椅”,选用优质的鸡翅木做原料,充分体现了其木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予人以羽毛璀璨闪耀之感的特点。
还原了这款历史上最有名的椅子!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以又称“交床”。
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
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
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而前者直后背交椅,《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
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
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
在交椅进入厅堂时,它的交叉折叠的椅足已失去了原来野外使用的功能,于是有人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这便成了“圈椅”。
现传世的明式交椅,以黄花梨最珍稀,而杂木交椅的存世量不少二、自行车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
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
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
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 “安全”自行车。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骑行性能与自行车的结构尺寸有关,骑行者的体材与车辆相互匹配才会骑行轻快、舒适和操纵自如。
人体与车辆在A、B、C3点接触,3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和角度是自行车的重要参数。
AB和AC的长度关系到骑行者能否最有效地发挥体力。
BC的长度和位置依车型和骑行者习惯而定,它决定骑行者的姿势和舒适性。
(降速自行车)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L、前叉倾斜角9和前叉伸距T也是自行车的主要参数,根据车型选定。
一般来说,L、T值大而9值小时,车辆稳定性好,直线行驶的自复力强,但灵活性差;反之,L、T值小而9值大时,车辆灵活性强而稳定性差些。
L值是根据骑车人的体材来选择,一般在900〜1200mm9值在65°〜75° ;T值决定于9值。
前叉翘度H通常控制在前叉转向轴线和前轮中心垂线交点J的位置,J点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为车轮半径R的15%〜60%。
另外,制造精度以及车轮重量(含轮胎)也影响骑行性三、电话提起人机工程学首先要介绍一个人物------- 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eyfess,1903-1972 ),他是人机工程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德雷夫斯起初是做舞台设计工作的,1929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
他1930年开始与贝尔公司合作,德雷夫斯坚持设计工业产品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提出了从内到外(from the in side out )”的设计原则,贝尔公司开始认为这种方式会使电话看来过于机械化,但经过他的反复论证,公司同意按照他的方式设计电话机。
这以后德雷夫斯的一生都与贝尔电话公司有结缘,他是影响现代电话形式的最重要设计师贝尔公司1927年首次引进横放电话筒,改变了以往纵放电话筒的设计,1937年德雷夫斯提出了从功能出发,听筒与话筒合一的设计。
德雷夫斯设计的 300 型电话机,今天看起来虽然老式,但这一设计首次把过去分为两部分、 体积很大 的电话机缩小为一个整体。
由于这个设计的成功,使贝尔公司与德雷夫斯签订了 长期的设计咨询合约。
五十年代初期,制作电话机的材料由金属转为塑料,从而基本确定了现代电 话机的造型基础。
到五十年代末,德雷夫斯已经设计出一百多种电话机。
德雷夫斯的人机工程学的其它研究成果是在 1955年以来他为约翰迪尔公司 开发的一系列农用机械中,这些设计围绕建立舒适的、以人机学计算为基础的驾 驶工作条件这一中心,特点是外型简练,其中与人相关的部件设计合乎人体舒适 的基本要求,这是工业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与发展。
德雷夫斯的设计信念 是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他认为适应于人的机器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器。
四、汽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 汽车。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苯茨(KartBenz ),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 试验性发动机。
1883年10月,他创立了“苯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 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苯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 一台两冲程单缸 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 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
1886年的1月29 日,德国工程师卡尔一辆汽车)甲壳虫型汽车 权(专利号: 37435a )。
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
由于上述机动车申请了专利。
同年 10月,卡尔本茨的三轮机动车获得了德意志专利原因,人们一般都把 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苯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视为汽车诞生年 ?本茨为其(世界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
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
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作。
船型汽车这种汽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鱼型汽车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
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
如果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
但如仔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
楔形汽车“鱼型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
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一一楔形。
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
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
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
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挠流板),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
汽车造型的发展是以更好地将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案与乘坐舒适性恰当 地予以结合,在充分考虑到以上两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开发人体工 程学领域的新技术,以设计、制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汽车为目标的。
五、飞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 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
而 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 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 应用到飞行仪表上。
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 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
这时飞机中就出现了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 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 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东西的影响,也不受振动和 地球磁场的影响。
这些仪表以灵敏度高、能测出离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显 示飞机转弯角速度的转弯侧滑仪,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 都是用来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 科斯基研制成功的 VS- 300直升机。
西科斯基原籍俄国, 他制造的VS — 300直升机,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桨, 将3副尾桨变成1畐这架实用型直升机从而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飞机的机翼的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则 要平些。
当飞机滑行时,机翼在空气中移动,从相对运动来看,等于是空 气沿机翼流动。
由于机翼上下侧的形状是不一样,在同样的时间内,机翼 上侧的空气比下侧的空气流过了较多的路程(曲线长于直线),也即机翼 上侧的空气流动得比下侧的空气快。
根据流动力学的原理,当飞机滑动时, 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当 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
于 是,飞机就上了天。
它是美国工程师西 1930年移居美国, 后来经过多次试飞, 莱特兄弟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大多数飞机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说的再直观点:上表面数据一律假设为1,下表面一律假设为2 。
则:机翼上表面长度为S1,下表面为S2,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空气中移动的时间一定,设为T, T仁T2,由此可以得出:V仁S1/T1 V2=S2/T2 S1 > S2 T仁T2 ,所以:V1> V2,根据帕奴利定理一一“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